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型民居楼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齿轮型民居楼,其包括交通通道,环形走廊、安全楼梯、电梯和民住单元,其特征是多边形环形走廊联通,呈放射状布排的齿形居住单元构成的封闭民居楼,通过楼座基层贯通的交通通道与外界沟通,通过安全楼梯和电梯通达各层环形走廊和各居住单元。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整体结构牢固,便于居民交往,共用设施使用率高,单元采光和通透性能好,供水、电、气、暖及排污等附属设施集中、距离短、安装、维修方便,楼体呈内封闭状态安全度高,易管理、发生意外时逃生渠道多且通顺等显著优点,因而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专利说明】齿轮型民居楼
一、【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齿轮型民居楼,属于民居建筑。
二、【背景技术】
[0002]现有技术下的民居楼房,围绕人的起居睡卧,上下进出方便及个体信息的私密性需求,设计设置多以网格化通道内的矩形或矩形拼接模式组合的居住楼房为主。这种楼盘虽无一例外的将人性化作为宣传噱头,但都仅注重了个体或家庭单元的人性化需求,忽视了最重要的社会性人性化特点,完全破坏了中华民族传统中将周边三、五户作为邻居,三、五十户作为街坊的习惯,如同将远亲不如近邻观念中的中国人关入自我封闭的西方囚笼。同时这类楼房和由此组成的小区将众多公用、统用设施个体化、私用化设置,也造成了使用效率低和资源浪费严重的问题。
三、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以上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方便居住人员交往、公共设施使用率高,采光和通透性好,占用土地面积少,建造成本低、安全、环保节能的齿轮型民居楼。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一种齿轮型民居楼,其包括交通通道,环形走廊、安全楼梯、电梯和居住单元,其特征是由多边形环形走廊联通,呈放射状布排的齿型居住单元构成的封闭民居楼,其通过楼座基层贯通的交通通道与外界沟通,院内环形交通通道实现内部回旋,通过安全楼梯和电梯通达各层环形走廊和各居住单元。
[0006]所述的环形走廊,可设计为四边以上的任意多边型。
[0007]所述的环形走廊,其特征是可建造向内突出的小型共同活动平台。
[0008]本实用新型的齿轮型民居楼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显著优点:
[0009]1、其楼内走廊,楼梯、电梯、活动平台、庭院等设施均为更多居民共用,不但提高了设施的使用率,更使人员照面、交往机会多且方便,更具邻居感,更易形成邻居关系。
[0010]2、居任单元内兼承现有技术所具有的独立性和私密性。
[0011]3、齿轮型设计的环形内层结构和齿状外围结构、使楼体更坚固、外墙边线更长,使采光和通透性更好。
[0012]4、环形结构,所有居住单元进出通道向内,且在一个视野内,整楼封闭性好,更安全。
[0013]5、楼体为环形结构,其供电、供气、供暖、排水系统也必然的呈环形放射性、距离更近,用材更节约,使用、维修更方便。
[0014]6、土地使用效率高,而少紧迫感、拥挤感。
[0015]7、环形结构,内部多突出的多处安全楼梯,使逃生通道双向、多处、更安全。
[0016]因而,本实用新型的齿轮型民居楼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四、【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齿轮型民居楼的基座平面示意图。
[0018]图中:1、交通通道;2、环形走廊;3、安全楼梯;4电梯、5居住单元。
五、【具体实施方式】
[0019]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齿轮型民居楼作以下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0]本实用新型的齿轮型民居楼以多边的环型走廊2为核心,向外放射状设计居住单元5,由贯穿地面一层的交通通道I作为通用进出通道。其安全楼梯3与电梯4设置于环型走廊2内侧。
[0021]除说明书所述技术特征外,均为本专业技术人员的已知技术。
【权利要求】
1.一种齿轮型民居楼,其包括交通通道,环形走廊、安全楼梯、电梯和居住单元,其特征是由多边形环形走廊联通,呈放射状布排的齿型居住单元构成的封闭民居楼,其通过楼座基层贯通的交通通道与外界沟通,院内环形交通通道实现内部回旋,通过安全楼梯和电梯通往各层环形走廊和各居住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齿轮型民居楼,其特征是环形走廊可设计为四边以上的任意多边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齿轮型民居楼,其特征是在每层环形走廊,建造向内突出的小型公共活动平台。
【文档编号】E04H1/04GK203583917SQ201320386370
【公开日】2014年5月7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1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1日
【发明者】常登荣 申请人:合肥建工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