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替代天然砂的复合黏土和以其为原料的预拌混凝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7380阅读:341来源:国知局
一种替代天然砂的复合黏土和以其为原料的预拌混凝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属于建筑材料领域,公开一种代替天然砂的复合黏土和以其为原料的预拌混凝土。该复合黏土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比的各原料:黏土45~75%,贝壳粉3~10%,粉煤灰5~20%,矿渣5~20%,稻壳灰5~20%,生石灰0.5~2%,碳酸钠0.5~1.5%。各组分加入水预混搅拌、研磨、碾压,在200~300℃下干燥、造粒,筛分分级,得到符合混凝土搅拌用的原料,将上述复合黏土与水泥、卵石、矿物质粉、减水剂和水按一定比例复配,得到坍落度和抗压强度优异的预拌混凝土。本发明采用复合黏土替代天然砂作为预拌混凝土中的细骨料,提高了混凝土的耐腐蚀性和耐久性能,而且充分利用了稻壳和贝壳等资源,变废为宝,具有较大的市场推广价值和应用前景。
【专利说明】一种替代天然砂的复合黏土和以其为原料的预拌混凝土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建筑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代替天然砂的复合黏土和以其为原料的预拌混凝土,特别适用于普通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超高强度混凝土、纤维混凝土、活性粉混凝土等的生产。

【背景技术】
[0002]我国建筑中应用于结构的主要建筑材料是混凝土,天然砂是其主要的细骨架,目前多数地区应用的是天然砂,天然砂属于地方资源,而且短期内不可再生。随着建设量的增加,我国不少地区天然砂已近枯竭,同时由于天然河砂的过渡开采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许多地方已严禁或限制开采天然河砂,由此导致工程用砂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因此,制备出能够替代天然砂的使用,探寻可行的人工砂混凝土就显得格外重要。
[0003]在混凝土中,作为整个体系的粗骨料一般由卵石或大小相当的石块、碎石组成,为混凝土主骨架结构;而卵石之间的空隙需要由细骨料来填充,常用的原料就为上述的天然砂。
[0004]黏土在我国储量丰富,价格低廉,主要成分是Si02、Al2O3和结晶水,与天然砂的主要成分相同。黏土不仅具有良好的物理和力学性能以及高的耐化学品性能等,黏土还具有独特的片层结构,可以赋予材料高的增韧性,良好的抗压强度。
[0005]西方一些工业化国家通常把黏土归结为6大类,分别是:高岭土(Kaolin)、耐火黏土(Fire clay)、球黏土(Ball clay)、膨润土(Bentonite)、漂白土(Fuller,s Earth)和普通黏土(Common)。
[0006]与硅灰类似,稻壳灰中S12的含量很高,煅烧良好的无定型稻壳灰具有很高的火山灰活性,跟粒状高炉矿渣、粉煤灰和硅灰等火山灰材料一样,稻壳的粉壳灰能够改善水泥和混凝土的性能。我国稻米资源丰富,对稻壳简单处理不仅降低了其使用价值,且燃烧还会造成空气质量的污染。因此,研究探寻稻壳的回收利用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0007]本发明的目的是以来源广泛的黏土、稻壳等为原料,复配出一种复合黏土,从而提供一种环境友好、性能优异的预拌混凝土,减少对天然砂的依赖,减轻环境压力,同时,将让农户头疼的稻壳变废为宝。
[0008]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替代天然砂的复合黏土,该复合黏土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比的各原料:黏土 45~75%,贝壳粉3~10%,粉煤灰5~20%,矿渣5~20%,稻壳灰5~20%,生石灰0.5~2%,碳酸钠0.5~1.5%ο
[0009] 进一步的,所述贝壳粉为废弃贝壳经回收清洗,碱洗0.5~24小时,干燥后,研磨得到的贝壳粉,其平均粒径为0.1 μm~75 μm,在此步骤中碱洗的主要作用是去除贝壳上残留的腐肉、污垢和角质。
[0010]进一步的,所述稻壳灰为稻壳经水洗干燥后与PH=I的酸反应,经过干燥、煅烧、研磨后所得到的稻壳灰,酸处理能去除稻壳中大量的金属杂质,可提高其纯度和白度,同时经酸处理后煅烧的稻壳灰可提高比表面积和活性。
[0011]将上述黏土、贝壳粉、粉煤灰、矿渣、稻壳灰、生石灰、碳酸钠按比例加水搅拌混合,经球磨后,采用碾压机碾压压实混合好的粉末,之后在200~300°C下干燥、造粒,经筛分分级,得到符合混凝土搅拌用II区中砂标准的复合黏土,该复合黏土质量符合《建筑用砂》(GB/T14684-2011)的要求。
[0012]进一步的,所述复合黏土的细度模数为3.0~2.3,平均粒径为0.35mm~0.5mm。
[0013]进一步的,所述黏土为高岭土、耐火黏土、球黏土、膨润土、漂白土和普通黏土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
[0014]进一步的,所述贝壳粉在碱洗中,所用碱溶液为浓度29TlO%的氢氧化钠、次氯酸钠、氢氧化钙、氢氧化钾、碳酸钠、碳酸钙或碳酸氢钾中的任一种。
[0015]为了解决现有预拌混凝土对天然砂的依赖,本发明以所述复合黏土为原料制备了一种预拌混凝土,该预拌混凝土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比的各原料:卵石20%~80%,复合黏土6%~40%,水泥8%~25%,矿物质粉0~20%,水5%~20%。
[0016]进一步的,所述预拌混凝土还包括减水剂,所述减水剂为聚羧酸减水剂,该减水剂的添加量按质量百分比为:减水剂:(水泥+矿物质粉)=(0.002、.018):1,添加减水剂的目的是可以减少拌合用水量,提高混凝土强度。
[0017]进一步的,所述矿物质粉为稻壳灰80~90%,粉煤灰5~15%,贝壳粉I~8%的混合物,稻壳灰、粉煤灰和贝壳粉的含量均为质量百分比。
[0018]进一步的,在上述预拌混凝土中,水:(水泥+矿物质粉)=(0.25、.6):1,含量比例为质量比。
[0019]进一步的,在上述预拌混凝土中,矿物质粉:(水泥+矿物质粉)=(0、.5):1,含量比例为质量比。
[0020]进一步的,在上述预拌混凝土中,复合黏土:(复合黏土 +卵石)=(0.16^0.41):1,含量比例为质量比。
[0021]进一步的,在本发明中,矿物质粉的一个较优组成为:稻壳灰85%,粉煤灰8%和贝壳粉7%的混合物,稻壳灰、粉煤灰和贝壳粉的含量均为质量百分比。
[0022]通过测定复合黏土砂粒的杂质及有害成分含量,均达到《建筑用砂》(GB/T14684-2011)标准规定的范围。
[0023]本发明中包括如下配比指标参数和术语,解释说明如下。
[0024]胶凝材料=水泥+矿物质粉。

【权利要求】
1.一种替代天然砂的复合黏土,其特征在于,该复合黏土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比的各原料:黏土 45%~75%,贝壳粉3%~10%,粉煤灰5%~20%,矿渣5%~20%,稻壳灰5%~20%,生石灰0.5%~2%,碳酸钠0.5%~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黏土,其特征在于,所述贝壳粉为废弃贝壳经回收清洗,碱洗0.5^24小时,干燥后,研磨得到的贝壳粉,其平均粒径为0.1 μ m~75 μ 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黏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稻壳灰为稻壳经水洗干燥后与PH=I的酸反应,经过干燥、煅烧、研磨后所得到的稻壳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黏土,其特征在于,所述黏土为高岭土、耐火黏土、球黏土、膨润土、漂白土和普通黏土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黏土,其特征在于,所述贝壳粉在碱洗中,所用碱溶液为质量百分比浓度2%~?Ο%的氢氧化钠、次氯酸钠、氢氧化钙、氢氧化钾、碳酸钠、碳酸钙或碳酸氢钾中的任一种。
6.一种以权利要求1所述复合黏土为原料的预拌混凝土,其特征在于,该预拌混凝土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比的各原料:卵石20%~80%,复合黏土 6%~40%,水泥8%~25%,矿物质粉0~20%,水 5%~2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预拌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拌混凝土还包括聚羧酸减水剂,该减水剂的添加量按质量百分比为:减水剂:(水泥+矿物质粉)=(0.002、.018):1。
8.根据权利要 求6或7所述的预拌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矿物质粉为稻壳灰80%~90%,粉煤灰5%~15%,贝壳粉1%~8%的混合物,稻壳灰、粉煤灰和贝壳粉的含量均为质量百分比。
9.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预拌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水:(水泥+矿物质粉)=(0.25、.6):1 ;矿物质粉:(水泥+矿物质粉)=(0~0.5):1 ;复合黏土:(复合黏土 +卵石)=(0.16^0.41):1 ;上述含量比例均为质量比。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预拌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矿物质粉为稻壳灰85%,粉煤灰8%和贝壳粉7%的混合物,稻壳灰、粉煤灰和贝壳粉的含量均为质量百分比。
【文档编号】C04B18/30GK104072002SQ201410325056
【公开日】2014年10月1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9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9日
【发明者】黄映恒, 韦菲, 侯蕾, 李菲萍, 李燕, 罗春林, 廖森 申请人:广西经正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