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块化可移动人工环境实验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1824阅读:54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模块化可移动人工环境实验室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科技技术类里的资源与环境领域,是精密环境控制、暖通空调和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以人工环境空调为冷热源,采用智能温湿度调节,智能独立风机为组合单元的高精度人工环境系统模块集成方法,是在传统施工工艺的基础上进行的整合升级。
背景技术
高精度人工环境实验室在近代化工、电子、家化、纺织、医药、印刷、军工、国防等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泛,高精度人工环境实验室的温湿度精度可达到:温度±0.2,湿度± 1-2%,这在全世界的精密环境建造领域都是一项极为棘手的难题。目前我们在市场上发现,大多数的人工环境实验室都是以工程施工的方式在进行,众所周知,如果实验室的温湿度或者其他空气参数指标要求非常高,例如,温度±0.1,湿度±1-2%,新风为70-80%,这在如果按照以前传统工艺的方式进行施工和对接,是很难达到用户的最终的设计要求的。因为传统施工工艺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尤其是在施工保温与材料对接,都要进行切割、焊接甚至是依据现场进行大幅度的修改,这势必影响实验的产品质量。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技术问题是要提供一种环保无污染的模块化可移动人工环
境实验室。为了解决以上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模块化可移动人工环境实验室,该实验室包括人工环境控制机组模块、消声导流装置模块、风管气流系统模块和微孔吊顶组建模块,人工环境控制机组模块进风口与实验室的出风口连接,人工环境控制机组模块出风口与消声导流装置模块连接,经消声处理后送入风管气流系统模块,通过微孔吊顶组建模块均布分散于实验室内。本实用新型的安装步骤如下:第一,模块化组件预制安装,现场安装标准统一,实验室稳定性高;第二,模块化组件预制现场安装,美观性高;第三,现场组装避免切割和焊接,环保无污染,噪声降低;第四,由于采用模块化,拆卸方便,可以二次安装和移动,通过这四点模块化人工环境实验室的组装方法改善了。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模块化人工环境实验室的组装方法完全解决了用户的实验室施工工期问题,而且环保没有飞尘污染,即便是在现有的改造实验室之中,也不影响原有实验室人员进行作业,使得新实验室的组装与原有实验室试验同步进行,具备了不误工期,不增加污染材料的多重功能;众所周知,目前许多科研实验室都是非常关键的场所,这些实验室都是长期使用,是绝对不能运行暂停的,所以本实验新型解决了上述问题,同时对现场的组装人员的身体健康是大有裨益的;也达到了节能环保,高效科学的设计理念。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图。
图1中1.人工环境控制机组模块,2.消声导流装置模块,3.风管气流系统模块,4.微孔吊顶组建模块,5.保温密闭板材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实施例中,人工环境控制机组模块I是实验室的核心模块,在实验室的空气参数控制中,起到不可估量的核心作用,控制机组将处理好的空气送入消声导流装置模块中。当处理好的空气被送入消声导流装置模块2后,空气在此进行消声处理,高速空气的噪声非常大,经过消声之后,噪声的分贝指数大幅下降,同时空气完成了方向的转换,由垂直空气变成水平出风方向,空气的出风速度也发生了减弱。被处理过的空气进入风管气流系统模块3之后,空气完全被动走向,按照设定的流程被吹到静压箱之内,完成了空气从动能到势能的转变;微孔吊顶组建模块4,空气在静压箱体内之内处于无序均匀状态,但是空气的每部分的状态点却非常同意均衡,由于空气的势能作用,所以空气将经过微孔吊顶均布分散在实验室房间之内,再经过在房间之内的循环进入人工环境控制机组模块,完成了一个独立的循环;保温密闭板材模块5是实验室与外界进行隔绝的必要组成部分,保温密闭板材的密封效果将大大影响实验室的空气状态参数。
权利要求1.一种模块化可移动人工环境实验室,其特征在于:该实验室包括人工环境控制机组模块、消声导流装置模块、风管气流系统模块和微孔吊顶组建模块,人工环境控制机组模块进风口与实验室的出风口连接,人工环境控制机组模块出风口与消声导流装置模块连接,经消声处理后送入风管气流系统模块,通过微孔吊顶组建模块均布分散于实验室内。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模块化可移动人工环境实验室,该实验室包括人工环境控制机组模块、消声导流装置模块、风管气流系统模块和微孔吊顶组建模块,人工环境控制机组模块进风口与实验室的出风口连接,人工环境控制机组模块出风口与消声导流装置模块连接,经消声处理后送入风管气流系统模块,通过微孔吊顶组建模块均布分散于实验室内。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环保没有飞尘污染,即便是在现有的改造实验室之中,也不影响原有实验室人员进行作业,使得新实验室的组装与原有实验室试验同步进行,具备了不误工期,不增加污染材料的多重功能。
文档编号E04H5/02GK203066526SQ20122058240
公开日2013年7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7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7日
发明者于文龙 申请人:上海盈蓝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