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进厂房的雨水导流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892313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管道进厂房的雨水导流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管道进厂房的雨水导流装置,管道以水平方式或倾斜方式穿过所述厂房的墙面,其包括:位于所述厂房的墙面内侧的上挡水板;和一端位于墙面内侧、另一端位于墙面外侧、倾斜横穿墙面的下散水板,将上挡水板阻挡的雨水导出至墙面外侧;其中相比于位于墙面内侧的一端,位于墙面外侧的另一端更靠近地面;上挡水板沿着管道的外表面从管道的上半部与管道紧密连接,对管道上方的雨水进行阻挡;下散水板位于上挡水板下方,下散水板位于墙面内侧的一端沿着管道的外表面从管道的下半部与管道紧密连接;上挡水板的下端位于下散水板与墙面之间。本实用新型能将流入厂房内的雨水导出至厂房墙面外,避免了雨水流入厂房内给生产带来安全隐患。
【专利说明】管道进厂房的雨水导流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防雨水渗漏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管道进厂房的雨水导流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在工业生产中,难免有许多管道需要进入工业厂房,但是在下雨天,雨水会沿着管道进入厂房内,形成无序的水流,会给工业生产带来危险隐患,尤其是在冶金工业厂房中冶炼用的合金、耐材和保护渣遇水质量下降、以及钢水飞溅遇水极易爆炸,因此,冶金行业厂房漏雨问题的解决至关重要。
[0003]在申请号为CN03822408.9的专利中,提供了一种墙壁系统修理、防水、绝缘、加强和复原方法。该方法是在墙壁系统中设置间隔的注射孔,其方式适合穿过存在于墙壁系统中的空穴,在这些孔中插入注射管,然后注入可在注射后由于化学反应而膨胀的物质,使物质到达连接于注射孔或在其附近的空穴,注射管较佳地逐渐地沿注射孔按插入相反方向退出,以便容许物质在与注射孔交叉或其附近的空穴中扩散。该技术方案适用于砖及混泥土墙体,用微膨胀技术,但现代工厂为了工期短、外观美观,大多采用钢结构加彩板瓦墙面方式建造厂房,此方法不能满意足现代工业厂房尤其冶金工业厂房管道防水要求。
[0004]在申请号为CN200720013939.7的专利中,提供了一种电解车间金属管道穿金属墙板防水构造。该技术方案是在压型钢板和钢板上穿金属管道的位置预留出洞口并密封连接;钢板安装在檩条上,压型钢板安装在钢板上;在钢板的下边缘安放金属泛水板,泛水板下部置于压型钢板外侧,泛水板上部置于钢板与檩条之间。但是由于厂房墙体面积大,四季温差变化大,檩条、压型钢板与连接钢板都存在不同程度变形,密封处仍然存在渗漏现象,而且现代厂房大多数采用彩板瓦墙面,管道进入该墙面时很难直接密封管道与墙面之间的缝隙。因此,该技术方案不能满足现代厂房尤其冶金工业厂房管道防水要求。

【发明内容】

[0005]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管道进厂房的雨水导流装置,所述管道以水平方式或倾斜方式穿过所述厂房的墙面,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导流装置包括:位于所述厂房的墙面内侧的上挡水板;和一端位于墙面内侧、另一端位于墙面外侧、倾斜地横穿所述墙面的的下散水板,将所述上挡水板阻挡的雨水导出至墙面外侧,其中,相比于所述下散水板的位于墙面内侧的所述一端,位于墙面外侧的所述另一端更靠近地面;所述上挡水板沿着所述管道的外表面从所述管道的上半部与所述管道紧密连接,对所述管道上方的雨水进行阻挡;所述下散水板位于所述上挡水板下方,所述下散水板位于所述墙面内侧的一端沿着所述管道的外表面从所述管道的下半部与所述管道紧密连接;所述上挡水板的下端位于所述下散水板与所述墙面之间。
[0006]在如上所述的雨水导流装置中,优选,所述上挡水板的下端延伸到所述管道的轴线下方。[0007]在如上所述的雨水导流装置中,优选,所述雨水导流装置还包括防溢水板,所述防溢水板与所述下散水板的所述一端相连地设置于所述下散水板的上方,所述防溢水板的上端高度高于所述上挡水板的下端高度。
[0008]在如上所述的雨水导流装置中,优选,所述雨水导流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墙面外侧的落水管,与所述下散水板的所述另一端连接,将所述下散水板导出的雨水收集引出。
[0009]在如上所述的雨水导流装置中,优选,所述上挡水板和所述下散水板与所述墙面之间均填充有防水填料。
[0010]在如上所述的雨水导流装置中,优选,所述下散水板的垂直于所述下散水板的倾斜方向的截面为弧形。
[0011]在如上所述的雨水导流装置中,优选,所述下散水板位于墙面内侧的一端的弧形截面对应的圆心角大于所述下散水板位于墙面外侧的另一端的弧形截面对应的圆心角。
[0012]在如上所述的雨水导流装置中,优选,所述下散水板沿所述散水板倾斜方向的中心线与所述管道的轴线的夹角为60°?65°。
[0013]在如上所述的雨水导流装置中,优选,所述上挡水板和所述下散水板均与所述管道焊接连接。
[0014]在如上所述的雨水导流装置中,优选,所述厂房的墙面为彩板瓦墙面。
[0015]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管道进厂房处设置雨水导流装置,降低了雨水顺着管道流入厂房内的流量,还能将流入厂房内的雨水导出至厂房墙面外,避免了雨水流入厂房内给生产带来安全隐患。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管道进厂房的雨水导流装置(管道以水平方式穿过厂房)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管道进厂房的雨水导流装置(管道以倾斜方式穿过厂房)的结构示意图;
[0018]10上挡水板、 20下散水板、 30管道、 40墙面、
[0019]50防溢水板、 60落水管、 70防水填料、
[0020]H第一距离重合度、L第二距离重合度、D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0022]参见图1-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管道进厂房的雨水导流装置,图1中管道30以水平方式穿过厂房的墙面40,图2中管道以倾斜方式穿过厂房的墙面40,不管以何种方式穿过厂房的墙面,该雨水导流装置均包括:上挡水板10和下散水板20。上挡水板10位于厂房的墙面40内侧(墙面朝向厂房内的一侧),连接于管道30 (比如焊接连接),且位于管道30的上方,连接方式优选为焊接连接。上挡水板10将积聚在管道30上方且顺着管道30上方进入厂房的雨水挡住,使其流向下散水板20。当管道30水平穿过墙面40时,优选上挡水板10垂直(与墙面40平行)连接于管道30 (见图1),当管道30倾斜穿过墙面40时,优选上挡水板10与墙面40平行地连接于管道30。
[0023]下散水板20位于上挡水板10的下方,倾斜连接于管道30,且向下穿过厂房的墙面40,换句话说,下散水板20的一端(上端)位于墙面40内侧,下散水板20的另一端(下端)位于墙面40外侧(墙面朝向厂房外的一侧),且该一端距地面的高度高于该另一端距地面的高度。连接方式优选为焊接连接,下散水板20沿下散水板倾斜方向的中心线与管道30的轴线夹角Θ (见图1-图2所示)的角度小于90°,优选为60°?65°,当管道30水平穿过墙面40时,下散水板20与墙面40的夹角优选为20°?25。;当管道30倾斜穿过墙面40时,下散水板20与墙面40的夹角优选大于管道水平穿过墙面时下散水板与墙面的夹角,进一步优选该夹角为25°?35°。
[0024]由于管道30的形状多为圆柱形,上挡水板10和下散水板20分别与管道30连接的面为弧形面以实现密封连接,优选地,上挡水板10为扇形板。扇形板的径向长度优选为50?100mm,在实际中,径向长度的大小根据管道30的大小而定,管道的半径越大,径向长度也越大,优选上挡水板10的下端位于管道的轴线高度以下。为了使雨水不至于任意顺着管道流至厂房内,扇形板的径向长度大于管道30的半径的1/3,优选二者之差为60?80mm。下散水板20的垂直于下散水板20的倾斜方向的截面优选为弧形或者折形,也就是说下散水板的两侧均向管道的轴线弯曲,其能防止被上挡水板10挡住而流向下散水板20的雨水在顺着下散水板20流出的过程中流向无序,且不统一,流向有序且统一的雨水便于收集。进一步地,下散水板20位于墙面内侧的一端的弧形截面对应的圆心角大于下散水板20位于墙面外侧的另一端的弧形截面对应的圆心角。也就是说位于墙面内侧的一端形成的收集口的直径比位于墙面外侧的另一端的收集口的直径小,即下散水板20向管道轴线倾斜成类锥形,更进一步地两侧边的延长线形成的夹角(锥角)为90°。
[0025]在实际中,上挡水板10的下端和下散水板20的上端可以连接在一起,但是为了安装简单方便,上挡水板10的下端和下散水板20的上端不连接在一起,也就是说,以墙面40为基准线,上挡水板10的下端与墙面40的距离小于下散水板20的上端与墙面40的距离,以使被上挡水板10改变流向的雨水落入下散水板20的散水范围内。
[0026]上挡水板10下端的高度值与下散水板20上端的高度值可以相等,这样沿着上挡水板10下落的水自然落入下散水板的范围内,但优选为上挡水板10下端的高度小于下散水板20上端的高度。
[0027]雨水在上挡水板10的阻挡下,改变流向,落入下散水板20时,会发生水滴飞溅,飞溅的水滴继续顺着管道进入厂房内,当进入厂房的雨水量多时,会造成雨水溢出至下散水板20的散水范围,继续顺着管道进入厂房内,因此雨水导流装置还包括防溢水板50。其与所述下散水板20相连地设置于下散水板20的上方,在下散水板20的上端高度没有越过管道轴线所处的高度时该防溢水板50还与管道40连接,防溢水板50的上端高度高于上挡水板10的底端高度,以防止水滴飞溅或者雨水溢出到管道30上,继续顺着管道30流入厂房内。也就是说,防溢水板50与上挡水板10有一定距离的重合度,优选该重合度为50?100mm。同时优选防溢水板50平行于上挡水板10。
[0028]除了如图所示在防溢水板50与上挡水板10有长度为第一距离重合度H的重合夕卜,上挡水板10与下散水板20之间还可以有长度为第二距离重合度L的重合。优选地第
一距离重合度等于第二距离重合度。[0029]当管道直径大于800mm时,在墙面外侧设置落水管60,将被下散水板20导出的大量雨水引入落水管60中,这样可以避免墙面因雨水量过大挡水效果不好,以及墙面容易形成水痕造成墙面外侧不美观。
[0030]为了降低雨水从管道与墙面的缝隙之间流向上挡水板10以及下散水板20的流量,上挡水板10和下散水板20与墙面40之间分别通过防水填料70加以密封,优选防水填料为聚氨酯防水填料,在其他实施例中,防水填料还可以为无机防水填料。进一步地,在安装管道时,使管道40穿过墙面的间隙D小于30mm。
[0031]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适用于管道进入厂房防雨水渗漏处理结构,尤其适用于墙面为彩板瓦的工业厂房。
[0032]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冶金行业中的转炉、精炼炉、连铸工程占用厂房面积较大,且同时需要许多管道进入厂房,而墙面与管道之间有间隙,雨水顺着管道进入厂房,造成厂房内无序的雨水到处滴漏,影响厂房内生产原料受潮后产生的质量问题、还存在钢水喷溅后遇到雨水容易造成爆炸的危险,通过安装该管道进厂房的雨水导流装置,将管道上的雨水引出至墙外,避免雨水对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
[003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管道进厂房的雨水导流装置,所述管道以水平方式或倾斜方式穿过所述厂房的墙面,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导流装置包括: 位于所述厂房的墙面内侧的上挡水板;和 一端位于墙面内侧、另一端位于墙面外侧、倾斜地横穿所述墙面的下散水板,将所述上挡水板阻挡的雨水导出至墙面外侧; 其中,相比于所述下散水板的位于墙面内侧的所述一端,位于墙面外侧的所述另一端更靠近地面; 所述上挡水板沿着所述管道的外表面从所述管道的上半部与所述管道紧密连接,对所述管道上方的雨水进行阻挡; 所述下散水板位于所述上挡水板下方,所述下散水板位于所述墙面内侧的一端沿着所述管道的外表面从所述管道的下半部与所述管道紧密连接;所述上挡水板的下端位于所述下散水板与所述墙面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挡水板的下端延伸到所述管道的轴线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雨水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导流装置还包括防溢水板, 所述防溢水板与所述下散水板的所述一端相连地设置于所述下散水板的上方,所述防溢水板的上端高度高于所述上挡水板的下端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雨水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导流装置还包括: 位于所述墙面外侧的落水管,与所述下散水板的所述另一端连接,将所述下散水板导出的雨水收集引出。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雨水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挡水板和所述下散水板与所述墙面之间均填充有防水填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散水板的垂直于所述下散水板的倾斜方向的截面为弧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雨水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散水板位于墙面内侧的一端的弧形截面对应的圆心角大于所述下散水板位于墙面外侧的另一端的弧形截面对应的圆心角。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散水板沿所述下散水板倾斜方向的中心线与所述管道的轴线夹角为60°?6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挡水板和所述下散水板均与所述管道焊接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厂房的墙面为彩板瓦墙面。
【文档编号】E04B1/64GK203440922SQ201320582608
【公开日】2014年2月19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18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18日
【发明者】文汉云, 刘子龙, 何文文 申请人:湖北新冶钢特种钢管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