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车位遮挡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917346阅读:108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车位遮挡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新型车位遮挡装置,包括一底座,所述的底座上设有一转轴,所述的转轴上套设有可随转轴一起转动的棚杆,所述的棚杆上连有棚布,所述的转轴上还设有从动齿轮;还包括一往复齿条,所述的往复齿条与所述的从动齿轮啮合;还包括一用于驱动所述往复齿条往复运动的往复驱动机构,所述往复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与所述的往复齿条连接。本实用新型可对棚布进行合理的自主控制,使用起来更加人性化,可达到防风、遮雨、遮阳、防沙粒灰尘等作用。
【专利说明】一种新型车位遮挡装置【技术领域】
[0001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位遮挡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车位遮挡装置一般采用搭建的车棚。这种搭建的车棚还存在的缺点在于:不能进行自主控制。

【发明内容】

[0003]为了克服现有车位遮挡装置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进行自主控制的新型车位遮挡装置。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车位遮挡装置,包括一底座,所述的底座上设有一转轴,所述的转轴上套设有可随转轴一起转动的棚杆,所述的棚杆上连有棚布,所述的转轴上还设有从动齿轮;[0005]还包括一往复齿条,所述的往复齿条与所述的从动齿轮啮合;
[0006]还包括一用于驱动所述往复齿条往复运动的往复驱动机构,所述往复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与所述的往复齿条连接。
[0007]进一步,所述的往复驱动机构包括与所述的往复齿条垂直的驱动轴,所述的驱动轴上设有主动齿轮,所述的主动齿轮与所述的往复齿条啮合,所述的驱动轴与用于驱动其双向旋转的旋转驱动机构连接。
[0008]进一步,所述的旋转驱动机构为一双向旋转电机;
[0009]或者:所述的旋转驱动机构包括一设于所述底座上的支架,所述的支架上穿设有一棘轮轴,所述的棘轮轴上设有棘轮,该棘轮轴与所述的驱动轴连接;
[0010]还包括位于所述棘轮一侧的第一手柄、位于所述棘轮另一侧的第二手柄,所述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之间通过拉簧连接;
[0011]所述的第一手柄向下延伸出第一延伸套,所述的第二手柄向下延伸出第二延伸套,所述的第一延伸套及第二延伸套均套于所述的棘轮轴上;
[0012]所述的第一延伸套上穿设有第一棘爪轴,所述的第一延伸套内设有位于所述第一棘爪轴上的与所述棘轮配合的第一棘爪;所述的第二延伸套上穿设有第二棘爪轴,所述的第二延伸套内设有位于所述第二棘爪轴上的与所述棘轮配合的第二棘爪。
[0013]进一步,所述支架的下部穿设有位于所述棘轮一侧的第一定位轴、位于所述棘轮另一侧的第二定位轴,所述的第一定位轴上设有第一定位块,所述的第二定位轴上设有第二定位块,所述第一定位块与所述的第一手柄位于棘轮的同侧,所述的第二定位块与所述的第二手柄位于棘轮的同侧;所述的第一定位块的头部具有背向所述棘轮的斜面从而在第一定位块的头部形成第一楔形头,所述的第二定位块的头部具有背向所述棘轮的斜面从而在第二定位块的头部形成第二楔形头;
[0014]所述的第一定位轴上套有第一定位扭簧,所述第一定位扭簧的一端顶在所述第一定位块的底面上、另一端顶在所述的底座上从而使第一楔形头具有卡入棘轮的趋势;所述的第二定位轴上套有第二定位扭簧,所述第二定位扭簧的一端顶在所述第二定位块的底面上、另一端顶在所述的底座上从而使第二楔形头具有卡入棘轮的趋势;
[0015]所述的第一延伸套延伸至所述棘轮的另一侧并在其头部形成第一下压部,所述的第二延伸套延伸至所述棘轮的另一侧并在其头部形成第二下压部;
[0016]所述的第一定位块上设有第一下压块,所述的第二定位块上还设有第二下压块,所述的第一下压部对准所述的第二下压块从而可将其下压,所述的第二下压部对准所述的第一下压块从而可将其下压。
[0017]进一步,所述第一棘爪轴上方的第一延伸套上还穿设有第一撑轴,所述第二棘爪轴上方的第二延伸套上还穿设有第二撑轴;
[0018]所述的第一棘爪轴上设有第一棘爪扭簧,所述第一棘爪扭簧的一端顶在所述的第一棘爪上、另一端顶在所述的第一撑轴上,从而使所述的第一棘爪具有卡入所述棘轮的趋势;所述的第二棘爪轴上设有第二棘爪扭簧,所述第二棘爪扭簧的一端顶在所述的第二棘爪上、另一端顶在所述的第二撑轴上,从而使所述的第二棘爪具有卡入所述棘轮的趋势;
[0019]所述的支架上还设有位于所述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之间的顶架,所述顶架的两侧分别设有向所述的第一棘爪延伸的第一顶块和向所述的第二棘爪延伸的第二顶块。
[0020]进一步,所述的转轴上设有向外凸的凸杆;所述的转轴上还套有专用挡块,所述专用挡块具有一夹层,所述的凸杆位于所述的夹层内,所述专用挡块的后侧还设有一上延的挡板。
[0021]进一步,所述的棚杆有四根,均呈现U形,四根棚杆由外向内依次排列,两端套在所述的转轴上;最外侧的棚杆与所述的转轴之间通过螺钉连接,其余棚杆活套在所述的转轴上;
[0022]所述的底座上设有两个轴架,所述的转轴穿设于所述的轴架上;所述U形的棚杆的两端分别位于两个轴架内。
[0023]进一步,所述的往复驱动机构外罩设有可上锁的护罩。
[0024]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往复驱动机构驱动往复齿条往复运动,再通过往复齿条驱动从动齿轮转动,由从动齿轮带动转轴转动,从而棚杆随转轴转动,则可将连于棚杆上的棚布展开或折拢。
[002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可对棚布进行合理的自主控制,使用起来更加人性化,可达到防风、遮雨、遮阳、防沙粒灰尘等作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2是本实用新型传动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棚杆处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4是旋转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5是旋转驱动机构的内部结构图。
[0031 ]图6是旋转驱动机构的侧面图。
[0032]图7是旋转驱动机构的另一侧面图。[0033]图8是旋转驱动机构的内部运行原理图。
[0034]图9是旋转驱动机构的半边驱动示意图。
[0035]图10是旋转驱动机构的另一半边的驱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7]参照图f图10,一种新型车位遮挡装置,包括一底座1,所述的底座I上设有一转轴2,所述的转轴2上套设有可随转轴2 —起转动的棚杆5,所述的棚杆5上连有棚布,所述的转轴2上还设有从动齿轮3 ;
[0038]还包括一往复齿条4,所述的往复齿条4与所述的从动齿轮3啮合;
[0039]还包括一用于驱动所述往复齿条4往复运动的往复驱动机构,所述往复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与所述的往复齿条4连接。
[0040]在使用时,通过往复驱动机构驱动往复齿条4往复运动,再通过往复齿条4驱动从动齿轮3转动,由从动齿轮3带动转轴2转动,从而棚杆5随转轴2转动,则可将连于棚杆5上的棚布展开或折拢。
[0041 ]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棚杆5有四根,均呈现U形,四根棚杆由外向内依次排列,两端套在所述的转轴2上;最外侧的棚杆与所述的转轴2之间通过螺钉连接,其余棚杆活套在所述的转轴上,最外侧的棚杆转动,则棚布逐渐展开,从而棚布带动其余棚杆转动。所述的底座上设有两个轴架6,所述的转轴2穿设于所述的轴架6上;所述U形的棚杆的两端分别位于两个轴架6内。
[0042]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往复驱动机构外罩设有可上锁的护罩,可保护往复驱动机构不被他人操纵。
[0043]往复驱动机构可以采用油缸、气缸、凸轮机构,钢丝拉索机构等直接往复驱动机构;也可以采用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设输出齿轮,使输出齿轮与往复齿条啮合等间接往复驱动机构。
[0044]本实施例中,往复驱动机构的具体结构形式为:该往复驱动机构包括与所述的往复齿条4垂直的驱动轴7,所述的驱动轴7上设有主动齿轮8,所述的主动齿轮8与所述的往复齿条4啮合,所述的驱动轴7与用于驱动其双向旋转的旋转驱动机构连接。通过旋转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的驱动轴7转动,驱动轴7的转动带动主动齿轮8转动,进而主动齿轮8带动往复齿条4进行往复运动。
[0045]上述的旋转驱动机构可以采用双向旋转电机等。本实施例中,旋转驱动机构的具体结构形式为:该旋转驱动机构包括一设于所述底座上的支架9,所述的支架9上穿设有一棘轮轴10,所述的棘轮轴10上设有棘轮11,该棘轮轴10与所述的驱动轴7连接;还包括位于所述棘轮11 一侧的第一手柄12、位于所述棘轮11另一侧的第二手柄13,所述第一手柄12和第二手柄13之间通过拉簧14连接;所述的第一手柄12向下延伸出第一延伸套15,所述的第二手柄13向下延伸出第二延伸套16,所述的第一延伸套15及第二延伸套16均套于所述的棘轮轴10上;所述的第一延伸套15上穿设有第一棘爪轴17,所述的第一延伸套15内设有位于所述第一棘爪轴17上的与所述棘轮11配合的第一棘爪18 ;所述的第二延伸套16上穿设有第二棘爪轴19,所述的第二延伸套16内设有位于所述第二棘爪轴19上的与所述棘轮11配合的第二棘爪20。该种结构形式的旋转驱动机构的作用原理是:通过按压第一手柄12,则第一延伸套15内的第一棘爪18与棘轮11作用,从而带动棘轮轴10转动,通过按压第二手柄13,则第二延伸套16内的第二棘爪20与棘轮11作用,从而带动棘轮轴10反向转动。棘轮轴10转动则带动驱动轴7转动。
[0046]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架9的下部穿设有位于所述棘轮11 一侧的第一定位轴21、位于所述棘轮11另一侧的第二定位轴22,所述的第一定位轴21上设有第一定位块23,所述的第二定位轴22上设有第二定位块24,所述第一定位块23与所述的第一手柄12位于棘轮11的同侧,所述的第二定位块24与所述的第二手柄13位于棘轮11的同侧;所述的第一定位块23的头部具有背向所述棘轮11的斜面从而在第一定位块23的头部形成第一楔形头25,所述的第二定位块24的头部具有背向所述棘轮11的斜面从而在第二定位块24的头部形成第二楔形头26 ;
[0047]所述的第一定位轴22上套有第一定位扭簧27,所述第一定位扭簧27的一端顶在所述第一定位块23的底面上、另一端顶在所述的底座I上从而使第一楔形头25具有卡入棘轮11的趋势;所述的第二定位轴22上套有第二定位扭簧28,所述第二定位扭簧28的一端顶在所述第二定位块24的底面上、另一端顶在所述的底座I上从而使第二楔形头26具有卡入棘轮11的趋势;
[0048]所述的第一延伸套15延伸至所述棘轮11的另一侧并在其头部形成第一下压部29,述的第二延伸套16延伸至所述棘轮11的另一侧并在其头部形成第二下压部30 ;
[0049]所述的第一定位块23上设有第一下压块31,所述的第二定位块24上还设有第二下压块32,所述的第一下压部29对准所述的第二下压块32从而可将其下压,所述的第二下压部30对准所述的第一下压块31从而可将其下压。
[0050]上述第一定位块23、第二定位块24的作用在于:在按压第一手柄12时,将第二手柄13抬起,从而第二下压部30将第一下压块31下压,使第一楔形头25不卡入棘轮11内,从而可顺利地按压第一手柄12 ;同理,在按压第二手柄13时,将第一手柄12抬起,从而第一下压部29将第二下压块32下压,使第二楔形头26不卡入棘轮11内,从而可顺利地按压第二手柄13。
[0051]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棘爪轴17上方的第一延伸套上还穿设有第一撑轴33,所述第二棘爪轴19上方的第二延伸套上还穿设有第二撑轴34 ;
[0052]所述的第一棘爪轴17上设有第一棘爪扭簧35,所述第一棘爪扭簧35的一端顶在所述的第一棘爪18上、另一端顶在所述的第一撑轴33上,从而使所述的第一棘爪18具有卡入所述棘轮11的趋势;所述的第二棘爪轴19上设有第二棘爪扭簧36,所述第二棘爪扭簧36的一端顶在所述的第二棘爪20上、另一端顶在所述的第二撑轴34上,从而使所述的第二棘爪20具有卡入所述棘轮11的趋势;
[0053]所述的支架上还设有位于所述第一手柄12和第二手柄13之间的顶架37,所述顶架37的两侧分别设有向所述的第一棘爪18延伸的第一顶块38和向所述的第二棘爪20延伸的第二顶块39。
[0054]上述第一顶块38、第二顶块39的作用在于:如前所述,在按压第一手柄12时,需将第二手柄13抬起,第二手柄13抬起则第二顶块39顶向第二棘爪20 (第二延伸套上设有可供第二顶块穿过的镂空部),将第二棘爪2顶开,从而可顺利地按压第一手柄12 ;同理,在按压第二手柄13时,需将第一手柄12抬起,第一手柄12抬起则第一顶块38顶向第一棘爪18 (第一延伸套上设有可供第一顶块穿过的镂空部),将第一棘爪18顶开,从而可顺利地按压第二手柄13 ;
[0055]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转轴2上设有向外凸的凸杆40 ;所述的转轴2上还套有专用挡块41,所述专用挡块41具有一夹层42,所述的凸杆40位于所述的夹层42内,所述专用挡块41的后侧还设有一上延的挡板43。在棚布折叠的状态下,转动挡块后侧的挡板43竖直挡在车位上,其他车辆无法进入该车位。挡棚布展开时,随着转轴2的转动,凸杆40亦转动,最终带动专用挡块41转动,促使专用挡块41转动,使挡板43平放,从而车子可停入车位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新型车位遮挡装置,包括一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上设有一转轴,所述的转轴上套设有可随转轴一起转动的棚杆,所述的棚杆上连有棚布,所述的转轴上还设有从动齿轮; 还包括一往复齿条,所述的往复齿条与所述的从动齿轮啮合; 还包括一用于驱动所述往复齿条往复运动的往复驱动机构,所述往复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与所述的往复齿条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车位遮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往复驱动机构包括与所述的往复齿条垂直的驱动轴,所述的驱动轴上设有主动齿轮,所述的主动齿轮与所述的往复齿条啮合,所述的驱动轴与用于驱动其双向旋转的旋转驱动机构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车位遮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转驱动机构为一双向旋转电机。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车位遮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转驱动机构包括一设于所述底座上的支架,所述的支架上穿设有一棘轮轴,所述的棘轮轴上设有棘轮,该棘轮轴与所述的驱动轴连接; 还包括位于所述棘轮一侧的第一手柄、位于所述棘轮另一侧的第二手柄,所述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之间通过拉簧连接; 所述的第一手柄向下延伸出第一延伸套,所述的第二手柄向下延伸出第二延伸套,所述的第一延伸套及第二延伸套均套于所述的棘轮轴上; 所述的第一延伸套上穿设有第一棘爪轴,所述的第一延伸套内设有位于所述第一棘爪轴上的与所述棘轮配合的第一棘爪;所述的第二延伸套上穿设有第二棘爪轴,所述的第二延伸套内设有位于所述第二棘爪轴上的与所述棘轮配合的第二棘爪。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车位`遮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的下部穿设有位于所述棘轮一侧的第一定位轴、位于所述棘轮另一侧的第二定位轴,所述的第一定位轴上设有第一定位块,所述的第二定位轴上设有第二定位块,所述第一定位块与所述的第一手柄位于棘轮的同侧,所述的第二定位块与所述的第二手柄位于棘轮的同侧;所述的第一定位块的头部具有背向所述棘轮的斜面从而在第一定位块的头部形成第一楔形头,所述的第二定位块的头部具有背向所述棘轮的斜面从而在第二定位块的头部形成第二楔形头; 所述的第一定位轴上套有第一定位扭簧,所述第一定位扭簧的一端顶在所述第一定位块的底面上、另一端顶在所述的底座上从而使第一楔形头具有卡入棘轮的趋势;所述的第二定位轴上套有第二定位扭簧,所述第二定位扭簧的一端顶在所述第二定位块的底面上、另一端顶在所述的底座上从而使第二楔形头具有卡入棘轮的趋势; 所述的第一延伸套延伸至所述棘轮的另一侧并在其头部形成第一下压部,所述的第二延伸套延伸至所述棘轮的另一侧并在其头部形成第二下压部; 所述的第一定位块上设有第一下压块,所述的第二定位块上还设有第二下压块,所述的第一下压部对准所述的第二下压块从而可将其下压,所述的第二下压部对准所述的第一下压块从而可将其下压。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车位遮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棘爪轴上方的第一延伸套上还穿设有第一撑轴,所述第二棘爪轴上方的第二延伸套上还穿设有第二撑轴; 所述的第一棘爪轴上设有第一棘爪扭簧,所述第一棘爪扭簧的一端顶在所述的第一棘爪上、另一端顶在所述的第一撑轴上,从而使所述的第一棘爪具有卡入所述棘轮的趋势;所述的第二棘爪轴上设有第二棘爪扭簧,所述第二棘爪扭簧的一端顶在所述的第二棘爪上、另一端顶在所述的第二撑轴上,从而使所述的第二棘爪具有卡入所述棘轮的趋势; 所述的支架上还设有位于所述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之间的顶架,所述顶架的两侧分别设有向所述的第一棘爪延伸的第一顶块和向所述的第二棘爪延伸的第二顶块。
7.如权利要求1飞之一所述的新型车位遮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轴上设有向外凸的凸杆;所述的转轴上还套有专用挡块,所述专用挡块具有一夹层,所述的凸杆位于所述的夹层内,所述专用挡块的后侧还设有一上延的挡板。
8.如权利要求1飞之一所述的新型车位遮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棚杆有四根,均呈现U形,四根棚杆由外向内依次排列,两端套在所述的转轴上;最外侧的棚杆与所述的转轴之间通过螺钉连接,其余棚杆活套在所述的转轴上; 所述的底座上设有两个轴架,所述的转轴穿设于所述的轴架上;所述U形的棚杆的两端分别位于两个轴架内。
9.如权利要求1飞之一所述的新型车位遮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往复驱动机构外罩设有可上锁的护罩。
【文档编号】E04H6/04GK203654823SQ201420030141
【公开日】2014年6月18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18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18日
【发明者】温治国 申请人:温治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