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装配式多功能外墙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型建筑工业化建筑墙体,具体地说是一种装配式多功能外墙体。
背景技术:
我国传统建筑生产方式存在着建筑能耗较高、资源消耗大、工程质量和安全问题较多、建筑业科技含量较低、劳动生产率低、环境负荷大等问题,随着建筑市场劳动力短缺日益凸显,变革传统建筑生产方式,推行新型建筑工业化是我国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和必然选择。目前,装配式外墙体主要以轻型型钢为龙骨,以EPS保温砂浆为保温夹层,且主要应用于钢结构建筑,存在耐久性差、热桥效应显著、造价高昂、与钢筋混凝土结构适应性差等诸多问题。
发明内容为解决目前装配式外墙体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用于现浇混凝土结构体系或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体系的装配式多功能外墙体,其集围护、保温、装饰、防水等多种功能于一体。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装配式多功能外墙体,其特征在于:它为框架夹层复合结构,以细石钢筋混凝土框架为龙骨,框架的框格内填充泡沫混凝土并留有一窗洞,细石钢筋混凝土框架的内、外侧固定安装水泥纤维面板,所述的水泥纤维面板上设有装饰层。进一步,所述的细石钢筋混凝土框架为预制的整体式钢筋混凝土结构,细石钢筋混凝土框架的左、右侧埋有拉结钢筋,顶部埋有起吊环,底部埋有预埋铁件,窗洞两侧的竖向框架中埋有临时斜撑支撑点;细石钢筋混凝土框架上开有平行于墙面的线管穿孔及垂直于墙面的锚固内、外侧水泥纤维面板用的锚固通孔。框架尺寸按开间大小进行设计,为保证框架强度及满足对钢筋的防护要求,框架的宽为60-80mm,根据节能、隔音等要求对框架的厚度进行调整,可在120-240_范围内调整。拉结钢筋用于装配式多功能外墙体与柱的拉接,起吊环用于生产及安装过程中的装吊,预埋铁件用于安装时与楼板上的预留铁件焊接,临时斜撑支撑点用于安装过程中可调型斜撑件的临时固定。进一步,所述的泡沫混凝土为现场浇筑的泡沫混凝土或预制的泡沫混凝土保温板,兼具良好的保温性能、耐久性能、防火性能等。现场浇筑的泡沫混凝土有利于墙体内线管的埋设,而预制的泡沫混凝土保温板则无需养护,生产速度快。进一步,所述内侧水泥纤维面板厚度为5-8_,且四边分别与细石钢筋混凝土框架四周边缘齐平;外侧水泥纤维面板具有防水功能,厚度为10-20_,底边与细石钢筋混凝土框架底端齐平,其余三边比细石钢筋混凝土框架边缘外延120-400mm ;内、外侧水泥纤维面板通过粘结砂浆与细石钢筋混凝土框架粘结,并用拉结螺栓穿过细石钢筋混凝土框架上的锚固通孔进行对拉锚固。[0008]进一步,所述的装饰层直接设于水泥纤维面板上,为涂料层或面砖。由于水泥纤维面板表面平整,可直接在水泥纤维面板上做装饰层。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实用新型的装配式多功能外墙体适用于装配整体式结构建筑或现浇混凝土结构建筑,与建筑主体结构拼接牢固,整体性好;2.本实用新型的装配式多功能外墙体集围护、保温、装饰、防水等功能于一体,所有工序一步到位,安装过程中不必架设外手脚架,施工速度快,经济效益明显;3.本实用新型的装配式多功能外墙体所用材料基本为无机材料,耐久性能、防火性能好。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细石钢筋混凝土框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装配式多功能外墙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装配式多功能外墙体与柱拼接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装配式多功能外墙体与梁、楼板拼接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如图1-2所示的装配式多功能外墙体,其为框架夹层复合结构,以细石钢筋混凝土框架I为龙骨,框架的框格内填充泡沫混凝土 12并留有一窗洞2,细石钢筋混凝土框架的内、外侧固定安装水泥纤维面板3、4,所述的水泥纤维面板上设有装饰层。所述的泡沫混凝土为现场浇筑的泡沫混凝土或预制的泡沫混凝土保温板,泡沫混凝土的容重为200-700kg/m3。所述的细石钢筋混凝土框架为预制的整体式钢筋混凝土结构,细石钢筋混凝土框架的左、右侧埋有拉结钢筋5,顶部埋有起吊环6,底部埋有预埋铁件7,窗洞两侧的竖向框架中埋有临时斜撑支撑点8 ;细石钢筋混凝土框架上开有平行于墙面的线管穿孔9及垂直于墙面的锚固内、外侧水泥纤维面板用的锚固通孔10。所述水泥纤维面板的抗折强度大于IOMPa,内侧水泥纤维面板3厚度为5_8mm,且四边分别与细石钢筋混凝土框架四周边缘齐平;外侧水泥纤维面板4具有防水功能,厚度为10-20mm,底边与细石钢筋混凝土框架底端齐平,其余三边比细石钢筋混凝土框架边缘外延120-400mm ;内、外侧水泥纤维面板通过粘结砂浆与细石钢筋混凝土框架粘结,并用拉结螺栓11穿过细石钢筋混凝土框架上的锚固通孔进行对拉锚固。上述装配式多功能外墙体的制作方法如下:如图3所示,首先,预制好细石钢筋混凝土框架,其模板可以是手工钉制的木模的,也可以是定制的整体式钢模;水平放置内侧水泥纤维面板作为底模,按需喷涂一层粘结砂浆,放置上预制的细石钢筋混凝土框架,在框格内现场浇筑泡沫混凝土或粘贴泡沫混凝土保温板,并埋设预埋线管;待现浇泡沫混凝土养护完成或泡沫混凝土粘贴结束后,其上再喷涂一层粘结砂浆,覆盖上外侧水泥纤维面板,使用拉结螺栓将内、外侧水泥纤维面板锚固在细石钢筋混凝土框架上;最后,按需安装窗框或整体窗,在内、外侧水泥纤维面板上做装饰层并粘贴保护膜。[0022]装配式多功能外墙体的安装过程如下:如图4所示,装配式多功能外墙体吊放就位后,通过墙体底部的预埋铁件与楼板19中梁20上方的预埋件13焊接,并架设可调型斜撑件14进行临时固定;装配式多功能外墙体左、右侧的拉结钢筋5与后浇混凝土柱或部分后浇混凝土柱浇筑成整体,浇筑时,装配式多功能外墙体左、右侧的外侧面板的外延部分作为外侧模板使用,并在后浇混凝土柱与外侧面板之间放置一层保温层16,减小后浇混凝土柱的热桥效应;同样地,装配式多功能外墙体顶部的外侧面板可作为后浇混凝土梁或部分后浇混凝土梁的外侧模板使用,在后浇混凝土梁与外侧面板之间放置一层保温材料层18,减小后浇混凝土梁的热桥效应,为防止后浇混凝土梁应力向下传递至装配式多功能外墙体上,可在装配式多功能外墙体顶部设置一道弹性缓冲层。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上述描述,任何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的其它形式产品,不论在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改变,凡是与本实用新型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装配式多功能外墙体,其特征在于:它为框架夹层复合结构,以细石钢筋混凝土框架(I)为龙骨,框架的框格内填充泡沫混凝土(12)并留有一窗洞(2),细石钢筋混凝土框架的内、外侧固定安装水泥纤维面板(3、4),所述的水泥纤维面板上设有装饰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多功能外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细石钢筋混凝土框架为预制的整体式钢筋混凝土结构,细石钢筋混凝土框架的左、右侧埋有拉结钢筋(5),顶部埋有起吊环¢),底部埋有预埋铁件(7),窗洞两侧的竖向框架中埋有临时斜撑支撑点(8);细石钢筋混凝土框架上开有平行于墙面的线管穿孔(9)及垂直于墙面的锚固内、外侧水泥纤维面板用的锚固通孔(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多功能外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泡沫混凝土为现场浇筑的泡沫混凝土或预制的泡沫混凝土保温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多功能外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水泥纤维面板(3)厚度为5-8mm,且四边分别与细石钢筋混凝土框架四周边缘齐平;外侧水泥纤维面板(4)具有防水功能,厚度为10-20mm,底边与细石钢筋混凝土框架底端齐平,其余三边比细石钢筋混凝土框架边缘外延120-400mm ;内、外侧水泥纤维面板通过粘结砂浆与细石钢筋混凝土框架粘结,并用 拉结螺栓(11)穿过细石钢筋混凝土框架上的锚固通孔进行对拉锚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多功能外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饰层直接设于水泥纤维面板上,为涂料层或面砖。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多功能外墙体。目前,装配式外墙体主要以轻型型钢为龙骨,以EPS保温砂浆为保温夹层,且主要应用于钢结构建筑,存在耐久性差、热桥效应显著、造价高昂、与钢筋混凝土结构适应性差等诸多问题。本实用新型为框架夹层复合结构,以细石钢筋混凝土框架为龙骨,框架的框格内填充泡沫混凝土并留有一窗洞,细石钢筋混凝土框架的内、外侧固定安装水泥纤维面板,所述的水泥纤维面板上设有装饰层。本实用新型适用于装配整体式结构建筑或现浇混凝土结构建筑,与建筑主体结构拼接牢固,整体性好;集围护、保温、装饰、防水等功能于一体,所有工序一步到位,安装过程中不必架设外手脚架,施工速度快。
文档编号E04C2/288GK203066294SQ20132010407
公开日2013年7月17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7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7日
发明者王立, 游劲秋, 马旭新, 曾宪纯, 王田凤, 岑如军, 杨燕萍, 徐国孝, 陈诗浩, 刘亚辉, 张国永 申请人:浙江省建筑科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