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高层建筑避难逃生疏散专用通道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物通道系统,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宾馆、酒店、写字楼、民用住宅楼等高层建筑外墙边的避难逃生疏散专用通道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层建筑越来越多被使用。现有高层建筑的通道有两种。一种是疏散楼梯,称作第一通道;它是最原始的逃生疏散通道,也是现在正被大量使用的主要逃生疏散通道。它修建于高层建筑内部,从地面直通高层建筑楼顶,形成一条有弯曲的管道,在发生火灾时,有很强的烟 效应,既加大火灾的传播,又对使用它进行逃生疏散的人群造成生命安全威胁。严重时,可让人致死,甚至群死群伤。因此,用它作为火灾时逃生疏散通道有巨大的危险。之所以还在使用这种通道,是因为现有高层建筑火灾时一旦电梯停运,它就是唯一可以逃生疏散的通道。另外,走楼梯逃生疏散还有疏散速度慢,人群拥挤,甚至有·踩踏伤亡风险。消防员上楼救火救人会面临与下行人员有对冲等危险。因此,发生火灾时,走疏散楼梯逃生疏散危险太大。高层建筑另一种通道是电梯,称作第二通道。不过,电梯主要用来进行人员非火灾情况下的运输,它修建于高层建筑内部的电梯井中,电梯井又高又直又粗,有很强的烟囱效应,比楼梯还严重;加之电梯井里面有很多电线电缆通过,一遇火灾会引起电着火。所以绝大多数电梯一遇火灾,立即关闭停运,不能用作火灾时人员的逃生疏散通道之用。近年来,有人对电梯进行改进,增加备用电源和电梯前室入口的烟火控制,使电梯在火灾停电后可以继续运行一段时间,用于火灾人员逃生疏散。但是它不能彻底改变电梯的安全运行环境,在火灾的严酷条件下,它也有随时被逼停的可能。火灾中人员从各自的工作和生活场所寻找和进入电梯的路段也有过火的危险;电梯往复运行有空程,有效运输量并不大,零星人员要集中等待,有等待风险;出了电梯还要寻找大楼出口逃生。所以,即使有改进型电梯,也不能全程帮助人员安全逃生疏散,它也不是理想的逃生疏散通道。逃生缓降器是近年来出现的高层建筑逃生装备,由挂钩(或吊环)、吊带、绳索及速度控制器等组成,是一种可使人用钢丝绳和安全带缓慢下降的安全营救装置。它可用专用安全钩安装在建筑物窗口、阳台或楼房平顶等处,也可安装在举高消防车上,营救处于高层建筑物火场上的受难人员。但是,对于未受过训练或者年龄比较大、比较小的人员,在高层建筑利用逃生缓降器逃生时,受风力作用或使用熟练程度的影响,挂在绳带上的人体的摇摆或旋转使逃生者失控,进一步使人产生恐惧心理(特别是对于有恐高症的人员或老年人或小孩),影响了人员的安全降落。同时,从上向下滑落时经过下面的相对于墙面凹进的窗户时更不容易控制身体,甚至会影响下面人员从窗户出来,造成上面人员踩踏到下面人员的问题,进一步导致混乱和出现人为安全因素。总之,逃生缓降器由于没有专用的墙面逃生疏散通道,无法发挥它的效能。专利CN101095971中公开了一种微电脑控制的可无线操控的火灾自救高速逃生机,该装置包括主机组件、至少一个手持式无线遥控器、下落乘载装置及吊索组件,其中,主机组件设置于建筑物的专用逃生口或避难逃生间中,并与建筑物相连;手持式无线遥控器由逃生者单人携带或由逃生者、护送者及地面接应者各携带一只;下落乘载装置与主机组件连接;吊索组件分别与下落乘载装置及主机组件连接。本发明的装置可由逃生者自己或由逃生者和地面营救者共同控制,能 进行下落速度控制,具有防火、防碰撞保护功能且使用安全可靠。但是,该微电脑控制高速逃生机若没有合适的逃生通道系统配套,也难以发挥它的强大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上述火灾中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存在的弊端,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设置于高层建筑外墙边的,具有避难、逃生、疏散功能的高层建筑逃生疏散专用通道系统。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层建筑避难逃生疏散专用通道系统,包括竖向设置于高层建筑外墙的半开口凹槽通道和高层建筑楼层单元房中的避难逃生准备间;避难逃生准备间通过逃生门与所述半开口凹槽通道相通,在所述逃生门内上方设置有微电脑控制逃生机或缓降器的悬挂装置。上述高层建筑避难逃生疏散专用通道系统,所述的凹槽通道下端安装有由固绳底板和固绳夹组成的固绳板。上述高层建筑避难逃生疏散专用通道系统,所述的凹槽通道内设置的扶手杠为3条或4条,扶手杠将整个通道划分为中道和边道;扶手杠从楼顶直接通到靠近地面位置;所述逃生门位于中道处;中道和边道之间的扶手杠由多分段扶手杠组成,两分段间留有空隙;扶手杠分段的上下端端头制成倾斜状。上述高层建筑避难逃生疏散专用通道系统,在所述凹槽通道的中道和边道的墙面上设置有蹬坑。上述高层建筑避难逃生疏散专用通道系统,所述的凹槽通道边道的墙面上,竖向安装多个固绳用的强磁吸盘板。上述高层建筑避难逃生疏散专用通道系统,所述的凹槽通道侧壁设有应急照明灯、喷淋头和红外发射管板条。上述高层建筑避难逃生疏散专用通道系统,所述的通道凹槽两侧面外边缘设有防护板,防护板之间的空隙用铁丝网或是带网孔的板封严。上述高层建筑避难逃生疏散专用通道系统,楼层各单元房内设有避难逃生准备间,避难逃生准备间设有逃生门,与上述的外墙凹槽通道相通;避难逃生准备间入口装有防火门,所述悬挂装置设置在所述避难逃生准备间内,位于逃生门的上方。上述高层建筑避难逃生疏散专用通道系统,所述逃生门处设置有门槛,门槛外壁设置有斜凹槽。上述高层建筑避难逃生疏散专用通道系统,避难逃生准备间用耐火阻燃材料建造;喷淋头设置在准备间入口外墙;正压风膜机设在入口的周边;照明灯设在避难逃生准备间内,由蓄电池供电;蓄电池由充电器充电;排风扇设在逃生门上方墙中,由蓄电池供电;逃生门门口中部横向挂有保险绳;各逃生门由一套多路的遥控器控制。[0018]与高层建筑现有的逃生疏散通道相比,本发明的高层建筑避难逃生疏散专用通道系统有如下显著优点。I、逃生疏散速度快。疏散楼梯的步行下落速度在30-60秒钟一层楼,仅降落4米,下降速度仅O. 133米/秒;而采用微电脑控制的单向下落的逃生机,没有回绳干扰,通过本逃生疏散专用通道,同向同步降落速度2米/秒;若上下二人距离4米,一个边道2秒钟一人落地,相当于整个通道每秒钟有一人落地;若是50层大楼,50个单元房,每单元住10人,则500人一条通道仅需500秒,合计8. 33分钟,即可疏散完;若此大楼每层4个单元,则设4条逃生疏散专用通道于大楼四边,8. 33分钟即可将2000人疏散出来,可说是速度惊人。若用一副电梯,50层大楼平均3米层高,运行速度3米/秒,100秒上下一趟,上下客时间25秒,共125秒I趟I厢10人,500秒只能疏散4趟4厢40人,只有本专用通道疏散效率的
8% ο 2、逃生疏散开始早。发火警即开始逃生疏散,不等待消防队,抢到成功先机。可以抢在火灾发生的初起时间10-15分钟内将全部人员逃生疏散完毕。这是火灾可逃生疏散的黄金时间。3、安全性高。本逃生疏散专用通道系统的准备间可用作家用避难间,一旦接到火警,全家人只需I分钟即可进入准备间避难,避免了烟火伤害,因为火灾伤人最快也要3分钟;因此,本避难逃生疏散专用通道系统具有快速生命安全保护功能。本避难逃生疏散专用通道系统的通道设于高层建筑的外墙,半开口,没有烟囱效应,下口就是楼外开阔场地,不用再走大楼出口,地利优势明显。加之通道外边缘设置防护板,有阻挡墙面飘来烟火威胁的作用,还具有防风防撞功能;防护网可防止逃生人员被阵风吹出通道发生危险;通道侧壁设有消防水喷淋头,可以驱除烟火。总之,本系统的通道安全性高。本系统通道中设置扶手杠,将逃生人员出门和连续下落分开路道,既有利于出门人员也有利于正常下落人员的安全;它还帮助逃生人员控制身体位置及稳定性,甚至还可以改变抓杠力度来控制下落速度,避免相撞;借助扶手杠,人员下落开始时的恐惧感会大大减小,可以有效提高安全性。4、其他优点。本系统是家家通人人有份的全覆盖生命安全保护系统,它可以调动家庭或办公室团队的凝聚力,组织力,老弱病残得到照顾,可以预先设置好各种特种安全下落载具,如防火逃生袋等,可以实现二人同时下落,相互照应。
图I为带防护网的逃生疏散专用通道外观图。图2为带全防护板的逃生疏散专用通道外观图。图3为带倾斜端的扶手杠示意图。图4为凹槽侧壁应急照明灯和喷淋头安装示意图。图5为强磁吸盘板结构图。图6为固绳板结构图。图7为逃生疏散专用通道系统的垂直剖面图。图8为逃生疏散专用通道凹槽全开示意图。图9为单边道的逃生疏散专用通道外观图。图10为缓降器悬挂装置示意图。[0033]图11为逃生门门槛示意图。图12为蹬坑的剖面图。图13为不带防护板的逃生疏散专用通道外观图。图14为红外发射管板条安装图。图中1-凹槽通道,2-防护板,3-扶手杠,4-蹬坑,5-强磁吸盘板,6-固绳板,7-防护网,8-逃生门,51-底板,52-强磁吸盘,61-固绳底板,62-固绳夹,71-缓降器悬挂装置,72-门槛,73-安全护栏绳,74-门板,700-逃生,701-进入门,702-喷淋头,703-正压风膜机,704-蓄电池,705-充电器,706-照明灯,707-排风扇。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I所示,逃生疏散通道由外墙面凹槽通道I、防护板2、扶手杠3、固绳装置和蹬坑4组成。墙面凹槽通道I是高层建筑外墙的一个半开口通道,宽约I. 8米,进深O. 9米,是高层建筑外墙的一部分。防护板2是钢筋水泥板,固定在凹槽侧面外边缘,有防风,防烟火功能,它的下口离地面以一个普通成人能直立通过为宜,再往下无防护板,只有凹槽边缘,方便人员撤离通道;防护网7只对20层以上高层建筑设置,防止人员脱出防护板在大楼外墙面滚动,用不锈钢丝网,留有网孔,不会引起烟囱效应。如图13所示,10层下建筑采用不带防护板的形式。如图I所示,凹槽通道I中设置扶手杠3,上端直通楼顶,下端到固绳板6的上方;扶手杠3将整个通道又划分为中道和边道,中道有各层逃生门8,是逃生人员出口,边道是人员下落道;最左边和最右边的两条扶手杠是上下一整条,而中间两组是由多分段组成,两分段间留有空隙,方便钢丝绳随下落人员进入相应边道。逃生下落人员自逃生门出来下落一层楼左右,即可借助扶手杠稍用力将自己移入左边道或右边道,与其他逃生下落人员同步下落,并利于他人出门逃生下落。对于楼层较低、住户较少的建筑,可采用如图9所示的单边道的逃生疏散通道。如图I所示的蹬坑4设置在边道和中道中,便于人员下落和落地时蹬踏。蹬坑的剖面图如图12所示。如图2所示,防护板2还可做成一整块将通道全封闭,以提高建筑的外观整体性和美观,防护板上必须留足通气孔,消除烟囱效应。如图3所示,扶手杠3表面光滑无毛刺,圆杠部分直径40mm,两两相距O. 5米左右;为防止扶手杠间隙影响人员安全下落,分段扶手杠的端头制成倾斜状,并加工出圆角,打磨抛光。如图8所示,应急照明灯和喷淋头设在凹槽通道侧壁上,一层楼各一对。如图4所示,应急照明灯由准备间内蓄电池供电,线路预先埋建在侧墙中;喷淋头与埋建在侧墙内的消防水管相接,火灾时可以抑制进入通道的烟火,保护逃生疏散人员安全。如图14所示,通道两侧壁还设有红外发射管板条,自通道顶端到接近地面,它为微电脑控制的逃生机提供外同步高度数据信号;它用环氧树脂基板,由螺钉固定在侧壁的灯板槽中,供电线埋建在侧壁中,由准备间的蓄电池供电;槽口用透明PVC膜片密封盖住,防止雨水。固绳装置由强磁吸盘板5和固绳板6组成。如图5所示,强磁吸盘板固定在通道边道的墙面上,它由底板51和安装在底板上的强磁吸盘52组成,它可以将下落到底下载后的钢丝绳吸住,阻止摆动。如图6所示,固绳板由固绳底板61和固绳夹62组成;固绳底板为一厚钢板,与通道底坑固定;固绳夹62为一组强力钢夹,由强力弹簧钢片制成,它的夹口设有矛状钩刺,可以有力钩夹住钢丝绳端头,它用螺钉固接在固绳底板上,可以使卸载后的钢丝绳不再乱动,以利人员下落。本系统采用微电脑控制的逃生机,下载后的钢丝绳上端被其锁定。如图7所示,逃生门由门板74、门槛72、安全护栏绳73等组成。逃生门使避难逃生准备间与外墙逃生疏散通道相通。门板74是标准遥控电动推拉门,由蓄电池供电,它用钢板制成,下边缘较薄,关门时不碰吊索;门槛72上有斜槽,可让逃生吊索下降时逃生门也可关上;安全护栏绳73是一带挂钩的钢丝绳,它钩住I米高 的门框两边,可防人员掉下通道。逃生门门槛72外形如图11所示。如图7所示,微电脑控制逃生机或缓降器的悬挂装置71设置在准备间内壁逃生门上方,供其钩挂使用。逃生人员把微电脑控制逃生机或缓降器勾挂在悬挂装置71上,单向同步下落,下落途中手扶扶手杠,能更平稳降落到地面。悬挂装置如图10所示。避难逃生准备间700是单元房中的一个功能间,简称准备间,类似厨房间卫生间,它用耐火阻燃材料建造。它由逃生门与外墙的凹槽通道I相通;它的进入门701通单元房内,由双面钢板制成,内芯填充防火材料,可阻挡单元房中的高温对准备间内避难逃生人员的影响;喷淋头702设置在准备间外墙,利用消防水喷水降温;正压风膜机703设在进入门的周边,以防烟火进入准备间,它也由准备间内的蓄电池供电;照明灯706由蓄电池供电;备用蓄电池704由充电器705与市电连接,浮动充电;排风扇707在逃生门上方墙中,由蓄电池供电,帮助准备间排除进入的烟气。
权利要求1.一种高层建筑避难逃生疏散专用通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竖向设置于高层建筑外墙的半开口凹槽通道和高层建筑楼层单元房中的避难逃生准备间;避难逃生准备间通过逃生门与所述半开口凹槽通道相通,在所述逃生门内上方设置有微电脑控制逃生机或缓降器的悬挂装置。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高层建筑避难逃生疏散专用通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槽通道下端安装有由固绳底板和固绳夹组成的固绳板。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高层建筑避难逃生疏散专用通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槽通道内设置的扶手杠为3条或4条,扶手杠将整个通道划分为中道和边道;扶手杠从楼顶直接通到靠近地面位置;所述逃生门位于中道处;中道和边道之间的扶手杠由多分段扶手杠组成,两分段间留有空隙;扶手杠分段的上下端端头制成倾斜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层建筑避难逃生疏散专用通道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凹槽通道的中道和边道的墙面上设置有蹬坑。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层建筑避难逃生疏散专用通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槽通道边道的墙面上,竖向安装多个固绳用的强磁吸盘板。
6.如权利要求I至4中之一所述的高层建筑避难逃生疏散专用通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槽通道侧壁设有应急照明灯、喷淋头和红外发射管板条。
7.如权利要求I至4中之一所述的高层建筑避难逃生疏散专用通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道凹槽两侧面外边缘设有防护板,防护板之间的空隙用铁丝网或是带网孔的板封严。
8.如权利要求I至4中之一所述的高层建筑避难逃生疏散专用通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楼层各单元房内设有避难逃生准备间,避难逃生准备间设有逃生门,与上述的外墙凹槽通道相通;避难逃生准备间入口装有防火门,所述悬挂装置设置在所述避难逃生准备间内,位于逃生门的上方。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高层建筑避难逃生疏散专用通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逃生门处设置有门槛,门槛外壁设置有斜凹槽。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高层建筑避难逃生疏散专用通道系统,其特征在于避难逃生准备间用耐火阻燃材料建造;喷淋头设置在准备间入口外墙;正压风膜机设在入口的周边;照明灯设在避难逃生准备间内,由蓄电池供电;蓄电池由充电器充电;排风扇设在逃生门上方墙中,由蓄电池供电;逃生门门口中部横向挂有保险绳;各逃生门由一套多路的遥控器控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层建筑避难逃生疏散专用通道系统,包括竖向设置于高层建筑外墙的半开口凹槽通道和凹槽通道里竖向设置的扶手杠,高层建筑的楼层各单元房通过逃生门与所述半开口凹槽通道相通,在所述逃生门内上方设置有缓降器或微电脑控制逃生机的悬挂装置。在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人员利用缓降器或微电脑控制的逃生机,在凹槽通道内能进行快速、安全的避难逃生疏散。
文档编号E04H1/12GK202788028SQ201220376368
公开日2013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1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1日
发明者唐海山 申请人:唐海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