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框架模板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框架模板,其包括若干边框(100、200)、若干肋板(300)和一面板(400),所述边框(100、200)依次首尾固定相接包围成一封闭的框架结构;所述肋板(300)用于连接所述边框(100、200),所述肋板(300)与所述边框(100、200)固定连接;所述面板(400)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框架结构。该建筑框架模板造价较低且加工简单,该建筑框架模板由边框和肋板连接而成,故该建筑框架模板容易安装。
【专利说明】一种建筑框架模板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框架模板。
【背景技术】
[0002]建筑模板是一种临时性结构,它按设计要求制作,使混凝土结构、构件按规定的位置、几何尺寸成形,保持其正确位置,并承受建筑模板自重及作用在其上的荷载。进行模板工程的目的,是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与施工安全、加快施工进度和降低工程成本。
[0003]现有的建筑模板一般为木模板、塑料模板、金属模板等,木模板米用现场加工制作,造价较低,但是工艺费工费时且不耐用,并且材料不可回收,不环保。塑料模板虽然造价较低,但现场加工困难,同样存在不环保的缺陷。现有的金属模板笨重,且造价较高。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的建筑模板成本高、加工费时或不能快速装配的缺陷提出一种造价较低、加工简单且能快速装配的建筑模板。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建筑框架模板,其包括若干边框、若干肋板和一面板,
[0006]所述边框依次首尾固定相接包围成一封闭的框架结构;
[0007]所述肋板用于连接所述边框,所述肋板与所述边框固定连接;
[0008]所述面板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框架结构。
[0009]在本发明所述的建筑框架模板中,所述边框包括两个第一边框和两个第二边框,所述第一边框和所述第二边框包围成的所述框架结构,所述框架结构呈矩形,所述肋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边框垂直固定相接,所述第一边框和所述第二边框通过焊接的方式相连,所述第一边框和所述肋板通过焊接的方式相连。
[0010]在本发明所述的建筑框架模板中,所述第一边框包括第一主板和在所述第一主板的内侧边垂直延伸形成的第一固定边;所述第二边框包括第二主板和在所述第二主板的内侧边垂直延伸形成的第二固定边,所述第二主板的两端设置有与第一边框的第一固定边相配套的嵌套槽,所述第二边框通过所述嵌套槽嵌套所述第一主板,所述第一主板的端面与所述第二主板的外侧面位于同一平面。
[0011]在本发明所述的建筑框架模板中,所述肋板包括主肋板和第一侧肋板,所述第一侧肋板在所述主肋板的上侧垂直延伸形成,相对的两所述肋板的间距不大于125mm。
[0012]在本发明所述的建筑框架模板中,所述第一固定边的上侧面和所述第二固定边的上侧面位于同一平面,所述面板放置于所述平面,在所述第一固定边和所述第二固定边分别设置有若干第一固定孔和若干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一侧肋板上设置有若干第三固定孔,第一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一固定孔使所述第一固定边和所述面板紧密连接,第二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二固定孔使所述第二固定边和所述面板紧密连接,第三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三固定孔使所述第一侧肋板和所述面板相连,所述第一紧固件、所述第二紧固件和所述第三紧固件均为自攻锁紧螺钉。
[0013]在本发明所述的建筑框架模板中,所述肋板还包括第二侧肋板,所述第二侧肋板在所述主肋板的下侧朝着与所述第一侧肋板相反的方向垂直延伸,在所述第二侧肋板上形成有中空的肋管。
[0014]在本发明所述的建筑框架模板中,所述第一主板和所述第二主板分别具有第一突出侧面和第二突出侧面,所述第一突出侧面和所述第二突出侧面作为相邻的建筑框架模板连接时的接触面,所述第一突出侧面和所述第二突出侧面的宽度不少于3mm。
[0015]在本发明所述的建筑框架模板中,所述第一边框、所述第二边框和所述肋板的材料为铝合金挤压型材。
[0016]在本发明所述的建筑框架模板中,所述第一边框和所述第二边框分别等间距设置有用于连接相邻建筑框架模板的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位于相同的高度。
[0017]在本发明所述的建筑框架模板中,所述第一边框和所述第二边框分别设置有第一抗剪带和第二抗剪带,所述第一抗剪带和所述第二抗剪带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的边缘,所述第一抗剪带的外侧面和所述第二抗剪带的外侧面分别与所述第一突出侧面和所述第二突出侧面位于同一平面,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和所述嵌套槽为一体冲压成型或钻铣成型。
[0018]在本发明所述的建筑框架模板中,所述第二边框与距其最近的肋板之间设置有加强筋。
[0019]在本发明所述的建筑框架模板中,所述肋板的横截面形状为L型、I型、T型、]型、I型。
[0020]实施本发明提供的建筑框架模板的有益效果在于,该建筑框架模板造价较低且加工简单,该建筑框架模板由边框和肋板连接而成,故该建筑框架模板容易安装。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1]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0022]图1a为本发明建筑框架模板优选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1b为图1a所示的建筑框架模板的主视图;
[0024]图1c为图1a中A-A面的剖视图;
[0025]图1d为图1a中B-B面的剖视图;
[0026]图2a为图1a中第一边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7]图2b为图2a所示的第一边框的主视图;
[0028]图2c为图2a所示的第一边框的俯视图;
[0029]图3a为图1a中第二边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0]图3b为图3a所示的第二边框的主视图;
[0031]图3c为图3a所示的第二边框的仰视图;
[0032]图3d为图3a所示的第二边框的左视图;
[0033]图4a为图1a中肋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4]图4b为图4a所示肋板的主视图;[0035]图4c为图4a所示肋板的仰视图;
[0036]图4d为图4a所示肋板的左视图;
[0037]图5为图1a中面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8]图6a为本发明建筑框架模板另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9]图6b为图6a中A处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0040]图7a为图6a中接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41]图7b为图6a中接角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42]图8a为本发明建筑框架模板中的肋板呈L型的结构示意图;
[0043]图Sb为本发明建筑框架模板中的肋板呈I型的结构示意图;
[0044]图Sc为本发明建筑框架模板中的肋板呈T型的结构示意图;
[0045]图8d为本发明建筑框架模板中的肋板呈]型的结构示意图;
[0046]图Se为本发明建筑框架模板中的肋板呈I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7]参照图1a至图ld,本发明建筑框架模板包括两条第一边框100、两条第二边框200、两条肋板300和一面板400,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边框100和第二边框200依次垂直首尾相接包围成封闭的框架结构,该框架结构呈矩形。肋板300搭接于两个第一边框100,肋板300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边框100固定连接。第二边框200嵌套于第一边框100内。第一边框100和第二边框200分别向框架结构内部垂直延伸形成有第一固定边110和第二固定边210。面板400贴合于固定于第一固定边110和第二固定边210,面板400与上述框架结构的大小相当。
[0048]参照图2a至图2c,第一边框100整体成长条状结构,其横截面呈L型,第一边框100包括第一主板120,第一主板120内侧边垂直延伸形成有第一固定边110,第一固定边110与第一主板120的长度相同。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边110的上侧面112到第一主板120的上侧122的距离恰为面板400的厚度。
[0049]在第一固定边110设置有第一固定孔111,通过固定孔111可实现面板400与第一边框100的连接。在本实施例中,13个固定孔等间距地设置于第一固定边110。第一主板120的外侧面呈凹形结构,在第一主板120靠近第一固定边110的一侧形成有第一凸条140,第一凸条140具有第一突出侧面141 ;在第一主板120的外侧面设置两条并列的第一抗剪带130,第一抗剪带130与第一突出侧面141位于同一平面。
[0050]参见图3a至图3d,第二边框200整体成一长条状结构,其横截面为横置T型,第二边框200包括第二主板220,第二主板220内侧边垂直延伸形成有第二固定边210,第二主板220的长度要长于第二固定边210,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固定边210的端部到第二主板220的端部的距离恰好为第一固定边110的宽度。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固定边210的上侧面212到第二主板220的上侧222的距离恰为面板400的厚度。
[0051]进一步而言,在第二主板220的两端开设有嵌套槽221,嵌套槽221的形状与第一固定边110相适应,嵌套槽221从第二固定边210的端部一直延伸至第二主板220的端部。第一固定边110嵌套于嵌套槽221,第二主板220的端面与第一主板110的内侧面相贴合,第一主板110的端面与第二突出侧面241位于同一平面。[0052]在第二固定边210设置有第二固定孔211,通过第二固定孔211可实现面板400与第二边框200的连接。在本实施例中,15个固定孔等间距地设置于第二固定边210。第二主板220的外侧面呈凹形结构,在第二主板220靠近第二固定边210的一侧形成有第二凸条240,第二凸条240具有第二突出侧面241 ;在第二主板220的外侧面设置有两条并列的第二抗剪带230,第二抗剪带230的外侧面与第二突出侧面241位于同一平面。
[0053]很显然地,为了实现面板400同时与第一固定边110和第二固定边210相连,第一固定边Iio的上侧面112和第二固定边210的上侧面需212位于同一平面。
[0054]参照图4a至图4d,肋板300整体成长条状结构,其横截面呈现Z字型,肋板300包括主肋板310、第一侧肋板320和第二侧肋板330,第一侧肋板320和第二侧肋板330分别在主肋板310的上侧和底侧并朝相反的方向垂直延伸,第二侧肋板330上形成有两个中空的肋管331,两肋管331均位于第二侧肋板330的内侧面。设置肋管331的好处是增强了第二侧肋板330的强度以及便于铆钉连接肋板300和第一边框100。
[0055]在本实施例中肋板300用于连接两个第一边框100,肋板300安装于第一边框100的第一固定边110,第一侧肋板320与第一边框100的第一固定边110相抵。在肋板300的第一侧肋板320上等间隔设置第三固定孔321,位于第一侧肋版320端部的第三固定孔321恰好对应于与第一边框100上的第一固定孔111。
[0056]为了便于多个建筑框架模板的组装,第一框架100和第二框架200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孔160和第二连接孔260,第一连接孔160和第二连接孔260分别等间距的设置于第一主板110和第二主板210上,销钉或螺栓穿过第一连接孔160或第二连接孔260进而连接相邻的建筑框架模板。第一连接孔160和第二连接孔处于相同的高度。第一抗剪带130和第二抗剪带230分别设置于第一连接孔160和第二连接孔260的边缘。
[0057]第一连接孔160位于两条抗剪带130之间,当相邻的建筑框架模板连接时,连接相邻建筑框架模板的螺栓与两条抗剪带130紧贴,抗剪带130可以抵消螺栓的弯矩变形,使得连接两两第一连接孔160的仅承受剪力。
[0058]在本实施例中,若在第一连接孔160两侧没有设置两抗剪带130,当相邻的建筑框架模板连接时,相连的两第一连接孔160并不能紧贴在一起(因第一连接孔160设置于第二主板220的凹陷处),导致连接两第一连接孔160的螺栓除了承受剪力外,还要承受弯矩变形。
[0059]同样地,第二连接孔260位于两条抗剪带之间,连接两第二连接孔260的螺栓仅承受剪力。
[0060]第一连接孔160、第二连接孔260和嵌套槽221 —体冲压成型或钻铣成型。
[0061]第一突出侧面141和第二突出侧面241为相邻的建筑框架模板连接时的接触面,相邻的建筑框架模板连接紧密贴合后,为了防止混凝土浆从面板400上漏出来,必须使第一突出侧面141和第二突出侧面241具有一定的宽度,保证第一突出侧面141和第二突出侧面241的宽度不少于3毫米。
[0062]为了保证面板400和第一边框100及第二边框200的紧密贴合,第一紧固件依次穿过第一固定孔111使第一边框100的第一固定边110和面板400紧密相连,第二紧固件穿过第二固定孔211使第二边框200的第二固定边210和面板400紧密连接,第三紧固件穿过第三固定孔321使肋板300的第一侧肋板320和面板400相连。第一紧固件、第二紧固件和第三紧固件均为自攻锁紧螺钉。
[0063]第一边框100、第二边框200和肋板300均采用铝合金挤压型材制成,例如铝型材6061T6。面板400可为塑料板、木板和木塑复合板,在本实施例中面板400采用塑料板。
[0064]优选地,第一边框100和第二边框200之间、第一边框100和肋板300之间通过焊接的方式相连接。
[0065]进一步而言,参照图6a至图7b,也可通过安装接角500的方式使第一边框100和第二边框200相连接。接角500包括两垂直相交的连接板510,接角500呈现L型,接角500还包括第一侧板520和第二侧板530,第一侧板520和第二侧板530均用于连接两连接板510。第一侧板520设置有固定孔521,在安装时第一侧板520与第一固定边110和第二固定边210贴合。连接板510设置有四个固定孔511和一连接孔540,通过固定孔511可以将接角500分别与第一边框100和第二边框200相连。接角500采用铝合金压铸而成,接角500的材质为ADC12。
[0066]本发明建筑框架模板中,还可以在第二边框200与距其最近的肋板300之间设置加强筋,进一步增强了本发明建筑框架模板的强度。
[0067]本发明并不限制肋板300的形状,在上述实施例中肋板300的形状均呈现Z字型,参照图8a至图Se,肋板300的横截面形状还可以为L型、I型、T型、]型、I型。
[0068]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建筑框架模板,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若干边框(100、200)、若干肋板(300)和一面板(400), 所述边框(100、200)依次首尾固定相接包围成一封闭的框架结构; 所述肋板(300 )用于连接所述边框(100、200 ),所述肋板(300 )与所述边框(100、200 )固定连接; 所述面板(400)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框架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框架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包括两个第一边框(100)和两个第二边框(200),所述第一边框(100)和所述第二边框(200)包围成的所述框架结构,所述框架结构呈矩形,所述肋板(300)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边框(100)垂直固定相接,所述第一边框(100)和所述第二边框(200)通过焊接的方式相连,所述第一边框(100)和所述肋板(300)通过焊接的方式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框架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边框(100)包括第一主板(120)和在所述第一主板(120)的内侧边垂直延伸形成的第一固定边(110);所述第二边框(200)包括第二主板(220)和在所述第二主板的内侧边垂直延伸形成的第二固定边(210),所述第二主板(220)的两端设置有与第一边框(100)的第一固定边(110)相配套的嵌套槽(221),所述第二边框(200)通过所述嵌套槽(221)嵌套所述第一主板(120),所述第一主板(120)的端面与所述第二主板(220)的外侧面位于同一平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框架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肋板(300)包括主肋板(310)和第一侧肋板(330),所述第一侧肋板(330)在所述主肋板(310)的上侧垂直延伸形成,相对的两所述肋板(300)的间距不大于125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建筑框架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边(110)的上侧面(112)和所述第二固定边(210)的上侧面(212)位于同一平面,所述面板(400)放置于所述平面,在所述第一固定边和所述第二固定边分别设置有若干第一固定孔和若干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一侧肋板上设置有若干第三固定孔,第一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一固定孔(111)使所述第一固定边(110)和所述面板(400)紧密连接,第二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二固定孔(211)使所述第二固定边(210)和所述面板(400)紧密连接,第三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三固定孔(321)使所述第一侧肋板(320)和所述面板(400)相连,所述第一紧固件、所述第二紧固件和所述第三紧固件均为自攻锁紧螺钉。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建筑框架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肋板(300)还包括第二侧肋板(330),所述第二侧肋板(330)在所述主肋板(310)的下侧朝着与所述第一侧肋板(320)相反的方向垂直延伸,在所述第二侧肋板(330)上形成有中空的肋管(33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建筑框架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板和所述第二主板分别具有第一突出侧面(141)和第二突出侧面(241 ),所述第一突出侧面(141)和所述第二突出侧面(241)作为相邻的建筑框架模板连接时的接触面,所述第一突出侧面(141)和所述第二突出侧面(241)的宽度不少于3mm。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建筑框架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边框(100)、所述第二边框(200 )和所述肋板(300 )的材料为铝合金挤压型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建筑框架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边框(100)和所述第二边框(200)分别等间距设置有用于连接相邻建筑框架模板的第一连接孔(160)和第二连接孔(260),所述第一连接孔(160)和所述第二连接孔(260)位于相同的高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建筑框架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边框(100)和所述第二边框(200)分别设置有第一抗剪带(130)和第二抗剪带(230),所述第一抗剪带(130)和所述第二抗剪带(230 )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连接孔(160 )和所述第二连接孔(260 )的边缘,所述第一抗剪带(130)的外侧面和所述第二抗剪带(230)的外侧面分别与所述第一突出侧面(141)和所述第二突出侧面(241)位于同一平面,所述第一连接孔(160)和所述第二连接孔(260)和所述嵌套槽(221)为一体冲压成型或钻铣成型。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建筑框架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边框与距其最近的肋板之间设置有加强筋。
12.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建筑框架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肋板的横截面形状为L型、I型、T型、]型、I型。
【文档编号】E04G9/08GK103899083SQ201210584307
【公开日】2014年7月2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8日
【发明者】沈海晏, 李青平, 周金, 金小龙, 钟建都 申请人:深圳市特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