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装式建筑物的墙体用板材及其施工方法

文档序号:1990595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组装式建筑物的墙体用板材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组装式建筑物的墙体用板材及其施工方法,具体地讲,涉及如下所述的墙体用板材及该板材的施工:不仅可实现简单地组装和施工,而且具有可提高简洁美和高档感的效果,考虑到了防水和隔音功能,用于制作具有功能性的组装式建筑物。
背景技术
一般在对建筑物的墙体进行施工的以往的方法中,反复进行如下所述的作业来筑起墙体:在将砂衆以规定厚度涂布在要砲上砖头或石块的地面之后,在该涂布的砂衆上方分别砌上砖头或石块,再次在该砖头或石块的上部和ー侧面上涂布砂浆。在这种以往的方法中,使用砂浆以使砖头或石块彼此相互粘合,因此存在对砂浆进行成型需要作业人力和作业时间的缺点,而且存在如下所述的缺点:由于水泥灰和砂浆残渣掉落在底部而散落在作业现场,从而不仅使现场变得脏乱,而且有害作业者的健康,清扫水泥灰和砂浆残渣需要人力,因此增加人力费用,施工困难。另外,在用砖头筑起墙体的情况下,由于砖头的尺寸较小,因此砌砖需要消耗大量时间,存在エ期延长的问题。另ー方面,为了改进如上所述的以往的墙体施工方法,实现了基于组装式板材的墙面施工,这种以往的墙面施工用组装式板材是在内部由如聚苯こ烯泡沫塑料、聚氨酯等隔热、隔音性材质构成的中间部件的外部紧固了金属板的三明治型板材,在其两端具备用于组装和连接的母、公连接结构。由于这种以往的传统组装式板材,是通过如螺栓、螺丝、钉等固定部件来附着在纵横设置在建筑物的支柱部件之间的墙壁骨架部件的两面上,因此存在消耗大量板材、墙壁骨架部件及固定部件等的问题,以及施工过程复杂,所需很多人员和时间的问题。特别是,在该施工完成的状态下,在内、外板材之间形成了厚度相当于墙壁骨架部件厚度的中空部,从而引起室内共鸣现象,存在产生由在该中空部栖息昆虫或老鼠等引起的卫生问题等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进行简单组装和方便施工的墙体施工用组装式板材,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ー种能够唤起美感的、组装墙体施工用组装式板材而成的组装式建筑物,第三个目的在于,提供ー种具有防水效果和能够使噪音产生最小化的功能性的组装式建筑物的墙体用板材。为实现如上所述的目的,本发明由以下部分组成:板材固定用框,其形成有在平板形状的支柱板的左右侧末端上方的分别具备凹槽的侧面支撑肩,在所述侧面支撑肩的内侧形成有一对支撑部,该ー对支撑部的高度与所述支柱板上的侧面支撑肩的高度相同,该ー对支撑部以彼此相对且宽度相同的方式沿长度方向一字形成,且该ー对支撑部的内侧具备防脱勾肩,在所述支柱板的左右侧末端下方分别形成有挂肩,在所述挂肩的内侧以相同高度形成有多个支脚部,通过将固定部件固定于形成在所述侧面支撑肩与所述支撑部之间的槽部而将板材固定用框固定在墙体上;起始板材,其在底板的ー侧端上表面形成有固定肩,在所述底板的中央上表面以直角状形成有支持板,沿形成所述固定肩的方向向上形成的公紧固片一体地结合在所述支持板上;踢脚线用板材,其形成有由四边形的多个突起与槽交替重复而成的凹凸部,在所述凹凸部的ー侧上一体地结合有与所述起始板材相同形状的结合板材部,在所述凹凸部的另ー侧上形成有与所述公紧固片啮合而结合的母紧固片;以及墙体组装用板材,其具有在下方具备第I支脚片和第2支脚片的平板体,在所述平板体的一侧形成有连接片,在所述连接片上一体地结合有与所述起始板材相同形状的结合板材部,在另ー侧上一体地结合有母紧固片。发明效果根据如上所述的本发明,组装和施工简便,施工现场的作业性优异,可节约人力费用,能够缩短エ期,因此是节约施工费用的具有经济性的发明。另外,是ー种给人以不复杂、简洁、高档的感觉的、具有美感的发明,具有能够通过科学设计来实施精密施工,借助功能性结构使防水效果最大化的同时使噪音产生最小化的效果。而且,通过使用铝材从而使板材实现轻量化,不仅易于加工和运输,而且能够抵抗紫外线或雨水,因此是非常有用的发明。


图1a是示出本发明实施例的组装式建筑物的墙体用板材的板材固定用框的立体图。图1b是示出本发明实施例的组装式建筑物的墙体用板材的板材固定用框的剖视图。图2a是示出本发明实施例的组装式建筑物的墙体用板材的起始板材(Startpanel)的立体图。图2b是示出本发明实施例的组装式建筑物的墙体用板材的起始板材的剖视图。图3a是示出本发明实施例的组装式建筑物的墙体用板材的踢脚线用板材的立体图。图3b是示出本发明实施例的组装式建筑物的墙体用板材的踢脚线用板材的剖视图。图4a是示出本发明实施例的组装式建筑物的墙体用板材的墙体组装用板材的立体图。图4b是示出图4a所示的组装式建筑物的墙体用板材的墙体组装用板材的剖视图。图4c是示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的组装式建筑物的墙体用板材的墙体组装用板材的立体图。图4d是示出图4c所示的组装式建筑物的墙体用板材的墙体组装用板材的剖视图。图4e是示出将图4c所示的组装式建筑物的墙体用板材的墙体组装用板材固定在板材固定用框上的顺序的剖视图。图5a是示出本发明实施例的组装式建筑物的墙体用板材的第I固定夹的立体图。图5b是示出本发明实施例的组装式建筑物的墙体用板材的第2固定夹的立体图。图6a是示出在本发明实施例的组装式建筑物的墙体用板材的板材固定用框中使用的密封环的立体图。图6b是示出安装在本发明实施例的组装式建筑物的墙体用板材的板材固定用框中的密封环的剖视图。图7是按顺序示出插入到本发明实施例的组装式建筑物的墙体用板材的公紧固片中的母紧固片的剖视图。图8是示出通过固定部件固定本发明实施例的组装式建筑物的墙体用板材的板材固定用框的立体图。图9是示出将本发明实施例的组装式建筑物的墙体用板材的起始板材结合在板材固定用框上的立体图。图10是示出将踢脚线用板材结合在本发明实施例的组装式建筑物的墙体用板材的起始板材上的立体图。图11是示出将墙体组装用板材结合在本发明实施例的组装式建筑物的墙体用板材的踢脚线用板材上的立体图。图12是示出通过第2固定夹将本发明实施例的组装式建筑物的墙体用板材的墙体组装用板材固定在板材固定用框上的立体图。图13是示出将另ー墙体组装用板材连续地结合在本发明实施例的组装式建筑物的墙体用板材的墙体组装用板材上的立体图。图14是示出通过本发明实施例完成了组装式建筑物的墙体用板材的施工的立体图。图15是示出通过本发明实施例完成了组装式建筑物的墙体用板材的施工的侧剖视图。标号说明10:墙体20:固定部件100:板材固定用框110:支柱板111:凹槽112:挂肩120:侧面支撑肩121:防脱勾肩130:支撑部131:槽部140:支脚部150:密封环200:起始板材210:底板211、311、411、41广:固定肩 220:支持板230、330、430:公紧固片231、331、431:结合部232、332、432:勾槽 300:踢脚线用板材310:突起312:槽320:凹凸部340、440:结合板材部350、450、450':母紧固片351、451、45广:开ロ部
352、452、452':放置部353、453、453' 勾肩354,454:结合片355、455:结合板356、456:紧固部357:形状肩400、401、401':墙体组装用板材410:平板体412:第I支脚片413:第2支脚片414:支撑片420:连接片500:第I固定夹510:固定片520:挂具530:第2固定夹531:翼片532:紧固部533:通孔534:固定部A:垂线B:延长线F:外力a: 30°b:60。c:45。d:0.3mme:0.5mmh:高度w:宽度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由以下部分组成:板材固定用框,其形成有在平板形状的支柱板的左右侧末端上方的分别具备凹槽的侧面支撑肩,在所述侧面支撑肩的内侧形成有一对支撑部,该ー对支撑部的高度与所述支柱板上的侧面支撑肩的高度相同,该ー对支撑部以彼此相对且宽度相同的方式沿长度方向一字形成,且该ー对支撑部的内侧具备防脱勾肩,在所述支柱板的左右侧末端下方分别形成有挂肩,在所述挂肩的内侧以相同高度形成有多个支脚部,通过将固定部件固定于形成在所述侧面支撑肩与所述支撑部之间的槽部而固定在墙体上;起始板材,其在底板的一侧端上表面形成有固定肩,在所述底板的中央上表面以直角状形成有支持板,沿形成所述固定肩的方向向上形成的公紧固片一体地结合在所述支持板上;踢脚线用板材,其形成有四边形的多个突起与槽交替重复而成的凹凸部,在所述凹凸部的ー侧上一体地结合有与所述起始板材相同形状的结合板材部,在所述凹凸部的另ー侧上形成有与所述公紧固片啮合而结合的母紧固片;以及墙体组装用板材,其具有在下方具备第I支脚片和第2支脚片的平板体,在所述平板体的ー侧形成有连接片,在所述连接片上一体地结合有与所述起始板材相同形状的结合板材部,在另ー侧上一体地结合有母紧固片。以下,參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图1a是示出本发明实施例的组装式建筑物的墙体用板材的板材固定用框的立体图,图1b是示出本发明实施例的组装式建筑物的墙体用板材的板材固定用框的剖视图,參照图1a至图lb,本发明的板材固定用框100,形成有分别在平板形状的支柱板110的左侧及右侧末端上方的具备凹槽111的侧面支撑肩120,在上述侧面支撑肩120的内侧形成有一对支撑部130,该ー对支撑部130的高度h与上述支柱板110上的侧面支撑肩120的高度h相同,该ー对支撑部130以彼此相对且宽度w相同的方式向长度方向一字形成,在内侧具备防脱勾肩121。
另外,在上述支柱板110的左侧及右侧末端下方分别形成有挂肩112,在上述挂肩112的内侧以相同高度形成有多个支脚部140。因此,关于上述板材固定用框100,通过将固定部件20固定于形成在上述侧面支撑肩120与上述支撑部130之间的槽部131,从而固定在墙体10,起到作为用于将上述起始板材200、踢脚线用板材300及墙体组装用板材400固定在墙体上的基架的作用。图2a是示出本发明实施例的组装式建筑物的墙体用板材的起始板材的立体图,图2b是示出本发明实施例的组装式建筑物的墙体用板材的起始板材的剖视图,參照图2a至图2b,在本发明的起始板材200中,在底板210的ー侧端的上表面上形成有固定肩211,在上述底板210的中央上表面上以直角状形成有支持板220,沿上述固定肩211形成的方向向上形成的公紧固片230 —体地与上述支持板220结合。关于上述公紧固片230,在一侧设置有侧截面成球形的结合部231,在与上述支持板220结合的另ー侧下端部上形成有勾槽232。另外,上述公紧固片230优选相对于与支持板220垂直的垂线A向上形成30度的
角度a。然而,关于如上所述的角度a,是为了使母紧固片容易与公紧固片结合,形成上述公紧固片的角度并不限于30度,使用者可以调节形成上述公紧固片的角度以适应设置环境。图3a是示出本发明实施例的组装式建筑物的墙体用板材的踢脚线用板材的立体图,图3b是示出本发明实施例的组装式建筑物的墙体用板材的踢脚线用板材的剖视图,參照图3a至图3b,在本发明的踢脚线用板材300中,形成有四边形的多个突起310与槽312交替重复而成的凹凸部320,在上述凹凸部320的ー侧一体地结合有与上述起始板材200的形状相同形状的结合板材部340,在上述凹凸部320的另ー侧上形成有母紧固片350,以与上述公紧固片230啮合而结合。上述母紧固片350由结合板355和紧固部356构成且成“形,其ー侧形成开ロ部351,朝向另ー侧的内侧形成有弧形的放置部352,以使上述公紧固片230的结合部231能够通过上述开ロ部351插入而被放置。另外,关于上述结合板355,其一侧以与上述突起310的上表面平齐的方式与上述凹凸部320结合,在其另ー侧形成有形状肩357,以使母紧固片350在与公紧固片230结合而紧固时,与上述支持板220的末端相对并构成四边形。上述紧固部356由结合片354和勾肩353构成,为了对应于以相对于上述垂线A向上侧形成30度角的方式向上形成的上述公紧固片230,而使母紧固片350以45度角容易地插入结合,上述结合片354以与上述结合板355的延长线B呈60度角的方式向下形成,在上述结合片354的ー侧端上具备对应于上述勾槽232的形状而凸出的勾肩353,以与上述勾槽232啮合。因此,用于进一歩详细说明上述公紧固片230与母紧固片350的结合的图7,是按顺序示出结合插入到本发明实施例的组装式建筑物的墙体用板材的公紧固片中的母紧固片的剖视图。參照图7,在上述起始板材200的固定肩211上,在紧固第I固定夹500而固定之后,将踢脚线用板材300的母紧固片350以45度的角度c插入到上述起始板材200的公紧固片230,使上述公紧固片230的结合部231放置在母紧固片350的放置部352上,在使母紧固片350的勾肩353与公紧固片230的勾槽232啮合之后,在上述踢脚线用板材300的固定肩311上紧固第I固定夹500来固定。图4a是示出本发明实施例的组装式建筑物的墙体用板材的墙体组装用板材的立体图,图4b是示出图4a所示的组装式建筑物的墙体用板材的墙体组装用板材的剖视图,參照图4a至图4b,本发明的墙体组装用板材400作为与上述踢脚线用板材300结合的结构,具有在下侧具备第I支脚片412和第2支脚片413的平板体410,在上述平板体410的ー侧形成有连接片420,在上述连接片420上一体地结合有与上述起始板材200的形状相同形状的结合板材部440,在另ー侧一体结合有母紧固片450。图4c是示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的组装式建筑物的墙体用板材的墙体组装用板材的立体图,图4d是示出图4c所示的组装式建筑物的墙体用板材的墙体组装用板材的剖视图,參照图4c和图4d,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的墙体组装用板材401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墙体组装用板材400的第I支脚片412的末端上还形成有三角形状的支撑片414,上述三角形的支撑片414的高度e约为0.5mm。本发明的墙体组装用板材400、401厚度约为2mm左右,是能够受外力F而弯曲的铝材。因此,在将上述墙体组装用板材401固定在板材固定用框100时,通过形成在上述墙体组装用板材401的三角形状的支撑片414,上述墙体组装用板材401从上述板材固定用框100开始成弓形弯曲。图4e是示出将图4c所示的组装式建筑物的墙体用板材的墙体组装用板材固定在板材固定用框上的顺序的剖视图,參照图4c至图4e,将墙体组装用板材401的母紧固片450以45度的角度c插入到上述踢脚线用框300的公紧固片330上,从而使上述公紧固片330的结合部331放置于母紧固片450的放置部452上,在使母紧固片450的勾肩453与公紧固片330的勾槽332啮合而结合之后,在上述墙体组装用板材401的固定肩411上紧固第I固定夹500。在此之后,使第2固定夹530紧固在形成于上述板材固定用框100上的支撑部130之间之后,通过将固定部件20固定于形成在上述第2固定夹530上的通孔533,从而将上述墙体组装用板材401固定在板材固定用框100上。之后,借助外力F向墙体10方向按压通过形成在上述墙体组装用板材401上的三角形状的支撑片414而从上述板材固定用框100开始成弓形弯曲的上述墙体组装用板材401,从而使上述墙体组装用板材401紧密结合于墙体10。通过如上所述的方法,成弓形弯曲的墙体组装用板材401完全紧密结合于墙体10,由于上述第2支脚片413和形成在上述第I支脚片412上的支撑片414完全紧密结合于墙体10,因此增加了与墙体之间的摩擦力,从而能够使因重力引起的上述墙体组装用板材401的下滑最小化。图5a是示出本发明实施例的组装式建筑物的墙体用板材的第I固定夹的立体图,參照图5a,本发明的第I固定夹500在中央形成有固定片510,以挂在固定肩211、311、411上,在上述固定片510的左右两侧形成有挂具520,以使其能够挂在形成于上述板材固定用框100的挂肩112上而固定。
这种第I固定夹用于代替固定部件20,具有代替引起板材损失的固定部件20而能够防止板材脱离的优点,同时能够使板材容易地固定在板材固定用框100上,因此还具有作业性优秀的优点。图5b是示出本发明实施例的组装式建筑物的墙体用板材的第2固定夹的立体图,參照图5b,本发明的第2固定夹具有一对紧固部532,该ー对紧固部532具有与上述支撑部130之间的宽度w相同的长度,在左右两侧具备翼片531,以勾在形成于上述支撑部130的防脱勾肩121上而防止脱离到外部,从而使第2固定夹紧固在形成于上述板材固定用框100上的支撑部130之间而固定,在第2固定夹的中央形成有用于通过固定部件20而固定在上述板材固定用框100上的通孔533,在第2固定夹的ー侧端上形成有固定部534,以挂住上述固定肩211和上述第I固定夹500的固定片510。因此,能够通过上述第2固定夹530更加牢固地将上述墙体组装用板材400固定于板材固定用框100,有效承担连续结合在上述墙体组装用板材400上的其它墙体组装用板材400的负重。图6a是示出在本发明实施例的组装式建筑物的墙体用板材的板材固定用框中使用的密封环的立体图,图6b是示出安装在本发明实施例的组装式建筑物的墙体用板材的板材固定用框中的密封环的剖视图,參照图6a至图6b,本发明的密封环150由聚氨酯材料制成,是为了插入到上述板材固定用框100的凹槽111,吸收施加在固定于上述板材固定用框100上部的多个板材上的外部冲击,減少上述板材固定用框100与结合在其上部的多个板材之间的接触噪音。关于上述密封环150的直径,优选当紧固于上述板材固定用框100的凹槽111时,从侧面支撑肩120的上部凸出d约0.3mm左右。图8是示出通过固定部件固定本发明实施例的组装式建筑物的墙体用板材的板材固定用框的立体图,參照图8,使板材固定用框100位于墙体10,通过将固定部件20固定于上述板材固定用框100的槽部131,从而将板材固定用框100固定于墙体10,在凹槽111中嵌入密封环150。图9是示出将本发明实施例的将组装式建筑物的墙体用板材的起始板材结合在板材固定用框上的立体图,參照图9,使起始板材200位于上述板材固定用框100的下侧上表面,在通过将固定部件20固定于上述起始板材200的底板210,从而将上述起始板材200固定于上述板材固定用框100和墙体10之后,将第I固定夹500紧固于上述起始板材200的固定肩211,借此将起始板材200紧固于板材固定用框100。图10是示出在本发明实施例的组装式建筑物的墙体用板材的起始板材上结合踢脚线用板材的立体图,參照图10,将踢脚线用板材300的母紧固片350以45度角插入到上述起始板材200的公紧固片230,从而使上述公紧固片230的结合部231放置于母紧固片350的放置部352上,在使母紧固片350的勾肩353啮合于公紧固片230的勾槽232之后,在上述踢脚线用板材300的固定肩311上紧固第I固定夹500而固定。图11是示出在本发明实施例的组装式建筑物的墙体用板材的踢脚线用板材上结合墙体组装用板材的立体图,參照图11,将墙体组装用板材401的母紧固片450以45度角插入到上述踢脚线用板材300的公紧固片330,从而使上述公紧固片330的结合部331放置于母紧固片450的放置部452,在使母紧固片450的勾肩453啮合于公紧固片330的勾槽332来结合之后,在上述墙体组装用板材401的固定肩411上紧固第I固定夹500。图12是示出通过第2固定夹将本发明实施例的组装式建筑物的墙体用板材的墙体组装用板材固定在板材固定用框上的立体图,參照图12,在将第2固定夹530紧固在形成于上述板材固定用框100的支撑部130之间之后,通过将固定部件20固定于形成在上述第2固定夹530上的通孔533中,从而将上述墙体组装用板材401固定于板材固定用框100上。之后,通过外力F向墙体10方向推压上述墙体组装用板材401,使上述墙体组装用板材401紧密结合在墙体10上。图13是示出将另ー墙体组装用板材连续地结合在本发明实施例的组装式建筑物的墙体用板材的墙体组装用板材上的立体图,參照图13,将另ー墙体组装用板材401'的母紧固片450'以45度角插入到上述墙体组装用板材401的公紧固片430,从而使上述公紧固片430的结合部431放置于母紧固片450'的放置部452'上,使母紧固片450'的勾肩453'啮合于公紧固片430的勾槽432来结合之后,在上述墙体组装用板材401'的固定肩411'上紧固第I固定夹500。之后,通过外力F向墙体10方向推压上述墙体组装用板材401',使上述墙体组装用板材401'紧密结合在墙体10上,完成收尾。图14是示出通过本发明实施例完成组装式建筑物的墙体用板材的施工的立体图,图15是示出通过本发明实施例完成组装式建筑物的墙体用板材的施工的侧剖视图,參照图14至图15,本发明实施例的组装式建筑物的墙体用板材的施工方法如上所述,在墙体10上固定板材固定用框100,在上述板材固定用框100上部固定起始板材200,在上述起始板材200上结合踢脚线用板材300,在上述踢脚线用板材300上结合墙体组装用板材401,为继续延长板材,在墙体组装用板材401上结合另一墙体组装用板材401'。以上说明的板材固定作业是用于将板材固定在垂直墙体10上的方法,除这种将板材固定在垂直墙体10上的方法之外,也可以将板材固定在水平面上。另外,作为用于组装式建筑物的墙体用板材的另一施工方法,可以在墙体10上固定板材固定用框100,在上述板材固定用框100上部固定起始板材200,在上述起始板材200上结合踢脚线用板材300,在上述踢脚线用板材300上结合其他踢脚线用板材,而作为其他施工方法,也可以是如下所述的方法:在墙体10上固定板材固定用框100,在上述板材固定用框100上部固定起始板材200,在上述起始板材200上结合墙体组装用板材401,在上述墙体组装用板材401上结合另一墙体组装用板材401'。因此,如上所述,根据组装式建筑物的墙体用板材及其施工方法,在本发明中,组装和施工简便,从而施工现场的作业性优秀,节约人力费用,能够缩短エ期,因此是节约施エ费用的具有经济性的发明,同时也是给人以不复杂、简洁、高档感的具有美感的发明,可通过科学设计来实施精密施工,具有在通过功能性结构使防水效果最大化的同时使噪音产生最小化的效果,通过使用铝材使板材实现轻量化,从而不仅易于加工和运输,而且能够抵抗紫外线或雨水,是非常有用的发明。
权利要求
1.一种组装式建筑物的墙体用板材,其特征在干,该组装式建筑物的墙体用板材由以下部分组成: 板材固定用框(100),该板材固定用框(100)形成有在平板形状的支柱板(110)的左右侧末端上方的分别具备凹槽(111)的侧面支撑肩(120),在所述侧面支撑肩(120)的内侧形成有一对支撑部(130),该ー对支撑部(130)的高度(h)与所述支柱板(110)上的侧面支撑肩(120)的高度(h)相同,该ー对支撑部(130)以彼此相对且宽度(w)相同的方式在长度方向上一字形成,且该ー对支撑部(130)的内侧具备防脱勾肩(121),在所述支柱板(110)的左右侧末端下方分别形成有挂肩(112),在所述挂肩(112)的内侧以相同高度形成有多个支脚部(140),通过将固定部件(20)固定于形成在所述侧面支撑肩(120)与所述支撑部(130)之间的槽部(131)而将所述板材固定用框(100)固定在墙体(10)上; 起始板材(200),该起始板材(200)在底板(210)的ー侧端上表面形成有固定肩(211),在所述底板(210)的中央上表面以直角状形成有支持板(220),沿形成所述固定肩(211)的方向向上形成的公紧固片(230) —体地结合在所述支持板(220)上; 踢脚线用板材(300),该踢脚线用板材形成有由四边形的多个突起(310)与槽(312)交替重复而成的凹凸部(320),在所述凹凸部(320)的ー侧上一体地结合有与所述起始板材(200)相同形状的结合板材部(340),在所述凹凸部(320)的另ー侧上形成有与所述公紧固片(230)啮合而结合的母紧固片(350);以及 墙体组装用板材(400),该墙体组装用板材具有在下方具备第I支脚片(412)和第2支脚片(413)的平板体(410),在所述平板体(410)的ー侧形成有连接片(420),在所述连接片(420)上一体地结合有与所述起始板材(200)相同形状的结合板材部(440),在另ー侧上一体地结合有母紧固片(45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式建筑物的墙体用板材,其特征在干, 所述公紧固片(230),其一侧设置有侧截面成球形的结合部(231),在结合于所述支持板(220)的另ー侧下端部上形成有勾槽(232),并且所述公紧固片相对干与所述支持板(220)垂直的垂线(A)向上形成30度的角度(a)。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式建筑物的墙体用板材,其特征在干, 所述母紧固片(350),其由结合板(355)和紧固部(356)构成,呈“P ”形,ー侧形成开ロ部(351),向另ー侧的内侧形成有弧形的放置部(352),以使所述公紧固片(230)的结合部(231)能够通过所述开ロ部(351)插入而被放置;所述结合板(355),其一侧结合于所述凹凸部(320),以与所述突起(310)的上表面平齐,在另ー侧形成有形状肩(357),以在母紧固片(350)与公紧固片(230)结合而紧固时,与所述支持板(220)的末端相对并组成四边形;在所述紧固部(356)上形成有结合片(354),其以与所述结合板(355)的延长线(B)呈60度的角度(b)的方式向下形成,从而与以相对于所述垂线(A)向上呈30度角的方式向上形成的所述公紧固片(230)相对应,在该结合片(354)的一侧端上具备与所述勾槽(232)的形状对应而具有凸出形状的勾肩(35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式建筑物的墙体用板材,其特征在干, 所述组装式建筑物的墙体用板材还包括第I固定夹(500),在其中央形成有用于挂在所述固定肩(211)上的固定片(510),在所述固定片(510)的左右两侧形成有挂在所述挂肩(112)上而固定的挂具(520)。
5.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式建筑物的墙体用板材,其特征在干, 所述组装式建筑物的墙体用板材还包括第2固定夹(530),该第2固定夹(530)具有与所述支撑部(130)之间的宽度(w)相同的长度,以紧固在形成于所述板材固定用框(100)上的所述支撑部(130)之间而固定;在该第2固定夹的左右两侧形成有具备翼片(531)的一对紧固部(532),以挂在形成于所述支撑部(130)的防脱勾肩(121)上而防止脱离到外部;在该第2固定夹的中央形成有用于通过固定部件(20)而固定在所述板材固定用框(100)上的通孔(533),在一侧端上形成有能够使所述固定肩(211)和所述第I固定夹(500)的固定片(510)挂住的固定部(53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式建筑物的墙体用板材,其特征在干, 在所述墙体组装用板材(400)的第I支脚片(412)的末端进ー步形成有三角形状的支撑片(414)而形成变形的墙体组装用板材(40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式建筑物的墙体用板材,其特征在干, 所述组装式建筑物的墙体用板材还包括聚氨酯材质的密封环(150),用于插入到所述板材固定用框(100)的凹槽(111)中而吸收外部冲击,减小与其上部结合的板材之间的接触噪音。
8.一种组装式建筑物的墙体用板材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干, 使板材固定用框(100)位于墙体(10),通过将固定部件(20)固定于所述板材固定用框(100)的槽部(131),从而将板材固定用框(100)固定在墙体(10); 在将密封环(150)嵌入到凹槽(111)之后,使起始板材(200)位于所述板材固定用框(100)的下侧上表面上,通过固定部件(20)固定在所述起始板材(200)的底板(210),将第I固定夹(500)紧固在所述起始板材(200)的固定肩(211)上而固定; 之后,将踢脚线用板材(300)的母紧固片(350)以45度的角度(c)插入到所述起始板材(200)的公紧固片(230),使所述公紧固片(230)的结合部(231)放置在母紧固片(350)的放置部(352)上,使母紧固片(350)的勾肩(353)与公紧固片(230)的勾槽(232)啮合而结合; 之后,使一第I固定夹(500)紧固在所述踢脚线用板材(300)的固定肩(311)而固定; 之后,将墙体组装用板材(401)的母紧固片(450)以45度角插入到所述踢脚线用板材(300)的公紧固片(330),使所述公紧固片(330)的结合部(331)放置在母紧固片(450)的放置部(452)上,使母紧固片(450)的勾肩(453)与公紧固片(330)的勾槽(332)啮合而结合; 之后,使一第I固定夹(500)与所述墙体组装用板材(401)的固定肩(411)紧固; 在将第2固定夹(530)紧固在形成于所述板材固定用框(100)的支撑部(130)之间之后,通过将固定部件(20)固定于形成在所述第2固定夹(530)上的通孔(533),将所述墙体组装用板材(401)固定在板材固定用框(100),之后通过外力(F)向墙体(10)方向推压所述墙体组装用板材(401),使所述墙体组装用板材(401)紧密结合于墙体(10); 之后,将另ー墙体组装用板材(401')的母紧固片(450')以45度角插入到所述墙体组装用板材(401)的公紧固片(430),使所述公紧固片(430)的结合部(431)放置在母紧固片(450')的放置部(452')上,在使母紧固片(450')的勾肩(453')与公紧固片(430)的勾槽(432)啮合而紧固之后,在所述另ー墙体组装用板材(401')的固定肩(411')上紧固第I固定夹(500),通过外力(F)向墙体(10)方向推压所述另ー墙体组装用板材(4 01'),使所述另ー墙体组装用板材(401')紧密结合在墙体(10),完成收尾。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组装式建筑物的墙体用板材及其施工方法。该组装式建筑物的墙体用板材由以下部分组成板材固定用框;起始板材;踢脚线用板材;以及墙体组装用板材。因此,组装和施工简便,从而施工现场的作业性优秀,节约人力费用,能够缩短工期,因此是节约施工费用的具有经济性的发明,同时也是给人以不复杂、简洁、高档感的具有美感的发明,可通过科学设计来实施精密施工,具有在通过功能性结构使防水效果最大化的同时使噪音产生最小化的效果,通过使用铝材使板材实现轻量化,从而不仅易于加工和运输,而且能够抵抗紫外线或雨水,是非常有用的发明。
文档编号E04C2/38GK103088958SQ20121058609
公开日2013年5月8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26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27日
发明者金成根 申请人:金成根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