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双边折叠组合雨棚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3035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单双边折叠组合雨棚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单双边折叠组合雨棚,其包括两个前支撑、与两个前支撑分别平行的两个后支撑、及位于两个前支撑和两个后支撑之间的两个中支撑,两个前支撑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一前支撑和第二前支撑,两个中支撑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一中支撑和第二中支撑,两个后支撑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一后支撑和第二后支撑,所述第一前支撑、第一中支撑及第一后支撑排成第一列,所述第二前支撑、第二中支撑及第二后支撑排成第二列,单双边折叠组合雨棚使用过程中所述第一列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列的高度。
【专利说明】单双边折叠组合雨棚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单双边折叠组合雨棚,尤其涉及一种单双边折叠组合雨棚的高度调节结构。
【背景技术】
[0002]一直以来人们在结婚、做寿、生日的时候都会邀请亲朋好友到家里来大摆宴席庆贺,人多的时候要摆个几十桌,室内的位置就不够了,这时候通常都会在室外的院子、空地等地方搭建几个临时的雨棚,在雨棚里面摆上几桌。在一些诸如电瓶车维修店或者五金店,下雨天也会为了方便顾客的等待修车设置雨棚。然而,现有这些雨棚的上方高度一致,雨水会从四周流出,影响人员的进出雨棚内。
[0003]现有技术请参考2011年08月24日公告的第0吧0194328(^号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折叠式智能雨棚,这种雨棚由于高度一致,则雨水会往四处流动,不便于人员的进出。
[0004]鉴于上述缺陷,实有必要设计一种单双边折叠组合雨棚的改进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单双边折叠组合雨棚,所述单双边折叠组合雨棚能使雨水沿固定方向流动。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0007]—种单双边折叠组合雨棚,其包括两个前支撑、与两个前支撑分别平行的两个后支撑、及位于两个前支撑和两个后支撑之间的两个中支撑,两个前支撑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一前支撑和第二前支撑,两个中支撑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一中支撑和第二中支撑,两个后支撑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一后支撑和第二后支撑,所述第一前支撑、第一中支撑及第一后支撑排成第一列,所述第二前支撑、第二中支撑及第二后支撑排成第二列,单双边折叠组合雨棚使用过程中所述第一列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列的高度。
[0008]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至少包括如下有益效果为:单双边折叠组合雨棚使用过程中所述第一列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列的高度,雨棚具有下滑的角度,雨水可以沿固定方向流动。
[000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前支撑设有第一升高撑,所述第二前支撑设有第二升高撑,所述第一中支撑设有第三升高撑,所述第二中支撑设有第四升高撑,所述第一后支撑设有第五升高撑,所述第二后支撑设有第六升高撑。
[00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前支撑的底部设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二前支撑的底部设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中支撑的底部设有第三固定板,所述第二中支撑的底部设有第四固定板,所述第一后支撑的底部设有第五固定板,所述第二后支撑的底部设有第六固定板,所述第一至第六固定板用以将相应支撑固定到地面上。
[00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前支撑的中间设有第一升高扣,所述第二前支撑的中间设有第二升高扣,所述第一中支撑的中间设有第三升高扣,所述第二中支撑的中间设有第四升高扣,所述第一后支撑的中间设有第五升高扣,所述第二后支撑的中间设有第六升高扣,所述第一至第六升高扣用以将第一至第六升高撑固定在特定高度。
[00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前支撑在第一升高扣的上方设有第一连接扣,所述第二前支撑在第二升高扣的上方设有第二连接扣,所述第一中支撑在第三升高扣的上方设有第三连接扣,所述第二中支撑在第四升高扣的上方设有第四连接扣,所述第一后支撑在第五升高扣的上方设有第五连接扣,所述第二后支撑在第六升高扣的上方设有第六连接扣。
[00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前支撑和第一中支撑之间设有第一坡度调节,所述第一中支撑和第一后支撑之间设有第二坡度调节和第三坡度调节,所述第一后支撑和第二后支撑之间设有第四坡度调节,所述第一前支撑和第二前支撑之间设有第五坡度调节、第六坡度调节和第七坡度调节,所述第二前支撑和第二中支撑之间设有第八坡度调节。
[0014]进一步地,所述两个前支撑、两个后支撑、及两个后支撑的上方设有挡雨披。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符合本实用新型单双边折叠组合雨棚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符合本实用新型单双边折叠组合雨棚在使用过程中的结构示意图。
[0017]其中:1.第一前支撑,10.第一坡度调节,11.第一升高撑,12.第一固定板,13.第一升高扣,14.第一连接扣,2.第二前支撑,20.第一坡度调节,21.第二升高撑,22.第二固定板,23.第二升高扣,24.第二连接扣,3.第一中支撑,30.第三坡度调节,31.第三升高撑,32.第三固定板,33.第三升高扣,34.第三连接扣,4.第二中支撑,40.第四坡度调节,41.第四升高撑,42.第四固定板,43.第四升高扣,44.第四连接扣,5.第一后支撑,50.第五坡度调节,51.第五升高撑,52.第五固定板,53.第五升高扣,54.第五连接扣,6.第二后支撑,60.第六坡度调节,61.第六升高撑,62.第六固定板,63.第六升高扣,64.第六连接扣,70.第七坡度调节,80.第八坡度调节,9.雨披,91.第一部分,92.第二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19]如图1所示,为符合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单双边折叠组合雨棚,其包括两个前支撑、与两个前支撑分别平行的两个后支撑、及位于两个前支撑和两个后支撑之间的两个中支撑。
[0020]两个前支撑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一前支撑I和第二前支撑2,两个中支撑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一中支撑3和第二中支撑4,两个后支撑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一后支撑5和第二后支撑6。第一前支撑1、第一中支撑3及第一后支撑5排成第一列,第二前支撑2、第二中支撑4及第二后支撑6排成第二列,单双边折叠组合雨棚使用过程中所述第一列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列的高度。
[0021]第一前支撑I设有第一升高撑11,第二前支撑2设有第二升高撑21,第一中支撑3设有第三升高撑31,第二中支撑4设有第四升高撑41,第一后支撑5设有第五升高撑51,第二后支撑6设有第六升高撑61。
[0022]第一前支撑I的底部设有第一固定板12,第二前支撑2的底部设有第二固定板22,第一中支撑3的底部设有第三固定板32,第二中支撑4的底部设有第四固定板42,第一后支撑5的底部设有第五固定板52,第二后支撑6的底部设有第六固定板62,所述第一至第六固定板用以将相应支撑固定到地面上。
[0023]第一前支撑I的中间设有第一升高扣13,第二前支撑2的中间设有第二升高扣23,第一中支撑3的中间设有第三升高扣33,第二中支撑4的中间设有第四升高扣43,第一后支撑5的中间设有第五升高扣53,第二后支撑6的中间设有第六升高扣63,第一至第六升高扣用以将第一至第六升高撑固定在特定高度。
[0024]第一前支撑I在第一升高扣13的上方设有第一连接扣14,第二前支撑2在第二升高扣23的上方设有第二连接扣24,第一中支撑3在第三升高扣33的上方设有第三连接扣34,第二中支撑4在第四升高扣43的上方设有第四连接扣44,第一后支撑5在第五升高扣53的上方设有第五连接扣54,第二后支撑6在第六升高扣63的上方设有第六连接扣64。
[0025]第一前支撑I和第一中支撑3之间设有第一坡度调节10,第一中支撑3和第一后支撑5之间设有第二坡度调节20和第三坡度调节30,第一后支撑5和第二后支撑6之间设有第四坡度调节40,所述第一前支撑I和第二前支撑2之间设有第五坡度调节50、第六坡度调节60和第七坡度调节70,第二前支撑2和第二中支撑4之间设有第八坡度调节80。
[0026]如图2所示,两个前支撑、两个后支撑、及两个后支撑的上方设有支力架8和位于支力架上的挡雨披9,支力架8可以收拢到一起、也可以撑开,实现雨棚的收起和打开。通过前述坡度调节或者升高撑的调节,可以使第一前支撑1、第一中支撑3及第一后支撑5上方的挡雨披9的第一部分91,高于第二前支撑2、第二中支撑4及第二后支撑6上方的挡雨披9的第二部分92。因此,雨棚具有下滑的角度,雨水可以沿固定方向流动。
[0027]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可以随意搬运,2.可以调节高度,3.有下滑的角度,不像以前雨棚是往四周流水。
[0028]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创造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创造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创造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单双边折叠组合雨棚,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前支撑、与两个前支撑分别平行的两个后支撑、及位于两个前支撑和两个后支撑之间的两个中支撑,两个前支撑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一前支撑和第二前支撑,两个中支撑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一中支撑和第二中支撑,两个后支撑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一后支撑和第二后支撑,所述第一前支撑、第一中支撑及第一后支撑排成第一列,所述第二前支撑、第二中支撑及第二后支撑排成第二列,单双边折叠组合雨棚使用过程中所述第一列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列的高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双边折叠组合雨棚,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前支撑设有第一升高撑,所述第二前支撑设有第二升高撑,所述第一中支撑设有第三升高撑,所述第二中支撑设有第四升高撑,所述第一后支撑设有第五升高撑,所述第二后支撑设有第六升高撑。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双边折叠组合雨棚,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前支撑的底部设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二前支撑的底部设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中支撑的底部设有第三固定板,所述第二中支撑的底部设有第四固定板,所述第一后支撑的底部设有第五固定板,所述第二后支撑的底部设有第六固定板,所述第一至第六固定板用以将相应支撑固定到地面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双边折叠组合雨棚,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前支撑的中间设有第一升高扣,所述第二前支撑的中间设有第二升高扣,所述第一中支撑的中间设有第三升高扣,所述第二中支撑的中间设有第四升高扣,所述第一后支撑的中间设有第五升高扣,所述第二后支撑的中间设有第六升高扣,所述第一至第六升高扣用以将第一至第六升高撑固定在特定高度。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单双边折叠组合雨棚,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前支撑在第一升高扣的上方设有第一连接扣,所述第二前支撑在第二升高扣的上方设有第二连接扣,所述第一中支撑在第三升高扣的上方设有第三连接扣,所述第二中支撑在第四升高扣的上方设有第四连接扣,所述第一后支撑在第五升高扣的上方设有第五连接扣,所述第二后支撑在第六升高扣的上方设有第六连接扣。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单双边折叠组合雨棚,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前支撑和第一中支撑之间设有第一坡度调节,所述第一中支撑和第一后支撑之间设有第二坡度调节和第三坡度调节,所述第一后支撑和第二后支撑之间设有第四坡度调节,所述第一前支撑和第二前支撑之间设有第五坡度调节、第六坡度调节和第七坡度调节,所述第二前支撑和第二中支撑之间设有第八坡度调节。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单双边折叠组合雨棚,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前支撑、两个后支撑、及两个后支撑的上方设有挡雨披。
【文档编号】E04H15/44GK203499328SQ201320621946
【公开日】2014年3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8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8日
【发明者】万进兵 申请人:万进兵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