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纵筋局部屈曲约束的钢筋混凝土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2405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纵筋局部屈曲约束的钢筋混凝土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建筑用钢筋混凝土柱结构,尤其涉及一种纵筋局部屈曲约束的钢筋混凝土柱。
背景技术
现代建筑中,一般采用钢筋混凝土柱作为建筑基础支撑。现有的钢筋混凝土柱,一般为以下结构,包括多根竖直设置的纵筋,纵筋围绕布置为矩形或圆形,纵筋外侧绕纵筋设置有若干矩形或圆形的箍筋,箍筋水平设置且沿纵向间隔排布,纵筋与箍筋一起构成钢筋框架结构,然后以钢筋框架结构为基础浇筑混凝土形成混凝土柱,混凝土柱将钢筋框架结构包裹于其内。这种现有的钢筋混凝土柱支撑结构,在我国地震中高烈度地区框架结构柱纵筋存在受到屈曲失稳破坏的可能,在地震发生中,柱两端弯矩和剪力很大,混凝土保护层会严重开裂甚至剥落,然后箍筋很可能脱开,在较高轴压比情况下,纵筋会发生屈曲失稳破坏,导致柱体强度和刚度瞬间降低,引起结构发生严重破坏甚至倒塌。故上述现有的钢筋混凝土柱结构,存在着抗震性能差的缺陷,地震发生时容易屈曲失稳而倒塌。为了解决该缺陷,一般可以采取减小箍筋间距和增加拉筋的方式,但这样会增加一定成本,同时没有从原理上解决问题,其抗震效果仍然较差。现有技术中,还存在部分用于提高建筑支撑抗震性的技术,例如申请号200910195822.9所公开的一种钢筋直立式混凝土构件-屈曲约束支撑连接节点,以及专利申请号201010292941.9所公开的一种建筑节能与结构一体化墙板式屈曲约束支撑。这些技术中,均是采用了一种屈曲约束单元设置到钢筋框架中,能够一定程度上提高钢筋框架的屈曲约束效果。但仍然存在结构复杂以及抗震效果较差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上述问题和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怎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抗震效果优良的纵筋局部屈曲约束的钢筋混凝土柱。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纵筋局部屈曲约束的钢筋混凝土柱,包括混凝土柱和包裹于混凝土柱内的钢筋框架结构,所述钢筋框架结构包括多根竖直设置的纵筋和沿纵向间隔排布且围绕纵筋水平设置的箍筋,其特征在于,所述每根纵筋的端部位置还套设有套筒,套筒内与纵筋之间填充有填充材料,其中套筒处的箍筋连接布置在套筒外侧。本实用新型中,在纵筋的端部套设套筒,套筒内设置填充材料,这样套筒与填充材料一起,为纵筋端部提供一个极大的屈曲约束效果。由于纵筋端部位置为塑性铰区,此处在地震时为最容易屈曲变形的位置,此处提供了一定强度的屈曲约束效果后,就极大地提高了这个混凝土柱的抗屈曲失稳能力,能够承受更大的地震作用。同时此结构具有结构简单,施工方便的优点。作为优化,所述套筒为钢管。钢管具有自身硬度强度高的优点,能够避免套筒自身被破坏而失效。同时钢管便于与箍筋连接时采用焊接相连。 作为优化,所述填充材料为混合砂浆材料。具有价格便宜,填充效果好等优点。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抗震效果优良的优点,其极大地增强了钢筋混凝土柱的抗失稳能力,使其能够承受更大地震荷载,特别适合在地震中高烈度地区推广应用。说明书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单独钢筋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本具体实施方式
为,一种纵筋局部屈曲约束的钢筋混凝土柱,包括混凝土柱和包裹于混凝土柱内的钢筋框架结构,所述钢筋框架结构如
图1所示,包括多根竖直设置的纵筋I和沿纵向间隔排布且围绕纵筋水平设置的箍筋2,所述每根纵筋I的端部位置还套设有套筒3,套筒3内与纵筋I之间填充有填充材料,其中套筒3处的箍筋2连接布置在套筒3外侧。本具体实施方式
中,所述套筒3为钢管。所述填充材料(未显示)为混合砂浆材料。图中标号4是底端基础。上述具体实施方式
,应视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示例而不是限制,具体实施时,所述套筒还可以采用其他材料的套筒,所述填充材料还可以采取其他材质或配方的填料,应视为仍然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纵筋局部屈曲约束的钢筋混凝土柱,包括混凝土柱和包裹于混凝土柱内的钢筋框架结构,所述钢筋框架结构包括多根竖直设置的纵筋和沿纵向间隔排布且围绕纵筋水平设置的箍筋,其特征在于,所述每根纵筋的端部位置还套设有套筒,套筒内与纵筋之间填充有填充材料,其中套筒处的箍筋连接布置在套筒外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纵筋局部屈曲约束的钢筋混凝土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为钢管。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纵筋局部屈曲约束的钢筋混凝土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材料为混合砂浆。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纵筋局部屈曲约束的钢筋混凝土柱,包括混凝土柱和包裹于混凝土柱内的钢筋框架结构,所述钢筋框架结构包括多根竖直设置的纵筋和沿纵向间隔排布且围绕纵筋水平设置的箍筋,其特征在于,所述每根纵筋的端部位置还套设有套筒,套筒内与纵筋之间填充有填充材料,其中套筒处的箍筋连接布置在套筒外侧。所述套筒为钢管。所述填充材料为混合砂浆材料。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抗震效果优良的优点,其极大地增强了钢筋混凝土柱的抗失稳能力,使其能够承受更大地震作用,特别适合在地震中高烈度地区推广应用。
文档编号E04B1/98GK203066356SQ20132010420
公开日2013年7月17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7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7日
发明者侯思宇, 陈博文, 郭早阳, 伍云天 申请人:重庆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