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用途马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0458阅读:24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用途马凳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现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ー种多用途马凳。
背景技术
马凳用于现浇混凝土时置于上、下两层钢筋中间,起支撑、固定上层钢筋以使上、下两层钢筋之间保持预定距离的作用,其在控制楼板截面有效高度、钢筋保护层厚度和保证楼板结构受力性能等方面发挥着重用举足轻重的作用。而现有的马凳只能支撑固定上层钢筋,而下层钢筋在施工时需预先用石头等垫设以便使下层钢筋和模板间保持预定距离,因而施工麻烦,效率低。此外,第一代马凳是由塑料或水泥定制成的,独立支撑单个支撑点,呈“H”字型,施工人员在上层钢筋上踩踏或是由于施工荷载,塑料马凳和水泥马凳常常出现错位、损坏,造成上层钢筋和负弯矩钢筋位置难以控制,影响受力,影响钢筋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另外,第一段马凳支撑点单一,施工受压后,负筋在马凳的四周出现塌面;塑料与混凝土的黏结カ差,如施工不当,极易造成楼面开裂,发生渗漏;塑料马凳和水泥马凳下面的支撑点和上面扎线固定点容易滑落,所以马凳的分布点成为了混凝土強度的薄弱点,严重影响了主体的安全,特别是如阳台、雨棚等悬挑板的受カ钢筋在上部,一旦受カ筋被踩到下面失去抗拉作用,极易造成坍塌事件。第二代马凳是工人采用废钢筋自己焊接成独立支撑单个支撑点的“几”字型、由ー横杆同一侧焊接多个“エ”字型或“人”字型的可支撑多个支撑点马竟,由于人工焊接,一方面焊接不够牢固,另ー方面马凳腿的位置、角度及长度等不一致,导致各马凳腿受カ不均匀,受カ大的马凳腿容易在焊接点脱落而起不到应有的支撑作用;马凳腿是由人工截取和焊接,马凳腿的长度和高度不一,马凳本身就高低不一,严重影响了上层钢筋的平整度,进一歩影响受カ;且人工截取的马凳腿,端部与模板接触的位置比较锋利,在施工负荷下,会陷入木质模板里面,不仅造成模板破坏,更重要的是,拆模后马凳腿暴露在外面,铁极易被氧化,从而腐蚀伤害楼面混凝土影响楼板质量,尤其是在卫生间等极易发生渗水的地方更严重;人工焊接铁马凳,不仅浪费人力、影响环境,而且成本极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ー种既能支撑、固定上层钢筋,又能支撑、固定下层钢筋的多用途马凳。此外,还提供了ー种稳定性高,承载カ强,能够有效提高现浇板浇筑质量的马凳。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马凳,包括用于抵顶上层钢筋的横杆,横杆的同一侧均勻地固设有多个支撑架,支撑架对应的平面垂直于横杆对应的轴线,每ー支撑架包括两个支脚,马凳同一侧的各支脚弯曲形成有用于承载下层钢筋的承载部。进ー步地,承载部呈L形或V形。[0010]进ー步地,支撑架为一体成型的拱形结构。进ー步地,支脚的底端沿同一水平线向外或向内延伸。进ー步地,支脚的底端包覆有防锈层。进ー步地,每ー支撑架的两支脚的底端水平地固设有板片。
进ー步地,板片的背离与支脚的底端连接的一面包覆有防锈层。进ー步地,相邻两个支撑架的间隔距离为10厘米 40厘米。进ー步地,相邻两个支撑架的间隔距离为20厘米。进ー步地,横杆和支撑架均采用冷拔筋。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马凳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采用在横杆的同一侧均匀地固设多个由两个支脚构成的支撑架,马凳同一侧的各支脚弯曲形成有用于承载下层钢筋的承载部的技术手段,从而使马凳既能支撑、固定上层钢筋,又能支撑、固定下层钢筋,且具有足够的稳定性和承载カ,稳定地支撑住现浇板的上层钢筋,避免板上层钢筋扭曲和下陷,确保板上下两层钢筋保护层的距离,提高了现浇板浇筑质量。

图I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马凳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ー实施例的马凳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參考图f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马凳包括横杆10和支撑架20。横杆10用于抵顶上层的钢筋,本实施方式中,横杆10为直线形杆。支撑架20均勻地固设于横杆10的同一侧,支撑架20对应的平面垂直于横杆10对应的轴线,支撑架20为一体成型的拱形结构。相邻两个支撑架20的间隔距离为10厘米 40厘米。优选地,相邻两个支撑架20的间隔距离为20厘米,使马凳不易滑位,受カ均匀。其中,横杆10和支撑架20均采用高强冷拔筋,与混凝土的黏结力強,韧性好,支撑面大,即使受压,也会完美地撑起整排的钢筋。从而,比塑料材质的马凳更坚固可靠,且方便使用扎线与上层钢筋捆扎固定。每ー支撑架20包括两个相互対称的支脚,支脚的底端沿同一水平线向外或向内延伸,本实施方式中,整个支撑架20大致呈“Q”形。支脚的底端朝外延伸,端部不与模板接触,不会破坏模板。支脚的底端包覆有防锈层,所述防锈层为经过浸塑处理而附着一层塑胶材料或刷的ー层油漆,即使外露于空气,也不会被氧化,与混凝土完美粘合,杜绝楼板开裂,杜绝渗水。马凳同一侧的各支脚的下段向内弯曲形成有用于承载下层钢筋的承载部21,承载部21呈L形或V形,从而使马凳既能支撑、固定上层钢筋,又能支撑、固定下层钢筋,不用垫设石头等,施工简单,提高了效率。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ー实施例中,每ー支撑架20的两支脚的底端水平地固设有板片30,板片30用于扩大马凳对模板的施カ面积,减小压强。板片30的背离与支脚的底端连接的一面包覆有防锈层,所述防锈层的制备同上所述。下面,将第二代马凳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马凳成本比较因O IOmm及以下的钢筋多数是I级钢,其钢度低,易弯,所以不适宜焊铁马凳,所以施工现场一般采用の12mm的II级钢筋尾料自制铁马凳。废钢筋头价格大约3000元/吨。现以IOOmm厚度的楼板,使用铁马竟高度=100 mm -15 mm (上保护层厚度)-10 mm (上层钢筋直径)=75mm ;铁马凳按长度=900mm来计算,假设焊制100个铁马凳,那么钢筋需要量=(0. 9+0. 075*4)*0. 86*100=106KG,废钢筋价值=106 KG *3元=318元,焊接及下料每个工人每天工作10个小时,可焊接100个马凳,工人エ资150元/天,焊接电费按焊接100个铁马凳用15KW电焊机工作4个小时(已扣除焊机的间歇时间)电费=4*15*1.0元/度=60元,焊条费用100个铁马凳需要焊条总费用大约25元,则自制100个铁马凳总费用=废钢筋的价值+ 电费+工人エ资+焊条费用=318+60+150+25=553元,那么每个铁马凳的费用=553/100=5. 53 元。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马凳采用机器电阻接触焊的方法,批量生产,规格型号一致,高度、尺寸更加精确,因而平整度好,受カ均匀,比人工焊接焊点更加牢固,生产效率高,同时也更加环保,成本优势也更明显,远低于上述人工焊接的成本,而且质量也更可靠。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ー种多用途马凳,包括用于抵顶上层钢筋的横杆,其特征在于,横杆的同一侧均匀地固设有多个支撑架,支撑架对应的平面垂直于横杆对应的轴线,每ー支撑架包括两个支脚,马凳同一侧的各支脚弯曲形成有用于承载下层钢筋的承载部。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多用途马凳,其特征在于,承载部呈L形或V形。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多用途马凳,其特征在于,支撑架为一体成型的拱形结构。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马凳,其特征在于,支脚的底端沿同一水平线向外或向内延伸。
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多用途马凳,其特征在于,支脚的底端包覆有防锈层。
6.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多用途马凳,其特征在于,每ー支撑架的两支脚的底端水平地固设有板片。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用途马凳,其特征在于,板片的背离与支脚的底端连接的一面包覆有防锈层。
8.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多用途马凳,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支撑架的间隔距离为10厘米 40厘米。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用途马凳,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支撑架的间隔距离为20厘米。
10.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多用途马凳,其特征在于,横杆和支撑架均采用冷拔筋。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马凳,包括用于抵顶上层钢筋的横杆,横杆的同一侧均匀地固设有多个支撑架,支撑架对应的平面垂直于横杆对应的轴线,每一支撑架包括两个支脚,马凳同一侧的各支脚弯曲形成有用于承载下层钢筋的承载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马凳通过采用在横杆的同一侧均匀地固设多个由两个支脚构成的支撑架,马凳同一侧的各支脚弯曲形成有用于承载下层钢筋的承载部的技术手段,从而使马凳既能支撑、固定上层钢筋,又能支撑、固定第下层钢筋,且具有足够的稳定性和承载力,稳定地支撑住现浇板的上层钢筋,避免板上层钢筋扭曲和下陷,确保板上下两层钢筋保护层的距离,提高了现浇板浇筑质量。
文档编号E04C5/16GK202416708SQ201120564260
公开日2012年9月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29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9日
发明者肖勇智 申请人:肖勇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