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剪力墙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0464阅读:4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装配式剪力墙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特别是一种新型装配式剪力墙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剪力墙住宅建设多采用现浇形式,现场工作量大、建筑材料消耗量大、建筑用水量大、产出建筑垃圾多、环境污染严重。装配式建筑大部分为装配式框架结构。装配式剪力墙结构还处于开发研究阶段,已建成的装配式剪力墙结构装配程度不高,存在吊装就位困难及预制构件甩出钢筋全部焊接或机械套筒连接带来的高造价等问题,还有一些外挂墙体采用预制但不参与受力,没有充分发挥预制墙体的受力潜能。并且装配式剪力墙结构没有统一的标准,导致构件样式不统一,使构件厂不能大规模生产,从而限制了装配式剪力墙结构的大面积推广。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装配程度较高的装配式剪力墙结构。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装配式剪力墙结构,包括墙体和暗柱,所述墙体和所述暗柱均为预制件,所述墙体连接在两个所述暗柱之间。所述暗柱的左右两侧设有预埋钢板I和横向锚固钢筋I,所述墙体的左右两侧均设有预埋钢板II和横向锚固钢筋II,所述暗柱和所述墙体通过预埋钢板I和预埋钢板II连接,所述暗柱与所述墙体之间后浇有混凝土。上下相邻的所述暗柱通过套筒灌浆连接,上下相邻的所述墙体之间设有预埋的定位结构和纵向锚固钢筋,并且在上下相邻的所述墙体之间后浇有混凝土。所述定位结构包括预埋在位于上方的所述墙体内的上连接钢管和预埋在位于下方的所述墙体内的下连接钢管,所述上连接钢管的上部设有锚固结构,下部设有逐渐收缩的锥台结构,所述下连接钢管的下部设有锚固结构,所述锥台结构插接在与其位置对应的所述下连接钢管内,所述上连接钢管和所述下连接钢管焊接。所述预埋钢板I通过与其垂直连接的暗柱锚板固定在所述暗柱内,在所述暗柱锚板远离所述预埋钢板I的侧面上设有锚筋I,所述预埋钢板II通过与其垂直连接的预制墙体锚板固定在所述墙体内,在所述预制墙体锚板远离所述预埋钢板II的侧面上设有锚筋II。所述预埋钢板I和所述预埋钢板II之间设有连接螺栓和焊缝。每根所述暗柱的高度为两层或三层层高。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将暗柱(约束边缘构件或构造边缘构件)预制,提高了剪力墙的装配程度,并且两层或三层一并预制,减少暗柱主筋连接次数、减少现场钢筋绑扎、减少现场混凝土浇筑量,还可作为墙体吊装时的支撑,解决了暗柱处支模困难、钢筋绑扎复杂等难题;本实用新型将预制构件标准化、模数化,利于构件厂大规模生产,同时大大减少了设计环节的工作量;在施工现场进行拼接组装,提高施工速度,降低劳动强度,同时保证建筑结构的质量。

图1为本实用新型预制暗柱与预制外墙连接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预制暗柱与预制内墙连接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预制暗柱与预制外墙配筋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预制暗柱与预制内墙配筋示意图;图5为图3的A-A剖面示意图;图6为图3的B-B剖面示意图;图7为图3的C-C剖面示意图;图8为图5的D连接节点放大示意图;图9为图6的E连接节点放大示意图;图10为图3的F节点放大示意图;图11为图3的H节点放大示意图。图中:1、暗柱;2、墙体;3、预埋钢板I ;4、横向锚固钢筋I ;5、预埋钢板II ;6、横向锚固钢筋II ;7、套筒;8、纵向锚固钢筋;9、上连接钢管;10、下连接钢管;11、暗柱锚板;
12、锚筋I ;13、预制墙体锚板;14、锚筋II ;15、连接螺栓;16、焊缝。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请参阅图1 图11,一种装配式剪力墙结构,包括墙体2和暗柱1,所述墙体2和所述暗柱I均为预制件,所述墙体2连接在两个所述暗柱I之间。墙体2可以为图1所示的外墙体或图2所示的内墙体;暗柱I可以为T字型、L字型、十字型和一字型中的任意一种形式。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暗柱I的左右两侧设有预埋钢板I 3和横向锚固钢筋I 4,所述墙体2的左右两侧均设有预埋钢板II 5和横向锚固钢筋II 6,所述暗柱I和所述墙体2通过预埋钢板I 3和预埋钢板II 5连接,所述暗柱I与所述墙体2之间后浇有混凝土。上下相邻的所述暗柱I通过套筒7灌浆连接,上下相邻的所述墙体2之间设有预埋的定位结构和纵向锚固钢筋8,并且在上下相邻的所述墙体2之间后浇有混凝土。所述定位结构包括预埋在位于上方的所述墙体2内的上连接钢管9和预埋在位于下方的所述墙体2内的下连接钢管10,所述上连接钢管9的上部设有锚固结构,下部设有逐渐收缩的锥台结构,所述下连接钢管10的下部设有锚固结构,所述锥台结构插接在与其位置对应的所述下连接钢管10内,所述上连接钢管9和所述下连接钢管10焊接。所述预埋钢板I 3通过与其垂直连接的暗柱锚板11固定在所述暗柱I内,在所述暗柱锚板11远离所述预埋钢板I 3的侧面上设有锚筋I 12,所述预埋钢板II 5通过与其垂直连接的预制墙体锚板13固定在所述墙体2内,在所述预制墙体锚板13远离所述预埋钢板II 5的侧面上设有锚筋II 14。所述预埋钢板I 3和所述预埋钢板II 5之间设有连接螺栓15和焊缝16。每根所述暗柱I的高度为两层或三层层高,以减少装配次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施工方法为:a.根据设计计算从构件厂选择合适规格的预制暗柱、预制剪力墙内墙体、预制剪力墙外墙体,运送至施工现场;b.按设计图纸将同层预制暗柱进行吊装,需保证下段构件竖向受力钢筋准确插入上段构件预埋的连接套筒中,定位完成后,通过灌浆孔灌注高强灌浆料进行锚固;c.待预制暗柱吊装、连接完成后,依照施工顺序吊装内外墙体,吊装墙体时,上下片墙体之间采用定位结构进行连接;将墙体上预埋钢板II与预制暗柱上预埋钢板I进行螺栓连接,使预制暗柱在吊装过程中充当支撑作用,待墙体位置精调完成后,再将钢板和定位结构进行焊接连接;d.待预制暗柱与预制墙体连接完成后,半预制叠合楼板也安装完成后,布置楼板上层钢筋网,在预制暗柱与预制墙体之间布置钢筋并支模,然后浇筑现浇混凝土形成剪力墙整体结构;e.选用合适规格构件依次进行其它楼层预制构件的拼装施工,最终形成标准化装配式剪力墙结构。尽管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
,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
仅仅是示意性的,并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装配式剪力墙结构,包括墙体和暗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和所述暗柱均为预制件,所述墙体连接在两个所述暗柱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剪力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暗柱的左右两侧设有预埋钢板I和横向锚固钢筋I,所述墙体的左右两侧均设有预埋钢板II和横向锚固钢筋II,所述暗柱和所述墙体通过预埋钢板I和预埋钢板II连接,所述暗柱与所述墙体之间后浇有混凝土。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配式剪力墙结构,其特征在于,上下相邻的所述暗柱通过套筒灌浆连接,上下相邻的所述墙体之间设有预埋的定位结构和纵向锚固钢筋,并且在上下相邻的所述墙体之间后浇有混凝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配式剪力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结构包括预埋在位于上方的所述墙体内的上连接钢管和预埋在位于下方的所述墙体内的下连接钢管,所述上连接钢管的上部设有锚固结构,下部设有逐渐收缩的锥台结构,所述下连接钢管的下部设有锚固结构,所述锥台结构插接在与其位置对应的所述下连接钢管内,所述上连接钢管和所述下连接钢管焊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式剪力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钢板I通过与其垂直连接的暗柱锚板固定在所述暗柱内,在所述暗柱锚板远离所述预埋钢板I的侧面上设有锚筋I,所述预埋钢板II通过与其垂直连接的预制墙体锚板固定在所述墙体内,在所述预制墙体锚板远离所述预埋钢板II的侧面上设有锚筋II。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式剪力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钢板I和所述预埋钢板II之间设有连接螺栓和焊缝。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剪力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每根所述暗柱的高度为两层或三层层高。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剪力墙结构,包括墙体和暗柱,所述墙体和所述暗柱均为预制件,所述墙体连接在两个所述暗柱之间。本实用新型将暗柱预制,提高了剪力墙的装配程度,并且两层或三层一并预制,减少暗柱主筋连接次数、减少现场钢筋绑扎、减少现场混凝土浇筑量,还可作为墙体吊装时的支撑,解决了暗柱处支模困难、钢筋绑扎复杂等难题;本实用新型将预制构件标准化、模数化,利于构件厂大规模生产,同时大大减少了设计环节的工作量;在施工现场进行拼接组装,提高施工速度,降低劳动强度,同时保证建筑结构的质量。
文档编号E04B2/56GK203049832SQ20132003149
公开日2013年7月10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22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22日
发明者张锡治, 凌光荣, 安海玉, 贾莉, 李义龙 申请人:天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