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冲击音的地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0465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降低冲击音的地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降低冲击音的地板结构。
背景技术
作为独栋建筑和公寓住宅的地板冲击音降低方法之一,有被称作防振或者缓冲的方法,即,使用防振橡胶等防振材料缓冲冲击以抑制声音的产生。然而,在使用防振材料的降低方法中,防振材料越柔软,就越能有效地降低冲击音,但如果防振材料柔软,就会引起例如产生振动损坏、或者失去作为地板的稳定感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鉴于这种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地降低冲击音而又不会产生振动损坏或者失去作为地板的稳定感的地板结构。上述问题是通过下面的地板结构解决的,该地板结构的特征在于,多块楼板排列成彼此相邻状态并使该多块楼板(床版)的端部或者中间部承载于共同的梁托(受《■材),该梁托朝向地板梁的延伸方向,并经由防振材料支承于地板梁。在该地板结构中,由于利用共同的梁托承载排列成彼此相邻状态的多块楼板,并在该梁托与地板梁之间夹设防振材料,从而使多块楼板的自重经由梁托作用于防振材料,能够降低振动系统的固有振动频率,因此,能够降低冲击音、尤其是重地板冲击音。特别是在楼板由ALC板等轻楼板构成的情况下,能够有效降低冲击音。而且,由于是利用地板的自重来增大防振材料所承受的载荷以降低固有振动频率的结构,因此,还能够将物品向 地板上的堆放所引起的地板位移量抑制得较小,并且不会失去作为地板的稳定性。另外,降低固有振动频率是通过增大作用于防振材料的地板的自重来进行的,因此不会发生振动损坏。在梁托由沿地板梁延伸方向间隔配置的多个防振材料支承的情况,尤其是防振材料之间的间隔尺寸比每一块楼板的尺寸都大的情况下,能够有效降低固有振动频率,从而能够更加有效地降低冲击音。当梁托在长度方向上的至少三个部位由防振材料支承的情况下,当冲击输入到夹持中间防振材料的其中一侧的楼板时,就能够通过夹持该防振材料的另一侧的楼板的自重,抑制所述其中一侧的楼板的振动。即,原本由于楼板与地板梁构成为一体而产生的低频振动会被梁托所吸收,而且,通过使夹持中间的防振材料的两侧的载荷向相反方向相互作用,会起到衰减效果。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地板结构的立体分解图。图2中的(a)是同侧图面,是图3中的(b)的1_1剖视图,图2中的(b)是图2中的(a)的I1-1I剖视图。图3中的(a)是地板梁的俯视图,图3中的(b)是设置楼板的状态下的俯视图。图4是表示效果确认试验中的激振点位置的地板平面图。图5中的(a)、图5中的(b)分别是表示测定结果的曲线图。图6中的(a)、图6中的(b)分别是表示其他实施方式的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I地板梁2 ALC 板(楼板)3共同的梁托4防振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基于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在图1至图3所示的实施方式的地板结构中,I是地板梁,2是楼板,3是梁托,4是防振材料。如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地板结构使排列成彼此相邻状态的多块楼板2在其两端部被地板梁I支撑而形成地板,地板具有例如铺设六块榻榻米的宽度,沿其长边方向排列有六块楼板2。如图1及图2所示,地板梁I由H型钢构成,楼板2由俯视时呈方形的ALC板构成。上述楼板2经由梁托3和防振材料4支撑于地板梁I。梁托3由T型钢构成,具有承载六块楼板6的长度尺寸,梁托3使梁腹3a在上,凸缘3b在下,朝向地板梁I的长度方向,并且经由防振材料4支承在地板梁I之上。防振材料4由防振橡胶等橡胶或者橡胶状的部件等构成,并在其长度方向的两端部和中央部这三点支承梁托3。S卩,梁托3在其长度方向上承载六块楼板2,并在防振材料4所限定的防振支承部间分别三块承载楼板2。该梁托3利用对梁腹3a进行夹持的一侧的凸缘部分的上表面承载对地板梁I进行夹持的一侧的六块楼板2的端部下表面,并利用对梁腹3a进行夹持的另一侧的凸缘部分的上表面承载对地板梁I进行夹持的另一侧的六块楼板2的端部下表面。此外,在梁托3与楼板2之间夹入有衬垫( 7 )5,该衬垫5调整彼此相邻的楼板2的不平顺并使楼板2易于沿横向滑动,同时防止二次激振音。并且,该梁托3的梁腹3a向夹有地板梁I的楼板2、2间的间隙内突出进入而避开楼板2、2。如图2中的(a)所示,梁托3将其凸缘3b的宽度尺寸与地板梁I的上凸缘Ia的宽度尺寸设计为同样大小,另外,为了提高梁托3的刚性,梁腹3a的高度尺寸在不从楼板2的上表面向上方突出的范围内设计得尽可能大。另外,在实施方式中,地板梁I的截面二次轴矩为1050cm4左右,对应于此,梁托3的截面二次轴矩为114cm4左右。S卩,由防振材料4以某间距支承的梁托3的弹性位移量被设定为与将楼板2直接设置到地板梁I的情况下的地板梁I的弹性位移量大小相同。防振材料4的厚度尺寸比梁托3的弹性挠曲量大就可以,因而,若由防振材料4所确定的防振支承部间的尺寸为1800mm左右,则防振材料4的厚度尺寸只要设定为3mm以上,优选设定为5 8mm的范围内即可。并且,如图2中的(b)所示,楼板2使用金属固定件6将其挂钩6a悬挂在地板梁I的上凸缘Ia的下表面侧并将其挂钩6a沿上下方向紧固,从而固定于地板梁1,通过该固定,梁托3也被固定于地板梁I。即,梁托3借助防振材料4与地板梁I的摩擦力及防振材料4与梁托3的摩擦力而无横向移动地固定于地板梁I上的固定位置。通过该固定,进一步还会使梁托3的梁腹3a作为楼板2的偏移阻止件起作用。6b是弹性元件,其被夹入到金属固定件6的挂钩6a与地板梁I的上凸缘Ia的下表面之间。施工时,只要在向地板梁I上设置防振材料4和梁托3以后,放置楼板2并利用金属固定件6将楼板2固定于地板梁I即可。防振材料4和梁托3的施工既可以将防振材料4以规定间隔设置到地板梁I之上,并使梁托3承载于其上,也可以预先将防振材料4以规定间隔安装于梁托3的凸缘3b的下表面,并使该梁托3以防振材料4在下的方式承载于地板梁I。可以在梁托3上开设孔等,以使其能够被起重机吊起。附图标记7为作为修整基础的背衬面材。在上述地板结构中,由于构成为利用共同的梁托3承载多块楼板2,并向该梁托3与地板梁I之间夹设防振材料4,以使多块楼板2的自重经由梁托3作用于防振材料4的结构,并构成为在地板梁I延伸的方向上隔开三块楼板2的尺寸大小的间隔并利用两端、中央这三点对梁托3进行防振支承的结构,因此,能够降低振动系统的固有振动频率,从而能够有效地降低冲击音、尤其是重地板冲击音。而且,由于是构成为通过楼板2的自重降低固有振动频率的结构,因此,还能够将物品向地板上的堆放所引起的地板位移量抑制得较小,并且不会失去作为地板的稳定性,也不会产生振动损坏。另外,由于梁托3在长度方向的两端及中央这三点由防振材料4所支承,因此,当冲击输入到夹持中间防振材料4的其中一侧的楼板时,就能够通过另一侧的楼板的自重抑制该冲击所引起的振动。也就是说,原本楼板由于与地板梁构成为一体而产生的低频振动会被梁托吸收,而且,通过使夹持中间的防振材料的两侧的载荷向相反方向相互作用,会起到衰减效果。此时的衰减元件是金属固定件6、梁托3所具有的弹性和防振材料4等。另外,根据上述地板结构,能够发挥例如如下各种效果:无论地板梁的振动特性如何都能够设定振动特性,能够低成本地达成预期目的,也能够容易地进行复杂方案的应对,应对地震时的横摇等也安全,而且由于从楼板2到地板梁I之间具有几个弹性元件,因此能够防止传导固体声。另外,在将激振点设置在图4的位置,测定地板冲击音水平并取平均值时,得到了图5中的(a)所示的结果。由该结果可知,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的地板结构,在决定重地板冲击音的性能评价的63Hz区域内,效果量大约变为5dB,能够得到一个级别的改善效果。并且,若考虑每个激振点的特性,则可知,与以往不同,越是在楼板跨距的中央部位效果就越明显。另外,若在1/3倍频程处观察,则如图5中的(b)所示,改善量在此前一直比较困难的50Hz (1/3倍频程)处达到5 8dB,由于80Hz的水平由顶棚降低,因此,通过与顶棚的组合可以进一步发挥优越性。图6中的(a)是表示处于外壁中的结构的图,出于与外壁面板8的配合关系上的原因,图6中的(a)是将角钢作为梁托3使用的情况下的结构。需要说明的是,在为幕墙形式等的情况下,也可以就使用T型钢。图6中的(b)表示将楼板2的下表面降低到地板梁I的上表面下方的形式的地板结构,只要使此时的梁托3将左右的承载用角型材3c、3c用金属件3d接合成帽状,并使防振材料4夹设在金属件3d与地板梁I的上凸缘Ia上表面之间就可以。以上表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此,在不脱离实用新型思想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更。例如,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表示了楼板由ALC板构成的情况,但不局限于此,无论是钢铁构架建筑物、木制建筑物还是面板式建筑物,都可以由各种楼板构成,这是毫无疑问的。另外,梁托需要是那种具备承载楼板所需的充足的刚性的部件,因此一般而言,梁托可以形成为在楼板的端部支承楼板的结构,但不一定非要是端部,也可以构成为如下结构,即,使梁托具有所需的刚性,并在楼板的端部之间的中间部支承楼板。另外,可以将各种材料用作防振材料。本实用新型的地板结构由于为上述的地板结构,因此能够有效地降低冲击音,而不会超声振动损坏,或者失去作为地板的稳定性。
权利要求1.一种降低冲击音的地板结构,其特征在于, 由ALC板构成的多块楼板排列成彼此相邻状态并使该多块楼板的端部或者中间部承载于共同的梁托, 该梁托朝向地板梁的延伸方向,并经由沿该方向以相比于每一块楼板的尺寸更大的间隔尺寸配置的多个防振材料支承于地板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低冲击音的地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梁托在长度方向上的至少三个部位由防振材料支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降低冲击音的地板结构,该降低冲击音的地板结构能够有效地降低冲击音而又不会产生振动损坏或者失去作为地板的稳定感。多块ALC板(2)排列成彼此相邻状态并使该多块ALC板(2)的端部承载于共同的梁托(3),该梁托(3)由T型钢构成,该梁托(3)朝向地板梁(1)的延伸方向,并经由防振材料(4)支承于地板梁(1)。梁托(3)的两端及中央由在长度方向间隔配置防振材料(4)所支承,防振材料(4)之间的间隔尺寸,例如设定楼板的2/3块左右的尺寸。
文档编号E04B5/14GK203066313SQ20132003154
公开日2013年7月17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21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21日
发明者矢岛浩之 申请人:大和房屋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