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爬双排脚手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8588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外爬双排脚手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外爬双排脚手架,包括连墙件、连接杆、连墙小横杆、上撑斜杆和下拉斜杆,所述连墙件预埋在建筑物的梁柱中,并通过连接杆连接有连墙小横杆;所述上撑斜杆和下拉斜杆的一端均与连墙小横杆的外端部固定连接,另一端则分别与相邻的连墙小横杆的墙体端连接。本实用新型的外爬双排脚手架具有节省材料,安装、拆卸简便,使用方便,安全系数高等特点,尤其是其组件连墙件作为永久件固定在建筑物内,当需要进行外墙维修或变化外墙的设计时,利用墙体内的连墙件重新搭建外爬双排脚手架进行施工,方便快捷。
【专利说明】外爬双排脚手架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外爬双排脚手架。
【背景技术】
[0002]传统的外爬双排脚手架是按照立杆、小横杆、大横杆、剪刀撑、脚手架、栏杆的搭建顺序搭建在建筑物外墙,以便实现建筑施工。这种传统的外爬双排脚手架存在着材料用料多,安装、拆卸不方便,安全隐患多,而且随着建筑物的完工,脚手架即被拆除,若需要维修时,必须重新搭脚手架,费工费时且非常不方便。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节省材料,安装、拆卸简便,使用方便,安全系数高的外爬双排脚手架。
[0004]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一种外爬双排脚手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连墙件、连接杆、连墙小横杆、上撑斜杆和下拉斜杆,所述连墙件预埋在建筑物的梁柱中,并通过连接杆连接有连墙小横杆;所述上撑斜杆和下拉斜杆的一端均与连墙小横杆的外端部固定连接,另一端则分别与相邻的连墙小横杆的墙体端连接。
[0006]本实用新型的外爬双排脚手架与传统式外双排脚手架相比具有以下技术优势:
[0007]1、节约材料:本实用新型在材料使用方面能节约80%,而且不受建筑物高度的限制,随建筑物的升高利用外爬技术无需再分段设悬挑脚手架,大量的悬挑“工”字钢也可节省。
[0008]2、安装、拆卸简便,安全保障性好:
[0009](I)固定在建筑物的连墙件不可拆除,作为永久性构件留在墙体内,当需要进行外墙维修或变化外墙的设计时,利用墙体内的连墙件重新搭建外爬双排脚手架进行施工,方便快捷。
[0010](2)本实用新型可安全的将内外立杆、内外水平杆自里向外、自下而上逐次连接,从而形成外爬双排脚手架体系,其下部分不再发生架体,也不需要悬挑脚手架,既节约了材料,又提高了安全系数;尤其是此种设计在工程进入外墙装修时,可以利用外爬双排脚手架自上而下进行,拆除上层安装下层,装修作业完成时,整体外爬双排脚手架也全部拆除,从而实现了不用外挂吊篮外装修、节省材料、确保安全作业、工完场清的流水作业。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连墙总成件的结构示意简图;
[0012]图2为连墙总成件在墙体的排布图;
[0013]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外爬双排脚手架的安装示意简图。【具体实施方式】
[0014]本实用新型的外爬双排脚手架,包括连墙件1、连接杆2、连墙小横杆3、上撑斜杆4和下拉斜杆5。本实用新型将连墙件I预埋在建筑物的梁柱中,待模板拆除后将连接杆2拧入连墙件I中,再将连墙小横杆3拧入连接杆2中,从而形成牢固可靠的连墙总成件6 (如图1所示)。安装时从底层开始,先安装连墙总成件,再将上撑斜杆4与第一层连墙小横杆3的墙体端和第二层连墙小横杆3外端部连接,形成上撑卸荷稳固的作用,再将下拉斜杆5与第二层连墙小横杆3外端部和第三层连墙小横杆3外端部连接。以此类推,就形成了多个安全可靠的小平台,高度控制在9米以内,这时可以安全的将内外立杆,内外水平杆自里向外、自下向上逐次连接,就形成了外爬双排脚下手架的体系,如图3所示。
【权利要求】
1.一种外爬双排脚手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连墙件(I)、连接杆(2)、连墙小横杆(3)、上撑斜杆(4)和下拉斜杆(5 ),所述连墙件(I)预埋在建筑物的梁柱中,并通过连接杆(2 )连接有连墙小横杆(3);所述上撑斜杆(4)和下拉斜杆(5)的一端均与连墙小横杆(3)的外端部固定连接,另一端则分别与相邻的连墙小横杆(3)的墙体端连接。
【文档编号】E04G5/04GK203654697SQ201320879171
【公开日】2014年6月18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30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30日
【发明者】毛学军, 马惠荣, 高平, 唐功元, 王海琳, 王之浩, 崔成涛, 刘志刚, 连勃超, 杨安民 申请人:宁夏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