桅杆用翻转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0231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桅杆用翻转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施工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桅杆用翻转机构。
背景技术
在工程施工中桅杆需要能过转动来调整施工姿态,一般把桅杆的一个点固定在底盘上,把另外一个点固定在油缸的活塞杆上,油缸开始工作活塞杆就推动着桅杆以与底盘固定的点为轴进行转动。这种结构比较可靠,能提供的翻转扭矩也比较的大,是工程机械最常使用的方式。但是这种结构必须要在设备中设置液压系统,并且还受到结构的限制。当应用于一些小型设备,或者没有液压系统的设备中则无法使用。如设备受到重量的限制(60KG),不能采用油缸翻转。其使用具有局限性,且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生产技术中所采用结构具有局限性,成本高等缺点,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桅杆用翻转机构,从而操作简单,无需设置液压系统,通过伺服电机即可完成桅杆的翻转动作,结构简单、合理、可靠。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桅杆用翻转机构,包括摆动输入装置,所述摆动输入装置的输出端通过第一平键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一端通过第一轴承装置支撑安装,所述传动杆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轴承装置支撑安装,所述第二轴承装置的一侧的传动杆上通过紧固件安装定位板,所述传动杆的中部安装通过第二平键安装有支座,所述支座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挡圈轴向定位,所述支座的底部通过第二螺栓连接推进架,所述推进架的一端通过定位销与定位板连接,并在定位板的一侧安装控制其定位的星形把手。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摆动输入装置的结构为:包括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通过第一螺钉安装于连接盘的一端,所述连接盘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螺钉连接减速机;所述第一轴承装置的结构为:所述传动杆上安装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一端的传动杆上安装有联接套,所述联接套上通过油封安装有第一盖板,所述第一轴承另一端的传动杆上通过油封安装第二盖板,其外部安装第一轴承座,并通过第一螺栓紧固;所述第二轴承装置的结构为:包括安装于传动杆另一端的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的一端通过油封安装第三盖板,所述第二轴承外部安装第二轴承座,所述第二轴承的另一端安装第二挡圈和轴承盖,所述轴承盖通过紧固件与第二轴承座连接;位于第三盖板一侧的传动杆上安装定位板,所述定位板动过紧固件安装于第二轴承座上;所述定位板上开有圆弧滑槽,所述推进架沿着所述圆弧滑槽滑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操作简便,不受设备重量的限制,通过伺服电机驱动,加上二级减速增大扭矩的方式进行桅杆的翻转,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具有局限性的缺陷,简化了 翻转结构,降低了成本。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侧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摆动输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摆动输入装置;101、伺服电机;102、第一螺钉;103、连接盘;104、第二螺钉;105、减速机;2、第一平键;3、联接套;4、第一盖板;5、第一轴承座;6、第一螺栓;7、第一轴承;8、第二盖板;9、油封;10、传动杆;11、第一挡圈;12、第二平键;13、支座;14、第二螺栓;15、定位板;16、第二轴承座;17、第三盖板;18、轴承盖;19、第二挡圈;20、定位销;21、推进架;22、星形把手;23、圆弧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桅杆用翻转机构,包括摆动输入装置1,摆动输入装置I的输出端通过第一平键2连接有传动杆10,传动杆10的一端通过第一轴承装置支撑安装,传动杆10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轴承装置支撑安装,第二轴承装置的一侧的传动杆10上通过紧固件安装定位板15,传动杆10的中部安装通过第二平键12安装有支座13,支座13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挡圈11轴向定位,支座13的底部通过第二螺栓14连接推进架21,推进架21的一端通过定位销20与定位板15连接,并在定位板15的一侧安装控制其定位的星形把手22 ;定位板15上开有圆弧滑槽23,推进架21沿着圆弧滑槽23滑动,且星形把手22与定位销20的配合可以方便的锁紧推进架21的位置。如图3所示,摆动输入装置I的结构为:包括伺服电机101,伺服电机101通过第一螺钉102安装于连接盘103的一端,连接盘103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螺钉104连接减速机105。如图1所示,第一轴承装置的结构为:传动杆10上安装第一轴承7,第一轴承7 —端的传动杆10上安装有联接套3,联接套3上通过油封9安装有第一盖板4,第一轴承7另一端的传动杆10上通过油封9安装第二盖板8,其外部安装第一轴承座5,并通过第一螺栓6紧固。如图1所示,第二轴承装置的结构为:包括安装于传动杆10另一端的第二轴承,第二轴承的一端通过油封9安装第三盖板17,第二轴承外部安装第二轴承座16,第二轴承的另一端安装第二挡圈19和轴承盖18,轴承盖18通过紧固件与第二轴承座16连接;位于第三盖板17 —侧的传动杆10上安装定位板15,定位板15动过紧固件安装于第二轴承座16上。实际使用过程中,伺服电机101由程序控制正反转,推进架21在传动杆10的带动下实现正反转,在转到需要的位置是用星形把手22锁定位置即可。使用方便。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伺服电机101采用松下MSMD022P1U,功率200W,输入转速80r/min,恒扭矩输出0.64N.M;减速机105采用西帝P63(减速比1=4),MU50 (减速比1=80),总减速比320。最终输出速度0.25r/min,输出扭矩204.8匪。[0024]以上描述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不是对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所限定的范围参见权利要求,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
权利要求1.一种桅杆用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摆动输入装置(1),所述摆动输入装置(I)的输出端通过第一平键(2)连接有传动杆(10),所述传动杆(10)的一端通过第一轴承装置支撑安装,所述传动杆(10)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轴承装置支撑安装,所述第二轴承装置的一侧的传动杆(10)上通过紧固件安装定位板(15),所述传动杆(10)的中部安装通过第二平键(12 )安装有支座(13),所述支座(13 )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挡圈(11)轴向定位,所述支座(13)的底部通过第二螺栓(14)连接推进架(21),所述推进架(21)的一端通过定位销(20)与定位板(15)连接,并在定位板(15)的一侧安装控制其定位的星形把手(2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桅杆用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输入装置(I)的结构为:包括伺服电机(101),所述伺服电机(101)通过第一螺钉(102)安装于连接盘(103)的一端,所述连接盘(103)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螺钉(104)连接减速机(105)。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桅杆用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承装置的结构为:所述传动杆(10)上安装第一轴承(7),所述第一轴承(7)—端的传动杆(10)上安装有联接套(3),所述联接套(3)上通过油封(9)安装有第一盖板(4),所述第一轴承(7)另一端的传动杆(10)上通过油封(9)安装第二盖板(8),其外部安装第一轴承座(5),并通过第一螺栓(6)紧固。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桅杆用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轴承装置的结构为:包括安装于传动杆(10)另一端的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的一端通过油封(9)安装第三盖板(17),所述第二轴承外部安装第二轴承座(16),所述第二轴承的另一端安装第二挡圈(19)和轴承盖(18),所述轴承盖(18)通过紧固件与第二轴承座(16)连接;位于第三盖板(17) —侧的传动杆(10)上安装定位板(15),所述定位板(15)动过紧固件安装于第二轴承座(16)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桅杆用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15)上开有圆弧滑槽(23 ),所述推进架(21)沿着所述圆弧滑槽(23 )滑动。
专利摘要一种桅杆用翻转机构,包括摆动输入装置,所述摆动输入装置的输出端通过第一平键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一端通过第一轴承装置支撑安装,所述传动杆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轴承装置支撑安装,所述第二轴承装置的一侧的传动杆上通过紧固件安装定位板,所述传动杆的中部安装通过第二平键安装有支座,所述支座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挡圈轴向定位,所述支座的底部通过第二螺栓连接推进架,所述推进架的一端通过定位销与定位板连接,并在定位板的一侧安装控制其定位的星形把手。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操作简便,不受设备重量的限制,通过伺服电机驱动,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具有局限性的缺陷,简化了翻转结构,降低了成本。
文档编号E04H12/18GK203050213SQ20132002243
公开日2013年7月10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16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16日
发明者林宗辉 申请人:无锡市安迈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