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新老建筑柱顶、柱脚对接的对接装置及对接方法

文档序号:1905674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用于新老建筑柱顶、柱脚对接的对接装置及对接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新老建筑柱顶、柱脚对接的对接装置及对接方法,其通过在新建筑柱顶埋设该对接装置,并将其与老建筑柱柱脚连接,使新老建筑柱之间的连接得到了加固,使结合后的整体建筑强度能够符合抗震设防要求。
【专利说明】用于新老建筑柱顶、柱脚对接的对接装置及对接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建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新老建筑柱顶、柱脚对接的对接装置及对接方法。
【背景技术】
[0002]目前房屋工程平移技术基本采用上滑梁、下滑梁等托换形式,进行结构固结后平移,当保护建筑(老建筑,其为有一定历史年限、历史价值,不考虑拆除,需保护、保留的此类建筑)平移至新建地下室顶板上时,由于保护建筑年代久远,整体建筑混凝土强度本身由于当时建造年代的原因强度不高,又由于混凝土的碳化作用,强度再次降低,使平移后与新建地下室整体对接处,产生薄弱环节,不能满足抗震设防要求。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新老建筑柱顶、柱脚对接的对接装置及对接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新老建筑柱脚对接后整体建筑强度不符合抗震设防要求的技术问题。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新老建筑柱顶、柱脚对接的对接装置,其包括钢底板和十字形截面,所述十字形截面设置于所述钢底板的下底面上,所述钢底板上设有一圈植筋孔,所述一圈植筋孔所围出的形状及其面积与老建筑柱柱底的底面形状及其面积相匹配,位于所述一圈植筋孔的内侧的所述钢底板上还设有若干浇捣孔。
[0005]进一步的,所述钢底板的形状为方形,所述十字形截面设置于所述方形钢底板下底面的中心。
[0006]进一步的,所述十字形截面的翼缘上均设有若干栓钉。
[0007]进一步的,位于所述一圈植筋孔内侧和外侧的所述钢底板下底面上还分别设有一圈塞焊钢筋。
[0008]进一步的,所述塞焊钢筋远离所述钢底板的一端为外勾结构。
[0009]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于新老建筑柱顶、柱脚对接的对接方法,其包括:
[0010]步骤一:在新建筑柱顶的梁板上预埋上述对接装置,使所述对接装置中钢底板的标高与所述新建柱顶的梁板面标高相同;
[0011]步骤二:通过所述对接装置的钢底板上的浇捣孔进行新建筑柱混凝土及新建筑梁板烧筑;
[0012]步骤三:进行新建筑柱、梁、板混凝土的养护工作;
[0013]步骤四:通过滑移装置将老建筑整体平移到位,老建筑柱的柱脚与新建筑柱的柱顶对接就位;
[0014]步骤五:将所述钢底板与所述老建筑柱的柱脚进行连接并加固。
[0015]进一步的,所述步骤四具体包括:
[0016]步骤41:在老建筑柱的柱脚的四周通过对穿螺杆设置上对接钢板;
[0017]步骤42:在老建筑柱的柱脚四周浇筑上滑梁及抱柱梁,所述上对接钢板位于所述上滑梁中;
[0018]步骤43:通过滑移装置支撑所述老建筑柱四周的上滑梁及抱柱梁,并将所述老建筑柱的柱脚切去一段;
[0019]步骤44:通过所述滑移装置将老建筑整体平移到位,老建筑柱的柱脚与新建筑柱的柱顶对接就位。
[0020]进一步的,所述步骤五具体包括:
[0021]步骤51:通过连接结构将所述钢底板与所述老建筑柱的柱脚连接加固;
[0022]步骤52:在老建筑柱的柱底通过灌浆料浇筑并养护,之后拆除所述上滑梁及抱柱梁;
[0023]步骤53:通过所述对接装置的钢底板上的植筋孔将加固钢筋植入新建筑柱顶的梁板内,并将其与所述连接结构绑扎加固。
[0024]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结构包括四个角钢、两组钢缀板和若干加劲板,所述四个角钢分别位于所述老建筑柱的四个角处,并均分别与所述钢底板和所述上对接钢板焊接连接,所述两组钢缀板均包括四块钢缀板,并位于所述上对接钢板的下方,所述上对接钢板及两组钢缀板之间均相隔一段距离设置,所述四个角钢之间分别通过所述两组钢缀板中的四块钢缀板焊接连接,靠近所述钢底板的一组钢缀板中的四块钢缀板均分别采用若干加劲板与所述钢底板焊接连接。
[0025]进一步的,所述用于新老建筑柱顶、柱脚对接的对接方法还包括步骤54:待所述加固钢筋安装、绑扎加固完毕后,在所述老建筑柱的柱底采用细石砼浇筑并养护。
[0026]进一步的,在所述步骤54中,在安装、绑扎加固完毕后的所述老建筑柱的柱底采用C40细石砼浇筑并养护。
[002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8]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新老建筑柱顶、柱脚对接的对接装置及对接方法通过在新建筑柱顶埋设该对接装置,并将其与老建筑柱柱脚连接,使新老建筑柱之间的连接得到了加固,使结合后的整体建筑强度能够符合抗震设防要求。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30]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新老建筑柱顶、柱脚对接的对接装置的主视图;
[0031]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新老建筑柱顶、柱脚对接的对接装置的后视图;
[0032]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新老建筑柱顶、柱脚对接的对接方法中对接装置安装完毕后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新老建筑柱顶、柱脚对接的对接方法中老建筑柱脚与新建筑柱顶对接就位后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新老建筑柱顶、柱脚对接的对接方法中钢底板与老建筑柱的柱脚连接后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新老建筑柱顶、柱脚对接的对接方法中老建筑柱底加固后的结构示意图。
[0036]在图1至6中,[0037]1:钢底板;101:植筋孔;102:浇捣孔;2:十字形截面;21:栓钉;3:塞焊钢筋;4:新建筑柱顶;5:老建筑柱;6:加固钢筋;7:角钢;8:钢缀板;9:上对接钢板;91:对穿螺杆;10:上滑梁;11:抱柱梁;12:加劲板;13:滑移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38]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提出的用于新老建筑柱顶、柱脚对接的对接装置及对接方法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率,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
[0039]本发明的核心思想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新老建筑柱顶、柱脚对接的对接装置及对接方法,其通过在新建筑柱顶埋设该对接装置,并将其与老建筑柱柱脚连接,使新老建筑柱之间的连接得到了加固,使结合后的整体建筑强度能够符合抗震设防要求。
[0040]请参考图1至6,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新老建筑柱顶、柱脚对接的对接装置的主视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新老建筑柱顶、柱脚对接的对接装置的后视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新老建筑柱顶、柱脚对接的对接方法中对接装置安装完毕后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新老建筑柱顶、柱脚对接的对接方法中老建筑柱脚与新建筑柱顶对接就位后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新老建筑柱顶、柱脚对接的对接方法中钢底板与老建筑柱的柱脚连接后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新老建筑柱顶、柱脚对接的对接方法中老建筑柱底加固后的结构示意图。
[0041]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新老建筑柱顶、柱脚对接的对接装置,其包括钢底板I和十字形截面2,所述十字形截面2设置于所述钢底板I的下底面上,所述钢底板I上设有一圈植筋孔101,所述一圈植筋孔101所围出的形状及其面积与老建筑柱5柱底的底面形状及其面积相匹配,位于所述一圈植筋孔101的内侧的所述钢底板I上还设有若干浇捣孔102。
[004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钢底板I的形状为方形,所述十字形截面2设置于所述方形钢底板I下底面的中心,所述十字形截面2的翼缘上均设有若干栓钉21,通过十字型截面2及栓钉21的埋设,以满足平移后老建筑柱5柱脚的集中力与新建筑(地下室)柱顶4的对接受力。
[0043]进一步的,位于所述一圈植筋孔101内侧和外侧的所述钢底板I下底面上还分别设有一圈塞焊钢筋3,所述塞焊钢筋3远离所述钢底板I的一端为外勾结构,以满足钢底板I的扛拔、抗剪受力要求,符合抗震设计要求。
[0044]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用于新老建筑柱顶、柱脚对接的对接方法,其包括:
[0045]步骤一:在新建筑柱顶4的梁板上预埋上述的对接装置,使所述对接装置中钢底板I的标高与所述新建柱顶4的梁板面标高相同,如图3所示;
[0046]步骤二:通过所述对接装置的钢底板I上的浇捣孔102进行新建筑(地下室)柱混凝土及新建筑(地下室)梁板浇筑,通过该浇捣孔102,还可伸入混凝土振捣棒,保证新建(地下室)柱混凝土浇筑密实;
[0047]步骤三:进行新建筑(地下室)柱、梁、板混凝土的养护工作;[0048]步骤四:通过滑移装置13将老建筑整体平移到位,老建筑柱5的柱脚与新建筑柱顶4对接就位,如图4所示;
[0049]步骤五:将所述钢底板I与所述老建筑柱5的柱脚进行连接并加固,如图5所示。
[0050]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所述步骤四具体包括:
[0051]步骤41:在老建筑柱5的柱脚的四周通过对穿螺杆91设置上对接钢板9 ;
[0052]步骤42:在老建筑柱5的柱脚四周浇筑上滑梁10及抱柱梁11,所述上对接钢板9位于所述上滑梁10中;
[0053]步骤43:通过滑移装置13支撑所述老建筑柱5四周的上滑梁10及抱柱梁11,并将所述老建筑柱5的柱脚切去一段;
[0054]步骤44:通过所述滑移装置13将老建筑整体平移到位,老建筑柱5的柱脚与新建筑柱顶4对接就位。
[0055]进一步的,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步骤五具体包括:
[0056]步骤51:通过连接结构将所述钢底板I与所述老建筑柱5的柱脚连接加固;
[0057]步骤52:在老建筑柱5的柱底通过灌浆料浇筑并养护,之后拆除所述上滑梁10及抱柱梁11 ;
[0058]步骤53:通过所述对接装置的钢底板I上的植筋孔101将加固钢筋6植入新建筑柱顶4的梁板内,并将其与所述连接结构绑扎加固,在钢底板I上预设植筋孔101避免了在加固钢筋植筋时打断新建(地下室)柱顶4内的其他钢筋。
[0059]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结构包括四个角钢7、两组钢缀板8和若干加劲板12,所述四个角钢7分别位于所述老建筑柱5的四个角处,并均分别与所述钢底板I和所述上对接钢板9焊接连接,所述两组钢缀板8均包括四块钢缀板8,并位于所述上对接钢板9的下方,所述上对接钢板9及两组钢缀板8之间均相隔一段距离设置,所述四个角钢7之间分别通过所述两组钢缀板8中的四块钢缀板8焊接连接,靠近所述钢底板I的一组钢缀板8中的四块钢缀板8均分别采用若干加劲板12与所述钢底板I焊接连接,通过角钢7加固及灌浆料浇筑施工,使老建筑柱5与新建(地下室)柱顶4之间空缺段的柱脚满足抗震设防要求。
[0060]进一步的,所述用于新老建筑柱顶、柱脚对接的对接方法还包括步骤54:待所述加固钢筋6安装、绑扎加固完毕后,在所述老建筑柱5的柱底采用C40细石砼浇筑,以进一步增强整体建筑的抗震能力。
[0061]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用于新老建筑柱顶、柱脚对接的对接装置及对接方法,其通过在新建筑柱顶4埋设该对接装置,并将其与老建筑柱5的柱脚连接,使新老建筑柱之间的连接得到了加固,使结合后的整体建筑强度能够符合抗震设防要求。
[0062]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改动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新老建筑柱顶、柱脚对接的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钢底板和十字形截面,所述十字形截面设置于所述钢底板的下底面上,所述钢底板上设有一圈植筋孔,所述一圈植筋孔所围出的形状及其面积与老建筑柱柱底的底面形状及其面积相匹配,位于所述一圈植筋孔的内侧的所述钢底板上还设有若干浇捣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新老建筑柱顶、柱脚对接的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底板的形状为方形,所述十字形截面设置于所述方形钢底板下底面的中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新老建筑柱顶、柱脚对接的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十字形截面的翼缘上均设有若干栓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新老建筑柱顶、柱脚对接的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一圈植筋孔内侧和外侧的所述钢底板下底面上还分别设有一圈塞焊钢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新老建筑柱顶、柱脚对接的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塞焊钢筋远离所述钢底板的一端为外勾结构。
6.一种用于新老建筑柱顶、柱脚对接的对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一:在新建筑柱顶的梁板上预埋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对接装置,使所述对接装置中钢底板的标高与所述新建柱顶的梁板面标高相同; 步骤二:通过所述对接装置的钢底板上的浇捣孔进行新建筑柱混凝土及新建筑梁板浇Λ-Α-巩; 步骤三:进行新建筑柱、梁、板混凝土的养护工作; 步骤四:通过滑移装置将老建筑整体平移到位,老建筑柱的柱脚与新建筑柱的柱顶对接就位; 步骤五:将所述钢底板与所述老建筑柱的柱脚进行连接并加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新老建筑柱顶、柱脚对接的对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具体包括: 步骤41:在老建筑柱的柱脚的四周通过对穿螺杆设置上对接钢板; 步骤42:在老建筑柱的柱脚四周浇筑上滑梁及抱柱梁,所述上对接钢板位于所述上滑梁中; 步骤43:通过滑移装置支撑所述老建筑柱四周的上滑梁及抱柱梁,并将所述老建筑柱的柱脚切去一段; 步骤44:通过所述滑移装置将老建筑整体平移到位,老建筑柱的柱脚与新建筑柱的柱顶对接就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新老建筑柱顶、柱脚对接的对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五具体包括: 步骤51:通过连接结构将所述钢底板与所述老建筑柱的柱脚连接加固; 步骤52:在老建筑柱的柱底通过灌浆料浇筑并养护,之后拆除所述上滑梁及抱柱梁;步骤53:通过所述对接装置的钢底板上的植筋孔将加固钢筋植入新建筑柱顶的梁板内,并将其与所述连接结构绑扎加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新老建筑柱顶、柱脚对接的对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包括四个角钢、两组钢缀板和若干加劲板,所述四个角钢分别位于所述老建筑柱的四个角处,并均分别与所述钢底板和所述上对接钢板焊接连接,所述两组钢缀板均包括四块钢缀板,并位于所述上对接钢板的下方,所述上对接钢板及两组钢缀板之间均相隔一段距离设置,所述四个角钢之间分别通过所述两组钢缀板中的四块钢缀板焊接连接,靠近所述钢底板的一组钢缀板中的四块钢缀板均分别采用若干加劲板与所述钢底板焊接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用于新老建筑柱顶、柱脚对接的对接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54:待所述加固钢筋安装、绑扎加固完毕后,在所述老建筑柱的柱底采用细石砼浇筑并养护 。
【文档编号】E04B1/58GK103981955SQ201410242154
【公开日】2014年8月13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3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3日
【发明者】朱露敏, 叶军惠, 朱立君 申请人:上海域邦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