砌筑墙体内后增暗圈梁抗震加固方法及其加固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1966阅读:467来源:国知局
砌筑墙体内后增暗圈梁抗震加固方法及其加固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砌筑墙体内后增暗圈梁抗震加固方法及其加固结构,属于抗震加固【技术领域】。其在既有建筑外侧架设钻孔设备在拟设圈梁部位通过在墙体内长距离水平钻孔,然后孔内穿钢筋,然后在孔内注聚合物砂浆形成类似圈梁的暗圈梁约束杆件增强既有建筑墙体延性技术。地震时将约束墙体裂缝开展,增强墙体整体性。减少地震力对上部结构造成的破坏。本发明不入户实现对砌体抗震性能较大提高而且,施工简单,造价低。本发明应用范围广泛适用于实心砖墙、实心空心砌块、空斗砖墙、条石砌筑墙。
【专利说明】砌筑墙体内后增暗圈梁抗震加固方法及其加固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ー种用在既有建筑砌筑墙体中通过水平钻孔放钢筋注浆形成后增类似圈梁的约束杆件增强墙体延性技术,即砌筑墙体内后增暗圈梁抗震加固方法及其加固结构,属于抗震加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目前,中国既有住宅、农宅抗震加固开始启动,上世纪80年代以前既有住宅和2000年以前的农宅大量砌体结构建筑无圈梁构造柱,严重影响其砌筑墙体抗震所需的延性性能,外加圈梁存在以下问题:施工难度大,混凝土上料困难、模板支撑困难,有效加固施工产出率低一圈梁结构费用远远低于外脚手架费用,楼房外部操作施工危险性大;既有阳台外窗徐拆改;对既有建筑外部管线、护栏、空调等影响大;影响原建筑外立面效果;圈梁很难同高度交圈;外加圈梁对于较宽、较长建筑提高整体延性效果不明显。

【发明内容】

[000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ー种砌筑墙体内后增暗圈梁抗震加固方法及其加固结构。其无需破坏外貌和室内装饰,全部外部作业形成新的抗震杆件,增强了既有建筑墙体延性,能够大幅提高既有建筑的抗震性能,解决了抗震加固的问题。
[0004]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ー种砌筑墙体内后增暗圈梁抗震加固方法,采用如下步骤:
[0006]步骤ー:根据设计图纸,在原砌筑墙体上选择钻孔位置,并对施工位置进行标注;
[0007]步骤ニ:根据设计图纸选择钻孔设备,通过设计计算确定所钻孔洞的大小;
[0008]步骤三:搭设施工平台,在原砌筑墙体内进行通长钻孔工作,注浆管一端设管箍,并用管堵封堵,注浆管是连接钢管套丝后,用管箍连接,根据设计图纸所确定的钻孔位置,在距离楼板相对较远位置,按照施工方案从顶层依次向下进行钻孔;
[0009]步骤四:待钻孔完成后,进行清孔工作,清孔方法包括换浆、抽浆、掏渣、空压机喷射、或砂浆置换,在清孔排渣时,需保持孔内水头,防止坍孔,清孔后应从孔底提出泥浆试样,进行性能指标试验,试验结果应符合规定;
[0010]步骤五:待清孔完成后,将施工准备好的钢筋或钢绞线穿入钻孔内,使钢筋或钢绞线保持在钻孔中央位置;
[0011]步骤六:待钢筋或钢绞线架立完成后向钻孔内注入聚合物砂浆;
[0012]步骤七:施工完成整体结构从而形成墙体后增暗圈梁,并进行验收。
[0013]上述的方法形成的砌筑墙体内后增暗圈梁抗震加固结构,包括原砌筑墙体,在原砌筑墙体内设置有墙体后增暗圈梁,所述墙体后增暗圈梁由设置在原砌筑墙体横向居中位置的通长水平钻孔、钻孔内穿设的钢筋或钢绞线以及钻孔内灌注的聚合物砂浆构成。
[0014]进ー步地,所述钻孔直径为40mm-150mm。特别是,所述钻孔直径为80mm-120mm。
[0015]进ー步地,所述钢筋或钢绞线位于钻孔内横截面正中。[0016]进ー步地,所述钢筋采用搭接或焊接形式。
[0017]进ー步地,所述钢筋采用HRB335钢筋。
[0018]有益效果:
[0019]本发明增强既有建筑墙体延性技术和实现远距离免入户杆件间拉结。地震时将约束墙体裂缝开展,增强墙体整体性。減少地震カ对上部结构造成的破坏。本发明不入户实现对砌体抗震性能较大提高而且施工速度快,施工简单,造价低。本发明应用范围适用于实心砖墙、多孔砖墙、空心砌块墙、空斗砖墙、条石砌筑墙、毛石墙。本发明实施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砌筑墙体内后增暗圈梁平面布置图;
[0021 ]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0022]图3为图1的B-B剖视图;
[0023]图4为图2的?处放大图;
[0024]图5为图3的?处放大图。
[0025]图中,1、钢筋或钢绞线;2、聚合物砂浆;3、砌筑墙体;4、墙体后增暗圈梁;5、楼板。【具体实施方式】
[0026]ー种砌筑墙体内后增暗圈梁抗震加固结构,參见图1至5所示,包括原砌筑墙体3,在原砌筑墙体3内设置有墙体后增暗圈梁4,所述墙体后增暗圈梁4由设置在砌筑墙体3横向居中位置的通长水平钻孔、钻孔内穿设的钢筋或钢绞线I以及钻孔内灌注的聚合物砂浆2构成。形成的墙体后增暗圈梁4以约束杆件的形式增强了既有建筑原砌筑墙体3的延性水平。水平钻孔采用专用设备,钻孔位置位于原砌筑墙体3横向居中,钻孔大小需根据设计确定,在40mm至150mm之间。孔内穿钢筋或钢绞线1,若使用钢筋,采用搭接或焊接,长度为与孔纵向长度相同,钢筋或钢绞线I位于钻孔横截面正中。孔内注聚合物砂浆2,聚合物砂浆2采用高压注浆泵注入,需孔内饱满,聚合物砂浆2強度根据设计选取。墙体后增暗圈梁4横截面直径宜为80mm至120mm,必要时也可小于80mm,參见图5。钢筋或钢绞线I在孔内架立居中,其位置处于墙体后增暗圈梁4内部中心,參见图4。
[0027]上述砌筑墙体内后增暗圈梁抗震加固结构的加固方法,采用如下步骤:
[0028]步骤ー:根据设计图纸,在原砌筑墙体3上选择合适钻孔位置,并对施工位置进行标注;
[0029]步骤ニ:根据设计图纸选择合适的钻孔设备,通过设计计算确定所打孔洞的大小,所述孔洞直径宜为80mm至120mm ;
[0030]步骤三:搭设施工平台,在原砌筑墙体3内进行通长钻孔工作,选择合适脚手架或其它支撑构件,施工现场人材机准备齐全的情况下进行钻孔工作,注浆管一端设管箍,并用管堵封堵,注浆管间连接钢管套丝后,用管箍连接,根据设计图纸所确定的钻孔位置,在距离楼板5相对较远位置,按照施工方案从顶层依次向下进行钻孔;
[0031]步骤四:待钻孔完成后,采取适当措施进行清孔工作,清孔方法有换浆、抽浆、掏渣、空压机喷射、砂浆置换等,可根据设计图纸选择使用,不论采用何种清孔方法,在清孔排渣时,必须注意保持孔内水头,防止坍孔,清孔后应从孔底提出泥浆试样,进行性能指标试验,试验结果应符合规定;
[0032]步骤五:待清孔完成后,将施工准备好的钢筋或钢绞线I穿在孔内,使钢筋或钢绞线I保持在孔中央位置,所述钢筋或钢绞线I的规格型号须符合设计要求,若采用钢筋则宜为HRB335钢筋;
[0033]步骤六:待钢筋或钢绞线I架立完成后向孔内注入聚合物砂浆2,施工前注浆管必须经过检查,无锈蚀,无裂痕,耐压性能好,尤其管内不得有锈蚀及其它杂物,防止铁锈及杂物进入注浆阀,使注浆阀堵塞,造成注浆失败,注浆施工前应注意技术參数,注浆量、注浆速度、注浆压カ等;
[0034]步骤七:施工完成整体结构形成墙体后增暗圈梁4,待其強度符合设计要求后施エ单位组织自检,自检合格后报监理单位进行验收。
[0035]以上是本发明的一典型实施方式,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不限于此。
【权利要求】
1.ー种砌筑墙体内后增暗圈梁抗震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下步骤: 步骤ー:根据设计图纸,在原砌筑墙体(3)上选择钻孔位置,并对施工位置进行标注; 步骤ニ:根据设计图纸选择钻孔设备,通过设计计算确定所钻孔洞的大小; 步骤三:搭设施工平台,在原砌筑墙体(3)内进行通长钻孔工作,注浆管一端设管箍,并用管堵封堵,注浆管间连接钢管套丝后,用管箍连接,根据设计图纸所确定的钻孔位置,在距离楼板(5)相对较远位置,按照施工方案从顶层依次向下进行钻孔; 步骤四:待钻孔完成后,进行清孔工作,清孔方法包括换浆、抽浆、掏渣、空压机喷射、或砂浆置换,在清孔排渣时,需保持孔内水头,防止坍孔,清孔后应从孔底提出泥浆试样,进行性能指标试验,试验结果应符合规定; 步骤五:待清孔完成后,将施工准备好的钢筋或钢绞线(I)穿入钻孔内,使钢筋或钢绞线(I)保持在钻孔中央位置; 步骤六:待钢筋或钢绞线(I)架立完成后向钻孔内注入聚合物砂浆(2); 步骤七:施工完成整体结构从而形成墙体后增暗圈梁(4),并进行验收。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形成的砌筑墙体内后增暗圈梁抗震加固结构,包括原砌筑墙体(3),其特征在于:在原砌筑墙体(3)内设置有墙体后增暗圈梁(4),所述墙体后增暗圈梁⑷由设置在原砌筑墙体⑶横向居中位置的通长水平钻孔、钻孔内穿设的钢筋或钢绞线⑴以及钻孔内灌注的聚合物砂浆⑵构成。
3.根据权要求2所述的砌筑墙体内后增暗圈梁抗震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孔直径为 40mm-150mm。
4.根据权要求3所述的砌筑墙体内后增暗圈梁抗震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孔直径为 80mm-120mm。
5.根据权要求2所述的砌筑墙体内后增暗圈梁抗震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或钢绞线(I)位于钻孔内横截面正中。
6.根据权要求5所述的砌筑墙体内后增暗圈梁抗震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采用搭接或焊接形式。
7.根据权要求2所述的砌筑墙体内后增暗圈梁抗震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采用HRB335钢筋。
【文档编号】E04G21/00GK103498567SQ201310476731
【公开日】2014年1月8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12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12日
【发明者】董有, 甄进平, 谢建明, 王建红, 吴保光, 郑方昊遐, 李薇 申请人:北京筑福国际工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