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火保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4613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防火保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火保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建筑领域。
背景技术
现今市场流通的保温材料,性能不够完善,防火性能差,需要粘接剂,施工麻烦,结实、牢固性能相对降低,切消耗资源大,结构尚待优化。比如(聚苯乙烯泡沫板、发泡聚氨酯)虽具有较低的吸水率和导热性能,但是不防火;以水泥为粘接剂的无机保温隔热材料,(如泡沫水泥材料、水泥基珍珠岩材料、水泥基聚苯颗粒腻子)吸水率和导热系数较高、节能效果不好;其他无机材料(如泡沫玻璃、漂珠)生产的保温板制作工艺复杂,脆性大,施工难度大,造价闻。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火保温材料,克服现有技术中保温材料吸水率和导热性能底,工艺复杂,脆性大,施工难度大,造价高的缺陷。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防火保温材料,包括重量百分比如下各组分夕线石10% 30%、玻化微珠10% 40%、浮石10% 20%、蛭石10% 20%、蛭石10% 20%、羟丙基甲基纤维素5% 20%、可再生分散乳胶粉5% 20%、水泥5% 20%、胶粉10% 20%、发泡剂5% 1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防火保温材料主要原料采用了夕线石、玻化微珠、浮石、蛭石、蛭石等无机材料不仅成本低廉,且吸水率低、导热系数低,稳定性、保温、防火效果好,且由于制成的产品为颗粒状,便于运输。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进一步,所述胶粉为树脂胶粉。如橡胶、树脂、高分子聚合物等磨细的胶粉,或者采用对浙青进行轻度氧化加工,从而使浙青的性能得到改善的浙青混合物。这些物质可以起粘接作用。进一步,所述发泡剂为无机发泡剂。进一步,无机发泡剂为碳酸氢钠或碳酸钠。分解温度约为100 140°C,并放出部分CO2,可以产生气泡起到隔热的作用。本发明还包括一种防火保温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I)按重量百分比称取以下各物质夕线石10% 30%、玻化微珠10% 40%、浮石10% 20%、蛭石10% 20%、蛭石10% 20%、羟丙基甲基纤维素5% 20%、可再生分散乳胶粉5% 20%、水泥5% 20%、胶粉10% 20%、发泡剂5% 10% ;(2)将称取的物质进行混合加入造粒机中进行喷化,制成粉状造粒。进一步,还包括一种所述的防火保温材料在建筑墙体中的应用,所述的防火保温材料与水按重量比2 :1 3 :1混匀后制成防火保温砂浆,直接涂抹在建筑墙体的内侧和/或外侧。进一步,所述防火保温材料与水按重量比2. 5 1混合制成防火保温砂浆。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无机防火保温材料与水混合成膏状砂浆,直接涂抹在墙体上,在连接点处不收缩、不开裂、不用网格布,外面可以直接贴瓷砖和粉刷,干燥后即形成防火保温层,不仅成本低廉、工艺简单,同时具有低导热系数,具有良好的保温效果。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I制备本发明的防火保温材料夕线石10%、玻化微珠40%、浮石10%、蛭石10%、羟丙基甲基纤维素5%、可再生分散 乳胶粉5%、水泥5%、胶粉5%、碳酸氢钠10%,混合均匀后,在造粒中进行造粒,即制备成粒状防火保温材料,检验合格即可使用。实施例2制备本发明的防火保温材料夕线石25%、玻化微珠15%、浮石10%、蛭石15%、轻丙基甲基纤维素10%、德国吉尔可再生分散乳胶粉10%、水泥5%、胶粉5%、发泡剂5%,混合均匀后,在造粒中进行造粒,即制备成粒状防火保温材料,检验合格即可使用。实施例3制备本发明的防火保温材料夕线石30%、玻化微珠10%、浮石10%、蛭石15%、羟丙基甲基纤维素5%、可再生分散乳胶粉10%、水泥5%、胶粉10%、碳酸钠5%,混合均匀后,在造粒中进行造粒,即制备成粒状防火保温材料,检验合格即可使用。实施例4制备本发明的防火保温材料夕线石15%、玻化微珠25%、浮石10%、蛭石15%、羟丙基甲基纤维素5%、可再生分散乳胶粉10%、水泥5%、胶粉10%、发泡剂5%,混合均匀后,在造粒中进行造粒,即制备成粒状防火保温材料,检验合格即可使用。实施例5制备本发明的防火保温材料夕线石15%、玻化微珠25%、浮石20%、蛭石15%、羟丙基甲基纤维素5%、可再生分散乳胶粉5%、水泥5%、胶粉5%、发泡剂5%,混合均匀后,在造粒中进行造粒,即制备成粒状防火保温材料,检验合格即可使用。实施例6制备本发明的防火保温材料夕线石15%、玻化微珠20%、浮石20%、蛭石20%、羟丙基甲基纤维素5%、可再生分散乳胶粉5%、水泥5%、胶粉5%、发泡剂5%,混合均匀后,在造粒中进行造粒,即制备成粒状防火保温材料,检验合格即可使用。实施例7
制备本发明的防火保温材料夕线石15%、玻化微珠10%、浮石20%、蛭石10%、羟丙基甲基纤维素5%、可再生分散乳胶粉15%、水泥10%、胶粉10%、发泡剂5%,混合均匀后,在造粒中进行造粒,即制备成粒状防火保温材料,检验合格即可使用。实施例8制备本发明的防火保温材料夕线石15%、玻化微珠10%、浮石10%、蛭石10%、羟丙基甲基纤维素5%、可再生分散 乳胶粉20%、水泥20%、胶粉5%、发泡剂5%,混合均匀后,在造粒中进行造粒,即制备成粒状防火保温材料,检验合格即可使用。 实施例9 制备本发明的防火保温材料按重量百分比称取以下各物质夕线石15千克、玻化微珠10千克、浮石10千克、蛭石10千克、羟丙基甲基纤维素20千克、可再生分散乳胶粉5千克、水泥20千克、胶粉5千克、发泡剂5千克,混合均匀后,在造粒中进行造粒,即制备成粒状防火保温材料,检验合格即可使用。实施例10按重量百分比称取以下各物质夕线石15千克、玻化微珠10千克、浮石10千克、蛭石10千克、羟丙基甲基纤维素20千克、可再生分散乳胶粉5千克、水泥20千克、胶粉5千克、发泡剂5千克,混合均匀后,在造粒中进行造粒,即制备成粒状防火保温材料,检验合格即可使用。实施例11制备本发明的制备的防火保温材料与水混合时制备防火保温砂浆的应用防火保温材料67公斤,水33公斤,两组分总重量为100公斤,搅拌混合制得防火保温砂浆,直接涂抹在建筑墙体上,约4至5公分。该防火保温砂衆抗压强度为大于0. 15MPa,粘结强度大于为80Kpa。实施例11制备本发明的制备的防火保温材料与水混合时制备防火保温砂浆的应用防火保温材料75公斤,水25公斤,两组分总重量为100公斤,搅拌混合制得防火保温砂浆,直接涂抹在建筑墙体上。本发明保温砂浆应用在墙体上制成的墙体,经国家建筑材料中心检测,该防火保温砂浆抗压强度为大于0. 15MPa,粘结强度大于为80Kpa,干密度彡250kg/m3,体积收缩率(7%,浆体密度彡1000kg/m3。经国家建筑材料工业技术监督研究中心、建筑材料工业干混砂浆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干密度301 400kg/m3,导热系数(平均温度70°C) < 0. 044瓦/米 度。经河北省建筑机械材料设备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检测,干密度< 300kg/m3,抗拉强度大于0. IOMpa,导热系数< 0. 07瓦/米 度,粘结强度大于为50Kpa,燃烧性能符合Al级,质量损失小于50%,持续燃烧时间~为0,建材燃烧热值,PCSaS 2.0,PCSb彡2.0,PCSc ^ 2. 0 PCSd 彡 2. O。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
权利要求
1.一种防火保温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重量百分比如下各组分夕线石10% 30%、玻化微珠10% 40%、浮石10% 20%、輕石10% 20%、輕石10% 20%、轻丙基甲基纤维素5% 20%、可再生分散乳胶粉5% 20%、水泥5% 20%、胶粉10% 20%、发泡剂5% 10%。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防火保温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胶粉为树脂胶粉。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防火保温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泡剂为无机发泡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火保温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发泡剂为碳酸氢钠或碳酸钠。
5.一种权利要求I至4任一项所述的防火保温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重量百分比称取以下各物质夕线石10% 30%、玻化微珠10% 40%、浮石10% 20%、蛭石10% 20%、羟丙基甲基纤维素5% 20%、可再生分散乳胶粉5% 20%、水泥5% 20%、胶粉10% 20%、发泡剂5% 10% ; (2)将称取的上述物质进行混合加入造粒机中进行喷化,制成粉状颗粒。
6.一种权利要求I至4任一项所述的防火保温材料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将权利要求I至4任一项所述的防火保温材料与水按重量比2 :1 3 :1混匀后制成防火保温砂浆,直接涂抹在建筑墙体的内侧和/或外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所述的防火保温材料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火保温材料与水按重量比2. 5 1混合制成防火保温砂浆。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火保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防火保温材料包括重量百分比如下各组分夕线石10%~30%、玻化微珠10%~40%、浮石10%~20%、蛭石10%~20%、蛭石10%~20%、羟丙基甲基纤维素5%~20%、可再生分散乳胶粉5%~20%、水泥5%~20%、胶粉10%~20%、发泡剂5%~10%。该防火保温材料与水混合制成防火保温砂浆,直接涂抹于墙体表面不仅成本低廉,且吸水率低、导热系数低,稳定性、保温、防火效果好,且由于制成的产品为颗粒状,便于运输。
文档编号C04B38/02GK102775098SQ20121023746
公开日2012年11月14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10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10日
发明者康卿, 张木玲 申请人:张木玲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