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化玻璃防眩板及其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8870阅读:59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钢化玻璃防眩板及其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道路防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眩板及其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公路交通的快速发展,尤其在夜间交通量较大的路段如不设置防眩设施,快速行驶的车辆在对向车辆眩光的影响下很容易使驾驶员视觉机能或视力降低,产生烦燥感和不舒适感,容易发生交通事故,对车辆和乘员造成严重的危害。因此,防眩设施的设置显得十分重要。目前,防眩板大部分采用塑料玻璃钢防眩板或者钢铁皮防眩板。其中钢铁皮防眩板由钢板和外附着的其它合成材料制成,由于钢板的热膨胀系数高,长期受到酸雨、暴晒、·雨雪等气候条件的影响以及在风力的作用下其底部容易振动,附着物会产生裂痕甚至剥落,加重钢板锈蚀,锈蚀形成的氧化铁污染环境,甚至影响人体健康。并且由于钢铁皮防眩板的锈蚀损坏,需要重复维修更换,使成本不易控制。塑料玻璃钢防眩板的材质主要为玻璃钢,玻璃钢是由玻璃纤维、环氧树脂和乙二胺固化制成,产品本身难以降解,极易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并且不能抵御紫外线照射,在其表面容易产生细纹而引起老化降解;在风雪、暴晒、酸雨等自然气候下也无法抵御侵蚀与破坏,极易出现老化、开裂、变色等现象,需经常更换,导致其维护费用高。虽然工程塑料在不断进步,但上述问题仍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据报道,我国道路运输协会会长姚明德到广西南宁参加全国道路运输行业协会工作会议时,介绍了我国高速路的现有状况今年全国还要新改建公路里程为34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为4460公里。到今年底,全国公路通车总里程达348万公里,高速公路达4. 54万公里。以此推算,若防眩板采用塑料玻璃钢制作,将会产生不可降解物质达600公斤/公里。给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乃至整个地球都是灭顶之灾;若防眩板采用钢铁皮制作,因其不能抵御自然气候的侵蚀会产生不可降解物及被侵蚀剥落的铁锈即氧化铁,其最直接的也是最大的危害就是对人类肝脏的损害。并且,钢铁皮防眩板所产生的日常维护成本也数目惊人,可达17000元/公里。可见,发明一款低碳环保、经久耐用的防眩板已迫在眉睫。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钢化玻璃防眩板,能够提高防眩板的安全、环保和经久耐用性能。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钢化玻璃防眩板,包括板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由至少两片钢化玻璃板贴合而成,钢化玻璃板之间设置胶层。优选的,所述胶层为硅胶。优选的,钢化玻璃板的表面设置竖向的条纹状防眩格,防眩格横截面的轮廓线呈锯齿形。
优选的,防眩格的条纹斜面与钢化玻璃板主体所在平面间的夹角为10 20°。优选的,所述钢化玻璃防眩板的高度为40 180 cm,宽度为20 95 Cm ;钢化玻璃板的厚度为3 8 mm,胶层的厚度为I 2 mm。优选的,位于外侧的钢化玻璃板的外表面设置蒙砂层。优选的,位于内侧的钢化玻璃 板的表面或/和位于外侧的钢化玻璃板的内表面印
刷有硅酸盐油墨。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钢化玻璃防眩板的制作工艺,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⑴通过合金辊滚压玻璃熔体,压延制作表面带有防眩格的玻璃板,合金辊的耐热温度为800°C以上和点蚀指数为35以上;
⑵对玻璃板进行蒙砂处理,使位于外侧的玻璃板的外表面形成蒙砂层;
(3)将硅酸盐油墨印刷至位于内侧的钢化玻璃板的表面或/和位于外侧的钢化玻璃板的内表面,完成玻璃板上色;
⑷上色后的玻璃板进行焙干,然后进行钢化,制成钢化玻璃板;
(5)两片以上按内外顺序层叠放置的钢化玻璃板与设于钢化玻璃板之间的硅胶置于电加热装置中,使钢化玻璃板与硅胶热压在一起。优选的,步骤⑷中的焙干温度为100 250°C,焙干时间为6 24小时,钢化温度为 550 850°C ;
步骤(5)的加热温度为180 260°C,将钢化玻璃板之间抽真空。优选的,在合金辊的表面上沿辊体的周向分布有“V”型凹槽,防眩格横截面的轮廓线呈锯齿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I、由于板体为两片以上通过胶层层叠粘接在一起的钢化玻璃板,钢化玻璃是普通玻璃经过钢化所形成的一种具有压应力的玻璃,钢化处理提高了玻璃自身的承载能力,并能承受恶劣环境急速200°c范围的温差变化,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耐热震性能;当玻璃承受外力大于表层应力而破损时,碎片会形成无数细小的钝角颗粒,被称为是一种安全玻璃;且玻璃自身不含铅、铬等有毒元素,资源可回收再利用,符合目前所倡导的低碳环保的要求。胶层的设置进一步提高了钢化玻璃防眩板的截面抗弯惯矩,并能粘附住破碎后的细小钝角颗粒,有效防止了碎片扎伤事件的发生,从而提高了防眩板的安全、环保和经久耐用性能。2、由于硅胶以紫外线为挥发介质,受太阳暴晒时间越长,牢固度越高,具有较强的抵御紫外线照射、抗暴晒和寿命长的优点,进一步延长了防眩板的使用寿命。硅胶的蜂窝芯结构还能对声音的音波共振产生缓冲作用,对高速路的隔音起到一定降低噪音效果。并且是一种粘合力高的强韧硅胶,使防眩板受冲击破损后不易被贯穿。3、由于钢化玻璃板的表面设置竖向的条纹状防眩格,防眩格横截面的轮廓线呈锯齿形,防眩格的条纹斜面与钢化玻璃板主体所在平面间的夹角为10 20°,不论从远方还是近距离的垂直或倾斜的入射强光打到此种防眩板上都会使反射光贴近钢化玻璃表面进行传递,将入射强光分散,从而产生较高质量的防眩效果。4、由于钢化玻璃板的表面设置的蒙砂层能够吸收60%以上的入射光,降低了光的发射强度,并且蒙砂层中密布有凹凸不平的蒙砂颗粒,对入射光进行不同角度的分散性反射,进一步降低了光的炫目效果。
5、将硅酸盐油墨印刷至位于内侧的钢化玻璃板的表面或/和位于外侧的钢化玻璃板的内表面,然后将玻璃板进行焙干并予以钢化,达到色泽逼真,附着牢固、持久的效果,并进一步降低了光的透射度,增强了防眩板的防眩功能。


图I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 图2是图I的A-A剖面视 图3是图2中局部I的放大视图。图中标记1、防眩格;2、钢化玻璃板;3、胶层;4、安装孔;5、蒙砂层;
6、硅酸盐油墨。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发明将防眩板在使用状态时的高度方向定义为竖向,相对应地将其宽度方向定义为横向;同时将防眩板在使用状态时与外界接触侧定义为外侧,相应地将靠近其中心的一侧定义为内侧。实施例一
如图I、图2和图3所示,本发明的板体由两片厚度为5 mm的钢化玻璃板2贴合而成,两片钢化玻璃板2之间夹设厚度为I. 5 mm的胶层3,钢化玻璃是普通玻璃经过钢化所形成的一种具有压应力的玻璃,钢化处理提高了玻璃自身的承载能力,并能承受恶劣环境急速200°C范围的温差变化,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耐热震性能;当玻璃承受外力大于表层应力而破损时,碎片会形成无数细小的钝角颗粒,被称为是一种安全玻璃;且玻璃自身不含铅、铬等有毒元素,资源可回收再利用,符合目前所倡导的低碳环保的要求。胶层3的设置进一步提高了钢化玻璃防眩板的截面抗弯惯矩,并能粘附住破碎后的细小钝角颗粒,有效防止了碎片扎伤事件的发生,从而提高了防眩板的安全、环保和经久耐用性能。上述胶层3选用硅胶,由于硅胶以紫外线为挥发介质,受太阳暴晒时间越长,牢固度越高,进一步延长了防眩板的使用寿命。硅胶的蜂窝芯结构还能对声音的音波共振产生缓冲作用,降低了高速路上的噪音。并且是一种粘合力高的强韧硅胶,使防眩板受冲击破损后不易被贯穿,进一步提高了防眩板的安全性能。在钢化玻璃板2的表面设置竖向的条纹状防眩格I,防眩格I横截面的轮廓线呈锯齿形,防眩格I的条纹斜面与钢化玻璃板2主体所在平面间的夹角为15°,不论从远方还是近距离的垂直或倾斜的入射强光打到此种防眩板上都会使反射光贴近钢化玻璃表面进行传递,将入射强光分散,从而产生了较高质量的防眩效果。位于外侧的钢化玻璃板2的外表面设置蒙砂层5,能够吸收60%以上的入射光,降低了光的发射强度,并且蒙砂层5中密布有凹凸不平的蒙砂颗粒,对入射光进行不同角度的分散性反射,降低了光的炫目效果。每片钢化玻璃板2贴近胶层3的表面均印刷有硅酸盐油墨6,进一步降低了光的透射度,增强了防眩板的防眩功能。为了实现防眩效果与制造成本的有机结合,综合考虑车辆前灯的照射高度和在开车状态时的人体工程学原理,使防眩板的高度与司机的视线高度相适应,上述钢化玻璃防眩板的高度为40 180 Cm、宽度为20 95 cm ;其外形可以采用生态树状,也可以选用卡通等其他形状。所设置的胶层3也可以选用硅胶以外的胶类,同样可以实现粘附钢化玻璃破碎后的细小钝角颗粒,只是在防晒和隔噪性能方面没有硅胶优异。防眩板的下部开设有安装孔4,便于现场安装。构成防眩板的钢化玻璃板2也可以为两片以上,可以在位于内侧的其中一片或者以上钢化玻璃板2的表面上印刷有娃酸盐油墨6,也可以将娃酸盐油墨6印刷在位于外侧的钢化玻璃板2的内表面上。本发明钢化玻璃防眩板无铅、铬等有害元素,具有可回收再利用、低碳环保、安全系数高、稳定性高的特性,其使用寿命可长达30 40年以上,大大降低了维护的次数,同时提高了维护人员的安全系数,是公路环境工程的首选产品,更是打造我国低碳环保社会的绿色产品。使用时,在高速公路或汽车专用路的中央分隔带护栏支撑梁、立柱或隔离墩上每 隔40 200 cm间距安置一块钢化玻璃防眩板,将防眩板根部的安装孔4通过机械连接方式与护栏支撑梁、立柱或隔离墩连接固定在一起。本发明的上述优良特性为其取得商业上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发明的制作工艺如下
采用现有技术将玻璃制成熔化状态体,通过耐热温度为800°C以上和点蚀指数为35以上的合金辊滚压玻璃熔体,在合金辊的表面上沿辊体的周向分布有“V”型凹槽,压延制作表面带有防眩格I的玻璃板,防眩格I横截面的轮廓线呈锯齿形;再进行蒙砂处理,使玻璃板的外表面形成蒙砂层5 ;将硅酸盐油墨6印刷至玻璃板的内表面,完成玻璃板上色;上色后的玻璃板进行焙干,焙干温度为180°C,焙干时间为19小时;然后进行钢化,钢化温度为760°C,制成钢化玻璃板2 ;两片层叠放置的钢化玻璃板2与设于钢化玻璃板2之间的硅胶置于电加热装置中,钢化玻璃板2的内表面贴近胶层3,电加热装置的加热温度为210°C,同时将钢化玻璃板2之间抽取成真空环境,使钢化玻璃板2与硅胶热压在一起,使真空工艺与加热有效结合,达到无气泡、无缝隙和粘合牢固度高的效果。上述钢化处理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物理或者化学的钢化工艺,只要能够将普通玻璃制成钢化玻璃即可,对其工艺条件并无特殊要求。蒙砂处理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工艺,只要将玻璃表面制成蒙砂层即可,对具体采用什么工艺并无要求。上述制作工艺也同样适用于包含三片或者以上钢化玻璃板2的防眩板,蒙砂处理时,使位于外侧的玻璃板的外表面形成蒙砂层5 ;将娃酸盐油墨6印刷至位于内侧的钢化玻璃板2的表面或/和位于外侧的钢化玻璃板2的内表面。在电加热装置中钢化玻璃板内外层叠顺序及硅胶的放置位置与欲制成的成品相一致。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在制作工艺中,焙干温度为100°c,焙干时间为24小时,钢化温度为550°C,电加热装置的加热温度为180°C,其余同实施例一。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在制作工艺中,焙干温度为260°C,焙干时间为6小时,钢化温度为850°C,电加热装置的加热温度为260°C,其余同实施例一。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钢化玻璃板2的厚度为3 mm,胶层3的厚度为I mm,防眩格I的斜面与钢化玻璃板2主体所在平面间的夹角为10°。在制作工艺中,焙干温度为170°C,焙干时间为16小时,钢化温度为750°C,电加热装置的加热温度为200°C,其余同实施例一。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四的区别在于在制作工艺中,焙干温度为100°c,焙干时间为24小时,钢化温度为550°C,电加热装置的加热温度为200°C,其余同实施例四。实施例六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四的区别在于在制作工艺中,焙干温度为250°C,焙干时间为6小时,钢化温度为850°C,电加热装置的加热温度为260°C,其余同实施例四。实施例七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钢化玻璃板2的厚度为8 mm,胶层3的厚度为2 mm, 防眩格I的斜面与钢化玻璃板2主体所在平面间的夹角为20°。在制作工艺中,焙干温度为190°C,焙干时间为21小时,钢化温度为780°C,电加热装置的加热温度为220°C,其余同实施例一。实施例八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七的区别在于在制作工艺中,焙干温度为100°c,焙干时间为24小时,钢化温度为550°C,电加热装置的加热温度为180°C,其余同实施例七。实施例九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七的区别在于在制作工艺中,焙干温度为250°C,焙干时间为6小时,钢化温度为850°C,电加热装置的加热温度为260°C,其余同实施例七。上述各实施例所生产的钢化玻璃防眩板的性能参数见下表
~Z.I抗击性(Kgm)~I抗弯强度(Pa) I抗风压(g/m)~|安全系数N |耐腐蚀度PI
实^标 施例
二~2Λ' 1.32406~~ > 39
Ξ - I. I228~~ > 39
H2 35' 1.22375^5~ > 39
E2 28' 1.2228~6.2~ > 38
S Τ' 1.032055 5~ > 38
ΛT79~' I. 12225~.9~ > 38
I2Λ5' 1.4251T~ > 40
2 35-1.252436~~ > 40
Tl\2.4|l. 3|249|6·5|> 40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发明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钢化玻璃防眩板,包括板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由至少两片钢化玻璃板贴合而成,钢化玻璃板之间设置胶层。
2.按照权利要求I所述的钢化玻璃防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层为硅胶。
3.按照权利要求I所述的钢化玻璃防眩板,其特征在于钢化玻璃板的表面设置竖向的条纹状防眩格,防眩格横截面的轮廓线呈锯齿形。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化玻璃防眩板,其特征在于防眩格的条纹斜面与钢化玻璃板主体所在平面间的夹角为10 20°。
5.按照权利要求I所述的钢化玻璃防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化玻璃防眩板的高度为40 180 cm,宽度为20 95 cm ;钢化玻璃板的厚度为3 8 mm,胶层的厚度为I 2 mm。
6.按照权利要求I至5任一所述的钢化玻璃防眩板,其特征在于位于外侧的钢化玻璃板的外表面设置蒙砂层。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钢化玻璃防眩板,其特征在于位于内侧的钢化玻璃板的表面或/和位于外侧的钢化玻璃板的内表面印刷有硅酸盐油墨。
8.一种钢化玻璃防眩板的制作工艺,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⑴通过合金辊滚压玻璃熔体,压延制作表面带有防眩格的玻璃板,合金辊的耐热温度为800°C以上和点蚀指数为35以上; ⑵对玻璃板进行蒙砂处理,使位于外侧的玻璃板的外表面形成蒙砂层; (3)将硅酸盐油墨印刷至位于内侧的钢化玻璃板的表面或/和位于外侧的钢化玻璃板的内表面,完成玻璃板上色; ⑷上色后的玻璃板进行焙干,然后进行钢化,制成钢化玻璃板; (5)两片以上按内外顺序层叠放置的钢化玻璃板与设于钢化玻璃板之间的硅胶置于电加热装置中,使钢化玻璃板与硅胶热压在一起。
9.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钢化玻璃防眩板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⑷中的焙干温度为100 250°C,焙干时间为6 24小时,钢化温度为550 850°C ; 步骤(5)的加热温度为180 260°C,将钢化玻璃板之间抽真空。
10.按照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钢化玻璃防眩板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在合金辊的表面上沿辊体的周向分布有“V”型凹槽,防眩格横截面的轮廓线呈锯齿形。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化玻璃防眩板及其生产工艺,属于道路防眩技术领域,其包括板体,特征在于所述板体由至少两片钢化玻璃板贴合而成,钢化玻璃板之间设置胶层。此种防眩板中钢化玻璃板的承载能力强,并能承受恶劣环境急速200℃范围的温差变化,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耐热震性能;玻璃承受外力大于表层应力而破损后,碎片会形成无数细小钝角颗粒,被称为是一种安全玻璃;且玻璃自身不含铅、铬等有毒元素,资源可回收再利用,符合目前所倡导的低碳环保的要求。胶层进一步提高了钢化玻璃防眩板的截面抗弯惯矩,并能粘附住破碎后的细小钝角颗粒,有效防止了碎片扎伤事件的发生。
文档编号C03C27/12GK102896840SQ20121044358
公开日2013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9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9日
发明者孟德友 申请人:淄博博山孟友钢化玻璃制品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