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下拉式平板玻璃成型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下拉式平板玻璃成型器技术领域[0001]一种下拉式平板玻璃成型器,应用于一平板玻璃的工艺中,本实用新型尤指一种使呈融熔状态的玻璃液可等速度平均溢流分布于出料口,以维持玻璃的平均厚度的下拉式平板玻璃成型器。
背景技术:
[0002]请参阅图1,图中所示为现有的一种下拉式平板玻璃成型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中所示的下拉式平板玻璃成型器10,其内部成型有一容置空间101,且容置空间101的上方具有一接头102,可连接一供料管11,而容置空间101的下方连接有一出料口 103 ;再请参照本图,当供料管11开始注入一呈融熔状态的玻璃液12时,所述的玻璃液12通过接头102 进入到容置空间101内部之后,再流抵至出料口 103上的位置A,落于位置A的玻璃液12则通过出料口 103往下流动,形成一平板玻璃Cl ;再请搭配参阅图2,为现有下拉式平板玻璃成型器的实施示意图,承图I所示,供料管11可不间断的注入玻璃液12,而注入的量越多来越多时,则玻璃液12逐渐往位置A两旁扩散,并进一步流入出料口 103内,以形成一平板玻璃C2,由本图可知,由于落于位置A的玻璃液12因流动距离最短,且直接受到玻璃液12的压力,故,会先行往出料口 103流动成型为平板玻璃Cl,而往位置A两旁流动的玻璃液12, 则沿着平板玻璃Cl的两侧成型为平板玻璃C2,因玻璃液12无法同时且平均的分布于出料口 103上,致使两平板玻璃Cl、C2形成一体后,整体呈现出厚度不均的问题,容置空间101 内部影响平板玻璃的成型,故有必要加以改良之。实用新型内容[0003]有鉴于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者依据多年来从事相关行业的经验,针对下拉式玻璃成型的工艺、相关制造设备等进行研究及分析,期能设计出解决上述问题的实体产品; 缘此,本实用新型主要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使呈熔融状态的玻璃液,在进入一玻璃液分配装置之后,可以等速、平均的分布于出料口上,以确保成型后的平板玻璃的平均厚度的下拉式平板玻璃成型器。[0004]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下拉式平板玻璃成型器,应用于一平板玻璃的制程工艺中,供以制成一平板玻璃,其包括[0005]一个呈中空状的玻璃液分配装置,其上端缘成型有一个入料口,内部形成一个流道,该流道的下端缘系成型为一个长型的出料口,且该入料口、该流道以及该出料口呈相互连通;以及[0006]一个导流板,组设于该流道之中,且组设后位于该入料口与该出料口之间。[0007]进一步的[0008]该导流板具有一个第一斜面及一个第二斜面。[0009]其两呈相对组设的该斜面斜率相同。[0010]该第一斜面及该第二斜面的平面上成型有数个导流孔。[00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主要于一呈中空状的玻璃液分配装置,上端缘系成型有一入料口,内部形成一流道,该流道的下端缘系成型为一长型的出料口,且该入料口、该流道以及该出料口呈相互连通;以及玻璃液分配装置的流道之中,组设有有一导流板,位于该入料口与该出料口之间,其具有一第一斜面及一第二斜面,两斜面呈相对组设,且斜率相同,该第一斜面及该第二斜面的平面上成型有数个导流孔。实施时,呈熔融状态的玻璃液由供料管流入流道之后,先抵达导流板的两斜面上,再沿着具有斜度的导流板流至出料口,又,所述的两斜面的斜率及长度,经过预先计算及设计,使玻璃液的流动速度受到调整,以使玻璃液可在等速的情况下,平均分布于出料口,并等速的由出料口流出以形成平板玻璃,达到使制成的平板玻璃厚度平均的功效。[0012]为使能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仅以下列说明搭配附图详细说明之,敬请参阅。
[0013]图I为现有的一种下拉式平板玻璃成型器的结构示意图。[0014]图2为现有下拉式平板玻璃成型器的实施示意图。[0015]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0016]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组装实施示意图。[0017]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示意图(一)。[0018]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示意图(二)。[0019]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示意图(三)。[0020]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示意图(四)。[0021]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较佳实施例。[0022]图10为较佳实施例的实施示意图。[0023]主要组件符号说明[0024]10下拉式平板玻璃成型器101容置空间102接头[0025]103出料口11供料管12玻璃液[0026]20下拉式平板玻璃成型器201玻璃液分配装置202导流板[0027]2011入料口2021第一斜面2012流道[0028]2022第二斜面2013出料口2023导名[0029]30供料管32玻璃液A位置[0030]B位置Cl平板玻璃C2平板玻璃[0031]C3平板玻璃D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0032]请参阅图3,图中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如图中所示的下拉式平板玻璃成型器20,其主要由一玻璃液分配装置201、一导流板202所组构而成;如图,所述的玻璃液分配装置201的上端缘成型有一入料口 2011,可供呈熔融状态的玻璃液流入,又,玻璃液分配装置201呈中空状,内部形成流道2012,再者,流道2012的下端缘成型为一长型的出料口 2013,因此,所述的入料口 2011、流道2012以及出料口 2013呈相互连通状;再请参阅本图中所示,导流板202组设于流道2012之中,以使玻璃液流入后,会先抵达到导流板202的平面,经分流后,再等速平均的抵达至出料口 2013的上方,并由出料口 2013向下流出,以形成一平板玻璃;承上,请搭配参阅图4,图中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构件示意图,如图所示的导流板202,其是由一第一斜面2021及一第二斜面2022构成,所述的两斜面的斜率是预先经过数据分析及验算后成型。[0033]请参阅图5,图中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示意图(一),如图中所示的下拉式平板玻璃成型器20,其玻璃液分配装置201上方的入料口 2011,是与一供料管30相组设;又, 导流板202完成组设于玻璃液分配装置201的流道2012之中,且对应于入料口 2011的正下方,组设完成后,出料口 2013则位于导流板202的下方;因此,其整体机构即如图中所示, 又,当一玻璃液由供料管30进入之后,其流经的路径先通过供料管30,抵达流道2012之中的导流板202的平面,依导流板202的两斜面2021、2022的斜率(斜度),开始向出料口 2013流动;又,承如上述的流动路径,主要是为了使玻璃液可等速填满于出料口 2013上方的流道2012,以达到使玻璃液可等速由出料口 2013流出的功效,以确保由出料口 2013成型的平板玻璃的厚度平均。[0034]请参阅图6,图中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示意图(二),承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于实施时,由供料管30将熔融状的玻璃液32,通过玻璃液分配装置201的入料口 2011,注入至流道2012之中,玻璃液32进入后,首先会抵达导流板202,即第一斜面2021及第二斜面 2022的连接处(即如图中所示的位置B),又,由于第一斜面2021及第二斜面2022因具有适当的斜率,其平面呈倾斜状,故可使玻璃液32在接触到位置B后,即往两斜面2021、2022的方向分流而去;再请参照本图所示,当玻璃液32流经第一斜面2021及第二斜面2022的平面后,持续往下流动并抵达出料口 2013上方,形成如本图所示的一区域C ;再请搭配参照图 7,图中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示意图(三),承上所述,当玻璃液32持续的通过第一斜面 2021及第二斜面2022的末端时,上述的区域C经填满后形成一区域D ;由本图可知,利用导流板202的第一斜面2021及第二斜面2022具有适当的斜率,使本实用新型得以达到调整玻璃液32的流速,使其可等速、平均的抵达及分布于出料口 2013的上方;再请搭配参照图8,图中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示意图(四),综上所述,玻璃液32平均的分布于出料口 2013后,其所成型的平板玻璃C3,其厚度即可形成平均,有效提升平板玻璃成型后的良率。[0035]请参阅图9,图中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较佳实施例,如图所示的导流板202, 其第一斜面2021及第二斜面2022近末端的平面上,分别成型有数个导流孔2023,各导流孔2023之间的距离也经过预先计算后成型;请搭配参照图10,图中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实施示意图,承上所述,当玻璃液32持续的流向第一斜面2021及第二斜面2022的末端时,同时由各个导流孔2023流出,所渗透流出的玻璃液32与上述的区域C形成一区域 D ;由本图可知,利用导流板202的第一斜面2021及第二斜面2022具有适当的斜率,以及其平面所成型的各个导流孔2023的位置,使本实用新型得以达到调整玻璃液32的流速,使其可等速、平均的抵达及分布于出料口 2013的上方,较佳的两斜面呈相对组设,且斜率相同。[0036]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主要将一导流板则组设于玻璃液分配装置的流道之中,供以调节玻璃液进入之后、至流抵下方出料口的速度,以使玻璃液可等速由出料口流出,以确保平板玻璃成型时的厚度可达到平均;依此,本实用新型其据以实施后,确实可达到提供一种可使呈熔融状态的玻璃液,在进入一玻璃液分配装置之后,可以等速、平均的分布于出料口上,以确保成型后的平板玻璃的平均厚度的下拉式平板玻璃成型器的目的。[0037]只是,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任何熟习此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与范围下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下拉式平板玻璃成型器,应用于平板玻璃的エ艺中,供以制成平板玻璃,其特征在于,包括 ー个呈中空状的玻璃液分配装置,其上端缘成型有一个入料ロ,内部形成ー个流道,该流道的下端缘成型为ー个长型的出料ロ,且该入料ロ、该流道以及该出料ロ呈相互连通;以及 一个导流板,组设于该流道之中,且组设后位于该入料ロ与该出料ロ之间。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下拉式平板玻璃成型器,其特征在于,该导流板具有ー个第一斜面及ー个第二斜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下拉式平板玻璃成型器,其特征在干,两呈相对组设的该斜面斜率相同。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下拉式平板玻璃成型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斜面及该第二斜面的平面上成型有数个导流孔。
专利摘要一种下拉式平板玻璃成型器,应用于一平板玻璃的工艺中,供以制成平板玻璃,其包括一呈中空状的玻璃液分配装置,其上端缘成型有一入料口,内部形成一流道,该流道的下端缘成型为一长型的出料口,且该入料口、该流道以及该出料口呈相互连通,以及一导流板,组设于该流道之中,且组设后位于该入料口与该出料口之间,供以调节玻璃液进入之后至流抵下方出料口的速度,以使玻璃液可等速由出料口流出,以确保平板玻璃成型时的厚度。
文档编号C03B17/06GK202808576SQ201220342619
公开日2013年3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16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16日
发明者余襄程 申请人:富荞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