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能转向副框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7189阅读:373来源:国知局
万能转向副框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万能转向副框结构,设置在面板与支承结构之间,其特征在于,包括左、右两组可转向件,所述左、右两组可转向件均包括用于连接支承结构的连接件、用以连接面板的座体,所述连接件上设置有用以连接座体的弧形凹陷,所述座体上设置有与所述弧形凹陷相匹配的连接轴。本实用新型通过连接件上的弧形凹陷与座体上的连接轴之间可转动,来调节座体的角度,使其可以与不同角度的面板相适配,以适应各种角度造型的幕墙系统,避免了大量的开模工作,即节约了成本又缩短了施工周期,同时还缩短了采购周期。
【专利说明】万能转向副框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部件,具体来说涉及一种万能转向副框结构,用于建筑眷墙上。
【背景技术】
[0002]建筑幕墙是现代建筑工程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现代建筑技术与现代艺术的完美结合,近几年幕墙以其独特的价值与多变的造型赢得了越来越多客户的青睐。
[0003]建筑幕墙通常由面板(玻璃、铝板、石板、陶瓷板等)和后面的支承结构(铝横梁立柱、钢结构、玻璃肋等等)组成。由于建筑幕墙造型的多变,经常会遇到由于面板与支承结构之间位置关系和角度的变化,使得面板与支承结构之间的副框都需要独立开模,以便新结构的副框能与面板、支承结构配套。这将造成大量的模具浪费,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每年都有几千万吨的模具闲置(造成大量资金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0004]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万能转向副框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面板与支承结构之间位置关系和角度的变化,使得面板与支承结构之间的连接件需要重新开模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万能转向副框结构,设置在面板与支承结构之间,其特征在于,包括左、右两组可转向件,所述左、右两组可转向件均包括用于连接支承结构的连接件、用以连接面板的座体,所述连接件上设置有用以连接座体的弧形凹陷,所述座体上设置有与所述弧形凹陷相匹配的连接轴。
[000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左、右两组可转向件相向设置。
[000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连接轴通过L型杆件与座体连接。
[000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弧形凹陷设置在所述连接件的内侧。
[001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的外壁下端设置有弧形拐角,所述座体上设置有与该弧形拐角相对应的弧形部。
[001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支承结构的下端设置有铝合金压板,两个所述连接件分别连接在铝合金压板的两侧。
[001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左、右两组可转向件的外侧设置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的上端与支承结构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板的下端与面板定位连接。
[0013]本实用新型通过连接件上的弧形凹陷与座体上的连接轴之间可转动,来调节座体的角度,使其可以与不同角度的面板相适配,以适应各种角度造型的幕墙系统,避免了大量的开模工作,即节约了成本又缩短了施工周期,同时还缩短了采购周期。
[0014]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可参阅本案图式及以下较好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而获得清楚地了解。【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实用新型安装在阳角位置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实用新型安装在阴角位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0019]参见图1,万能转向副框结构,设置在面板与支承结构之间,在本实施例中,该面板采用玻璃(当然可以是铝板、石板、陶瓷板等),支承结构为铝横梁立柱(当然可以是钢结构、玻璃肋等)。
[0020]铝横梁立柱200的下端设置有铝合金压板100,铝合金压板100通过螺栓110与铝横梁立柱200连接。
[0021]万能转向副框结构,包括左、右两组可转向件300,左、右两组可转向件分别连接在铝合金压板的两侧,且左、右两组可转向件相向设置。
[0022]左、右两组可转向件均包括用于连接支承结构的连接件310、用以连接面板的座体320,连接件310与铝横梁立柱200之间设置有橡胶垫。
[0023]连接件上设置有用以连接座体的弧形凹陷311,弧形凹陷311设置在所述连接件的内侧。座体上设置有与所述弧形凹陷相匹配的连接轴321。连接轴321安装在弧形凹陷311内。连接轴321通过L型杆件322与座体320连接。
[0024]连接件的外壁下端设置有弧形拐角312,座体上设置有与该弧形拐角相对应的弧形部323,以便于座体与连接件之间的相对转动。
[0025]在左、右两组可转向件的外侧设置有定位板400,定位板的上端与铝横梁立柱卡扣连接,定位板的下端与玻璃500定位连接。
[0026]图2所示为万能转向副框结构安装在阳角位置的示意图。
[0027]图3所示为万能转向副框结构安装在阳角位置的示意图。
[0028]本实用新型通过连接件上的弧形凹陷与座体上的连接轴之间可转动,来调节座体的角度,使其可以与不同角度的面板相适配,以适应各种角度造型的幕墙系统,避免了大量的开模工作,即节约了成本又缩短了施工周期,同时还缩短了采购周期。
[0029]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权利要求】
1.万能转向副框结构,设置在面板与支承结构之间,其特征在于,包括左、右两组可转向件,所述左、右两组可转向件均包括用于连接支承结构的连接件、用以连接面板的座体,所述连接件上设置有用以连接座体的弧形凹陷,所述座体上设置有与所述弧形凹陷相匹配的连接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万能转向副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两组可转向件相向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万能转向副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轴通过L型杆件与座体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万能转向副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凹陷设置在所述连接件的内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万能转向副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的外壁下端设置有弧形拐角,所述座体上设置有与该弧形拐角相对应的弧形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万能转向副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结构的下端设置有铝合金压板,两个所述连接件分别连接在铝合金压板的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万能转向副框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左、右两组可转向件的外侧设置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的上端与支承结构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板的下端与面板定位连接。
【文档编号】E04F13/23GK203701363SQ201420023640
【公开日】2014年7月9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15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15日
【发明者】林允景 申请人:金博(上海)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