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支撑机构的人工岩芯铸造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6013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带支撑机构的人工岩芯铸造模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支撑机构的人工岩芯铸造模具,包括沟槽底座、内筒、支撑机构、外筒和盖板;所述沟槽底座上开设有环形沟槽;所述内筒的一端安装在所述环形沟槽内,所述内筒包括第一内筒瓦片和第二内筒瓦片,所述第一内筒瓦片和第二内筒瓦片之间通过斜面连接;所述支撑机构包括主支撑管和弧形杆,至少两个所述弧形杆与主支撑管铰接,所述弧形杆与内筒的内壁可拆卸安装;所述外筒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沟槽底座上,所述外筒与内筒之间形成型腔,所述外筒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盖板上;所述盖板套装在内筒的另一端。本发明采用可以轻松拆卸的拼装式内筒,并通过支撑机构对内筒进行固定支撑,可以实现顺利脱模,保证人工岩芯的质量。
【专利说明】带支撑机构的人工岩芯铸造模具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铸造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支撑机构的人工岩芯铸造模具。
[0002]

【背景技术】
[0003]抽取地下原油时为了将大量杂质、颗粒物过滤,一般将人工岩芯外罩于油田井下抽油管。人工岩芯是采用不同粒径的大小砂砾加上特殊树脂在80°左右的情况下,保温20小时以上成型。目前,一般采用整体式型芯制造人工岩芯,但是,因为人工岩芯对型芯表面产生粘附力以及凝固的树脂体积膨胀对型芯产生压力,导致人工岩芯夹紧型芯,使其无法顺利脱模,若采用从端面敲击型芯的方式强行取出,则有可能对人工岩芯造成损坏。
[0004]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支撑机构的人工岩芯铸造模具,它采用可以轻松拆卸的拼装式内筒,并通过支撑机构对内筒进行固定支撑,可以实现顺利脱模,保证人工岩芯的质量。
[0006]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带支撑机构的人工岩芯铸造模具,该模具包括:沟槽底座、内筒、支撑机构、夕卜筒和盖板;
所述沟槽底座上开设有环形沟槽;
所述内筒的一端安装在所述环形沟槽内,所述内筒包括第一内筒瓦片和第二内筒瓦片,所述第一内筒瓦片和第二内筒瓦片之间通过斜面连接;
所述支撑机构包括主支撑管和弧形杆,至少两个所述弧形杆与主支撑管铰接,所述弧形杆的外径与内筒的内径相等,所述弧形杆与内筒的内壁可拆卸安装;
所述外筒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沟槽底座上,所述外筒与内筒之间形成型腔,所述外筒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盖板上;
所述盖板套装在内筒的另一端,所述盖板的内径与内筒的外径相等。
[0007]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内筒瓦片的两侧向外设有外斜面,所述第二内筒瓦片的两侧设有与所述外斜面相配合的内斜面,所述第一内筒瓦片两侧的外斜面之间的夹角为20。 -100。。
[0008]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内筒瓦片两侧的外斜面之间的夹角为60°。
[0009]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内筒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一内筒瓦片和第二内筒瓦片,所述第一内筒瓦片的弧度比第二内筒瓦片的弧度小。
[0010]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机构还包括螺母、挡圈、推筒、连接杆和支撑杆,所述螺母与主支撑管螺纹连接,所述挡圈固定安装在主支撑管上,所述推筒设置在螺母与挡圈之间、且可沿主支撑管做轴向滑动,所述推筒与连接杆的一端铰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支撑杆铰接,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主支撑管铰接,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与弧形杆固定连接。
[0011]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螺母与推筒之间安装有垫圈。
[0012]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外筒包括两个外筒瓦片,所述外筒瓦片的两侧设置有支耳,所述两个外筒瓦片之间通过支耳固定连接。
[0013]本发明产生的有益效果是:该模具通过第一内筒瓦片和第二内筒瓦片以斜面连接的方式形成内筒,可以保证内筒的方便拆卸,内筒的一端插入沟槽底座内进行固定,另一端通过与弧形杆紧密接触进行固定,弧形杆安装在内筒所需要支撑的相应位置,脱模时,先取下盖板、外筒和沟槽底座,再使弧形杆绕主支撑管转动,完成弧形杆与内筒的脱离,就可取下支撑机构,最后用铁锤敲击内筒,使第一内筒瓦片和第二内筒瓦片沿斜面脱落,即可实现人工岩芯的顺利脱模,保证人工岩芯的质量。
[0014]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支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1-盖板;2_支撑机构;3_内筒;301_第一内筒瓦片;302_第二内筒瓦片;4-外筒;401_外筒瓦片;402_支耳;5_型腔;6_沟槽底座;7_主支撑管;8_支撑杆支架;9-支撑杆;10_弧形杆;11_连接杆;12_挡圈;13_连接杆支架;14_推筒;15_垫圈;16_螺母;17-销钉。
[0017]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0019]如图1?图3所示,一种带支撑机构的人工岩芯铸造模具,该模具包括:沟槽底座6、内筒3、支撑机构2、外筒4和盖板I ;
沟槽底座6上开设有环形沟槽;
内筒3的一端安装在环形沟槽内,内筒3包括第一内筒瓦片301和第二内筒瓦片302,第一内筒瓦片301和第二内筒瓦片302之间通过斜面连接;
支撑机构2包括主支撑管7和弧形杆10,至少两个弧形杆10与主支撑管7铰接,弧形杆10的外径与内筒3的内径相等,弧形杆10与内筒3内壁可拆卸安装;
外筒4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沟槽底座6上,外筒4与内筒3之间形成型腔5,外筒4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盖板I上;
盖板I套装在内筒3的另一端,盖板的内径与内筒的外径相等。
[0020]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一内筒瓦片301的两侧向外设有外斜面,第二内筒瓦片302的两侧设有与外斜面相配合的内斜面,第一内筒瓦片两侧的外斜面之间的夹角为20° -100°。优选的,第一内筒瓦片两侧的外斜面之间的夹角为60°。20° -100°的八字形截面侧边可以使内筒瓦片更容易取出,以60°时效果最佳。
[0021]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内筒3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一内筒瓦片301和第二内筒瓦片302,第一内筒瓦片,301的弧度比第二内筒瓦片302的弧度小。增加内筒瓦片的数量可以保证单个内筒瓦片的顺利取出。内筒可采用4片、6片、或者8片、或者更多,具体情况视需要的型腔大小而定。
[0022]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如图1-图3所示,支撑机构2还包括螺母16、挡圈12、推筒14、连接杆11和支撑杆9,螺母16与主支撑管7螺纹连接,挡圈12固定安装在主支撑管7上,具体的,挡圈卡在设于主支撑管上卡槽内,推筒14设置在螺母16与挡圈12之间、且可沿主支撑管7做轴向滑动,螺母和挡圈用于限制推筒的轴向移动,推筒14与连接杆11的一端铰接,连接杆11的另一端与支撑杆9铰接,支撑杆9的一端与主支撑管7铰接,支撑杆9的另一端与弧形杆10固定连接。具体的,支撑杆通过销钉17与支撑杆支架8铰接,支撑杆支架8固定安装在主支撑管上,连接杆与连接杆支架13铰接,连接杆支架固定安装在推筒上。
[0023]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螺母16与推筒14之间安装有垫圈15。
[0024]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如图1、图2所示,外筒4包括两个外筒瓦片401,外筒瓦片401的两侧设置有支耳402,两个外筒瓦片401之间通过支耳2固定连接。
[0025]本发明在具体应用时,将沟槽底座水平放置在安装工作台上,2片第一内筒瓦片和2片第二内筒瓦片按斜面的安装顺序插入环形凹槽内,形成一个圆柱形的内筒,然后将支撑机构插入内筒内,主支撑管采用一根直径小于内筒直径的圆管制作,其长度略大于内筒深度,弧形杆选用两个对称安装在主支撑管的两侧,基于曲柄滑块机构原理,支撑机构以主支撑管为机架、推筒为滑块、支撑杆为曲柄、支撑杆支架为转动中心,使用扳手旋转螺母使其顶住推筒向下移动,推筒通过连接杆带动支撑杆绕主支撑管转动,支撑杆张开一定角度后,其另一端固定的弧形杆与内筒的内壁需要支撑的相应位置相贴合,并使用螺母将推筒挡住,限制推筒的位移,从而固定住内筒,实现支撑动作,弧形杆的弧长度略小于第一内筒瓦片的弧度,再通过螺栓将两个外筒瓦片的支耳固定连接形成外筒,再利用类似法兰连接的方式用螺栓将底板与外筒固定连接,将模具固定好了之后,即可向内筒与外筒之间形成的型腔内灌浆,将不同大小粒径的砂砾与特殊树脂混合调制好的砂浆由内筒外壁缓慢注入型腔内(因砂浆粘度较大,为防止灌浆时空气形成气泡,影响砂筒过滤性能,故缓慢注入),砂浆注满后,通过类似法兰连接的方式用螺栓将盖板与外筒固定连接;
将已注入砂浆的模具放入工业烤箱内,恒温80°保持20个小时以上后取出;
从工业烤箱内取出模具后,将模具水平放置在地面上,先将模具上各个螺栓拆卸下来,可将盖板、外筒分离,然后可以借助铁锥取下沟槽底座,再使用扳手旋转螺母,使得螺母外移少许距离,然后按压内支撑机构的支撑杆,若徒手无法将支撑杆按动,可用锤子从侧面敲击支撑杆,支撑机构松动后,取出支撑机构,若取下支撑机构后,拼装的内筒没有自动散落,则使用铁锤敲击较小的第一内筒瓦片,其脱落后可依次将剩余的内筒瓦片敲下取出,即完成脱模操作,可取出人工岩芯。
[0026]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带支撑机构的人工岩芯铸造模具,其特征在于,该模具包括:沟槽底座、内筒、支撑机构、外筒和盖板; 所述沟槽底座上开设有环形沟槽; 所述内筒的一端安装在所述环形沟槽内,所述内筒包括第一内筒瓦片和第二内筒瓦片,所述第一内筒瓦片和第二内筒瓦片之间通过斜面连接; 所述支撑机构包括主支撑管和弧形杆,至少两个所述弧形杆与主支撑管铰接,所述弧形杆的外径与内筒的内径相等,所述弧形杆与内筒的内壁可拆卸安装; 所述外筒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沟槽底座上,所述外筒与内筒之间形成型腔,所述外筒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盖板上; 所述盖板套装在内筒的另一端,所述盖板的内径与内筒的外径相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筒瓦片的两侧向外设有外斜面,所述第二内筒瓦片的两侧设有与所述外斜面相配合的内斜面,所述第一内筒瓦片两侧的外斜面之间的夹角为20° -10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筒瓦片两侧的外斜面之间的夹角为6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一内筒瓦片和第二内筒瓦片,所述第一内筒瓦片的弧度比第二内筒瓦片的弧度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还包括螺母、挡圈、推筒、连接杆和支撑杆,所述螺母与主支撑管螺纹连接,所述挡圈固定安装在主支撑管上,所述推筒设置在螺母与挡圈之间、且可沿主支撑管做轴向滑动,所述推筒与连接杆的一端铰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支撑杆铰接,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主支撑管铰接,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与弧形杆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与推筒之间安装有垫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包括两个外筒瓦片,所述外筒瓦片的两侧设置有支耳,所述两个外筒瓦片之间通过支耳固定连接。
【文档编号】B28B21/84GK104493971SQ201410767319
【公开日】2015年4月8日 申请日期:2014年12月12日 优先权日:2014年12月12日
【发明者】喻九阳, 刘昊, 郑小涛, 林纬, 徐建民, 王成刚, 王明伍 申请人:武汉工程大学, 武汉金惠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