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型超薄壁钢结构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7618阅读:4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轻型超薄壁钢结构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工程领域中的钢结构房,具体涉及一种轻型超薄壁钢结构房。
背景技术
钢结构彩板房或者简易厂房是目前常采用的一种临时房屋形式,现有的钢结构彩板房或者简易厂房通常采用焊接的角钢作为柱和梁的支撑骨架,然后辅以铁瓦和壁形成房屋结构。这种构建方式为现场焊接加工作业,构建效率低,安全系数低。房屋强度较差,需要投入较大质量的钢材作为支撑骨架,焊接工作量大,拆卸麻烦,很难重复利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钢结构彩板房或者简易厂房在构建过程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轻型超薄壁钢结构房。 技术方案一种单层轻型超薄壁钢结构房,包括立柱,梁、屋顶,以及顶板和侧壁,其特征是立柱和梁分别为O. 5 I. Omm厚的超薄壁方钢,所述立柱的上端通过节点一或节点二与梁对接,节点一和节点二都包括2. 5 4. Omm厚的三个相互垂直的插头,其中节点二还包括第四个插头,第四个插头与其他三个插头之一对称;每个插头的中部设置有环形凹槽;拐角立柱的上端采用插头一与纵向和横向的梁对接,中部立柱通过节点二与纵向和横向的梁连接;立柱和梁在凹槽位置也向内凹陷,凹陷处采用固定带进行固定;立柱的下端通过节点三与地面接触或固定,该节点三是在一个底座上垂直焊接有2. 5 4. Omm厚的方钢接头,该方钢插头的中部设置有环形凹槽,立柱下端套装在插头凹槽的位置也向内凹陷,凹陷处采用固定带进行固定。一种两层以上轻型超薄壁钢结构房,包括立柱,梁、屋顶,以及顶板、侧壁和楼梯,其特征是立柱和梁分别为O. 6mm厚的超薄壁方钢,顶层立柱的上端通过节点一或节点二与梁对接,节点一和节点二都包括2. 5 4. Omm厚的三个相互垂直的插头,其中节点二还包括第四个插头,第四个插头与第一个插头对称;相邻两层之间的立柱与横梁通过节点二或节点五对接在一起,节点五包括2. 5 4. Omm厚的五个插头,其中三个插头相互垂直,第四个插头与第一个插头对称,第五个插头与第二个插头对称;每个插头的中部设置有环形凹槽;拐角立柱的上端采用插头二与纵向和横向的梁对接,中部立柱通过节点五与纵向和横向的梁连接;立柱和梁在凹槽位置也向内凹陷,凹陷处采用固定带进行固定;立柱的下端通过节点三与地面接触或固定,该节点三是在一个底座上垂直焊接有2. 5 4. Omm厚的方钢接头,该方钢插头的中部设置有环形凹槽,立柱下端套装在插头凹槽的位置也向内凹陷,凹陷处采用固定带进行固定。该钢结构房为L形结构,在相邻侧壁相交的内角立柱与纵向和横向的梁之间采用节点六连接,节点六包括2. 5 4. Omm厚的六个插头,其中三个插头相互垂直,第四个插头与第一个插头对称,第五个插头与第二个插头对称,第六个插头与第三个插头对称;每个插头的中部均设置有环形凹槽;立柱和梁在凹槽位置也向内凹陷,凹陷处采用固定带进行固定。仅有纵向的梁与立柱对接时,或者仅有横向的梁与立柱对接时,采用节点四或节点七连接,节点四为2. 5 4. Omm厚的“十”字型结构,共四个插头,节点七为2. 5 4. Omm厚的“T”型结构,共三个插头;每个插头的中部均设置有环形凹槽;立柱和梁在凹槽位置也向内凹陷,凹陷处采用固定带进行固定。立柱与立柱之间,或者梁与梁之间通过节点8对接,节点8包括2. 5 4. Omm厚的两个对称的插头;每个插头的中部均设置有环形凹槽;立柱或梁在凹槽位置也向内凹陷,凹陷处采用固定带进行固定。屋顶的顶部采用节点九,该节点九包括在同一平面内2. 5 4. Omm厚的三个插头,其中第一个插头与第二个插头夹角为钝角且对称,第三个插头位于前两个插头的对称中心;每个插头的中部均设置有环形凹槽;屋顶两侧倾斜的槽钢或方钢在凹槽位置也向内凹陷,凹陷处采用固定带进行固定。 上述各节点的每个插头上设置有定位孔,超薄壁方钢端部设置有匹配的定位孔。有益效果1、本发明采用超薄壁的方钢作为立柱和梁,采用一系列带有凹槽的接头,所有钢结构房的各部件的加工以及焊接工艺都可以在工厂内完成,批量化生产,现场对接拼装固定,建房效率高。2、组装方式简单,仅通过插接并利用固定带压紧的方式即可使各部件对接固定在一起,容易操作,节省人力资源。3、与现有角钢焊接的房屋相比,本发明明显降低房屋自重,提高房屋强度,适应性更强。4、可以重复利用,超薄壁方钢端部的凹陷容易被展开,可以返厂或现场进行展开作业,以便重复利用,对于不能重复利用凹陷部位可直接切除,对于较短的立柱或梁可以采用节点对接的方式进行延长,从而大量节约钢材资源,降低生产成本。


图I是本发明轻型超薄壁钢结构房的一种结构示意 图2是图I的屋顶端面结构示意 图3是图2的A部放大结构示意 图4 图11分别是不同节点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I为立柱,2为梁,3为屋顶,4为祐1架结构(支撑结构),5为插头,6为凹槽,7为固定带,8为固定扣,9为底座,10为定位孔。Dl D9分别表示节点一 节点九。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I :参见图1,一种两层轻型超薄壁钢结构房,包括立柱1,梁2,屋,3,以及顶板、侧壁和楼梯。其中,立柱I和梁2分别采用O. 6mm厚的超薄壁方钢。立柱I包括顶层立柱和底层立柱,梁包括横向的梁和纵向的梁。有部分相邻立柱之间或者可以采用桁架结构4作为支撑。每层立柱分为拐角立柱和中间立柱,顶层的拐角立柱上端通过节点一与梁对接,顶层的中间立柱上端通过节点二与梁对接。图5为节点一的结构,图7为节点二的结构,图中,节点一和节点二都包括3mm厚的三个相互垂直的插头,其中图7中的节点二还包括第四个插头,第四个插头与第一个插头对称。每个插头5的中部均设置有环形凹槽6,参见图2和图3,立柱I和梁2在凹槽位置也向内凹陷,凹陷处采用固定带7进行固定。图I中还可以看出,相邻两层之间的立柱与横梁通过节点二或节点五对接在一起。拐角立柱通过节点二与横向和纵向梁对接,中部立柱通过节点五与横向和纵向梁对接。图8中节点五包括3mm厚的五个插头,其中三个插头相互垂直,第四个插头与第一个插头对称,第五个插头与第二个插头对称。每个插头5的中部设置有环形凹槽6 ;立柱I和梁2在凹槽位置也向内凹陷,凹陷处采用固定带进行固定。同时,在每个节点的每个插头上设置有定位孔10,超薄壁方钢端部设置有匹配的定位孔10,当超薄壁杠杆的梁或立柱与节点对接时,利用内外层定位孔重合的定位方式能快速定位,准确有效。下层立柱的下端通过节点三与地面接触或固定,图11中该节点三是在一个底座9上垂直焊接有3mm厚的方钢接头,该方钢插头5的中部设置有环形凹槽6,立柱下端套装在插头凹槽的位置也向内凹陷,凹陷处采用固定带进行固定。通过反复承压试验和均匀推力试验发现,本发明的钢结构房的超薄壁方钢的厚度在O. 5mm时即可达到现有角钢骨架的钢结构房的强度标准,超薄壁方钢的承受能力随其截 面面积增大会逐渐增强。本实施例采用O. 6_超薄壁方钢构件的钢结构房,其强度明显大于现有钢结构房。另外,图I中该钢结构房为L形结构,在相邻侧壁相交的内角立柱与纵向和横向的梁之间采用节点六连接,图9中节点六包括3mm厚的六个插头,其中三个插头相互垂直,第四个插头与第一个插头对称,第五个插头与第二个插头对称,第六个插头与第三个插头对称;每个插头的中部均设置有环形凹槽;立柱和梁在凹槽位置也向内凹陷,凹陷处采用固定带进行固定。有时候,为了满足挑高需求,在图I中设置有上下两侧连通的部分,该部分仅有纵向的梁与立柱对接(或者仅有横向的梁与立柱对接),此时采用节点四或节点七连接,图6中节点四为3mm厚的“十”字型结构,共四个插头,图4中节点七为3mm厚的“T”型结构,共三个插头;每个插头的中部均设置有环形凹槽;立柱和梁在凹槽位置也向内凹陷,凹陷处采用固定带进行固定。本发明的其中一个特点是可以重复利用,重复利用时可以将固定带展开,由于立柱或梁采用仅有O. 6_厚的方钢材料,对于方钢端部凹陷的部分可以进行展开处理以便再次利用,也可以根据情况将端部凹陷部分切割,仅有切割掉的凹陷部分变为废料,超薄壁方钢做成的立柱或梁还可以重复使用,根据不同部分高度或宽带需求,选择不同长度的立柱或梁。对于较短的立柱或梁,立柱与立柱之间,或者梁与梁之间通过节点8对接,图10中,节点8包括3mm厚的两个对称的插头;每个插头的中部均设置有环形凹槽;立柱或梁在凹槽位置也向内凹陷,凹陷处采用固定带进行固定。还可以在屋顶的顶部采用节点九,图I中的标号D9表示节点九,该节点九包括在同一平面内3mm厚的三个插头,其中第一个插头与第二个插头夹角为钝角且对称,第三个插头位于前两个插头的对称中心;每个插头的中部均设置有环形凹槽;屋顶两侧倾斜的槽钢或方钢在凹槽位置也向内凹陷,凹陷处采用固定带进行固定。实施例2,附图未画,可以参考图I、图5、图7和图11,内容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相同之处不重述,不同的是是一种单层轻型超薄壁钢结构房,其结构包括立柱,梁、屋顶,以及顶板和侧壁。立柱和梁分别为O. 6mm厚的超薄壁方钢,所述立柱的上端通过节点一或节点二与梁对接,节点一和节点二都包括3mm厚的三个相互垂直的插头,其中节点二还包括第四个插头,第四个插头与其他三个插头之一对称;每个插头的中部设置有环形凹槽;拐角立柱的上端采用插头一与纵向和横向的梁对接,中部立柱通过节点二与纵向和横向的梁连接;立柱和梁在凹槽位置也向内凹陷,凹陷处采用固定带进行固定;立柱的下端通过节点三与地面接触或固定,该节点三是在一个底座上垂直焊接有3mm厚的方钢接头,该方钢插头的中部设置有环形凹槽,立柱下端套装在插头凹槽的位置也向内凹陷,凹陷处采用 固定带进行固定。
权利要求
1.一种单层轻型超薄壁钢结构房,包括立柱,梁、屋顶,以及顶板和侧壁,其特征是立柱和梁分别为O. 5 I. Omm厚的超薄壁方钢,所述立柱的上端通过节点一或节点二与梁对接,节点一和节点二都包括2. 5 4. Omm厚的三个相互垂直的插头,其中节点二还包括第四个插头,第四个插头与其他三个插头之一对称;每个插头的中部设置有环形凹槽;拐角立柱的上端采用插头一与纵向和横向的梁对接,中部立柱通过节点二与纵向和横向的梁连接;立柱和梁在凹槽位置也向内凹陷,凹陷处采用固定带进行固定;立柱的下端通过节点三与地面接触或固定,该节点三是在一个底座上垂直焊接有2. 5 4. Omm厚的方钢接头,该方钢插头的中部设置有环形凹槽,立柱下端套装在插头凹槽的位置也向内凹陷,凹陷处采用固定带进行固定。
2.一种两层以上轻型超薄壁钢结构房,包括立柱,梁、屋顶,以及顶板、侧壁和楼梯,其特征是立柱和梁分别为O. 6mm厚的超薄壁方钢,顶层立柱的上端通过节点一或节点二与梁对接,节点一和节点二都包括2. 5 4. Omm厚的三个相互垂直的插头,其中节点二还包括第四个插头,第四个插头与第一个插头对称;相邻两层之间的立柱与横梁通过节点二或节点五对接在一起,节点五包括2. 5 4. Omm厚的五个插头,其中三个插头相互垂直,第四个插头与第一个插头对称,第五个插头与第二个插头对称;每个插头的中部设置有环形凹槽;拐角立柱的上端采用插头二与纵向和横向的梁对接,中部立柱通过节点五与纵向和横向的梁连接;立柱和梁在凹槽位置也向内凹陷,凹陷处采用固定带进行固定;立柱的下端通过节点三与地面接触或固定,该节点三是在一个底座上垂直焊接有2. 5 4. Omm厚的方钢接头,该方钢插头的中部设置有环形凹槽,立柱下端套装在插头凹槽的位置也向内凹陷,凹陷处采用固定带进行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两层以上轻型超薄壁钢结构房,其特征是该钢结构房为L形结构,在相邻侧壁相交的内角立柱与纵向和横向的梁之间采用节点六连接,节点六包括2.5 4. Omm厚的六个插头,其中三个插头相互垂直,第四个插头与第一个插头对称,第五个插头与第二个插头对称,第六个插头与第三个插头对称;每个插头的中部均设置有环形凹槽;立柱和梁在凹槽位置也向内凹陷,凹陷处采用固定带进行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两层以上轻型超薄壁钢结构房,其特征是仅有纵向的梁与立柱对接时,或者仅有横向的梁与立柱对接时,采用节点四或节点七连接,节点四为2. 5 4.Omm厚的“十”字型结构,共四个插头,节点七为2. 5 4. Omm厚的“T”型结构,共三个插头;每个插头的中部均设置有环形凹槽;立柱和梁在凹槽位置也向内凹陷,凹陷处采用固定带进行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轻型超薄壁钢结构房,其特征是任一节点的插头上设置有定位孔,超薄壁方钢端部设置有匹配的定位孔。
6.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轻型超薄壁钢结构房,其特征是立柱与立柱之间,或者梁与梁之间通过节点8对接,节点8包括2. 5 4. Omm厚的两个对称的插头;每个插头的中部均设置有环形凹槽;立柱或梁在凹槽位置也向内凹陷,凹陷处采用固定带进行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轻型超薄壁钢结构房,其特征是屋顶的顶部采用节点九,该节点九包括在同一平面内2. 5 4. Omm厚的三个插头,其中第一个插头与第二个插头夹角为钝角且对称,第三个插头位于前两个插头的对称中心;每个插头的中部均设置有环形凹槽;屋顶两侧倾斜 的槽钢或方钢在凹槽位置也向内凹陷,凹陷处采用固定带进行固定。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轻型超薄壁钢结构房,采用超薄壁的方钢作为立柱和梁,采用一系列带有凹槽的接头,所有钢结构房的各部件的加工以及焊接工艺都可以在工厂内完成,批量化生产,现场对接拼装固定,建房效率高;组装方式简单,容易操作,节省人力资源,房屋自重低而强度高,能反复利用从而大量节约钢材资源,降低生产成本。
文档编号E04H5/02GK102888895SQ201210361830
公开日2013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6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6日
发明者魏鲁双, 蔡镜秋, 姜华, 高阳秋晔, 魏群, 苏晨明, 韩配 申请人:河南奥斯派克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