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工程临边防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8697阅读:2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建筑工程临边防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建筑工程临边防护结构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建筑工程临边防护结构。
背景技术
[0002]传统的建筑工程临边防护结构采用钢管搭设,用扣件作为连接。扣件钢管临边防护结构存在以下缺点一、临边防护形状单一,不能自由组合;二、连接扣件使用量大,钢管使用量大;三、施工操作复杂,耗费工时;四、防护栏杆不稳定,可靠性差;五、美观性差。实用新型内容[0003]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建筑工程临边防护结构,该防护结构成本低,施工方便,安全可靠。[0004]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建筑工程临边防护结构,该结构由多根立杆和横杆搭设形成,所述多根立杆和横杆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所述连接件包括底座连接件、中间连接件和转角连接件;所述底座连接件包括中间部位底座连接件和转角部位底座连接件;[0005]所述中间部位底座连接件包括底板A、竖向管段A和横向管段A,所述竖向管段A 垂直固接在所述底板A上,所述横向管段A水平固接在所述竖向管段A的内侧,所述底板A 上设有安装孔,所述竖向管段A中部设有相互隔开的两个过孔,所述横向管段A的两个端部上均设有过孔,在所述竖向管段A和所述横向管段A上对应其上每个过孔的位置均焊接有一螺母;[0006]所述转角部位底座连接件包括底板B、竖向管段B、第一横向管段B和第二横向管段B,所述竖向管段B垂直固接在所述底板B上,所述底板B上设有安装孔,所述第一横向管段B和所述第二横向管段B焊接形成直角弯头B,所述直角弯头B的两个端部上均设有过孔,所述竖向管段B焊接在所述直角弯头B的转弯处,其中部设有相互隔开的两个过孔;在所述直角弯头B和所述竖向管段B上对应其上每个过孔的位置均焊接有一螺母;[0007]所述中间连接件包括竖向管段C和水平固接在其内侧的横向管段C,所述横向管段C的两个端部上均设有过孔,所述竖向管段C上设有一过孔,在所述横向管段C和所述竖向管段C上对应其上每个过孔的位置均焊接有一螺母;[0008]所述转角连接件包括竖向管段D、第一横向管段D和第二横向管段D,所述第一横向管段D和所述第二横向管段D焊接形成直角弯头D,所述直角弯头D的两个端部上均设有过孔,所述竖向管段D焊接在所述直角弯头D的转弯处,其中部设有一过孔;在所述直角弯头D和所述竖向管段D上对应其上每个过孔的位置均焊接有一螺母。[0009]所述竖向管段A上的过孔设置在其外侧;所述横向管段A上的过孔设置在其外侧; 所述直角弯头B上的过孔设置在其上面,所述竖向管段B上的过孔设置在其外侧;所述竖向管段C上的过孔设置在其外侧,所述横向管段C上的过孔设置在其外侧;所述直角弯头D上的过孔设置在其上面,所述竖向管段D上的过孔设置在其外侧。[0010]所述竖向管段A和所述竖向管段B的长度为200 300mm ;所述横向管段Α、所述第一横向管段B、所述第二横向管段B、所述横向管段C、所述第一横向管段D和所述第二横向管段D的长度均为150 300mm。[0011]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采用标准化的连接配件将钢管连接成临边防护结构,可自由组合,拆装方便快捷,连接配件可重复周转使用,便于分类存放,成本低; 底座连接件通过膨胀螺丝固定在建筑基面上,防护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高;钢管锁紧螺母连接在上部或外侧,没有多余的伸出管头,不易刮伤施工人员,防护结构外形美观,无污染。


[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0013]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间部位底座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0014]图3为图2的后视图;[0015]图4为图2的俯视图;[0016]图5为本实用新型转角部位底座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0017]图6为图5的俯视图;[0018]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间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0019]图8为图7的后视图;[0020]图9为图7的俯视图;[0021]图10为本实用新型转角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0022]图11为图10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0024]请参阅图1,一种建筑工程临边防护结构,该结构由多根立杆5和横杆7搭设形成, 多根立杆5和横杆7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连接件包括底座连接件、中间连接件2和转角连接件3 ;底座连接件包括中间部位底座连接件1和转角部位底座连接件4。[0025]请参阅图2 图4,中间部位底座连接件1包括底板All、竖向管段A12和横向管段A13,竖向管段A12垂直固接在底板All上,横向管段A13水平固接在竖向管段A12的内侧,底板All上设有安装孔14,竖向管段A12中部设有相互隔开的两个过孔15,横向管段 A13的两个端部上均设有过孔15,在竖向管段A12和横向管段A13上对应其上每个过孔的位置均焊接有一螺母。[0026]请参阅图5 图6,转角部位底座连接件4包括底板B44、竖向管段B43、第一横向管段B41和第二横向管段B42,竖向管段B43垂直固接在底板B44上,底板B44上设有安装孔46,第一横向管段B41和第二横向管段B42焊接形成直角弯头B,直角弯头B的两个端部上均设有过孔45,竖向管段B43焊接在直角弯头B的转弯处,其中部设有相互隔开的两个过孔45 ;在直角弯头B和竖向管段B43上对应其上每个过孔的位置均焊接有一螺母。[0027]请参阅图7 图9,中间连接件2包括竖向管段C21和水平固接在其内侧的横向管4段C22,横向管段C22的两个端部上均设有过孔23,竖向管段C21上设有一过孔23,在横向管段C22和竖向管段C21上对应其上每个过孔的位置均焊接有一螺母。[0028]请参阅图10 图11,转角连接件3包括竖向管段D31、第一横向管段D32和第二横向管段D33,第一横向管段D32和第二横向管段D33焊接形成直角弯头D,直角弯头D的两个端部上均设有过孔34,竖向管段D31焊接在直角弯头D的转弯处,其中部设有一过孔 34 ;在直角弯头D和竖向管段D31上对应其上每个过孔的位置均焊接有一螺母。[0029]请参见图2 图11,上述连接件上的过孔最好设置在防护结构的外侧或上面,从而使其上的螺母位于防护结构的外侧或上面,用于锁紧立杆5和横杆7的螺丝6位于防护结构的外侧或上面,避免刮伤施工人员,还可使防护结构外形美观。[0030]用于制作上述连接件的管段内径应与形成防护结构的立杆5和横杆7的外径适配,通常为50mm左右,竖向管段A12和竖向管段B43的长度最好为200 300mm ;横向管段 A13、第一横向管段B41、第二横向管段B42、横向管段C22、第一横向管段D32和第二横向管段D33的长度均为150 300mm即可。[0031]本实用新型的安装方法[0032]1)根据施工图要求在地面上排好尺寸、挂好定位线。[0033]2)在规定位置上打眼儿,将中间部位底座连接件1和转角部位底座连接件4用膨胀螺丝固定在建筑基面上。[0034]3)将立杆5插入中间部位底座连接件1和转角部位底座连接件4的竖向管段中, 横杆7插入中间部位底座连接件1和转角部位底座连接件4的横向管段中,然后用螺丝6 拧紧固定。[0035]4)根据施工图要求挂好上面两排临边防护钢管的定位线。[0036]5)中间部位施工时将两个中间连接件2的竖向管段C21套在立杆5上,依次将上面的两排横杆7插入中间连接件2的横向管段C22中,用螺丝6拧紧固定。[0037]尽管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
,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
仅仅是示意性的,并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以作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建筑工程临边防护结构,该结构由多根立杆和横杆搭设形成,所述多根立杆和横杆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底座连接件、中间连接件和转角连接件;所述底座连接件包括中间部位底座连接件和转角部位底座连接件;所述中间部位底座连接件包括底板A、竖向管段A和横向管段A,所述竖向管段A垂直固接在所述底板A上,所述横向管段A水平固接在所述竖向管段A的内侧,所述底板A上设有安装孔,所述竖向管段A中部设有相互隔开的两个过孔,所述横向管段A的两个端部上均设有过孔,在所述竖向管段A和所述横向管段A上对应其上每个过孔的位置均焊接有一螺母;所述转角部位底座连接件包括底板B、竖向管段B、第一横向管段B和第二横向管段B, 所述竖向管段B垂直固接在所述底板B上,所述底板B上设有安装孔,所述第一横向管段B 和所述第二横向管段B焊接形成直角弯头B,所述直角弯头B的两个端部上均设有过孔,所述竖向管段B焊接在所述直角弯头B的转弯处,其中部设有相互隔开的两个过孔;在所述直角弯头B和所述竖向管段B上对应其上每个过孔的位置均焊接有一螺母;所述中间连接件包括竖向管段C和水平固接在其内侧的横向管段C,所述横向管段C的两个端部上均设有过孔,所述竖向管段C上设有一过孔,在所述横向管段C和所述竖向管段 C上对应其上每个过孔的位置均焊接有一螺母;所述转角连接件包括竖向管段D、第一横向管段D和第二横向管段D,所述第一横向管段D和所述第二横向管段D焊接形成直角弯头D,所述直角弯头D的两个端部上均设有过孔,所述竖向管段D焊接在所述直角弯头D的转弯处,其中部设有一过孔;在所述直角弯头 D和所述竖向管段D上对应其上每个过孔的位置均焊接有一螺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工程临边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管段A上的过孔设置在其外侧;所述横向管段A上的过孔设置在其外侧;所述直角弯头B上的过孔设置在其上面,所述竖向管段B上的过孔设置在其外侧;所述竖向管段C上的过孔设置在其外侧,所述横向管段C上的过孔设置在其外侧;所述直角弯头D上的过孔设置在其上面,所述竖向管段D上的过孔设置在其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工程临边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管段A和所述竖向管段B的长度为200 300mm ;所述横向管段Α、所述第一横向管段B、所述第二横向管段B、所述横向管段C、所述第一横向管段D和所述第二横向管段D的长度均为150 300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临边防护结构,该结构由多根立杆和横杆搭设形成,所述多根立杆和横杆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底座连接件、中间连接件和转角连接件;所述底座连接件包括中间部位底座连接件和转角部位底座连接件。本实用新型采用标准化的连接配件将钢管连接成临边防护结构,可自由组合,拆装方便快捷,连接配件可重复周转使用,便于分类存放,成本低;底座连接件通过膨胀螺丝固定在建筑基面上,防护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高;钢管锁紧螺母连接在上部或外侧,没有多余的伸出管头,不易刮伤施工人员,防护结构外形美观,无污染。
文档编号E04G21/32GK202299471SQ20112038470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11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11日
发明者官星亮, 张晓然, 曹伟, 李琛, 陆海英 申请人: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中建六局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