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平面上两片钢管剪力墙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物平面上两片钢管剪力墙的连接结构,属于建筑物构件领域。剪力墙为矩形钢管式结构,钢筋桁架位于钢管内并与钢管焊接在一起,锚杆焊接于钢管壁内侧实现钢管与其中混凝土的连接;平面上两片剪力墙的连接,除两片连接剪力墙接触处的钢管壁焊接外,还需在两片剪力墙接合面上设键槽装置连接,另外两片剪力墙钢管内现场同时、互通浇筑混凝土形成剪力墙筒体;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钢结构件和钢混凝土组合构件有良好的连接性能,能更好的实现结构构件的预制生产和现场组装连接,这使得建筑具有优良的耐震性能。
【专利说明】 建筑物平面上两片钢管剪力墙的连接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物构件领域,详细地讲是一种建筑物平面上两片钢管剪力墙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0002]众所周知,近年来,建设绿色、节能、健康建筑已成为我们的基本国策,以标准化、工业化为标志的产业化工程建设模式,要求工程建设工厂化预制为主,现场机械化组装配合,但混凝土构件的预制需用的模板系统比较复杂、成本较高、构件之间连接的操作不方便、整体性差,影响到预制建筑的发展,因此急需找到一种解决这些问题的技术措施;为了实现上述目标,目前全国各地都在积极研究满足这一目标的建筑结构技术,包括钢结构构件预制技术、钢筋混凝土构件预制技术、混凝土和钢材组合构件技术以及这些建筑结构构件的现场组装连接技术,初步形成了不同材料构件组成的混合结构建筑;但因为有些结构构件的设计、制造技术以及现场机械化整体组装和连接构造不合理,研发的还不够,也出现了许多方面的问题,亟待改进;另外,通过近几年的地震灾害分析,防震设计已有了较大的进步,从单一抗震设计改进为减震与抗震设计结合,进而又改进为以提高结构及构件耗能能力的耐震设计,认识到提高预制建筑结构整体性、变形耗能性是防震的重要措施,特别是钢结构建筑防震性能最优,因此需要大力研发预制、钢结构建筑。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建筑物平面上两片钢管剪力墙的连接结构,钢结构件和钢混凝土组合构件有良好的连接性能,能更好的实现结构构件的预制生产和现场组装连接;这使得建筑具有优良的耐震性能、结构构件尺寸准确、质量控制优、提升建筑品质、使用寿命高耐久、最大限度的改善操作人员劳动环境、缩短建设工期、降低工程造价。
[0004]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解决方案:建筑物平面上两片钢管剪力墙的连接结构,其特征是,剪力墙为矩形钢管式结构,钢筋桁架位于钢管内并与钢管焊接在一起,锚杆焊接于钢管壁内侧实现钢管与其中混凝土的连接;平面上两片剪力墙的连接,除两片连接剪力墙接触处的钢管壁焊接外,还需在两片剪力墙接合面上设键槽装置连接,另外两片剪力墙钢管内现场同时、互通浇筑混凝土形成剪力墙筒体。
[0005]本实用新型还可通过如下措施来实现:平面上相邻剪力墙相连接的键槽装置是指,两片剪力墙水平连接接合面的两侧钢管壁上分别留孔口,孔口上下对应位置互相错开半个孔口尺寸,一侧钢管的孔口边上焊接穿过孔口的短型钢连接件,孔口尺寸应满足短型钢连接件方便插入另一侧对应的钢管孔口中并应满足现场向两片剪力墙钢管内灌注混凝土通过孔口进入对方钢管内。剪力墙的钢筋桁架为一层或二层。剪力墙端部设有边缘约束构件的钢筋架。
[000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钢结构件和钢混凝土组合构件有良好的连接性能,能更好的实现结构构件的预制生产和现场组装连接;这使得建筑具有优良的耐震性能、结构构件尺寸准确、质量控制优、提升建筑品质、使用寿命高耐久、最大限度的改善操作人员劳动环境、缩短建设工期、降低工程造价。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08]图1为本实用新型剪力墙的结构示意图。
[0009]图2为钢筋桁架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中3.剪力墙,11.钢筋桁架,13.锚杆,14.现浇混凝土,16.钢板条,17.短型钢连接件,19.钢管,20.钢筋架,36.焊接点,49.孔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助于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
[0013]如图1、2所示,这种剪力墙内部所配钢筋采用钢筋桁架11,钢筋桁架11位于钢管19内并与矩形钢管19焊接,锚杆13为小型钢、钢板带、锚筋及栓钉,将锚杆13焊接于钢管19壁内侧实现钢管19与其中混凝土 14的连接,剪力墙有边缘约束加强钢筋架20,剪力墙上端通过钢板条16焊接短型钢连接件17。具体制造实施:首先在车间将剪力墙的钢管加工成槽型,其次钢筋桁架11通过锚杆13和槽型钢管壁焊接成一体,两层钢筋桁架11之间用连接筋4定位,将钢管的盖板扣在槽型钢管并焊接形成剪力墙的钢管,钢管内现场浇筑混凝土完成剪力墙。
[0014]如图3所示,平面上两片剪力墙3的连接,首先剪力墙钢管工厂制造时在两段剪力墙钢管接合面的钢管壁上分别开孔口 49,其次将其中的一片剪力墙的钢管壁上孔口边焊接穿过孔口的短型钢连接件17并吊装就位,其次吊装另一片剪力墙的钢管19就位,应使两剪力墙接触面处一侧短型钢连接件17插入另一侧对应的钢管孔口 49中,调整位置至准确并用临时固定件固定,再次在两片剪力墙钢管接合面侧边经焊接点36连接,最后两片剪力墙钢管内现场同时浇筑混凝土形成剪力墙筒体,注意应使混凝土在两钢管内互通。
【权利要求】
1.一种建筑物平面上两片钢管剪力墙的连接结构,其特征是:剪力墙为矩形钢管式结构,钢筋桁架位于钢管内并与钢管焊接在一起,锚杆焊接于钢管壁内侧实现钢管与其中混凝土的连接;平面上两片剪力墙的连接,除两片连接剪力墙接触处的钢管壁焊接外,还需在两片剪力墙接合面上设键槽装置连接,另外两片剪力墙钢管内现场同时、互通浇筑混凝土形成剪力墙筒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建筑物平面上两片钢管剪力墙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平面上相邻剪力墙相连接的键槽装置是指,两片剪力墙水平连接接合面的两侧钢管壁上分别留孔口,孔口上下对应位置互相错开半个孔口尺寸,一侧钢管的孔口边上焊接穿过孔口的短型钢连接件,孔口尺寸应满足短型钢连接件方便插入另一侧对应的钢管孔口中并应满足现场向两片剪力墙钢管内灌注混凝土通过孔口进入对方钢管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建筑物平面上两片钢管剪力墙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剪力墙的钢筋桁架为一层或二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建筑物平面上两片钢管剪力墙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剪力墙端部设有边缘约束构件的钢筋架。
【文档编号】E04B2/58GK203475644SQ201320501376
【公开日】2014年3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16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16日
【发明者】孔庆合, 尹文涛, 高中勤, 苗延佟 申请人:威海奥华钢结构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