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导流露水的温室顶棚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8167阅读:340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导流露水的温室顶棚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导流露水的温室顶棚结构,它包括第一矩形顶棚框、第二矩形顶棚框、第一导水直板、第一侧面透明面板、第二侧面透明面板、第一顶面透明面板、第二顶面透明面板、第二导水直板、密封胶层、挡水板、第三导水直板、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第四通孔、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和第四导水直板,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温室顶棚设计成夹角为60~90度的三角形顶棚,使得顶棚上产生的露水不会直接向下滴到植物上,而是会沿顶面透明面板向下流动,并由导水直板通过对应的通孔导出到温室外部,这样温室顶棚上的露水不会滴到植物上,保证了植物生长的正常环境湿度;防止了露水长时间的滴到植物上,导致的植物烂根。
【专利说明】一种可导流露水的温室顶棚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温室大棚【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可导流露水的温室顶棚结构。
【背景技术】
[0002]冬天为了让热带植物保持良好的生长状态,需要将植物种植在温室大棚内,温室大棚内的温度控制系统和湿度控制系统共同工作,使温室大棚内保持热带植物生长需要的温度和湿度。由于温室大棚内的湿度较高,并且温室顶棚内外的温差较大,使得温室顶棚内壁上往往会形成露水,另外,由于现有的温室大棚的顶棚为平顶或半球顶,露水会由平顶或半球顶直接滴到植物上,影响了植物生长的正常环境湿度,使得植物容易有病害产生。同时,如果露水长时间的滴到植物上,会导致植物的烂根,不利于植物的生长。另外,如果露水滴到名贵花卉,在阳光的照射下容易灼伤名贵花卉。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可导流露水的温室顶棚结构,该温室顶棚结构能将温室顶棚的露水导出,防止露水直接滴到植物上,保证了植物的正常生长。
[0004]为实现此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可导流露水的温室顶棚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第一导水直板、第二导水直板、第一矩形顶棚框和第二矩形顶棚框,其中,第一矩形顶棚框的顶端与第二矩形顶棚框的顶端固定连接,第一矩形顶棚框的一侧与第二矩形顶棚框的一侧之间固定有第一侧面透明面板,第一矩形顶棚框的另一侧与第二矩形顶棚框的另一侧之间固定有第二侧面透明面板,所述第一矩形顶棚框内固定有第一顶面透明面板,所述第二矩形顶棚框内固定有第二顶面透明面板,所述第一矩形顶棚框与第二矩形顶棚框之间的夹角为60度?90度;
[0005]所述第一矩形顶棚框的一侧与第一导水直板的前端固定连接,第一矩形顶棚框的另一侧与第一导水直板的后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导水直板内侧与第一顶面透明面板之间设置有密封胶层,第一导水直板前端与第一矩形顶棚框顶端的距离小于第一导水直板后端与第一矩形顶棚框顶端的距离;
[0006]所述第二矩形顶棚框的一侧与第二导水直板的前端固定连接,第二矩形顶棚框的另一侧与第二导水直板的后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导水直板内侧与第二顶面透明面板之间也设置有密封胶层,第二导水直板前端与第二矩形顶棚框顶端的距离小于第二导水直板后端与第二矩形顶棚框顶端的距离;
[0007]所述第一导水直板和第二导水直板的外侧均固定有挡水板,所述第二侧面透明面板上开设有与第一导水直板后端对应的第一通孔,第二侧面透明面板上还开设有与第二导水直板后端对应的第二通孔。
[0008]进一步地,它还包括第三导水直板,所述第三导水直板的前端与第一矩形顶棚框的一侧固定连接,且第三导水直板的前端位于第一导水直板的前端的下方,所述第三导水直板的后端与第一矩形顶棚框的另一侧固定连接,且第三导水直板的后端位于第一导水直板的后端的下方,所述第三导水直板的内侧与第一顶面透明面板之间设置有密封胶层,所述第三导水直板的外侧固定有挡水板,所述第三导水直板与第一导水直板平行,所述第二侧面透明面板上还开设有与第三导水直板后端对应的第三通孔。
[0009]进一步地,它还包括第四导水直板,所述第四导水直板的前端与第二矩形顶棚框的一侧固定连接,且第四导水直板的前端位于第二导水直板的前端的下方,所述第四导水直板的后端与第二矩形顶棚框的另一侧固定连接,且第四导水直板的后端位于第二导水直板的后端的下方,所述第四导水直板的内侧与第二顶面透明面板之间设置有密封胶层,所述第四导水直板的外侧固定有挡水板,所述第四导水直板与第二导水直板平行,所述第二侧面透明面板上还开设有与第四导水直板后端对应的第四通孔。
[00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水直板前端与第一矩形顶棚框顶端的距离为0.9米?1.1米,所述第一导水直板后端与第一矩形顶棚框顶端的距离为1.4米?1.6米,所述第三导水直板到第一导水直板的距离为1.9米?2.1米。
[0011]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导水直板前端与第二矩形顶棚框顶端的距离为0.9米?1.1米,所述第二导水直板后端与第二矩形顶棚框顶端的距离为1.4米?1.6米,所述第四导水直板到第二导水直板的距离为1.9米?2.1米。
[00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侧面透明面板、第二侧面透明面板、第一顶面透明面板和第二顶面透明面板均为塑料面板。
[0013]或者,所述第一侧面透明面板、第二侧面透明面板、第一顶面透明面板和第二顶面透明面板均为玻璃面板。
[0014]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矩形顶棚框一侧与另一侧之间设有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二矩形顶棚框一侧与另一侧之间也设有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矩形顶棚框顶端与底端之间设有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矩形顶棚框顶端与底端之间也设有第二支撑杆。
[0015]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温室顶棚设计成夹角为60度?90度的三角形顶棚,使得顶棚上产生的露水不会直接向下滴到植物上,而是会沿第一顶面透明面板和第二顶面透明面板向下流动,第一顶面透明面板上的露水向下流,并由第一导水直板通过第二侧面透明面板的第一通孔导出到温室外部;所述第二导水直板、第三导水直板和第四导水直板通过上述相同的方式将露水导出到温室外部,这样温室顶棚上的露水不会滴到植物上,保证了植物生长的正常环境湿度;防止了露水长时间的滴到植物上,导致的植物烂根;避免了露水滴到名贵花卉造成的名贵花卉被太阳灼伤。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不含第一侧面透明面板和第二侧面透明面板部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0018]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0019]图4为图2的A-A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0021]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右视图。[0022]其中,I一第一矩形顶棚框、2—第二矩形顶棚框、3—第一导水直板、4一第一侧面透明面板、5—第二侧面透明面板、6—第一顶面透明面板、7—第二顶面透明面板、8—第二导水直板、9 一密封I父层、10—挡水板、11 一第二导水直板、12 一第一通孔、13 一第二通孔、14 一第三通孔、15—第四通孔、16—第一支撑杆、17—第二支撑杆、18—第四导水直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4]如图1?6所示的可导流露水的温室顶棚结构,它包括第一导水直板3、第二导水直板8、第一矩形顶棚框I和第二矩形顶棚框2,其中,第一矩形顶棚框I的顶端与第二矩形顶棚框2的顶端固定连接,第一矩形顶棚框I的一侧与第二矩形顶棚框2的一侧之间固定有第一侧面透明面板4,第一矩形顶棚框I的另一侧与第二矩形顶棚框2的另一侧之间固定有第二侧面透明面板5,所述第一矩形顶棚框I内固定有第一顶面透明面板6,所述第二矩形顶棚框2内固定有第二顶面透明面板7,所述第一矩形顶棚框I与第二矩形顶棚框2之间的夹角为60度?90度;
[0025]所述第一矩形顶棚框I的一侧与第一导水直板3的前端固定连接,第一矩形顶棚框I的另一侧与第一导水直板3的后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导水直板3内侧与第一顶面透明面板6之间设置有密封胶层9,第一导水直板3前端与第一矩形顶棚框I顶端的距离小于第一导水直板3后端与第一矩形顶棚框I顶端的距离;
[0026]所述第二矩形顶棚框2的一侧与第二导水直板8的前端固定连接,第二矩形顶棚框2的另一侧与第二导水直板8的后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导水直板8内侧与第二顶面透明面板7之间也设置有密封胶层9,第二导水直板8前端与第二矩形顶棚框2顶端的距离小于第二导水直板8后端与第二矩形顶棚框2顶端的距离;
[0027]所述第一导水直板3和第二导水直板8的外侧均固定有挡水板10,所述第二侧面透明面板5上开设有与第一导水直板3后端对应的第一通孔12,第二侧面透明面板5上还开设有与第二导水直板8后端对应的第二通孔13。
[0028]上述第一矩形顶棚框I与第二矩形顶棚框2之间角度的设置能使露水不会直接垂直下滴。
[0029]上述技术方案中,它还包括第三导水直板11,所述第三导水直板11的前端与第一矩形顶棚框I的一侧固定连接,且第三导水直板11的前端位于第一导水直板3的前端的下方,所述第三导水直板11的后端与第一矩形顶棚框I的另一侧固定连接,且第三导水直板11的后端位于第一导水直板3的后端的下方,所述第三导水直板11的内侧与第一顶面透明面板6之间设置有密封胶层9,所述第三导水直板11的外侧固定有挡水板10,所述第三导水直板11与第一导水直板3平行,所述第二侧面透明面板5上还开设有与第三导水直板11后端对应的第三通孔14。
[0030]上述技术方案中,它还包括第四导水直板18,所述第四导水直板18的前端与第二矩形顶棚框2的一侧固定连接,且第四导水直板18的前端位于第二导水直板8的前端的下方,所述第四导水直板18的后端与第二矩形顶棚框2的另一侧固定连接,且第四导水直板18的后端位于第二导水直板8的后端的下方,所述第四导水直板18的内侧与第二顶面透明面板7之间设置有密封胶层9,所述第四导水直板18的外侧固定有挡水板10,所述第四导水直板18与第二导水直板8平行,所述第二侧面透明面板5上还开设有与第四导水直板18后端对应的第四通孔15。
[0031]上述第一导水直板3、第二导水直板8、第三导水直板11和第四导水直板18均为左高右低的倾斜布置形式,顶面透明面板上留下的露水由上述导水直板通过对应的通孔导出温室顶棚外。
[0032]上述挡水板10能防止露水由导水直板中漏出。
[0033]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导水直板3前端与第一矩形顶棚框I顶端的距离为0.9米?1.1米,所述第一导水直板3后端与第一矩形顶棚框I顶端的距离为1.4米?1.6米,所述第三导水直板11到第一导水直板3的距离为1.9米?2.1米。
[0034]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导水直板8前端与第二矩形顶棚框2顶端的距离为0.9米?1.1米,所述第二导水直板8后端与第二矩形顶棚框2顶端的距离为1.4米?1.6米,所述第四导水直板18到第二导水直板8的距离为1.9米?2.1米。
[0035]上述技术方案中,导水直板前端与矩形顶棚框顶端的距离,以及导水直板后端与矩形顶棚框顶端的距离决定了导水直板的倾斜程度。
[0036]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三导水直板11到第一导水直板3的距离,保证了处于第三导水直板11到第一导水直板3之间的露水能被顺利导出,如果大于此距离则可能会出现露水还没到导水直板即下滴的情况。如果小于此距离则可能造成材料的浪费。同样的,上述第四导水直板18到第二导水直板8的距离也保证了处于第四导水直板18到第二导水直板8之间的露水能被顺利导出。
[0037]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侧面透明面板4、第二侧面透明面板5、第一顶面透明面板6和第二顶面透明面板7均为塑料面板。或者,所述第一侧面透明面板4、第二侧面透明面板5、第一顶面透明面板6和第二顶面透明面板7均为玻璃面板。
[0038]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矩形顶棚框I 一侧与另一侧之间设有第一支撑杆16,所述第二矩形顶棚框2 —侧与另一侧之间也设有第一支撑杆16,所述第一矩形顶棚框I顶端与底端之间设有第二支撑杆17,所述第二矩形顶棚框2顶端与底端之间也设有第二支撑杆17。上述第一支撑杆16和第二支撑杆17用于增加矩形顶棚框的强度,使矩形顶棚框能承受积雨或积雪的压力。
[0039]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上述温室顶棚底部安装温室侧墙,温室侧墙外侧设置与通孔对应的积水箱。顶面透明面板上的露水沿顶面透明面板向下流动,并导入对应的导水直板中,露水沿导水直板通过相应的通孔导出温室顶棚外,并落到温室侧墙外侧的积水箱中,这些收集的露水可用于对其他植物的灌溉。
[0040]本说明书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权利要求】
1.一种可导流露水的温室顶棚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第一导水直板(3)、第二导水直板(8)、第一矩形顶棚框(I)和第二矩形顶棚框(2),其中,第一矩形顶棚框(I)的顶端与第二矩形顶棚框(2)的顶端固定连接,第一矩形顶棚框(I)的一侧与第二矩形顶棚框(2)的一侧之间固定有第一侧面透明面板(4),第一矩形顶棚框(I)的另一侧与第二矩形顶棚框(2)的另一侧之间固定有第二侧面透明面板(5),所述第一矩形顶棚框(I)内固定有第一顶面透明面板(6),所述第二矩形顶棚框(2)内固定有第二顶面透明面板(7),所述第一矩形顶棚框(I)与第二矩形顶棚框(2)之间的夹角为60度~90度; 所述第一矩形顶棚框(I)的一侧与第一导水直板(3)的前端固定连接,第一矩形顶棚框(I)的另一侧与第一导水直板(3 )的后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导水直板(3 )内侧与第一顶面透明面板(6)之间设置有密封胶层(9),第一导水直板(3)前端与第一矩形顶棚框(I)顶端的距离小于第一导水直板(3)后端与第一矩形顶棚框(I)顶端的距离; 所述第二矩形顶棚框(2)的一侧与第二导水直板(8)的前端固定连接,第二矩形顶棚框(2)的另一侧与第二导水直板(8)的后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导水直板(8)内侧与第二顶面透明面板(7)之间也设置有密封胶层(9),第二导水直板(8)前端与第二矩形顶棚框(2)顶端的距离小于第二导水直板(8)后端与第二矩形顶棚框(2)顶端的距离; 所述第一导水直板(3)和第二导水直板(8)的外侧均固定有挡水板(10),所述第二侧面透明面板(5)上开设有与第一导水直板(3)后端对应的第一通孔(12),第二侧面透明面板(5)上还开设有与第二导水直板(8)后端对应的第二通孔(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导流露水的温室顶棚结构,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第三导水直板(11),所 述第三导水直板(11)的前端与第一矩形顶棚框(I)的一侧固定连接,且第三导水直板(11)的前端位于第一导水直板(3)的前端的下方,所述第三导水直板(11)的后端与第一矩形顶棚框(I)的另一侧固定连接,且第三导水直板(11)的后端位于第一导水直板(3)的后端的下方,所述第三导水直板(11)的内侧与第一顶面透明面板(6)之间设置有密封胶层(9),所述第三导水直板(11)的外侧固定有挡水板(10),所述第三导水直板(11)与第一导水直板(3)平行,所述第二侧面透明面板(5)上还开设有与第三导水直板(11)后端对应的第三通孔(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导流露水的温室顶棚结构,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第四导水直板(18),所述第四导水直板(18)的前端与第二矩形顶棚框(2)的一侧固定连接,且第四导水直板(18)的前端位于第二导水直板(8)的前端的下方,所述第四导水直板(18)的后端与第二矩形顶棚框(2)的另一侧固定连接,且第四导水直板(18)的后端位于第二导水直板(8)的后端的下方,所述第四导水直板(18)的内侧与第二顶面透明面板(7)之间设置有密封胶层(9),所述第四导水直板(18)的外侧固定有挡水板(10),所述第四导水直板(18)与第二导水直板(8)平行,所述第二侧面透明面板(5)上还开设有与第四导水直板(18)后端对应的第四通孔(1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导流露水的温室顶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水直板(3)前端与第一矩形顶棚框(I)顶端的距离为0.9米~1.1米,所述第一导水直板(3)后端与第一矩形顶棚框(I)顶端的距离为1.4米~1.6米,所述第三导水直板(11)到第一导水直板(3)的距离为1.9米~2.1米。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导流露水的温室顶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水直板(8)前端与第二矩形顶棚框(2)顶端的距离为0.9米~1.1米,所述第二导水直板(8)后端与第二矩形顶棚框(2)顶端的距离为1.4米~1.6米,所述第四导水直板(18)到第二导水直板(8)的距离为1.9米~2.1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导流露水的温室顶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面透明面板(4)、第二侧面透明面板(5)、第一顶面透明面板(6)和第二顶面透明面板(7)均为塑料面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导流露水的温室顶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面透明面板(4)、第二侧面透明面板(5)、第一顶面透明面板(6)和第二顶面透明面板(7)均为玻璃面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导流露水的温室顶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矩形顶棚框(1) 一侧与另一侧之间设有第一支撑杆(16),所述第二矩形顶棚框(2)—侧与另一侧之间也设有第一支撑杆(16),所述第一矩形顶棚框(I)顶端与底端之间设有第二支撑杆(17),所述第二矩形顶棚框(2)顶端与底端之间也设有第二支撑杆(17)。
【文档编号】E04D13/04GK203735174SQ201420054663
【公开日】2014年7月30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28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28日
【发明者】童翔, 杨皓琼, 李其友, 孙玉宏, 周谟兵, 赵志远, 彭金光, 王萍, 朱永生, 周争明, 王蕾, 曹莹莹 申请人:武汉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