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式臂架泵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6784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拖式臂架泵车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拖式臂架泵车,包括行驶驱动车头和泵车本体,所述行驶驱动车头和泵车本体为分体式结构,泵车本体前端通过铰接装置转动连接在行驶驱动车头的底盘后部,泵车本体上设有供泵车本体作业和/或泵车本体行驶的动力系统。本实用新型提高泵车本体的机动灵活性,减小转弯半径。同时行驶和工作动力分离,大大降低工作油耗。工作动力采用电动机或双动力,可以充分利用定点工作的特点,通过电力驱动替代柴油发动机,不仅节能环保,还可以降低使用成本。
【专利说明】拖式臂架泵车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程机械,尤其涉及一种拖式臂架泵车。
【背景技术】
[0002]泵车即混凝土泵车,泵车利用压力将混凝土沿管道连续输送的机械。由泵体和输送管组成。按结构形式分为活塞式、挤压式、水压隔膜式。泵体装在汽车底盘上,再装备可伸缩或屈折的布料杆(臂架系统),就组成泵车。混凝土泵车是在载重汽车底盘上进行改造而成的,它是在底盘上安装有运动和动力传动装置、泵送和搅拌装置、布料装置以及其它一些辅助装置。混凝土泵车的动力通过动力分动箱将发动机的动力传送给液压泵组或者后桥,液压泵推动活塞带动混凝土泵工作。然后利用泵车上的臂架系统和输送管,将混凝土输送到一定的高度和距离。
[0003]随着基础建设的不断升级,混凝土输送的需求也不断提高,目前的臂架式泵车成为混凝土末端输送的主要设备。现有的泵车本体与行驶驱动车头为一体结构,并通过行驶驱动车头的动力系统操作泵车本体进行作业,一个行驶驱动车头与一个泵车本体配套使用,即行驶驱动车头与泵车本体采用的底盘为一体式结构(通用底盘),这样不仅灵活性差,转弯半径大,而且高昂的底盘成本使臂架式泵车的成本和价格居高不下。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泵车本体与行驶驱动车头采用分体式结构、灵活性好、成本低的拖式臂架泵车。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拖式臂架泵车,包括行驶驱动车头和泵车本体,所述行驶驱动车头和泵车本体为分体式结构,泵车本体前端通过铰接装置转动连接在行驶驱动车头的底盘后部,泵车本体上设有供泵车本体作业和/或泵车本体行驶的动力系统。
[0006]所述泵车本体包括挂车底盘、后车桥、后车轮、泵送系统、液压式支腿系统和臂架系统,后车轮设在挂车底盘后部,泵送系统设在挂车底盘下部后端,支腿系统设在后车轮前后侧和上侧的挂车底盘上,臂架系统设在挂车底盘上,所述动力系统设在挂车底盘的前端或中部。
[0007]所述挂车底盘前部增设有前车桥和前车轮构成全挂拖车底盘结构。
[0008]所述动力系统采用电动机和/或燃油燃气发动机。
[0009]所述挂车底盘增设有对施工作业进行操作和/或对泵车本体进行行驶操纵的操纵室或操纵椅。
[001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1]1.本实用新型采用专用的半挂或全挂拖车底盘结构,挂车底盘上设有动力系统、泵送系统、臂架系统和支腿系统。挂车底盘前端通过铰接装置与行驶驱动车头铰接,由行驶驱动车头拖动行驶,这样可以将泵车本体运输到工地后,将支腿系统支撑在地面,通过自带动力系统为泵送系统、臂架系统提供动力进行作业,行驶驱动车头与泵车本体分离,行驶驱动车头再去运输另一个泵车本体或者运输其它挂车。
[0012]2.挂车底盘可以配双动力或二选一的动力系统,既可以配置燃油燃气的发动机动力系统,也可以配置电动机系统。这样可以降低使用成本,并且节能环保。
[0013]3.挂车底盘可以自带行走功能,适用于工地内小范围慢速转场,或者大范围连续作业。通过取自挂车底盘上自带的动力系统提供的驱动力,可以使车轮能以20km/h以下的速度行驶。同时,在特殊的复杂路面,动力系统可以辅助行驶驱动车头实现双动力驱动,以提高行驶驱动力和行驶的通过性。动力系统可以单独、成组或全部提供,以驱动泵车本体行驶。
[0014]本实用新型提高泵车本体的机动灵活性,减小转弯半径。同时行驶和工作动力分离,大大降低工作油耗。工作动力采用电动机或双动力,可以充分利用定点工作的特点,通过电力驱动替代柴油发动机,不仅节能环保,还可以降低使用成本。特殊情况下可以实现双动力驱动行驶,提高了行驶能力和通过性。由于采用了挂车底盘形式,行驶驱动车头的功能可以解放出来,使行驶驱动车头的使用率显著提高。在产品功能和性能都得到提升的同时,整车的成本和价格,以及使用成本,都有较大幅度的降低,特别适用于混凝土输送量比较少,转场比较灵活、路面比较复杂工地。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拖式臂架泵车,包括行驶驱动车头9和泵车本体,行驶驱动车头9和泵车本体为分体式结构,泵车本体前端通过铰接装置8转动连接在行驶驱动车头9的底盘2后部,泵车本体上设有供泵车本体作业和/或泵车本体行驶的动力系统7。
[0018]泵车本体包括挂车底盘6、后车桥13、后车轮10、泵送系统5、液压式支腿系统4和臂架系统1,后车轮10设在挂车底盘6后部,泵送系统5设在挂车底盘6下部后端,支腿系统4设在后车轮10前后侧和上侧的挂车底盘6上,臂架系统I设在挂车底盘6上,动力系统7设在挂车底盘6的前端部或中部。
[0019]动力系统7采用电动机和/或燃油燃气发动机。
[0020]挂车底盘6还设有对施工作业进行操作和/或对泵车本体进行行驶操纵的操纵室或操纵椅(图中未示意出来)。
[0021]本实用新型当中的行驶驱动车头9、动力系统7、挂车底盘6、铰接装置8、车桥、后车轮10、泵送系统5、液压式支腿系统4和臂架系统I均为现有成熟技术,具体构造不再赘述。
[0022]后车桥13、后车轮10及行驶驱动车头9的底盘2用于支撑行驶过程中泵车本体的重量。支腿系统4以摆动、伸缩或者摆动伸缩复合的动作形式展开,支撑泵送状态下的泵车本体的重量,确保整车作业的稳定性。动力系统7提供泵送系统5、液压式支腿系统4、臂架系统I和驱动车桥的动力。泵送系统5内置在挂车底盘6后端,实现混凝土的压力输送。臂架系统I包括多节折叠臂和转塔,安装在挂车底盘6上,负责混凝土的布料。
[0023]具体工作步骤如下:首先行驶驱动车头9把泵车本体拖行至指定作业位置。启动挂车底盘6自带的动力系统7,在液压系统的驱动下,支腿系统4的前支腿3顺次打开,并触地支撑,使铰接装置8脱开行驶驱动车头9,行驶驱动车头9行驶离开。然后支腿系统4的后支腿11顺次打开触地支撑,并使挂车底盘6处于水平位置。整车支撑稳定后,臂架系统11按设定好的展臂顺序依次展开臂架,将臂架系统I末端移动至混凝土需求点。启动泵送系统5,将混凝土输送到指定点。
[0024]实施例二,该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挂车底盘6前部增设前车桥14和前车轮12,这样就是挂车底盘6构成全挂拖车底盘结构。
[0025]上述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形状、材料、结构等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拖式臂架泵车,包括行驶驱动车头和泵车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行驶驱动车头和泵车本体为分体式结构,泵车本体前端通过铰接装置转动连接在行驶驱动车头的底盘后部,泵车本体上设有供泵车本体作业和/或泵车本体行驶的动力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拖式臂架泵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泵车本体包括挂车底盘、后车桥、后车轮、泵送系统、液压式支腿系统和臂架系统,后车轮设在挂车底盘后部,泵送系统设在挂车底盘下部后端,支腿系统设在后车轮前后侧和上侧的挂车底盘上,臂架系统设在挂车底盘上,所述动力系统设在挂车底盘的前端或中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拖式臂架泵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挂车底盘前部增设有前车桥和前车轮构成全挂拖车底盘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拖式臂架泵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系统采用电动机和/或燃油燃气发动机。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拖式臂架泵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挂车底盘增设有对施工作业进行操作和/或对泵车本体进行行驶操纵的操纵室或操纵椅。
【文档编号】E04G21/02GK203654757SQ201320794762
【公开日】2014年6月18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6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6日
【发明者】潘建峰, 赵信毅, 王勇 申请人:河南骏通车辆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