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快速装拆搭建的房屋及其搭建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快速装拆搭建的房屋,包括:房屋本体,其由一个楼层体构成或者由多个楼层体垒接构成;安装在房屋本体底部用于将其与地面固定的多个立柱基座;其中所述楼层体包括:由多个设有套接组件的立柱块对接而成的多个立柱;安装在相邻两个立柱之间的墙体框架;分别安装在墙体框架侧部和顶部的墙板和顶层支架;以及安装在支架层上的地板。本发明的房屋搭建拆除快速、方便,搭建的整个房屋结实、稳固、美观且保温防火,能有效延长房屋使用寿命,适于长期固定使用。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制备上述房屋的方法,搭建装拆方便、灵活、快捷,可适应于各种场地、各种相关房屋的建筑需求方面。
【专利说明】可快速装拆搭建的房屋及其搭建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房屋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快速装拆搭建的房屋及其搭建方法。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可用来快速装拆搭建的房屋(如活动板房)一般是将泡沫夹芯板用螺钉固定在墙体铁架上,然后在墙角部用角铁铆钉加固。采用螺钉固定就需要在现场施工时有较多的钻孔、打眼和焊接,操作复杂且固定性差,泡沫夹芯板与钢铁骨架的稳定性也差,并且泡沫夹芯板也缺乏很好的承压性能和防火性能,时间久了面板铁皮易生锈,这都会导致房屋整体抗击力下降,不能作长期固定房使用。
【发明内容】
[0003]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快速拆装搭建的房屋,其通过将多个保温立柱块对接套插形成立柱,并安装墙体框架、顶层支架、保温防火墙板、地板等,房屋搭建拆除快速、方便,搭建的整个房屋结实、稳固、美观且保温防火,能有效延长房屋使用寿命,适于长期固定使用。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制备上述房屋的方法,搭建装拆方便、灵活、快捷,可适应于各种场地、各种相关房屋的建筑需求方面。
[0004]为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本发明可快速装拆搭建的房屋包括:房屋本体,其由一个楼层体构成或者由多个楼层体垒接构成;以及安装在房屋本体底部用于将其与地面固定连接的多个立柱基座;其中所述楼层体包括:由多个设有套接组件的立柱块对接而成的多个立柱;安装在相邻两个立柱之间的墙体框架;分别安装在墙体框架侧部和顶部的墙板和顶层支架,多个所述顶层支架并列形成支架层;以及安装在支架层上的地板。
[0005]优选地,所述立柱块包括:骨架;安装在骨架上的骨架面板;以及填充在骨架和骨架面板之间的发泡保温材料。
[0006]特别是,所述骨架包括:上部栓框,其具有彼此固定连接的第一顶面框和第一主体框;下部栓框套,其具有彼此固定连接的第二顶面框和第二主体框;以及连接上部栓框和下部栓框套的中部框体,其具有上端框架、下端框架和设有若干孔眼的中间框架。
[0007]优选地,所述套接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顶面框上的多个插栓;安装在所述第一主体框四周框边上且设有螺母内孔的多个空心螺母;设置在所述下端框架上且与所述插栓相匹配的多个第一垂直插栓孔;设置在所述第二顶面框上且与第一垂直插栓孔相对应的多个第二垂直插栓孔;设置在所述第二主体框四周框边且与所述螺母内孔相对应的多个第一水平插栓孔;设置在所述骨架面板下端且与第一水平插栓孔相对应的若干第二水平插栓孔;以及设置在所述墙体框架上且与第二水平插栓孔相对应的第三水平插栓孔。
[0008]优选地,所述墙体框架包括:多个横向稳固件;以及与多个横向稳固件交错连接的多个竖向支撑件。
[0009]特别是,所述横向稳固件包括:稳固件本体,其具有第一直角水平边及与第一直角水平边连接且表面彼此相互垂直的第一直角垂直边;以及焊接在稳固件本体两端的固定块,其上设有第三水平插栓孔;其中所述第一直角水平边上开设有用于连接所述顶层支架或者用于连接另一所述横向稳固件的稳固孔;所述第一直角垂直边上固接有用于连接所述竖向支撑件的多个螺杆。
[0010]特别是,所述竖向支撑件包括:支撑件本体,其至少具有前壁、后壁和两个侧壁;以及设置在支撑件本体上、下端部且与所述螺杆相对应的多个螺孔;其中所述前壁设有若干备用孔;所述侧壁设有穿管线孔;所述后壁上贴装有用于将所述墙板和所述竖向支撑件之间形成的拼接缝进行密封的密封垫条。
[0011]优选地,所述顶层支架包括:多个拱形支撑件;用于将多个拱形支撑件固定连接的拱形连接件;固接在拱形支撑件两端的水平底板,其上开设有与所述墙体框架上开设的稳固孔相对应的若干对接孔,其周围表壁设有螺牙;固接在拱形支撑件上的多个水平件;用于将多个水平件固定连接的多个水平连接件;以及固定连接拱形支撑件和水平件的支撑加强件。
[0012]本发明快速搭建房屋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设有包含插栓、空心螺母和若干插栓孔的多个套接组件的多个立柱块逐块垒接套装,形成多个立柱;2)在套装好的立柱底部安装立柱基座,以将多个立柱与设置在地面上的地桩固定连接;3)在套装好的每相邻两个立柱之间安装由横向稳固件和竖向支撑杆构成的墙体框架;4)在安装好的墙体框架侧部和上部分别安装墙板和顶层支架,多个顶层支架并列后形成支架层;5)在支架层上安装地板,从而完成一个楼层体的搭建。6)重复上述方法,在已完成的楼层体上垒接搭建其余楼层体,进而完成整个房屋本体的搭建。
[0013]优选地,所述立柱的安装步骤包括:1)将多个所述立柱块的下部栓框套套装在对应的所述立柱基座的基座栓框上,实现立柱块与地面地桩的固定;2)将其余多个所述立柱块的下部栓框套分别套接在与地面地桩已固定连接的多个所述立柱块的上部栓框上,依次垒接,实现多个所述立柱块之间的固定;3)通过螺栓将多个所述立柱块与设置在地面上的地桩以及将多个所述立柱块彼此之间连接固定。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0015]I)本发明可快速拆装搭建的房屋通过将多个保温立柱块对接套插形成多个立柱,在相邻立柱间安装墙体框架,在墙体框架侧部安装可保温防火的墙板,在墙体框架上部安装顶层支架和可保温防火的地板等,房屋搭建拆除快速、方便且使得搭建的整个房屋结实、稳固且保温防火,能有效延长房屋使用寿命,可作长期固定房使用;
[0016]2)本发明立柱块骨架上设有上部栓框和下部栓框套,一个立柱块骨架上的上部栓框和另一个立柱块上的下部栓框套可正好匹配对接套插,并可用设置在其上的套接组件加以固定,使得多个立柱块之间稳固连接;
[0017]3)本发明设置在立柱块上的套接组件由多个插栓、多个空心螺母及多个插栓孔等构成,避免了因传统使用螺钉而造成立柱稳定性差且不美观的缺陷;
[0018]4)本发明的墙体框架采用横向稳固件和竖向支撑件垂直交叉连接,不仅可确保多个立柱之间的连接稳固性,同时确保了整个房屋架构的结实、稳固;
[0019]5)本发明通过在墙体框架上部安装由多个拱形支撑件、水平件等构成的顶层支架,可确保搭建的房屋顶部能够承受较大的荷载力,便于绿化种植;
[0020]6)本发明的立柱、墙板、地板等都由保温防火材料制成或由构件组合而成,可有效确保房屋居住的舒适性和安全性,同时也延长了房屋的使用寿命;
[0021]7)本发明搭建房屋的方法方便、灵活、快捷,可适应于各种场地、各种相关房屋的建筑需求方面。
[002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发明房屋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是图1所示立柱块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3是图2所示立柱块的分解图;
[0026]图4是图3所示立柱块骨架的分解图;
[0027]图5a是图1所示横向稳固件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0028]图5b是图1所示横向稳固件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0029]图6a是图1所示竖向支撑件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0030]图6b是图6a所示竖向支撑件的后视图;
[0031]图6c是图6a所示竖向支撑件上安装外伸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7是图1所不立柱基座的结构不意图;
[0033]图8是图1所示顶层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0034]附图标记说明:1_立柱;11-立柱块;111-骨架;1111_上部栓框;Illla-第一顶面框;Illlb-第一主体框;1112-下部栓框套;1112a-第二顶面框;1112b-第二主体框;1113-中部框体;1113a-上端框架;1113b-下端框架;1113c-中间框架;112_骨架面板;2-立柱基座;21_基座栓框;22_基板;3_墙体框架;31_横向稳固件;311_稳固件本体;311a-第一直角水平边;311b-第一直角垂直边;312-固定块;32_竖向支撑件;321_支撑件本体;321a-前壁;321b-后壁;321c_侧壁;322_密封垫条;323_外伸支架;33_螺杆;4-墙板;5_支架层;51_顶层支架;511-拱形支撑件;512-拱形连接件;513_水平底板;514-水平件;515_水平连接件;516_支撑加强件;6-地板;7_屋顶绿化框体;8-插栓;9-空心螺母;9a_螺母内孔;1a-第一垂直插栓孔;1b-第二垂直插栓孔;1c-第一水平插栓孔;1d-第二水平插检孔;1e-第二水平插检孔;1f-稳固孔;1g-螺孔;1h-备用孔;11-穿管线孔;1j-对接孔;10k-基座固定孔;101-孔眼;10m-固定面板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相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相类似的元件或者具有相同或相类似功能的元件;附图是对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示意性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0036]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文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间”、“四周”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进行描述的,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元件等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定。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外,术语“安装”、“相连”、“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如焊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是一体式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0037]如图1所示,本发明可快速装拆搭建的房屋主要包括:由一个楼层体构成的或者由多个楼层通过体垒接构成的房屋本体,楼层体主要包括:多个立柱1,其由多个设有套接组件的立柱块11对接而成,在相邻两个立柱I之间安装有墙体框架3,在墙体框架3侧部安装有墙板4,在墙体框架3顶部安装有顶层支架51,多个顶层支架51并列形成支架层5,在支架层5上安装有地板6,在地板6上可铺放有用来绿化种植的屋顶绿化框体7。在房屋本体底部安装有多个立柱基座2,可用来将该房屋本体与地面固定连接,立柱基座2优选安装在立柱I的底部。
[0038]具体地,如图2?图4所示,立柱块11包括:骨架111,在骨架111上安装有骨架面板112,在骨架111和骨架面板112之间填充有发泡保温材料(图中未画出)。骨架111主要包括:上部栓框1111,其具有彼此固定连接的第一顶面框Illla和第一主体框Illlb ;与上部栓框1111相对的还有下部栓框套1112,其可以与上部栓框1111恰好对接,下部栓框套112具有彼此固定连接的第二顶面框1112a和第二主体框1112b ;上部栓框1111和下部栓框套1112通过中部框体1113连接,中部框体1113具有上端框架1113a、下端框架1113b和设有若干孔眼101的中间框架1113c,中部框体1113的的垂直面优选呈长方形,上端框架1113a和下端框架1113b的水平面优选呈正方形,这样方便多个立柱块11之间的套接,当然也可以根据立柱的形状不同有所变化。骨架面板112最好是贴装在中部框体1113和下部栓框套1112的外侧四周,骨架面板112上可设有与孔眼101相对应的若干固定面板孔1m0
[0039]在立柱块11的骨架111上设有套接组件(图4),套接组件主要包括:多个插栓8,可将其设置在第一顶面框Illla上,在第一主体框Illlb四周框边上安装有设有螺母内孔9a的多个空心螺母9,螺母内孔9a穿透第一主体框Illlb的框边,在下端框架1113b上设有与插栓8相匹配的多个第一垂直插栓孔10a,在第二顶面框1112a上设有与第一垂直插栓孔1a相对应的多个第二垂直插栓孔10b,在第二主体框1112b四周框边上设有与螺母内孔9a相对应的多个第一水平插栓孔10c,在骨架面板112下端设有与第一水平插栓孔1c相对应的若干第二水平插栓孔10d。
[0040]如图5a?图6c所不,墙体框架3主要包括:多个横向稳固件31,与多个横向稳固件31交错连接有多个竖向支撑件32。
[0041 ] 具体地,横向稳固件31包括:稳固件本体311,其具有第一直角水平边31la,第一直角水平边311a上开设有稳固孔10f,可用于连接顶层支架51或者用于连接另一横向稳固件31 ;与第一直角水平边311a连接有表面彼此相互垂直的第一直角垂直边311b,第一直角垂直边311b上固接有多个螺杆33,可用于连接竖向支撑件32 ;在稳固件本体311两端焊接有固定块312,固定块312上设有与第二水平插栓孔1d相对应的第三水平插栓孔10e。竖向支撑件32包括:支撑件本体321,其至少具有前壁321a、后壁321b和两个侧壁321c,即优选是一种方管体,前壁321a设有若干备用孔10h,侧壁321c设有穿管线孔10i,后壁321b上可贴装密封垫条322,从而将墙板4和竖向支撑件32之间形成的拼接缝进行密封,这样墙板4上就不会有任何钉孔,有效防止水渗入墙板而对墙板造成破坏;此外,在支撑件本体321的上、下端部还设有与螺杆33相对应的多个螺孔10g。此外,在每一个竖向支撑件32上还可以焊接外伸支架323 (图6c),可用于遮阳、挡雨或者安装空调等。
[0042]如图7所示,立柱基座2包括:基座栓框21,其可与设置在立柱块11骨架111上的上部栓框1111的结构完全相同,在基座栓框21底部固定连接有基板22,基板22上开设有可与地面上设置的地桩固定连接的基座固定孔10k。
[0043]如图8所示,顶层支架51包括:多个拱形支撑件511,通过拱形连接件512将多个拱形支撑件511固定连接,在拱形支撑件511两端固装有水平底板513,水平底板513上开设有与墙体框架3上开设的稳固孔1f相对应的若干对接孔10j,对接孔1j周围的表壁上设有螺牙,以便通过螺栓连接;在拱形支撑件511上还固接有多个水平件514,并通过多个水平连接件515将多个水平件514固定连接,拱形支撑件511和水平件514之间通过支撑加强件516实现固定连接。
[0044]实施中,可将多个立柱块11的下部栓框套1112套装在对应的立柱基座2的基座栓框21上,实现立柱块11与地面地桩的固定,再将其余多个立柱块11的下部栓框套1112分别套接在与地面地桩已固定连接好的多个立柱块11的上部栓框1111上,依次垒接,实现多个立柱块11之间的套接固定,之后再通过螺栓将多个立柱块11与地面地桩以及多个立柱块11彼此之间连接固定,即经由穿过基座固定孔1k的螺栓将立柱与地面地桩固定连接,经由穿过第二水平插栓孔10d、第一水平插栓孔1c的螺栓,再进入螺母内孔9a,使得套接的每块立柱块11实现固定连接,从而构成组合式的保温立柱I。
[0045]横向稳固件31是通过穿过第三水平插栓孔1e和第一水平插栓孔1c的螺栓将其与立柱I固定,竖直支撑件32经安装在横向稳固件31的第一直角垂直边311b上的螺杆33穿过螺孔1g实现其与横向稳固件31的固定连接。墙板4安装在墙体框架3的侧部,即:墙板4夹放安装在水平面一致的两根横向稳固件31之间,其紧贴横向稳固件31的第一直角垂直边311b。顶层支架51通过穿过对接孔1j和稳固孔1f的螺栓实现其与横向稳固件31的固定连接。最后在由顶层支架51并列形成的支架层5上部安装地板6,在地板6上装放屋顶绿化框体7。
[0046]可见本发明中立柱1、墙板4及地板6等都由保温防火材料、构件制成,可确保整个房屋的保温防火功效。
[0047]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搭建上述房屋的方法,该方法主要包括如下步骤:I)将设有包含插栓8、空心螺母9和若干插栓孔的多个套接组件的多个立柱块11逐块垒接套装,形成多个立柱I ;2)在套装好的立柱I底部安装立柱基座2,以将多个立柱I与设置在地面上的地桩固定连接;3)在套装好的每相邻两个立柱I之间安装由横向稳固件31和竖向支撑杆32构成的墙体框架3 ;4)在安装好的墙体框架3侧部和上部分别安装墙板4和顶层支架51,多个顶层支架51并列后形成支架层5 ;5)在支架层5上安装地板6,从而完成一个楼层体的搭建。6)重复上述方法,在已完成的楼层体上垒接搭建其余楼层体,进而完成整个房屋本体的搭建。最后可在最顶层地板6上安装用于绿化种植的屋顶绿化框体7。该方法各个步骤环节中涉及到的具体分体搭建方式已在上文中陈述,在此不再累述。
[0048]不难看出,无论是本发明可快速装拆搭建的房屋还是搭建该房屋的方法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都是非显而易见的,若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是难以实现的,因而本发明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此外,本发明房屋及其搭建方法能带来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可快速拆装搭建的房屋通过将多个保温立柱块11对接套插形成多个立柱1,在相邻立柱I间安装墙体框架3,在墙体框架3侧部安装可保温防火的墙板4,在墙体框架3上部安装顶层支架51和可保温防火的地板6等,房屋搭建、拆除快速、方便且使得搭建的整个房屋结实、稳固且保温防火,能有效延长房屋使用寿命,可作长期固定房使用;本发明立柱块11骨架111上设有上部栓框1111和下部栓框套1112,一个立柱块11骨架111上的上部栓框1111和另一个立柱块11骨架111上的下部栓框套1112可正好匹配对接套插,并可用设置在其上的套接组件加以固定,使得多个立柱块11之间稳固连接;设置在立柱块11上的套接组件由多个插栓8、多个空心螺母9及多个插栓孔等构成,避免了因传统使用螺钉而造成立柱稳定性差且不美观的缺陷;墙体框架3采用横向稳固件31和竖向支撑件32垂直交叉连接,不仅可确保多个立柱I之间的连接稳固性,同时确保了整个房屋架构的结实、稳固;通过在墙体框架3上部安装由多个拱形支撑件511、水平件514等构成的顶层支架51,可确保搭建的房屋顶部能够承受较大的荷载力,便于绿化种植;本发明的立柱1、墙板4、地板6等都由保温防火材料制成或构件组合而成,可有效确保房屋居住的舒适性和安全性,同时也延长了房屋的使用寿命;此外,本发明搭建房屋的方法方便、灵活、快捷,可适应于各种场地、各种相关房屋的建筑需求方面。
[0049]需要说明的是,尽管上文对本发明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发明记载的内容或原理进行修改,因此,凡按照本发明记载的内容或原理进行的各种修改都应当理解为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可快速装拆搭建的房屋,其特征在于,包括: 房屋本体,其由一个楼层体构成或者由多个楼层体垒接构成;以及 安装在房屋本体底部用于将其与地面固定连接的多个立柱基座(2);其中 所述楼层体包括: 由多个设有套接组件的立柱块(11)对接而成的多个立柱(I); 安装在相邻两个立柱(I)之间的墙体框架(3); 分别安装在墙体框架(3)侧部和顶部的墙板(4)和顶层支架(51),多个所述顶层支架(51)并列形成支架层(5);以及 安装在支架层(5)上的地板(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房屋,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块(11)包括: 骨架(111); 安装在骨架(111)上的骨架面板(112);以及 填充在骨架(111)和骨架面板(112 )之间的发泡保温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房屋,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111)包括: 上部栓框(1111),其具有彼此固定连接的第一顶面框(Illla)和第一主体框(1111b);下部栓框套(1112),其具有彼此固定连接的第二顶面框(1112a)和第二主体框(1112b);以及 连接上部栓框(1111)和下部栓框套(1112)的中部框体(1113),其具有上端框架(1113a)、下端框架(1113b)和设有若干孔眼(101)的中间框架(1113c)。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房屋,其特征在于,所述套接组件包括: 设置在所述第一顶面框(111 Ia)上的多个插栓(8 ); 安装在所述第一主体框(Illlb)四周框边上且设有螺母内孔的多个空心螺母(9);设置在所述下端框架(1113b)上且与所述插栓(8)相匹配的多个第一垂直插栓孔(1a); 设置在所述第二顶面框(1112a)上且与第一垂直插栓孔(1a)相对应的多个第二垂直插栓孔(1b); 设置在所述第二主体框(1112b)四周框边且与所述螺母内孔(9a)相对应的多个第一水平插栓孔(1c); 设置在所述骨架面板(112)下端且与第一水平插栓孔(1c)相对应的若干第二水平插栓孔(1d);以及 设置在所述墙体框架(3)上且与第二水平插栓孔(1d)相对应的第三水平插栓孔(1e)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房屋,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框架(3)包括: 多个横向稳固件(31);以及 与多个横向稳固件(31)交错连接的多个竖向支撑件(3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房屋,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稳固件(31)包括: 稳固件本体(311),其具有第一直角水平边(311a)及与第一直角水平边(311a)连接且表面彼此相互垂直的第一直角垂直边(311b);以及 焊接在稳固件本体(311)两端的固定块(312 ),其上设有第三水平插栓孔(1e );其中 所述第一直角水平边(311a)上开设有用于连接所述顶层支架(51)或者用于连接另一所述横向稳固件(31)的稳固孔(1f); 所述第一直角垂直边(311b)上固接有用于连接所述竖向支撑件(32)的多个螺杆(33)。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房屋,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支撑件(32)包括: 支撑件本体(321),其至少具有前壁(321a)、后壁(321b)和两个侧壁(321c);以及 设置在支撑件本体(321)上、下端部且与所述螺杆(33)相对应的多个螺孔(1g);其中 所述前壁(321a)设有若干备用孔(1h); 所述侧壁(321c)设有穿管线孔(1i); 所述后壁(321b)上贴装有用于将所述墙板(4)和所述竖向支撑件(32)之间形成的拼接缝进行密封的密封垫条(322 )。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房屋,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层支架(51)包括: 多个拱形支撑件(511); 用于将多个拱形支撑件(511)固定连接的拱形连接件(512); 固接在拱形支撑件(511)两端的水平底板(513),其上开设有与所述墙体框架(3)上开设的稳固孔(1f)相对应的若干对接孔(1j),其周围表壁设有螺牙; 固接在拱形支撑件(511)上的多个水平件(514); 用于将多个水平件(514)固定连接的多个水平连接件(515);以及 固定连接拱形支撑件(511)和水平件(514)的支撑加强件(516)。
9.一种快速搭建房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设有包含插栓(8)、空心螺母(9)和若干插栓孔的多个套接组件的多个立柱块(11)逐块垒接套装,形成多个立柱(I); .2)在套装好的立柱(I)底部安装立柱基座(2),以将多个立柱(I)与设置在地面上的地桩固定连接; .3)在套装好的每相邻两个立柱(I)之间安装由横向稳固件(31)和竖向支撑杆(32)构成的墙体框架(3); .4)在安装好的墙体框架(3)侧部和上部分别安装墙板(4)和顶层支架(51),多个顶层支架(51)并列后形成支架层(5); .5)在支架层(5)上安装地板(6),从而完成一个楼层体的搭建; .6)重复上述方法,在已完成的楼层体上垒接搭建其余楼层体,进而完成整个房屋本体的搭建。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I)的安装步骤包括: .1)将多个所述立柱块(11)的下部栓框套(1112)套装在对应的所述立柱基座(2)的基座栓框(21)上,实现立柱块(11)与地面地桩的固定; .2 )将其余多个所述立柱块(11)的下部栓框套(1112)分别套接在与地面地桩已固定连接的多个所述立柱块(11)的上部栓框(1111)上,依次垒接,实现多个所述立柱块(11)之间的固定; .3)通过螺栓将多个所述立柱块(11)与地面地桩以及将多个所述立柱块(11)彼此之间连接固定。
【文档编号】E04G21/00GK104420539SQ201310368065
【公开日】2015年3月18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21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21日
【发明者】茅金声 申请人:茅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