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层建筑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0713阅读:3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高层建筑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合人类居住的高层建筑物。
背景技术
高层住宅是有效解决城市用地紧缺,实现集约高效用地的住宅形式。但是它在改变人们的生活空间形态的同时也带来了人们与自然环境疏远、人际关系淡漠以及灾害逃生困难的问题。与自然环境疏远是因为高层住宅将居住空间抬离地面,人们难以拥有传统的地面上的庭院;人际关系淡漠是因为高层住宅相对封闭,住户与住户之间没有共同的活动空间也就没有交往的机会;灾害逃生困难是因为遇到灾害(尤其是火灾),人们必须通过室内的楼梯逃生,而楼梯空间狭小,路程长,且存有浓烟和断电的威胁。为改善上述问题,高层住宅户型设计也可以通过空间的变化做一些改进。比如为提供住户以类似庭院的和外部接触空间,有“入户花园”和加大阳台的悬挑形成“超大阳台”等做法。但是这些都是针对每一住户的,并没有将整个建筑作为一个整体创造出与外环境接触的空间。此外,在逃生通道方面,目前始终是采用内部“楼梯井”,尽管对“井”的防火、排烟、照明等方面不断更新技术,但是其始终是要求逃生者具备相当的身体素质和体力的,无法解决幼小和年老体弱等不具备通过楼梯逃生的身体体力要求的居民难以逃离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层建筑物,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高层住宅使得居民与自然环境疏远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层建筑物,包括一个住宅主体及位于住宅主体内的多个居住单位,在所述住宅主体外从下至上设置有螺旋状室外通道;每个所述居住单位均与所述室外通道相连通。其中,每个所述居住单位包括第一功能空间和第二功能空间;所述第一功能空间或第二功能空间与所述室外通道连通;所述室外通道包括多个室外通道段,相邻两个室外通道段通过室外梯段进行连接,每一个室外通道段均与其连通的第一功能空间或第二功能空间高度相同。其中,所述第一功能空间和第二功能空间在高度上相差半层,且通过室内楼梯进行连接。其中,所述住宅主体的中心设有核心交通筒;所述居住单位设置在所述核心交通筒的周围;所述住宅主体的首层设有与所述核心交通筒连接的住宅入口门厅。进一步,所述住宅主体与核心交通筒的水平面截图均为正方形,所述核心交通筒与所述住宅主体在空间上呈45度扭转。
进一步,所述核心交通筒顶部设有一个用于采光通风的小窗。其中,所述住宅主体首层的室外设有室外楼梯,所述室外楼梯是所述室外通道的起点。其中,每个所述居住单位从各自的第一功能空间或第二功能空间的楼板延伸出一个户外庭院;所述室外通道位于所述户外庭院的外侧,且室外通道的每一个室外通道段均与其相邻的户外庭院高度相同。其中,所述住宅主体的每个楼层包括两个所述居住单位; 同层的两个所述居住单位对称分布在所述核心交通筒的周围。进一步,所述第一功能空间设有与居住单位的入户门靠近的客厅、靠近客厅的卧室、与卧室相邻的餐厅、靠近餐厅的厨房、靠近厨房的第一卫生间和与第一卫生间相邻的储藏间;所述第二功能空间包括靠近室内楼梯的多功能厅、与所述多功能厅相邻的主卧室、设于主卧室内的第二卫生间、靠近主卧室的儿童卧室、靠近多功能厅的第三卫生间。(三)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高层建筑物,由于每户居民都有属于自己的户外庭院,使得高层住宅拥有类似独立小别墅一样的环境品质,满足人们对高档住宅的追求,同时又节约了用地;在庭院外围设计室外通道,由于该室外通道可以通往每户居民的户外庭院,从而为人们提供了交流活动的场所,进而也改善了高层住户的人际关系淡漠问题;同时室外通道作为室外的疏散通道,为体力弱的人群在灾害中逃生提供多一个非封闭的更安全的逃生途径。


图I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高层建筑物的一层平面图。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高层建筑物的二层平面图。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高层建筑物的3-12层双数层平面图。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高层建筑物的3-12层单数层平面图。图5本发明实施例的高层建筑物的建筑效果图。图6是与图5所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高层建筑物角度不同的建筑效果图。图中,I :核心交通筒;2 :墙体;3 :住宅入口门厅;4 :设备用房;5 :架空活动层;6 入户门;8 :餐厅门;9 :多功能厅门;10 :室内楼梯;11 :第一户外庭院;12 :第二户外庭院;13 :第三户外庭院;14 :第四户外庭院;15 :第一室外梯段;16 :第二室外梯段;17 :第三室外梯段;18 :第四室外梯段;19 :篱笆;20 :采光平台;21 :客厅;22 :卧室;23 :餐厅;24 :储藏间;25 :第一卫生间;26 :厨房;27 :多功能厅;28 :主卧室;29 :第二卫生间;30 :儿童卧室;31 :第三卫生间;32 :室外楼梯;33 :室外通道;A1 :A户型的第一功能空间;A2 :A户型的第二功能空间:B户型的第一功能空间;B2 :B户型的第二功能空间;C1 :C户型的第一功能空间;C2 :C户型的第二功能空间;D1 :D户型的第一功能空间;D2 :D户型的第二功能空间。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提供的高层建筑物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一步详细说明。这些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如图I、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的高层建筑物,包括一个住宅主体及位于住宅主体内的多个居住单位,在所述住宅主体外从下至上设置有螺旋状室外通道;所述住宅主体首层的室外设有室外楼梯32,所述室外楼梯32是所述室外通道的起点。所述住宅主体的中心设有核心交通筒1,其结构形式为剪力墙结构;所述居住单位设置在所述核心交通筒I的周围;每个居住单位的入户门6位于核心交通筒I的相对的两个角上。所述住宅主体的首层还设有设备用房4、架空活动层5及与所述核心交通筒I连接的住宅入口门厅3。所述住宅主体与核心交通筒I的水平面截图均为正方形,所述核心交通筒I与所述住宅主体在空间上呈45度扭转。所述核心交通筒I顶部设有一个用于采光通风的开向采光平台20的小窗。所述高层建筑物从2层开始是住宅,其住宅楼层优选为12层,每一楼层建筑面积优选为320平方米,每个居住单位的建筑面积基本相当,约为155平方米。每个所述居住单位包括第一功能空间和第二功能空间;所述每个居住单位的第一功能空间和第二功能空间在高度上相差半层,且通过室内楼梯10进行连接。所述第一功能空间设有与居住单位的入户门6靠近的客厅21、靠近客厅21的卧室22、与卧室22相邻的餐厅23、靠近餐厅23的厨房26、靠近厨房26的第一卫生间25和与第一卫生间相邻的储藏间24 ;所述第二功能空间包括靠近室内楼梯10的多功能厅27、与所述多功能厅27相邻的主卧室28、设于主卧室28内的第二卫生间29、靠近主卧室28的儿童卧室30、靠近多功能厅27的第三卫生间31 ;也就是说每个居住单位均设有“四房、两厅、三卫”,功能合理、三面采光,每个房间都可以自然采光和通风。所述住宅主体的每个楼层包括两个所述居住单位;同层的两个所述居住单位对称分布在所述核心交通筒I的周围,由墙体2将所述的对称分布的两个居住单位分隔开,所述墙体2所在直线与核心交通筒I的平行于室外楼梯32的对角线重合。每个所述居住单位从各自的第一功能空间或第二功能空间的楼板延伸出一个户外庭院;所述两个对称分布的居住单位的户外庭院在高度上相差半层;所述每个户外庭院的外侧设置室外通道33,也就是说所述第一功能空间或第二功能空间与所述室外通道33连通,进一步说明每个所述居住单位均与所述室外通道33相连通。所述室外通道33包括多个室外通道段,相邻两个室外通道段通过室外梯段连接,每一个室外通道段的高度和与其相邻的户外庭院高度相同,也就是说,每一个室外通道段的高度和与其连通的第一功能空间或第二功能空间的高度相同。按照所处方位和楼层的不同,所述多个居住单位共有A、B、C、D四种户型,A户型和B户型布置在双数层,C户型和D户型布置在单数层。A、B、C、D四种户型的第一功能空间分别为Al、BI、Cl、D1,第二功能空间分别为A2、B2、C2、D2。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双数楼层的A户型拥有的第一户外庭院11是从其第一功能空间Al的楼板上延伸出来的,其第一功能空间Al中的餐厅23设有一扇开向其第一户外庭院11的餐厅门8 ;B户型拥有的第二户外庭院12是从其第二功能空间B2的楼板上延伸出来的,其第二功能空间B2中的多功能厅27设有一扇开向其第二户外庭院12的多功能厅门9 ;所述第一户外庭院11和第二户外庭院12外侧均设有一个室外通道段,所述第一户外庭院11外侧的一个室外通道段和第二户外庭院12外侧的一个室外通道段通过第一室外梯段15进行连接。如图4所示,单数楼层的D户型拥有的第三户外庭院13是从其第一功能空间Dl的楼板上延伸出来的,其第一功能空间Dl中的餐厅23设有一扇开向第三户外庭院13的餐厅门8 ;C户型拥有的第四户外庭院14是从其第二功能空间C2的楼板上延伸出来的,其第二功能空间C2中的多功能厅27设有一扇开向第四户外庭院14的多功能厅门9 ;所述第三户外庭院13和第四户外庭院14外侧均设有一个室外通道段,所述第三户外庭院13外侧的室外通道段和第四户外庭院14外侧的一个室外通道段通过第三室外梯段17进行连接。如图5、图6所示,所述A、B、C、D四户占据了两个楼层,与对应拥有的第一户外庭院11、第二户外庭院12、第三户外庭院13、第四户外庭院14 一起构成一个竖向单元。第一户外庭院11到第二户外庭院12、第二户外庭院12到第三户外庭院13、第三户外庭院13到第四户外庭院14,第四户外庭院14再到相邻竖向单元的第一户外庭院11均上升了半层。所述第一户外庭院11外侧的一个室外通道段和第二户外庭院12外侧的一个室外通道段通过第一室外梯段15进行连接,所述第二户外庭院12外侧的一个室外通道段和第三户外庭院13外侧的一个室外通道段通过第二室外梯段16进行连接,所述第三户外庭院13外侧的一个室外通道段和第四户外庭院14外侧的一个室外通道段通过第三室外梯段17进行连接,所述第四户外庭院14外侧的一个室外通道段和与第四户外庭院14相邻竖向单元的第一户外庭院11 (即四层的A户型的户外庭院)外侧的一个室外通道段通过第四室外梯段18进行连接。这样所述每个居住单位都有一个可以种植小型乔木的空间高度为两层高的户外庭院,优于一般的空间高度为一层高的超大阳台。每个居住单位的户外庭院和与其同高度的室外通道段之间可以种植低矮植物,在本实施方式中,每个居住单位的户外庭院和与其同高度的室外通道段之间种植低矮的篱笆19,以便区分住户的私人领域和公共空间。综上所述,若所述高层建筑物每一层的高度为3. 3m,则从二层开始,每个户型的第一功能空间与第二功能空间的楼板高度符合以下规律二层的A户型的第一功能空间Al的楼板距地面的高度为3. 3m,第二功能空间A2的楼板距地面的高度为3. 3+2/3. 3=4. 95m ;B户型的第一功能空间BI的楼板距地面的高度为3. 3m,第二功能空间B2的楼板距地面的高度为3. 3+2/3. 3=4. 95m ;三层的C户型的第一功能空间Cl的楼板距地面的高度为4. 95+2/3. 3=6. 6m,第二功能空间C2的楼板距地面的高度为6. 6+2/3. 3=8. 25m ;D户型的第一功能空间Dl的楼板距地面的高度为4. 95+2/3. 3=6. 6m,第二功能空间D2的楼板距地面的高度为6. 6+2/3. 3=8. 25m ;四层的A户型的第一功能空间Al的楼板距地面的高度为
8.25+2/3. 3=9. 9m,第二功能空间A2的楼板距地面的高度为9. 9+2/3. 3=11. 55m ;B户型的第一功能空间BI的楼板距地面的高度为9. 9m,第二功能空间B2的楼板距地面的高度为
9.9+2/3. 3=11. 55m ;以此类推直到12层。本发明提供的高层建筑物楼顶还设有屋顶花园,从室外楼梯32开始,居民可以经由室外通道33逐层到达每个居住单位的户外庭院,直至到达屋顶花园。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高层建筑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层建筑物包括一个住宅主体及位于住宅主体内的多个居住单位,在所述住宅主体外从下至上设置有螺旋状室外通道(33); 每个所述居住单位均与所述室外通道(33)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高层建筑物,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居住单位包括第一功能空间和第二功能空间; 所述第一功能空间或第二功能空间与所述室外通道(33)连通; 所述室外通道(33)包括多个室外通道段,相邻两个室外通道段通过室外梯段进行连接,每一个室外通道段均与其连通的第一功能空间或第二功能空间高度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层建筑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功能空间和第二功能空间在高度上相差半层,且通过室内楼梯(10)进行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高层建筑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住宅主体的中心设有核心交通筒(I); 所述居住单位设置在所述核心交通筒(I)的周围; 所述住宅主体的首层设有与所述核心交通筒(I)连接的住宅入口门厅(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层建筑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住宅主体与核心交通筒(I)的水平面截图均为正方形,所述核心交通筒(I)与所述住宅主体在空间上呈45度扭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层建筑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核心交通筒(I)顶部设有一个用于米光通风的小窗。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高层建筑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住宅主体首层的室外设有室外楼梯(32 ),所述室外楼梯(32 )是所述室外通道的起点。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层建筑物,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居住单位从各自的第一功能空间或第二功能空间的楼板延伸出一个户外庭院;所述室外通道(33)位于所述户外庭院的外侧,且室外通道(33)的每一个室外通道段均与其相邻的户外庭院高度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高层建筑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住宅主体的每个楼层包括两个所述居住单位; 同层的两个所述居住单位对称分布在所述核心交通筒(I)的周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高层建筑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功能空间设有与居住单位的入户门(6)靠近的客厅(21)、靠近客厅(21)的卧室(22)、与卧室(22)相邻的餐厅(23)、靠近餐厅(23)的厨房(26)、靠近厨房(26)的第一卫生间(25)和与第一卫生间相邻的储藏间(24);所述第二功能空间包括靠近室内楼梯(10)的多功能厅(27)、与所述多功能厅(27)相邻的主卧室(28)、设于主卧室(28)内的第二卫生间(29)、靠近主卧室(28)的儿童卧室(30)、靠近多功能厅(27)的第三卫生间(31)。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层建筑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层建筑物包括一个住宅主体及位于住宅主体内的多个居住单位,在所述住宅主体外从下至上设置有螺旋状室外通道;每个所述居住单位均与所述室外通道相连通。本发明提供的高层建筑物,由于每户居民都有属于自己的户外庭院,使得高层住宅拥有类似独立小别墅一样的环境品质,满足人们对高档住宅的追求,同时又节约了用地;在户外庭院外围设计室外通道,由于该室外通道可以通往每户居民的户外庭院,从而为人们提供了交流活动的场所,进而也改善了高层住户的人际关系淡漠问题;同时室外通道作为室外的疏散通道,为体力弱的人群在灾害中逃生提供多一个非封闭的更安全的逃生途径。
文档编号E04H1/04GK102979327SQ20121059408
公开日2013年3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31日
发明者王英姿, 熊光晶, 吕钊波, 张伯谦, 毛雪宇, 甘琪 申请人:汕头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