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体幕墙防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单元体幕墙防水结构,包括玻璃面板以及支撑该玻璃的支承结构,所述支承结构包括公料和母料,所述公料包括公横料和公竖料,所述母料包括母横料和母竖料,所述公横料与母横料插接匹配,形成至少两个及以上腔室,所述公横料与母横料插接缝隙处还设有尘密封;所述公竖料与所述公横料插接匹配,所述公竖料与所述母竖料插接的左右玻璃面板之间设有第一道防水密封;所述公竖料与母竖料咬合处还设有第二道防水密封和第三道防水密封。相较于现有单元体幕墙,本实用新型增加一道防水封堵,由原来的两道防水,一等压腔变成三道防水、两等压腔,从而使整个玻璃幕墙的防水、隔音、隔热性能大大提高。
【专利说明】单元体幕墙防水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单元体幕墙防水结构。
【背景技术】
[0002]防止雨水渗漏为建筑幕墙的一项基本功能。雨水流进单元体幕墙框格的型材中,没有及时排除的话,冬季会造成型材可能冻裂,在型材腔内长期滞留的积水,会腐蚀金属材料和五金件,并会影响正常使用并缩减幕墙寿命。
[0003]压力差是造成大部分幕墙接缝漏水的主要原因,幕墙外水分,不论是雨水或洗窗水进入室内,除了必须有破口或是裂缝存在,还必须要求室外的压力比室内压力大。如果室内的压力与室外压力相等,甚至大于室外压力,即使有破口或是裂缝存在,水分也不会进入墙内。
[0004]一般传统防水方式是尽量设法在漫长的接缝处减少可能发生的开口,如用各种密封胶,胶条对接触缝密封堵塞。新的防水进入室内的方式,则是用对雨水疏导的方式,引水入等压腔内,再引水流出墙体。为了达到等压,将部分或所有接缝维持开放,但是等压腔并不是一个通气的空间,必须限制在一定范围的通气空间,才能有效地产生等压效应。为了达到完全等压效应,"等压腔"内的压力必须随时维持大于或等于室外的压力。
[0005]但是建筑物表面压力不会永久不变,因风速随时的变化,建筑物愈高愈大,压力差程度也就愈明显。接近地面的正风压比高处正风压小,立面中央正风压比角落正风压大,同一根横料可能一端受正压,另一端受负压,再加上其它因素影响使得等压效应的设计更加复杂困难。
[0006]所以,需要提供一种新的成本低且设计简单的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7]现在归纳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方面以便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理解,其中该归纳并不是本实用新型的扩展性纵览,且并非旨在标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要素,也并非旨在划出其范围。相反,该归纳的主要目的是在下文呈现更详细的描述之前用简化形式呈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概念。
[0008]本实用新型的在于提供一种单元体幕墙,其包括玻璃面板以及支撑该玻璃的支承结构,所述支承结构包括公料和母料,所述公料包括公横料和公竖料,所述母料包括母横料和母竖料,所述公横料与母横料插接匹配,形成至少两个及以上腔室,所述公横料与母横料插接缝隙处还设有尘密封;
[0009]所述公竖料与所述公横料插接匹配,所述公竖料与所述母竖料插接的左右玻璃面板之间设有第一道防水密封;
[0010]其中,所述公竖料与母竖料咬合处还设有第二道防水密封和第三道防水密封。
[0011 ] 如上所述的单元体幕墙,其中,所述支承结构为铝材。
[0012]如上所述的单元体幕墙,其中,所述公横料与母横料咬合处设有水密封和气密封。[0013]如上所述的单元体幕墙,其中,所述水密封和气密封分离设计。
[0014]相较于现有单元体幕墙,本实用新型增加一道防水封堵,由原来的两道防水,一等压腔变成三道防水、两等压腔,从而使整个玻璃幕墙的防水、隔音、隔热性能大大提高。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通过结合附图对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在附图中:
[0016]图1为本实用新型单元体幕墙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如图1所示的支撑结构的横料剖面图;
[0018]图3为如图1所示的支撑结构的竖料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需要指出的是,在这些实施方式的具体描述过程中,为了进行简明扼要的描述,本说明书不可能对实际的实施方式的所有特征均作详尽的描述。
[0020]下面结合上述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再作详细说明。
[0021]如图1所示的一种单元体幕墙,包括玻璃面板10以及支撑该玻璃面板10的支承结构20。
[0022]进一步而言,支承结构20采用铝材。
[0023]进一步而言,单元体幕墙还包括外挂于玻璃面板10的铝合金装饰条(未示出)。
[0024]进一步而言,支承结构20包括公料22和母料24,公料22包括公横料260和公竖料350,母料24包括母横料250和母竖料360,公料22和母料采用插接匹配将相邻单元体幕墙的玻璃面板衔接在一起,在相邻单元体幕墙的接缝封口处设置专用横框封口板36和竖框封口板38。
[0025]该横框封口板36形成水坝,即起披水作用,又阻止空气向室内渗漏,从而使雨水沿封口板排到竖框封口板38的前部。
[0026]图2、图3分别为如图1所示的支承结构20的横料剖面图和竖料剖面图,横料剖面图中可以看出,支承结构20包括母横料250和公横料260。母横料250与公横料260插接匹配,进一步而言,母横料250与公横料260插接缝隙处还设有密封胶条(尘密封201 ),母横料250和公横料260插接形成母横料前腔203和公横料前腔205。
[0027]进一步而言,如图2所示的母横料250和公横料260第一咬合面207设有密封胶条(水密封217),母横料250和公横料260的第二咬合面209设有密封胶条(气密封219),因此该水密封217和气密封219分离设计,可发挥等压腔作用。
[0028]进一步而言,室外雨水流经上下单元接口处,受到重力的作用和尘密线的阻挡,大部分会向下沿着玻璃面排走。
[0029]进一步而言,少量的水因为风的作用挤开密封胶条217,大部分的水下落到下单元公横料前腔205,排到如图3所示的公横料积水区309,然后再向左右单元分格处的排水通道(公母料空腔311)中排下。
[0030]进一步而言,少量剩余的水因为风力作用和毛细现象会沿着公横料进入水槽215位置,到达水槽的水沿着公横料上的排水孔即图3排水节点图上的排水孔313排下。
[0031]如图3所示,从该竖料剖面图中可以看出,包括母竖料360和公竖料350。母竖料360与公竖料350插接匹配,进一步而言,母竖料360与公竖料350插接的左右玻璃面板之间设有密封胶条(第一道防水密封321 ),在母竖料360和公竖料350的第一咬合处设有密封胶条(第二道防水密封323),在母竖料360和公竖料350的第二咬合处设有密封胶条(第三道防水密封325)。
[0032]进一步而言,第一道防水密封321、第二道防水密封323和第三道防水密封325采用分离设计,可形成两道等压腔,从而使整个玻璃幕墙的防水、隔音、隔热性能大大提高。通过合理的排水路径设计,该单元体幕墙可实现排水功能。
[0033]虽然结合特定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说明,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对本实用新型可以作出许多修改和变型。因此,要认识到,权利要求书的意图在于覆盖在本实用新型真正构思和范围内的所有这些修改和变型。
【权利要求】
1.一种单元体幕墙防水结构,包括玻璃面板(10)以及支撑该玻璃的支承结构(20),所述支承结构(20)包括公料(22)和母料(24),所述公料(22)包括公横料(260)和公竖料(350),所述母料(24)包括母横料(250)和母竖料(360),所述公横料(260)与母横料(250)插接匹配,形成至少两个及以上腔室,所述公横料(260)与母横料(250)插接缝隙处还设有尘密封(201); 所述公竖料与所述公横料(260 )插接匹配,所述公竖料(350 )与母竖料(360 )插接的左右玻璃面板之间设有第一道防水密封(321); 其特征在于,所述公竖料(350)与所述母竖料(360)咬合处还设有第二道防水密封(323)和第三道防水密封(32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元体幕墙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结构(20)为铝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元体幕墙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公横料(260)与母横料(250 )咬合处设有水密封(217)和气密封(219)。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元体幕墙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密封(217)和气密封(219)为分尚设计。
【文档编号】E04B1/66GK203626065SQ201320802051
【公开日】2014年6月4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9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9日
【发明者】吴正弟, 孙兴根, 李旭光, 李红卫 申请人:上海力进铝质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