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震楼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4959阅读:265来源:国知局
一种抗震楼梯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抗震楼梯,包括独立于楼房框架的楼梯本体和连接于该楼梯本体的顶端的上梁,所述上梁与所述楼房框架连在一起。本实用新型的抗震楼梯通过独立于楼房框架的楼梯本体来达到抗震的目的。由于与楼房框架连在一起的是上梁,因此在地震时受到楼房框架多个方向挤压力的结构仅限于上梁,而上梁的相对自由端可以释放该挤压力,从而确保楼梯本体的安全性能。
【专利说明】一种抗震楼梯
【技术领域】
[0001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楼梯,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抗震楼梯。
【背景技术】
[0002]楼梯是建筑物的楼层间的主要交通构件,即使在设电梯的高层建筑中也同样必须设置楼梯。在发生地震的时候,人们一般选择楼梯作为逃生通道。地震时,楼梯会受到很多方向的挤压,不仅有水平的力,还有竖直的力,而楼梯本身是和房屋的整体框架连在一起的,根本就动不了,如果它受到强大的挤压力时,最终的结果就是断开。因此,现有的楼梯一般比楼房本身更为脆弱,其在地震时容易发生断裂,从而早于楼房倒塌。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楼梯在地震时容易断裂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抗震楼梯。
[0004]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抗震楼梯,包括独立于楼房框架的楼梯本体和连接于该楼梯本体的顶端的上梁,所述上梁与所述楼房框架连在一起。
[0005]优选地,所述上梁通过钢筋与所述楼房框架连在一起。
[0006]优选地,所述顶端通过铰链与所述上梁连接。
[0007]优选地,所述上梁具有配合所述顶端的平台。
[0008]优选地,所述顶端通过形状配合与所述上梁连接。
[0009]优选地,所述顶端具有凹槽,所述上梁具有配合所述凹槽的凸起。
[0010]优选地,所述抗震楼梯还包括连接于该楼梯本体的底端的下梁。
[0011 ] 优选地,所述下梁与所述楼房框架连在一起。
[0012]优选地,所述下梁通过钢筋与所述楼房框架连在一起。
[0013]优选地,所述楼梯本体与所述楼房框架之间具有间距。
[0014]本实用新型的抗震楼梯通过独立于楼房框架的楼梯本体来达到抗震的目的。由于与楼房框架连在一起的是上梁,因此在地震时受到楼房框架多个方向挤压力的结构仅限于上梁,而上梁的相对自由端可以释放该挤压力,从而确保楼梯本体的安全性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抗震楼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的抗震楼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予以详细描述。
[0018]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抗震楼梯包括楼梯本体I和上梁2,该楼梯本体I独立于楼房框架,而上梁2与楼房框架通过钢筋连在一起。在本实施例中,上梁2上具有平台21,楼梯本体I的顶端11放置于该平台21内,而上梁2的与楼房框架相对的末端形成自由端22。当上梁2在地震时受到楼房框架的挤压力的时候,该自由端22可以释放该挤压力,从而确保楼梯本体I不至于断裂。在本实施例中,抗震楼梯还包括有下梁3,该下梁3通过钢筋与楼房框架连在一起,但是该下梁3与楼梯本体I之间并不存在连接关系。该下梁3上具有平台31,楼梯本体I的底端12放置于该平台31内。应当理解,直接将楼梯本体I的底端12放置于地面上也是可行的。在本实施例中,顶端11与上梁2通过铰链23连接。
[0019]如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的抗震楼梯包括楼梯本体10和上梁20,该楼梯本体10独立于楼房框架,而上梁20通过钢筋与楼房框架连在一起。在本实施例中,上梁20上具有凸起210,楼梯本体10的顶端110具有凹槽111,所述凸起210与所述凹槽111配合,同样,上梁20的与楼房框架相对的末端形成自由端220。当上梁20在地震时受到楼房框架的挤压力的时候,该自由端220可以释放该挤压力,从而确保楼梯本体10不至于断裂。在本实施例中,该抗震楼梯还包括有下梁30,该下梁30通过钢筋与楼房框架连在一起,但是该下梁30与楼梯本体10之间并不存在连接关系。该下梁30上具有平台310,楼梯本体10的底端120放置于该平台310内。应当理解,直接将楼梯本体10的底端120放置于地面上也是可行的。
[0020]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即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申请的权利要求书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等效变化与修饰,皆落入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未详尽描述的均为常规技术内容。
【权利要求】
1.一种抗震楼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震楼梯包括独立于楼房框架的楼梯本体和连接于该楼梯本体的顶端的上梁,所述上梁与所述楼房框架连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震楼梯,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梁通过钢筋与所述楼房框架连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震楼梯,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端通过铰链与所述上梁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震楼梯,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梁具有配合所述顶端的平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震楼梯,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端通过形状配合与所述上梁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抗震楼梯,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端具有凹槽,所述上梁具有配合所述凹槽的凸起。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震楼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震楼梯还包括连接于该楼梯本体的底端的下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抗震楼梯,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梁与所述楼房框架连在一起。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抗震楼梯,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梁通过钢筋与所述楼房框架连在一起。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震楼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楼梯本体与所述楼房框架之间具有间距。
【文档编号】E04F11/022GK203559533SQ201320708575
【公开日】2014年4月23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11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11日
【发明者】忻子昂 申请人:忻子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