遮阳屋檐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5390阅读:816来源:国知局
遮阳屋檐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遮阳屋檐结构,其主要包含有一遮阳盖体及一耦接于该遮阳盖体一侧处的遮阳板件,借由上述的结构组成,本实用新型主要将遮阳盖体固定于窗户上方的壁面处,于一般正常状态下,太阳光得以透过遮阳盖体进行遮蔽,倘若当使用的场所,遇到太阳西晒或太阳直接照射的问题时,得以将遮阳板件向下扳动,使得遮阳板件开启一角度以有效遮蔽西晒或直接照射的太阳光,借此不仅能达到遮阳及遮雨的功能,进而营造建筑物独特的遮阳结构,达到体积小而具有大面积的遮阳的目的。
【专利说明】遮阳屋檐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屋檐结构,尤其是指一种能有效遮蔽阳光直接照射的问题,借以具有遮阳及遮雨功能,且拥有体积小而遮阳面积大的遮阳屋檐结构。
【背景技术】
[0002]一般传统所知的遮阳结构,其功用在于避免日光直射及防范雨淋,因而通常装设于建筑物的外墙门、屋檐、天花板或窗户上方,适当地阻隔烈日的光线照射及雨水淋洒,使环境获得舒适感的效果。基于都市景观的美学,现有遮阳对于大楼或各种建筑物而言,业界常见一种格栅构造设置于建物的外壁或窗户外或天花板上,于壁上顶侧的左右各结合一固定座,于固定座之间以上下间隔的方式结合多个格栅,各格栅水平设置的长条形板体,格栅构造借由上下排列的各个板状格栅来遮阳,达到遮挡斜射阳光的效果。 惟,针对应用格栅构造于各种建筑物其外墙面或玻璃帷幕,仅提供遮阳隔热的设计,无法达到其他功能性,因此如何运用将格栅构造结合灯光,进一步达到多功能照明功能,兼具营造建筑物的美感,也同时赋与外墙的外遮阳隔热功能,如何达到此一组装使用效果,以现行的格栅构造实有进一步改良的空间。
[0003]有鉴于此,本设计人针对上述屋檐结构设计上未臻完善所导致的诸多缺失及不便,而深入构思,且积极研究改良试做而开发设计出本案。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有效遮蔽阳光与阳光西晒或直接照射的问题,借以具有遮阳及遮雨功能,且具有体积小而遮阳面积大的遮阳屋檐结构。
[0005]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0006]一种遮阳屋檐结构,其包括:
[0007]一用以遮蔽阳光的遮阳盖体;及
[0008]一用以避免阳光照射的遮阳板件,活动设置于该遮阳盖体一侧处。
[0009]上述遮阳盖体上设有至少一连接固定装置,且该连接固定装置包含有至少一绳体及一用以收纳绳体的收纳部。
[0010]上述遮阳盖体上设有至少一导引该绳体路径的导引部。
[0011]上述遮阳板件内容置有至少一与该绳体连结动作的延伸遮阳件。
[0012]上述遮阳盖体与该遮阳板件透过一铰链组件相互耦接。
[0013]上述遮阳盖体与该遮阳板件透过一连接件相互耦接。
[0014]上述遮阳盖体上设有一静音板。
[0015]上述遮阳板件上设有一把手。
[0016]上述遮阳盖体与该遮阳板件间进一步设有至少一固定支架。
[0017]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于一般使用状态下,太阳光得以透过遮阳盖体得到遮蔽的目的,随着时间改变太阳光随的渐渐改变其照射角度,进而形成太阳西晒或直接照射的问题时,得以将遮阳板件向下扳动,使得遮阳板件开启一角度以有效遮蔽西晒或照射的太阳光,且本实用新型能进一步将收容于遮阳板件内的延伸遮阳件再次放下,达到更完整的遮阳目的;因此,本实用新型遮阳屋檐结构不仅能达到遮阳及遮雨的功能,且能有效遮蔽阳光与阳光西晒或直接照射的问题,借以具有遮阳及遮雨功能,且具有体积小而遮阳面积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一;
[0019]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二;
[0020]图3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剖视图;
[0021]图4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实施示意图一;
[0022]图5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实施示意图二;
[0023]图6为本实用新型再一较佳实施例的局部示意图;
[0024]图7为本实用新型又一较佳实施例的实施示意图一;
[0025]图7A为图中A处放大图;
[0026]图8为本实用新型又一较佳实施例的实施示意图二 ;
[0027]图8A为图中B处放大图。
[0028]符号说明
[0029]遮阳盖体l、la、lb静音板11
[0030]遮阳板件12、12a、12b 固定支架13
[0031]铰链组件14把手15
[0032]连接件16a导引部17b
[0033]连接固定装置2b绳体21b
[0034]收纳部22b延伸遮阳件23b。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0036]请参阅图1~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一~剖视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实用新型遮阳屋檐结构包括:
[0037]一用以遮蔽阳光的遮阳盖体1,该遮阳盖体I上设有一静音板11 ;及
[0038]一用以避免阳光西晒或照射的遮阳板件12,耦接于该遮阳盖体I 一侧处,且该遮阳盖体I与该遮阳板件12间设有至少一固定支架13及一铰链组件14,又该遮阳板件12上设有一把手15。
[0039]借由上述的结构、组成设计,兹就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动作情形说明如下,请参阅图1~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一~实施示意图二,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实施例特征在于遮阳盖体I与遮阳板件12间经由铰链组件14及固定支架13进行耦接,因此于一般状态下,太阳光得以透过遮阳盖体I得到遮蔽的目的,而随着时间改变太阳光随的改变其照射角度,进而形成太阳西晒或直接照射的问题时,得以利用把手15将遮阳板件12向下扳动,使遮阳板件12开启一角度以有效遮蔽西晒或照射的太阳光(以虚线表示),以达到遮蔽阳光的效果。
[0040]请参阅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再一较佳实施例的局部示意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实施例特征在于遮阳盖体Ia与遮阳板件12a间经由连接件16a及固定支架进行耦接,其余动作皆与较佳实施例相同,因此于一般状态下,太阳光得以透过遮阳盖体Ia得到遮蔽的目的,而随着时间改变太阳光随之改变其照射角度,进而形成太阳西晒或直接照射的问题时,得以利用把手将遮阳板件12a向下扳动,使遮阳板件12a开启一角度以有效遮蔽西晒或照射的太阳光,以达到遮蔽阳光的效果。
[0041]请参阅图7至图8A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又一较佳实施例的实施示意图一及二,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实施例特征在于该遮阳盖体Ib上设有至少一连接固定装置2b,其中连接固定装置2b包含有至少一绳体21b及一用以收纳绳体21b的收纳部22b,此外,于遮阳板件12b内容置有至少一与该绳体21b连结动作的延伸遮阳件23b,借此,为了能有效完整的遮蔽阳光(以虚线表示),使用者除了能将遮阳板件12b放下外,更能将容置于遮阳板件12b内的延伸遮阳件23b下放,其下放的动作经由连接固定装置2b上的绳体21b进行操作;反之,当使用者不需使用时,即可透过连接固定装置2b上的收纳部22b将其连接的绳体21b紧沿着遮阳盖体Ib上设置的导引部17b缓缓收起回原定位处,借以达到另一种实施目的。
[0042]故,请参阅全部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使用时,与习用技术相较,着实存在下列优
占-
^ \\\.[0043]借以利用遮阳板件12与延伸遮阳件23b的设计,能有效提升其遮阳及遮雨,以达到体积小而具有大面积的遮阳的实用进步性。
[0044]上述实施例和附图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权利要求】
1.一种遮阳屋檐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用以遮蔽阳光的遮阳盖体;及 一用以避免阳光照射的遮阳板件,活动设置于该遮阳盖体一侧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阳屋檐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遮阳盖体上设有至少一连接固定装置,且该连接固定装置包含有至少一绳体及一用以收纳绳体的收纳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遮阳屋檐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遮阳盖体上设有至少一导引该绳体路径的导引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遮阳屋檐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遮阳板件内容置有至少一与该绳体连结动作的延伸遮阳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阳屋檐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遮阳盖体与该遮阳板件透过一铰链组件相互耦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阳屋檐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遮阳盖体与该遮阳板件透过一连接件相互耦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阳屋檐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遮阳盖体上设有一静音板。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阳屋檐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遮阳板件上设有一把手。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阳屋檐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遮阳盖体与该遮阳板件间进一步设有至少一固定支架。
【文档编号】E04F10/08GK203654632SQ201320730948
【公开日】2014年6月18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19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30日
【发明者】叶旺勋 申请人:叶旺勋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