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基层处理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2811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功能基层处理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基面的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基面外部装饰施工之前,通常情况下,施工人员需要通过检查基层,并进行清理、打磨等复杂的工作,特别是碰到平整度不高,疏松的基层,更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目前建筑基层的处理设备或工具,行业内主要分电动机械类和手工器具类,电动机械类特点是转速块、效率高,但是由于设备自重较重,使用者在大面积施工操作时劳动强度大,而且对于比较复杂的基层,还是需要手工来处理。而手工器具类处理器劳动效率低,施工エ期长,会影响到整个施工的进程。因此,本领域迫切需要ー种,集切削、打磨、抛光为一体的可以快速方便操作自如的多功能基层处理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基层处理装置,其操作自如且快速方便。为实现所述目的的多功能基层处理器,其特点是,包括齿轮箱、两辊轮以及至少ー工作盘,齿轮箱位于两辊轮之间,工作盘位于齿轮箱的外侧,齿轮箱具有连接辊轮的第一轴和连接工作盘的第二轴,第一轴和第二轴在空间上相互垂直,第一轴和第二轴分别为齿轮箱的动カ输入和动カ输出轴。所述的多功能基层处理器,其进ー步的特点是,齿轮箱和工作盘之间还设置有废粉盒和柔性贴附层。所述的多功能基层处理器,其进ー步的特点是,齿轮箱包括防护盒以及位于防护盒内的安装在第一轴上的第一齿轮、分别安装在两第三轴上的两第三齿轮、两第四齿轮,分别安装在两第二轴上的两第五齿轮,两该第三轴分别和该第一轴平行,第一齿轮同时和两该第三齿轮啮合,两第四齿轮和两第五齿轮分别一一对应地啮合,第四齿轮和第五齿轮均为锥齿轮,两该第二轴上分別连接该工作盘。所述的多功能基层处理器,其进ー步的特点是,第一轴通过轴承支撑在两辊轮上。所述的多功能基层处理器,其进ー步的特点是,第二轴通过轴承支撑在防护盒上。所述的多功能基层处理器,其进ー步的特点是,所述工作盘为切削、打磨或抛光盘。所述的多功能基层处理器,其进ー步的特点是,齿轮箱连接有手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辊轮与齿轮系以及轴的传动,带动工作盘的旋转,将纵向的直线运动,转换为圆周螺旋运动,将传统基层处理工具设备操作运动方式,运用新的传动模式改变其运动方式以及运动速率,从而获得更加高效快捷的处理的效果。

[0014]图I是多功能基层处理器的主视图。图2是多功能基层处理器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I、图2中,为了便于说明的目的,被遮挡的部分也被显示出来了。如图I所示,多功能基层处理器包括两辊轮5、齿轮箱100和工作盘8。齿轮箱100外露有第一轴11、第二轴13,第一轴11连接两辊轮5,第二轴13连接两工作盘8。第一轴11和第二轴13在空间上相互垂直,第一轴11和第二轴13通过齿轮箱100中的齿轮系耦接,二者之间可传递动力。齿轮箱100的外侧还可连接手柄(在图中没有示出)。借助于手柄推动整个处理器,处理器的两辊轮5和墙面接触,并滚动,从而将动カ输入到齿轮箱100, 齿轮箱100再将动カ传递到工作盘8,以使工作盘8转动。工作盘8可以为切削、打磨或抛光盘。齿轮箱100中的齿轮系可以是但不限于如图I和2所示的结构,其包括位于防护盒10内的安装在第一轴11上的第一齿轮1,分别安装在两第三轴12、12上的两第三齿轮
2、2以及两第四齿轮3、3,分别安装在两第二轴13、13上的两第五齿轮4、4,两该第三轴12、12分别和该第一轴11平行,第一齿轮I同时和两该第三齿轮2、2啮合,两第四齿轮3、3和两第五齿轮4、4分别一一对应地啮合,第四齿轮3、3和第五齿轮4、4均为锥齿轮,两该第二轴13、13上分別连接该工作盘8。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将工作盘的数量设置成至少ー个,齿轮系的设置可作出相应的变化。继续參照图1,在齿轮箱100的下侧和工作盘8之间安装有废粉盒7和柔性贴附层6,废粉盒用于存放打磨后的粉尘,而柔性贴附层6能将基层处理切面与墙面更加贴合。防护盒108防止粉尘进入齿轮系。如图I和图2所示的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I.该处理器开始工作时,辊轮5、5与墙面接触,并往复呈上下直线运动吋,此时,辊轮5、5旋转,辊轮5、5通过轴承20连接第一轴11 ;2.辊轮5、5与第一齿轮I共轴设置,辊轮旋转带动第一齿轮同步转动;3.第一齿轮I (Zl)与第三齿轮2、2(Z2)为平行齿轮,第一轴11将Zl转动カ产送到Z2,Z2被带动;4. Z2与第四齿轮3、3(Z3)为同心轴齿轮,Z2被带动后通过第三轴12、12使Z3同步转动;5. Z3与第五齿轮4、4 (Z4)为不平行的空间锥形齿轮,Z3被带动后通过齿轮的传动力使Z4同步转动。6. TA与第二轴13为同心转动,TA转动后通过第二轴使得工作盘8转动。下面为前述实施例中多功能基层处理器的运行原理计算公式此装置为空间定轴轮系的传动比,特点轮系中包含有空间齿轮(如锥齿轮、螺旋齿轮等);首末两轮的轴线不平行;传动比计算式有传动比的符号首末两轮转向相同为“ + ”、相反为“-”I、多功能基层处理器传动比计算公式[0033]
W2W8Wn Z1^Z3所有趟織·积W1W2Ws Z2Z8Zn所有从a轮纖连Ife親I :为输出轴旋转圈速;V :为输入轴旋转圈速;Z :为齿轮的齿数;W :为齿轮转动速度;η :为齿轮数量 结果判断空间定轴轮系的传动比等于各对齿轮传动比的连乘积,其值等于各对齿轮的从动轮齿数与主动轮齿数之比。所以等于工作盘的旋转圈数。2、工作盘旋转(轨迹)距离计算公式L = VXH3、多功能处理器比普通打磨器多工作移动距离差计算公式F = L-HF :为工作盘旋转(轨迹)距离同比工作盘位移直线距离,所増加的移动(轨迹)距离,即多功能处理器比普通打磨器多工作移动距离;H :为工作盘位移直线距离;即普通手动打磨器的直线移动距离;D :为工作盘的周长。该处理器的操作方法I、根据需要选择安装不同的处理方式工作盘,包括切削、打磨、抛光盘;2、根据需要选择安装加长杆手柄与墙面处理器连接;3、检查工作盘,保证其旋转正常;4、将多功能基层处理器的工作盘紧贴待处理基面;5、通过来回推动使其能达到,使其能快速的处理基层,待完成后可查看墙面是否还需要其他方式的处理;6、处理完成后,将废粉盒内的灰尘处理干净即可再次利用;应用举例I.分别采用传统打磨器和多功能基层处理器,对两面为IOOm2墙面进行打磨处理;2.墙面高为200cm,宽为5000cm;3.普通打磨器和多功能基层处理器的规格尺寸相同都为长18cm X宽9cm ;4.打磨单次移动直线距离为IOOcm ;5.测算出打磨器移动轨迹量=横向平移次数X纵向平移次数X单次移动距离=833. 2X2X100 = 166640cm
十χ 50%) iT2+50 )
横向平移次数===833.2次向平移次数=墙高+打磨单次移动直线距离=200 + 100 = 2次6.分别测算两种打磨器的打磨作业频次和工作时间测算方法[0064]I.按多功能基层处理器宽度9cm,设定工作盘直径为9cm,2.设定各轮齿数为.,Z1 = 56 Z2 = 50 Z3 = 80 Z4 = 30,3.按公式计算出功能基层处理器的工作盘的旋转圈速为
权利要求1.多功能基层处理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齿轮箱、两辊轮以及至少ー工作盘,齿轮箱位于两辊轮之间,工作盘位于齿轮箱的外侧,齿轮箱具有连接辊轮的第一轴和连接工作盘的第二轴,第一轴和第二轴在空间上相互垂直,第一轴和第二轴分别为齿轮箱的动カ输入和动カ输出轴。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多功能基层处理器,其特征在于,齿轮箱和工作盘之间还设置有废粉盒和柔性贴附层。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多功能基层处理器,其特征在于,齿轮箱包括防护盒以及位于防护盒内的安装在第一轴上的第一齿轮、分别安装在两第三轴上的两第三齿轮、两第四齿轮,分别安装在两第二轴上的两第五齿轮,两该第三轴分别和该第一轴平行,第一齿轮同时和两该第三齿轮啮合,两第四齿轮和两第五齿轮分别一一对应地啮合,第四齿轮和第五齿轮均为锥齿轮,两该第二轴上分別连接该工作盘。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多功能基层处理器,其特征在于,第一轴通过轴承支撑在两辊轮上。
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多功能基层处理器,其特征在于,第二轴通过轴承支撑在防护盒上。
6.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多功能基层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盘为切削、打磨或抛光盘。
7.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多功能基层处理器,其特征在于,齿轮箱连接有手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基层处理装置,其操作自如且快速方便。为实现所述目的的多功能基层处理器,其特点是,包括齿轮箱、两辊轮以及至少一工作盘,齿轮箱位于两辊轮之间,工作盘位于齿轮箱的外侧,齿轮箱具有连接辊轮的第一轴和连接工作盘的第二轴,第一轴和第二轴在空间上相互垂直,第一轴和第二轴分别为齿轮箱的动力输入和动力输出轴。
文档编号E04F21/00GK202450753SQ20122006139
公开日2012年9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23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23日
发明者臧蔚, 钱福明, 阎俊垚 申请人:立邦涂料(中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