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建筑垃圾做混合材生产的硅酸盐水泥及其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8880阅读:7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利用建筑垃圾做混合材生产的硅酸盐水泥及其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普通硅酸盐水泥及其生产工艺,尤其涉及一种利用建筑垃圾做混合材生产的硅酸盐水泥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老城棚户区改造和新农村建设被提上日程,由此将会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这些废弃物大量堆积,不仅占用了宝贵的土地资源,而且形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破坏了土壤结构,还会造成地表下沉,直接阻碍城市化建设的步伐。目前,大部分建筑垃圾的再利用途径为一般性回填和作为建筑物或道路的基础,这样不仅造成了资源浪费,还可能造成二次污染。经过分析得知,建筑垃圾的主要成分是混凝土和红砖,混凝土中含有大部分石灰石,石灰石在水泥生产中可以提高水泥早期强度,而红砖是粘土经高温煅烧后的产物,为火山灰性质,具有潜在的水硬性,在有石膏和碱性氧化物存在的情况下,具有激发水泥活性的能力,属于活性混合材,能够完全的应用于硅酸盐水泥的生产实践中。为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发展低碳经济,本申请人进行了建筑垃圾在水泥生产中的再利用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建筑垃圾做混合材生产的硅酸盐水泥及其制备工艺,该工艺能够减少环境污染,提高水泥成品质量,降低水泥生产成本。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利用建筑垃圾做混合材生产的硅酸盐水泥,其特征是,它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水泥熟料75% — 79%,建筑垃圾7% — 8%,石膏4% — 5%,湿炉渣5% — 6%,粉煤灰5%—6%。一种利用建筑垃圾做混合材生产硅酸盐水泥的制备工艺,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建筑垃圾经过预均化与破碎后进入存储库待用,破碎粒度要求< 20mm,化学成分均衡稳定,然后与水泥熟料、粉煤灰、石膏、湿炉渣按配比精确计量入磨粉磨,水泥磨规格为Φ4Χ 13m,要求入磨物料温度低于100°C,避免温度过高而影响水泥性能与研磨效果;磨内物料靠系统拉风与物料差,由磨尾排出后进入O-Sepa高效动态选粉机筛选,物料被散落到选粉机的撒料盘上,在惯性离心力的作用下,向四周均匀撒出,分散的物料在高速回旋的一二次风的作用下,粗重颗粒受到惯性离心力的作用被甩向选粉室的内壁面,落到粗粉收锥中回收入磨继续粉磨,直至合格为止;其余的颗粒被旋转上升的气流卷起,带出选粉机入收尘器收集,合格细粉即为水泥成品。上述操作步骤中通过控制O-S印a选粉机主轴的转速来控制制出磨成品水泥比表面积为350— 370m2/kg,细度彡2% ;通过调整掺入水泥粉磨中的石膏用量控制水泥SO3指标
3为2. 2—2. 4%,即可得到性能优良的硅酸盐水泥。上述粉磨后的成品由空气输送斜槽送入水泥储存库内,出库经提升机、空气输送斜槽可同时送至汽车散装库或送入包装中间仓,由回转式包装机包装,包装好的袋装水泥由汽车发运出厂。本发明所述工艺利用建筑垃圾的物理化学特性,掺加于硅酸盐水泥生产中充当混合材,既消耗了建筑垃圾,又提高了水泥成品质量,还解决了大量建筑垃圾堆放占用的空间资源,减少了环境污染,提高了资源利用率,降低了水泥生产成本。


图I是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
一种利用建筑垃圾做混合材生产的硅酸盐水泥,它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水泥熟料75%,建筑垃圾8%,石膏5%,湿炉渣6%,粉煤灰6%。一种利用建筑垃圾做混合材生产硅酸盐水泥的制备工艺,如图I所示,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建筑垃圾经过预均化与破碎后进入存储库待用,破碎粒度要求< 20mm,化学成分均衡稳定,然后与水泥熟料、粉煤灰、石膏、湿炉渣按配比精确计量入磨粉磨,水泥磨规格为Φ4Χ 13m,要求入磨物料温度低于100°C,避免温度过高而影响水泥性能与研磨效果;磨内物料靠系统拉风与物料差,由磨尾排出后进入O-Sepa高效动态选粉机筛选,物料被散落到选粉机的撒料盘上,在惯性离心力的作用下,向四周均匀撒出,分散的物料在高速回旋的一二次风的作用下,粗重颗粒受到惯性离心力的作用被甩向选粉室的内壁面,落到粗粉收锥中回收入磨继续粉磨,直至合格为止;其余的颗粒被旋转上升的气流卷起,带出选粉机入收尘器收集,合格细粉即为水泥成品。上述操作步骤中通过控制O-S印a选粉机主轴的转速来控制制出磨成品水泥比表面积为350— 370m2/kg,细度彡2% ;通过调整掺入水泥粉磨中的石膏用量控制水泥SO3指标为2. 2—2. 4%,即可得到性能优良的硅酸盐水泥。上述粉磨后的成品由空气输送斜槽送入水泥储存库内,出库经提升机、空气输送斜槽可同时送至汽车散装库或送入包装中间仓,由回转式包装机包装,包装好的袋装水泥由汽车发运出厂。实施例二
一种利用建筑垃圾做混合材生产的硅酸盐水泥,它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水泥熟料76%,建筑垃圾7%,石膏5%,湿炉渣6%,粉煤灰6%。制备工艺同实施例一。实施例三
一种利用建筑垃圾做混合材生产的硅酸盐水泥,它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水泥熟料78%,建筑垃圾8%,石膏4%,湿炉渣5%,粉煤灰5%。
制备工艺同实施例一。实施例四
一种利用建筑垃圾做混合材生产的硅酸盐水泥,它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水泥熟料79%,建筑垃圾7%,石膏4%,湿炉渣5%,粉煤灰5%。制备工艺同实施例一。实施例五
一种利用建筑垃圾做混合材生产的硅酸盐水泥,它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水泥熟料77%,建筑垃圾8%,石膏4%,湿炉渣5%,粉煤灰6%。制备工艺同实施例一。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中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本发明是建筑垃圾在水泥成品制备中的综合利用技术,建筑垃圾的来源主要为废弃建筑物废料和水泥路面改造产生的垃圾,其成分相当复杂,经取样,分类别化验研究发现,建筑垃圾中的砖和瓦是粘土经高温煅烧所得,在水泥工业中属于人造火山灰,是很好的活性混合材,而混凝土中含有30%的石灰石,对水泥的早期强度具有提高作用。经过化学分析,其主要化学成分如表I所示。表I 建筑垃圾化学成分含量表(单位%)
权利要求
1.一种利用建筑垃圾做混合材生产的硅酸盐水泥,其特征是,它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水泥熟料75% — 79%,建筑垃圾7% — 8%,石膏4% — 5%,湿炉渣5% — 6%,粉煤灰5%—6%。
2.一种利用建筑垃圾做混合材生产硅酸盐水泥的制备工艺,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操作步骤建筑垃圾经过预均化与破碎后进入存储库待用,破碎粒度要求< 20_,化学成分均衡稳定,然后与水泥熟料、粉煤灰、石膏、湿炉渣按照权利要求I所述配比精确计量入磨粉磨,水泥磨规格为Φ4Χ 13m,要求入磨物料温度低于100°C,避免温度过高而影响水泥性能与研磨效果;磨内物料靠系统拉风与物料差,由磨尾排出后进入O-Sepa高效动态选粉机筛选,物料被散落到选粉机的撒料盘上,在惯性离心力的作用下,向四周均匀撒出,分散的物料在高速回旋的一二次风的作用下,粗重颗粒受到惯性离心力的作用被甩向选粉室的内壁面,落到粗粉收锥中回收入磨继续粉磨,直至合格为止;其余的颗粒被旋转上升的气流卷起,带出选粉机入收尘器收集,合格细粉即为水泥成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利用建筑垃圾做混合材生产硅酸盐水泥的制备工艺,其特征是,所述操作步骤中通过控制O-Sepa选粉机主轴的转速来控制制出磨成品水泥比表面积为350— 370m2/kg,细度彡2% ;通过调整掺入水泥粉磨中的石膏用量控制水泥SO3指标为2. 2—2. 4%,即可得到性能优良的硅酸盐水泥。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利用建筑垃圾做混合材生产硅酸盐水泥的制备工艺,其特征是,所述粉磨后的成品由空气输送斜槽送入水泥储存库内,出库经提升机、空气输送斜槽可同时送至汽车散装库或送入包装中间仓,由回转式包装机包装,包装好的袋装水泥由汽车发运出厂。
全文摘要
一种利用建筑垃圾做混合材生产的硅酸盐水泥,包括熟料75%—79%,建筑垃圾7%—8%,石膏4%—5%,湿炉渣5%—6%,粉煤灰5%—6%。一种利用建筑垃圾做混合材生产硅酸盐水泥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操作步骤建筑垃圾经过预均化与破碎后进入存储库待用,然后与水泥熟料、粉煤灰、石膏、湿炉渣按配比精确计量入磨粉磨;磨内物料靠系统拉风与物料差,由磨尾排出后进入O-Sepa高效动态选粉机筛选,物料被散落到选粉机的撒料盘上,在惯性离心力的作用下,向四周均匀撒出,分散的物料在高速回旋的一二次风的作用下,粗重颗粒受到惯性离心力的作用被甩向选粉室的内壁面,落到粗粉收锥中回收入磨继续粉磨,直至合格为止。
文档编号C04B7/28GK102910847SQ201210444279
公开日2013年2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9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9日
发明者吕凤奇, 贾书伟, 皮士海, 王鸿雁, 李保明, 宋亮, 贾芳茹, 武连明, 张勇, 刘莉 申请人:枣庄中联水泥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