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纵向通孔的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8011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一种有纵向通孔的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一种有纵向通孔的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属建筑构件领域,本实用新型叠合板之下部钢筋混凝土预制板由钢筋混凝土底层和纵向通孔混凝土上层组成,所述钢筋混凝土底层是由普通钢筋、预应力钢筋组成的钢筋骨架和浇筑混凝土层组成;所述的纵向通孔混凝土上层与钢筋混凝土底层浇筑连接,形成两端为开放通孔的下部钢筋混凝土预制板;在现场,于该下部钢筋混凝土预制板上表面,浇筑上部现浇混凝土板后,即成型为有纵向通孔的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本设计板中纵向通孔降低了叠合板自重,板内布置预应力钢筋,防止混凝土构件的开裂,提高构件的抗裂度和刚度,提高了建筑结构整体性和整体抗震性,并且,本叠合板可工厂化预制生产,效率高,成本低。
【专利说明】一种有纵向通孔的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一种有纵向通孔的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属建筑构件领域。
【背景技术】
[0002]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各种大跨度、抗震性强和整体性好的建筑层出不穷,普通预制钢筋混凝土板、密肋楼板、无粘结预应力平板已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因此,开发抗震性、整体性良好、适应较大跨度建筑的轻型叠合板已成为当务之急。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有纵向通孔的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在减小自重的条件下,增强叠合板结构承载力、抗震性,以满足高层建筑的需求。
[0004]本实用新型一种有纵向通孔的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由上部现浇混凝土板和下部钢筋混凝土预制板组成,所述下部钢筋混凝土预制板是由钢筋混凝土底层和纵向通孔混凝土上层组成,所述钢筋混凝土底层是由普通钢筋、预应力钢筋组成的钢筋骨架和浇筑混凝土层组成,该钢筋混凝土底层纵向两侧有坡形缘边;所述的纵向通孔混凝土上层与钢筋混凝土底层浇筑连接,形成两端为开放通孔的下部钢筋混凝土预制板;在现场,于该下部钢筋混凝土预制板上表面,浇筑上部现浇混凝土板后,即成型为有纵向通孔的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
[0005]所述钢筋混凝土底层的钢筋骨架其普通钢筋的横向钢筋分布在下层,普通钢筋的纵向钢筋设置在两侧,预应力钢纵向布置在横向普通钢筋上。
[0006]所述钢筋混凝土底层钢筋骨架的横向钢筋由纵向间隔设置的有Π形立端横向钢筋和设置在纵向两端的加密横向钢筋组成。
[0007]所述有Π形立端横向钢筋之Π形立端作为叠合板纵向浇筑拼接的预留连接结构,突显在钢筋混凝土底层坡形缘边表面。
[0008]本实用新型一种有纵向通孔的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板中纵向通孔降低了叠合板自重。板内布置预应力钢筋,当板承受荷载时,板下部受拉,上部受压,防止混凝土构件的开裂,提高构件的抗裂度和刚度,改善了结构的工作性能。后期在使用时,预制混凝土叠合板搭接台与相邻板和后浇混凝土浇筑为一体,提高了结构整体性和整体抗震性。此外,本发明部分为工厂预制成型,可以工业化生产、缩短施工周期、降低成本。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图1本实用新型叠合板立体分层揭示示意图;
[0010]图2本实用新型钢筋混凝土底层钢筋分布示意图;
[0011]图3本实用新型下部钢筋混凝土预制板之钢筋混凝土底层示意图;
[0012]图4本实用新型叠合板纵剖面示意图;
[0013]图5本实用新型成型下部钢筋混凝土预制板成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0014]本使用新型一种有纵向通孔的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一种预应力混凝土圆孔叠合板,由上部现浇混凝土板A和下部钢筋混凝土预制板B组成,所述下部钢筋混凝土预制板B是由钢筋混凝土底层1、带纵向贯通圆孔2的混凝土外层3组成,所述钢筋混凝土底层I的钢筋骨架由普通钢筋和预应力钢筋组成,普通钢筋为:Π形立端横向钢筋6按纵向间隔设置,加密横向钢筋5分布在纵向两端,纵向钢筋7用张拉装置布置在混凝土外层3内,预应力钢筋4纵向间隔布置在横向普通钢筋6和5之上,组成钢筋混凝土底层I的钢筋骨架,如图2 ;在所述钢筋骨架上浇筑混凝土,形成钢筋混凝土底层1,该钢筋混凝土底层I的纵向两侧有坡形缘边1-1,横向钢筋6之Π形立端竖直突显在钢筋混凝土底层I的纵向两侧的坡形缘边,如图3 ;在钢筋混凝土底层I上,布置好模具和间隔设置通孔钢管2,沿通孔钢管2顶面和两侧浇筑混凝土,即在间隔设置通孔钢管2的间隙、顶面和两侧边形成混凝土上层3,并且纵向钢筋7被浇筑在混凝土上层3内,形成为两端有开放通孔的下部钢筋混凝土预制板B,如图5 ;在现场,于该下部钢筋混凝土预制板B上表面,现浇筑上部现浇混凝土板A成型后,将钢管慢慢的旋转式抽出,即成型为一种有纵向能孔的预应力混凝土孔叠合板,参见图1。
[0015]所述横向普通钢筋Π形立端作为叠合板纵向浇筑拼接的预留连接结构突显在钢筋混凝土底层坡形缘边1-1表面。
【权利要求】
1.一种有纵向通孔的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由上部现浇混凝土板和下部钢筋混凝土预制板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钢筋混凝土预制板由钢筋混凝土底层和纵向通孔混凝土上层组成,所述钢筋混凝土底层是由普通钢筋、预应力钢筋组成的钢筋骨架和浇筑混凝土组成;所述的纵向通孔混凝土上层与钢筋混凝土底层浇筑连接,形成为两端开放通孔的下部钢筋混凝土预制板;在现场,于该下部钢筋混凝土预制板上表面,浇筑上部现浇混凝土板后,即成型为有纵向通孔的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纵向通孔的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其特征在于,钢筋混凝土底层的钢筋骨架其普通钢筋的横向钢筋分布在下层,普通钢筋的纵向钢筋设置在两侦牝预应力钢纵向布置在横向普通钢筋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纵向通孔的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其特征在于,钢筋混凝土底层钢筋骨架的横向钢筋由纵向间隔设置的有Π形立端横向钢筋和设置在纵向两端的加密横向钢筋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纵向通孔的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有Π形立端横向钢筋之Π形立端作为叠合板纵向浇筑拼接的预留连接结构,突显在钢筋混凝土底层坡形缘边表面。
【文档编号】E04B5/17GK203654560SQ201320848620
【公开日】2014年6月18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20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20日
【发明者】周鹏, 黄胜, 刘富学, 吴小银, 叶丽丽 申请人:湖北弘毅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