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折叠移动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3752阅读:211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折叠移动房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折叠移动房,包括前墙、后墙、底板、顶板及左墙体和右墙体,前墙上设有门板和窗户,后墙上也设有窗户,左墙体分别通过铰链一和铰链五连接顶板和底板,右墙体分别通过铰链二和铰链六与顶板和底板连接,顶板与左墙体和右墙体连接处分别设有钢板一和钢板二,钢板一上部设有左孔位一,下部设有左孔位二,钢板二上部设有右孔位一,下部设有右孔位二;采用上述结构后,移动房可折叠,折叠后移动房体积减少至原有体积的七分之一,运输方便,相较之前运输车运输一间移动房的空间,现在可运输七个移动房,提高运输效率,减少能耗;且移动房运送至预留位置时,安装方便,节省安装时间,且钢板的设置有利于加强移动房的坚固性,提高移动房使用寿命。
【专利说明】一种可折叠移动房
【技术领域】
[0001 ] 本发明涉及一种移动房,尤其是涉及一种可折叠移动房。
【背景技术】
[0002]活动房屋被广泛地应用于野外施工、灾后应急等临时性场合,现有的活动房屋都是临时建造在地面上的。移动房屋普遍是临时性的,使用完毕以后需要拆卸,特别是野外施工用的活动房屋,由于要不断根据工地的位置变换活动房屋的位置,这就要求活动房屋便于移动,不断地拆装不但费时费力,并且会造成活动房屋的部件损坏,还有一种活动房是组装完整的,在移动时需整体移动,无需拆卸,但是这样的活动房在运输时所需空间大,运输效率低。

【发明内容】

[0003]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了可折叠移动房,结构简单,折叠后所占空间小,方便运输,提高运输效率。
[0004]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折叠移动房,包括前墙、后墙、底板、顶板及左侧墙体和右侧墙体,前墙上设有门板和窗户,后墙上也设有窗户,左侧墙体分别通过铰链一和铰链五连接顶板和底板,右侧墙体分别通过铰链二和铰链六与顶板和底板连接,顶板与左侧墙体和右侧墙体连接处分别设有钢板一和钢板二,钢板一上部设有左孔位一,下部设有左孔位二,钢板二上部设有右孔位一,下部设有右孔位二,左侧墙体分为左侧上面和左侧下面,左侧上面上部设有左孔位三,左孔位三和左孔位二相对应可重合,左侧上面与左侧下面通过铰链三连接,左侧上面底端处设有钢板三,钢板三上设有左孔位四,左侧下面上部设有左孔位五,左孔位四和左孔位五相对应可重合,右侧墙体分为右侧上面和右侧下面,右侧上面上部设有右孔位三,右孔位三和右孔位二相对应可重合,右侧上面和右侧下面通过铰链四连接,右侧上面底端处设有钢板四,钢板四底端上设有右孔位四,右侧下面上部设有右孔位五,右孔位四和右孔位五相对应可重合,左侧墙体和右侧墙体底板间连接处分别设有左槽钢和右槽钢,底板设置在左槽钢与右槽钢之间,底板底端与左槽钢和右槽钢底端齐平,左槽钢和右槽钢均闻于底板,左槽钢和右槽钢上分别设有左孔位TK和右孔位六,折叠后左孔位二和左孔位六相对应,右孔位二和右孔位六相对应。
[0005]在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前墙、后墙、底板、左侧墙体和右侧墙体采用岩棉企口夹芯板,顶板采用岩棉瓦楞夹芯板,底板采用8CM槽钢做龙骨。
[0006]在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前墙和底板间,后墙和底板间均通过铰链连接。
[0007]在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左槽钢和右槽钢均是C型槽钢,高度是14CM,前墙和后墙厚度均是5CM。
[0008]在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左孔位三、左孔位五、左孔位六和右孔位三、右孔位五、右孔位六上均设有螺母。
[0009]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结构后,移动房可折叠,运输方便,相较之前运输车运输一间移动房的空间,现在可运输多个移动房,减少移动房所占空间,提高运输效率,减少能耗,且移动房运送至预留位置时,安装方便,节省安装时间,且钢板的设置有利于加强移动房的坚固性,提高移动房使用寿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是移动房折叠完成图;
图3是前墙结构示意图;
图4是后墙结构不意图。
[0011]图中:1、前墙;2、后墙;3、顶板;4、左侧墙体;4_1、左侧上面;4_2、左侧下面;5、右侧墙体;5-1、右侧上面;5-2、右侧下面;21、铰链一 ;22、铰链二 ;23、铰链三;24、铰链四;25、铰链五;26、铰链六;31、钢板一 ;32、钢板二 ;33、钢板三;34、钢板四;41、左孔位一 ;42、左孔位二 ;43、左孔位三;44、左孔位四;45、左孔位五;46、左孔位六;51、右孔位一 ;52、右孔位二 ;53、右孔位三;54、右孔位四;55、右孔位五;56、右孔位六;6、左槽钢;7、右槽钢。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0013]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可折叠移动房,包括前墙1、后墙2、底板、顶板3及左侧墙体4和右侧墙体5,前墙I上设有门板1-1和窗户1-2,后墙2上也设有窗户1-2,左侧墙体4分别通过铰链一 21和铰链五25连接顶板3和底板,右侧墙体5分别通过铰链二 22和铰链六26与顶板3和底板连接,顶板3与左墙体4和右墙体5连接处分别设有钢板一 31和钢板二 32,钢板一 21上部设有左孔位一 41,下部设有左孔位二 42,钢板二 32上部设有右孔位一 51,下部设有右孔位二 52,左侧墙体4分为左侧上面4-1和左侧下面4-2,左侧上面
4-1上部设有左孔位三43,左孔位三43和左孔位二42相对应可重合,左侧上面4_1与左侧下面4-2通过铰链三23连接,左侧上面4-1底端处设有钢板三33,钢板三33上设有左孔位四44,左侧下面4-2上部设有左孔位五45,左孔位四44和左孔位五45相对应可重合,右侧墙体5分为右侧上面5-1和右侧下面5-2,右侧上面5-1上部设有右孔位三53,右孔位三53和右孔位二 52相对应可重合,右侧上面5-1和右侧下面5-2通过铰链四24连接,右侧上面
5-1底端处设有钢板四34,钢板四34底端上设有右孔位四54,右侧下面5_2上部设有右孔位五55,右孔位四54和右孔位五55相对应可重合,左侧墙体4和右侧墙体5与底板间连接处分别设有左槽钢6和右槽钢7,底板设置在左槽钢6与右槽钢7之间,底板底端与左槽钢6和右槽钢7底端齐平,左槽钢6和右槽钢7均高于底板,左槽钢6和右槽钢7上分别设有左孔位六46和右孔位六56,折叠后左孔位二 42和左孔位六46相对应,右孔位二 52和右孔位六56相对应;前墙1、后墙2、左侧墙体4和右侧墙体5采用岩棉企口夹芯板,顶板3采用岩棉瓦楞夹芯板,底板采用8CM槽钢做龙骨,1.5CM厚竹夹板做地板;前墙I和底板间,后墙2和底板间均通过铰链连接;左槽钢6和右槽钢7均是C型槽钢,高度是14CM,前墙I厚度是5CM ;左孔位三43、左孔位五45、左孔位六46和右孔位三53、右孔位五55、右孔位六56上均设有螺母。[0014]当需运输移动房时,先将前墙和后墙往移动房内放倒至底板上,由于移动房的长度长于前墙和后墙的高度的总和,所以前墙和后墙平铺在底板上,且前墙与后墙间不接触,由于左右槽钢高度为14CM,而底板高度是8CM,底板底部与左右槽钢底部齐平,而底板上有一 1.5CM厚度的竹地板,所以左右槽钢就高出底板4.5CM,即左右槽钢与底板间的这一落差用于盛放厚度为5CM的前墙和后墙,忽略误差不计,前墙和后墙平铺在底板上,并且与左槽钢和右槽钢间形成一平面,这时可对左侧墙体和右侧墙体进行折叠,由于左孔位二和左孔位六相配合,右孔位二和右孔位六相配合,当左侧墙体和右侧墙体完成折叠时,左孔位二和左孔位六重合,右孔位二和右孔位六重合,利用高强螺栓,将重合的孔位连接,这样顶部与底板就形成一个整体,相较之前整体运输,大量的节省了空间,以前可运输一间移动房的空间,现在可运输7件,大大的提高了运输的效率。
[0015]当折叠后的移动房运送至所需地点时,通过左孔位一和右孔位一将移动房从运输车上勾吊至预定位置,此时,卸掉重合孔的螺栓,将左侧墙体和右侧墙体完成直立,且垂直于顶板和底板,由于左侧墙体和右侧墙体上均设有钢板,钢板一上左孔位二和左孔位三相对应,钢板二上右孔位二和右孔位三相对应,此时左侧墙体和右侧墙体与底板垂直时,左孔位二和左孔位三重合,右孔位二和右孔位三重合,又由于左孔位三、左孔位五、左孔位六和右孔位三、右孔位五、右孔位六上均设有螺母,利用用高强螺栓将重合的孔位连接固定,与此同时,钢板三上的左孔位四与左侧下面上部的左孔位五重合,钢板四上的右孔位四与右侧下面上部的右孔位五重合,也用螺栓将重合的孔位连接在一起,最后将前墙和后墙直立,并与顶部和左、右侧墙体用钻尾螺丝连接,最终实现移动房的安装。
[0016]需要强调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可折叠移动房,包括前墙(I)、后墙(2)、底板、顶板(3)及左侧墙体(4)和右侧墙体(5),所述前墙(I)上设有门板(1-1)和窗户(1-2),所述后墙(2)上也设有窗户(1-2),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墙体(4)分别通过铰链一(21)和铰链五(25)连接顶板(3)和底板,所述右侧墙体(5)分别通过铰链二(22)和铰链六(26)与顶板(3)和底板连接,所述顶板(3)与左侧墙体(4)和右侧墙体(5)连接处分别设有钢板一(31)和钢板二(32),钢板一(21)上部设有左孔位一(41),下部设有左孔位二(42),所述钢板二(32)上部设有右孔位一(51),下部设有右孔位二(52),所述左侧墙体(4)分为左侧上面(4-1)和左侧下面(4-2),所述左侧上面(4-1)上部设有左孔位三(43),所述左孔位三(43)和左孔位二(42)相对应可重合,所述左侧上面(4-1)与左侧下面(4-2)通过铰链三(23)连接,所述左侧上面(4-1)底端处设有钢板三(33),所述钢板三(33)上设有左孔位四(44),所述左侧下面(4-2)上部设有左孔位五(45),所述左孔位四(44)和左孔位五(45)相对应可重合,所述右侧墙体(5)分为右侧上面(5-1)和右侧下面(5-2),所述右侧上面(5-1)上部设有右孔位三(53),所述右孔位三(53)和右孔位二(52)相对应可重合,所述右侧上面(5-1)和右侧下面(5-2)通过铰链四(24)连接,所述右侧上面(5-1)底端处设有钢板四(34),所述钢板四(34)底端上设有右孔位四(54),所述右侧下面(5-2)上部设有右孔位五(55),所述右孔位四(54)和右孔位五(55)相对应可重合,所述左侧墙体(4)和右侧墙体(5)与底板间连接处分别设有左槽钢(6)和右槽钢(7),所述底板设置在左槽钢(6)与右槽钢(7)之间,所述底板底端与左槽钢(6)和右槽钢(7)底端齐平,所述左槽钢(6)和右槽钢(7)均高于底板,所述左槽钢(6)和右槽钢(7)上分别设有左孔位六(46)和右孔位六(56),折叠后,所述左孔位二(42)和左孔位六(46)相对应,所述右孔位二(52)和右孔位六(56)相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可折叠移动房,其特征在于:前墙(I)、后墙(2)、左侧墙体(4)和右侧墙体(5)采用岩棉企口夹芯板,所述顶板(3)采用岩棉瓦楞夹芯板,所述底板采用8CM槽钢做龙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可折叠移动房,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墙(I)和底板间,后墙(2)和底板间均通过铰链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可折叠移动房,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槽钢(6)和右槽钢(7)均是C型槽钢,高度是14CM,所述前墙(I)厚度是5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可折叠移动房,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孔位三(43)、左孔位五(45),左孔位六(46)和右孔位三(53)、右孔位五(55)、右孔位六(56)上均设有螺母。
【文档编号】E04B1/344GK103938724SQ201410157858
【公开日】2014年7月23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21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21日
【发明者】田中伟 申请人:田中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