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根部的防水层结构以及根部具有防水层的水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7005阅读:489来源:国知局
管根部的防水层结构以及根部具有防水层的水管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管根部的防水层结构以及根部具有防水层的水管,管根部的防水层结构,包括基面和垂直穿过基面的水管,其特征在于,在水管与基面上方交叉处设八字坡,在水管根部外表面和八字坡外表面,涂刷设有一界面处理层,在界面处理层外以及基面上表面,再涂刷铺设胎体增强涂层。一种根部具有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防水层的水管,包括垂直穿过一基面的水管本体,其特征在于,基面向上至水管高度15~20cm设为水管根部,水管与基面上方交叉处带有八字坡,在水管根部外表面和八字坡外表面,涂刷设有界面处理层,在界面处理层外再涂刷设有胎体增强涂层。本实用新型的防水涂料与管根粘结紧密,防水性能好,抗变形能力强,可广泛用于厨浴间、出屋面管及地下室穿墙管根的防水处理。
【专利说明】管根部的防水层结构以及根部具有防水层的水管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工程或建筑物、构筑物防水【技术领域】,涉及建筑水管根部防水涂层结构,特别是一种管根防水处理的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防水涂层结构,以及应用该防水处理的水管结构。
【背景技术】
[0002]近年来,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已广泛用于厨浴间、屋面及地下室防水工程中,具有施工方便,环保,与混凝土及砂浆粘结强的特点,但在使用过程中,发现使用该涂层后的防水工程渗漏率非常高,渗漏的部位集中在穿墙管,出屋面管及楼面管部位,例如在卫生间的防水工程中,各种穿楼面管有十多根,因些如果这些管根部位的防水处理不到位,极易造成渗漏。常规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在管根部位施工时,只是简单地在管根部位涂刷涂料,并上返10?20cm,但由于建筑工程中的管子的材质多为PVC,铸铁或钢材类,而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与这类材的粘结力非常差,无需泡水,就轻易可以从管壁上撕开,非常容易造成渗漏,此外,在防水施工后,由于工程的交叉施工对管体的晃动以及管材在使用中的热胀冷缩,对管根部位的防水层会造成疲劳应力,防水涂料在使用中常会出现开裂,脱落的情况。
[0003]综上所述,由于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与PVC,铸铁或钢材类材料粘结力差,与管壁不能成为一整体,同时防水涂料在使用过程中抗疲劳性能不好,因此现在技术的管根处理的单一涂层的使用寿命短,防水效果差。

【发明内容】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管根部位防水效果极好的水管根部的防水层结构。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采取如下措施达到:管根部的防水层结构,包括基面和垂直穿过基面的水管,在水管与基面上方交叉处设八字坡,在水管根部外表面和八字坡外表面,涂刷设有一界面处理层,在界面处理层外以及基面上表面,再涂刷铺设胎体增强涂层。
[0006]界面处理层涂刷高度为15?20cm,涂刷厚度为Imm?2mm。
[0007]所述胎体增强涂层为涂料层与无纺布层的复合结构,涂料层与界面处理层外以及基面上表面接触,无纺布层覆于该涂料层外包裹水管部位并铺设在基面部位,无纺布层之外再设涂料层。
[0008]涂料层和无纺布层重复设置3?6道,且最外一道表层为涂料层。胎体增强涂层厚度为1.5?3_。
[0009]本发明另一目的,是基于上述防水层结构同样的设计思路,提供一种可便捷使用利于防水处理的根部具有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防水层的水管。
[0010]该根部具有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防水层的水管,包括垂直穿过一基面的水管本体,基面向上至水管高度15?20cm设为水管根部,水管本体与基面上方交叉处带有八字坡,在水管根部外表面和八字坡外表面,涂刷设有界面处理层,在界面处理层外再涂刷设有胎体增强涂层。界面处理层涂刷厚度为Imm?2mm。所述胎体增强涂层为涂料层与无纺布层的复合结构,涂料层与界面处理层表面接触,无纺布层覆于该涂料层外包裹水管,无纺布层之外再设涂料层。该水管中,涂料层和无纺布层重复设置3?6道,且最外一道表层为涂料层。胎体增强涂层厚度为1.5?3mm。
[0011]采用以上设计,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突出的优点:
[0012]1、PVC,铸铁或钢材类管壁、界面层及防水涂料层粘结紧密,防水效果好。由于界面剂中环氧类材料与以上材质管壁粘结性能好(环氧树脂经乳化后成为水性材料,添加水泥后,水泥能够在乳液中继续水化,增加了与上述管壁材料的粘结力),同时,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中的水泥与胶乳的组分又与界面层中的水泥组份粘结强度又好,因此通过界面层,能够解决防水涂料与上述管壁的粘结难题。
[0013]2、通过双层聚酯无纺布进行增强后,防水涂料仍可以保持100%以上的延伸率,断裂伸长率提高至5.0MPa以上,此外采用双层无纺布工艺,显著提高了管根部位的抗扰动性及防水涂层的抗裂性,大大提高了防水涂层使用年限,能够很好地解决建筑物、构造物的渗漏难题。
[0014]本实用新型防水涂料与管根粘结紧密,防水性能好,抗变形能力强,可广泛用于厨浴间、出屋面管及地下室穿墙管根的防水处理。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管根部的防水层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胎体增强涂层构成图。
[0017]图中:1-水管,2-界面处理层,3-胎体增强涂层,4-八字坡,5-基面,31-涂料层,32-无纺布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8]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用于管根防水处理的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防水层结构,其构思是:在PVC、铸铁或钢质的管根部位表面依次设置界面处理层和胎体增强的抗裂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层,紧密接触,粘结牢固,形成一体结构,管壁与界面层,界面层与防水涂料层结合处均为无缝隙结合。
[0019]【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管根部的防水层结构包括基面5(混凝土或砂浆层)和垂直穿过基面5的水管I (PVC或铁管),在水管I与基面5上方交叉处,设八字坡4 (水泥砂浆),在水管I根部外表面和八字坡4外表面,涂刷界面剂(水性环氧乳液胶浆,由水性环氧乳液、固化剂、早强水泥及细砂混合)设有一界面处理层2,界面处理层2涂刷高度可为15?20cm,涂刷厚度为Imm?2mm,在界面处理层2外以及基面5上表面,再涂刷铺设胎体增强涂层3。
[0020]本实用新型中,胎体增强涂料层3结构参见图2所示,为涂料层31 (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与无纺布层32 (聚酯无纺布)的复合结构,涂料层31与界面处理层2外以及基面5上表面接触(涂刷),无纺布层32覆于该涂料层31外(包裹水管I部位,铺设在基面5部位),再设第二道涂料层31和无纺布层32,可重复设置3?6道,并在最外一道设涂料层31,形成胎体增强涂料层3。聚酯无纺布的规格为100~120g/m2,胎体增强涂层3的厚度为1.5~3mm ο
[0021]利用本实用新型的设计进行管根部的防水处理步骤如下:
[0022]1、基面清理:清除混凝土或砂浆层以及管根部位的杂物,并清理干净,基面潮湿不影响后续施工,在管根部位用水泥砂浆找出八字坡(找坡)。
[0023]2、在管根部位涂刷一层由水性环氧乳液配制的界面剂(商购产品,由水性环氧乳液、固化剂,早强硫铝酸盐水泥和细砂组成),均匀涂刷在管根部位的外管壁面上以及八字坡外侧,涂刷高度通常为15~20cm,界面层的涂刷厚度为1mm~2mm,表面干燥后,形成界
面处理层。
[0024]3、待界面处理层硬化后,在该层及基面表面施工胎体增强涂层:首先涂刷一层防水涂料(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再将一层聚酯无纺布包裹住管根部位,同时找坡的部位和基面也铺设聚酯无纺布;待第一层防水涂料实干后,在无纺布表面涂刷第二层防水涂料,使防水涂料充分渗入第一层无纺布中,重复以上的方法施工,铺设完成第二层聚酯无纺布。如此一层涂料一层无纺布间隔布设,最外一层涂刷涂料形成胎体增强涂层。具体操作中,每层防水涂料可分多次涂刷,例如图2所示的胎体增强涂料层,第一层一次涂刷,第二层和最外一层分两次涂刷,共经过五次涂刷,每次涂刷的间隔时间为5小时左右。可用的聚酯无纺布的规格为100~120g/m2,多次涂刷干燥后胎体增强涂层的厚度为1.5~3mm。
[0025]4、待管根部位的防水涂料表面硬化一天,即可进行后续施工。
[0026]本实用新型中,所用材料和制剂均为市售产品,可商购获得。
[0027]基于与上述防水层结构同样的设计思路,去除基层部分的防水处理,便可形成根部具有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防水层的水管。该根部预设有防水处理的水管可便捷地安装,使现场的防水处理仅针对基层进行,可以`大大减少现场防水处理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
[0028]将垂直穿过基面5向上至水管高度15~20cm部分设为水管根部,同样水管本体I与基面上方交叉位置设八字坡4 (材料不限于水泥砂浆,可选择其它易于定型的材料),在水管根部外表面和八字坡4外表面,涂刷设有前述的界面处理层2,在界面处理层外再涂刷设有前述的胎体增强涂层3,如此形成根部具有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防水层的水管。
[0029]经测试,本实用新型一个实例的防水层结构技术指标如表1:
[0030]表1
[0031]
【权利要求】
1.管根部的防水层结构,包括基面和垂直穿过基面的水管,其特征在于,在水管与基面上方交叉处设八字坡,在水管根部外表面和八字坡外表面,涂刷设有一界面处理层,在界面处理层外以及基面上表面,再涂刷铺设胎体增强涂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管根部的防水层结构,其特征在于,界面处理层涂刷高度为15?20cm,涂刷厚度为1_?2_。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管根部的防水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胎体增强涂层为涂料层与无纺布层的复合结构,涂料层与界面处理层外以及基面上表面接触,无纺布层覆于该涂料层外包裹水管部位并铺设在基面部位,无纺布层之外再设涂料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管根部的防水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涂料层和无纺布层重复设置3?6道,且最外一道表层为涂料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管根部的防水层结构,其特征在于,胎体增强涂层厚度为1.5?3mm ο
6.一种根部具有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防水层的水管,包括垂直穿过一基面的水管本体,其特征在于,基面向上至水管高度15?20cm设为水管根部,水管与基面上方交叉处带有八字坡,在水管根部外表面和八字坡外表面,涂刷设有界面处理层,在界面处理层外再涂刷设有胎体增强涂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管,其特征在于,界面处理层涂刷厚度为Imm?2mm。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胎体增强涂层为涂料层与无纺布层的复合结构,涂料层与界面处理层表面接触,无纺布层覆于该涂料层外包裹水管,无纺布层之外再设涂料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水管,其特征在于,涂料层和无纺布层重复设置3?6道,且最外一道表层为涂料层。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水管,其特征在于,胎体增强涂层厚度为1.5?3mm。
【文档编号】E04B1/68GK203654487SQ201320803520
【公开日】2014年6月18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9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9日
【发明者】王志新, 刁桂芝 申请人: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