一种木塑踢脚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6993阅读:36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木塑踢脚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木塑踢脚线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物构件,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木塑踢脚线。
技术背景[0002]目前,市场上所用的踢脚线一般直接采用钉子固定于室内墙体上,或用木质装饰板粘贴在密度板上,但在长时间使用后,容易变脆、老化变色而失去使用价值,造成装潢的返修;密度板加工成的踢脚线,普遍反映既费工又费时,只易做简单外形。而且以上方式都存在安装不方便,固定时有痕迹难以消除,铁钉暴露在外等缺陷,有损美观,造成使用效果不理想。实用新型内容[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易拆装且无安装痕迹的木塑踢脚线。[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木塑踢脚线,包括踢脚线本体和一固定在墙体上的踢脚线扣件,在所述踢脚线本体上设有与所述踢脚线扣件相适配的卡槽。[0005]所述卡槽形状为燕尾槽状。[0006]所述卡槽沿所述踢脚线本体整个长度方向延伸。[0007]所述踢脚线扣件在所述踢脚线本体的长度方向上设有多个。[0008]所述踢脚线扣件通过螺钉紧固在所述墙体上。[0009]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踢脚线本体和踢脚线扣件相配合的方式组合安装,安装方便简单,易拆装,且螺钉仅存在于踢脚线扣件上,安装后螺钉不会暴露在外,无任何安装痕迹,不影响踢脚线的外形美观。


[0010]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0011]上述图中的标记均为1、踢脚线本体;2、踢脚线扣件;3、墙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12]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木塑踢脚线,包括踢脚线本体1和一固定在墙体3上的踢脚线扣件2,在踢脚线本体1上设有与踢脚线扣件2相适配的卡槽。该卡槽的形状为燕尾槽状,在角处为圆弧过渡,且卡槽沿踢脚线本体1的整个长度方向延伸。对应踢脚线扣件2的形状与卡槽的形状相适配,且踢脚线扣件2在踢脚线本体1的长度方向上设有多个, 踢脚线扣件2的长度不等同于踢脚线本体1的长度,不但同样能固定踢脚线本体1,还可节省材料。在安装本踢脚线时,首先将踢脚线扣件2通过螺钉紧固在墙体3上,然后将踢脚线本体1的卡槽对齐于踢脚线扣件2滑动卡合即可,安装方便简单,且易拆装更换,螺钉仅存在于踢脚线扣件2上,安装后螺钉不会暴露在外,无任何安装痕迹,不影响踢脚线的外形美观。[0013]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木塑踢脚线,包括踢脚线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踢脚线还包括一固定在墙体(3)上的踢脚线扣件O),在所述踢脚线本体(1)上设有与所述踢脚线扣件(2)相适配的卡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木塑踢脚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形状为燕尾槽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木塑踢脚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沿所述踢脚线本体 ⑴整个长度方向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木塑踢脚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踢脚线扣件(2)在所述踢脚线本体(1)的长度方向上设有多个。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木塑踢脚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踢脚线扣件(2)通过螺钉紧固在所述墙体C3)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木塑踢脚线,包括踢脚线本体和一固定在墙体上的踢脚线扣件,在所述踢脚线本体上设有与所述踢脚线扣件相适配的卡槽。采用次技术方案,通过踢脚线本体和踢脚线扣件相配合的方式组合安装,安装方便简单,易拆装,且螺钉仅存在于踢脚线扣件上,安装后螺钉不会暴露在外,无任何安装痕迹,不影响踢脚线的外形美观。
文档编号E04F19/04GK202248787SQ201120329298
公开日2012年5月30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5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5日
发明者昝向明, 王丽君, 章勇维 申请人:安徽绿能技术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