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建筑砌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7571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建筑砌刀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建筑砌刀,涉及一种建筑工具,其包括刀体、刀把和握柄,所述刀把设于握柄中,在握柄的尾端内凹有凹槽,凹槽外设有副握柄,副握柄与握柄螺纹连接,在所述凹槽内设有细线,细线一端固连在凹槽内,另一端固连在副握柄上,在刀体的刀背上设有齿形副刀口。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合理,劳动强度低,安全性好,操作舒适等优点,而且还具有检测所砌墙体的垂直度是否合格的功能,非常实用。
【专利说明】一种新型建筑砌刀
【技术领域】
[0001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工具,特别涉及一种新型建筑砌刀。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新型建筑砌刀通常为单片整体式,建筑工人在砌筑墙体切砖操作时对手的振动特别大,经常造成手部虎口开裂、振伤等事故,存在着劳动强度大,安全性差,操作不舒适等不足,长期以来困扰着建筑工人,一直得不到解决;在砌墙过程中,有时候需要用铅锤来检测所砌墙体的垂直度是否合格,而现有的建筑砌刀没有可以检测墙体垂直度的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0003]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劳动强度低,安全性好,操作舒适的新型建筑砌刀,该建筑砌刀还有检测墙体垂直度的功能,可以用来检测所砌墙体的垂直度是否合格,有效地解决了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建筑砌刀,包括刀体、刀把和握柄,所述刀把设于握柄中,在握柄的尾端内凹有凹槽,凹槽外设有副握柄,副握柄与握柄螺纹连接,在所述凹槽内设有细线,细线一端固连在凹槽内,另一端固连在副握柄上,在刀体的刀背上设有齿形副刀口。
[0005]作为优选:在刀体前部设有挂孔;
[0006]作为优选:所述齿形副刀口顶面的厚度为0.5-2.5毫米。
[0007]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刀把上加设握柄,使操作手感舒适度及防震性大大提高;在握柄上设置副握柄及连接它们之间的细线,使用时,将副握柄拆卸下来,可以当铅锤用来检测所砌墙体的垂直度是否合格,非常实用;由于刀体的刀背上设有齿形副刀口,使得敲击面减小,压强增大,劳动强度得到降低;在刀体前端设挂孔,不用时可方便地挂在墙上,避免到处乱扔。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9]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0]实施例1:
[0011]参见图1,该新型建筑砌刀包括刀体I及刀把2,还包括有握柄5,所述刀把2设于握柄5中,在握柄5的尾端内凹有凹槽7,凹槽7外设有副握柄6,副握柄6与握柄5螺纹连接,在所述凹槽7内设有细线8,细线8 一端固连在凹槽7内,另一端固连在副握柄6上,在刀体I的刀背上设有齿形副刀口 3,该齿形副刀口 3顶面的厚度为0.5毫米,在刀体I前部设有挂孔4。[0012]本实用新型在刀把2上加设握柄5,使操作手感舒适度及防震性大大提高;在握柄5上设置副握柄6及连接它们之间的细线8,使用时,将副握柄6拆卸下来,可以当铅锤用来检测所砌墙体的垂直度是否合格,非常实用;由于刀体I的刀背上设有齿形副刀口 3,使得敲击面减小,压强增大,劳动强度得到降低;在刀体I前端设挂孔4,不用时可方便地挂在墙上,避免到处乱扔。
[0013]实施例2:
[0014]所述齿形副刀口 3顶面的厚度为2.5毫米,其余与实施例1相同。
【权利要求】
1.一种新型建筑砌刀,包括刀体及刀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握柄,所述刀把设于握柄中,在握柄的尾端内凹有凹槽,凹槽外设有副握柄,副握柄与握柄螺纹连接,在所述凹槽内设有细线,细线一端固连在凹槽内,另一端固连在副握柄上,在刀体的刀背上设有齿形副刀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建筑砌刀,其特征在于:在刀体前部设有挂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新型建筑砌刀,其特征在于:所述齿形副刀口顶面的厚度为0.5-2.5毫米。
【文档编号】E04G21/16GK203701624SQ201420039381
【公开日】2014年7月9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22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22日
【发明者】邹绍国 申请人:达州市国鸿建筑节能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