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排式双层排水落水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918819阅读:310来源:国知局
直排式双层排水落水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直排式双层排水落水装置,包括上下敞口的直管,该直管的中部一圈开设有多个排水孔;位于该排水孔的底部,在该直管的外壁上设有一圈凸出的外沿;位于该外沿的下方,在该直管的外壁上设有一圈凸出的嵌入槽;在该直管内设有一上下敞口、呈漏斗状的内管,该内管的宽口端与该直管的内壁相连且位于该排水孔的上方,该内管的窄口端与该直管的内壁分离且位于该排水孔的下方。本实用新型用于倒置屋面排水,既可排除面层上方的大量雨水,避免面层上方雨水经本实用新型倒流入保温层、找坡层等屋面构造层内,又可排除保温层、找坡层等屋面构造层内的水汽,同时本实用新型还可起到屋面通气孔的作用。
【专利说明】直排式双层排水落水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直排式双层排水落水装置,属于落水口制造与安装领域。
【背景技术】
[0002]落水装置也称落水口,它是屋面有组织排水方式中收集、引导屋面雨水流入排水
管的一种装置。
[0003]目前,大多施工单位将落水口的顶面与水泥砂浆找平层上的防水层平齐,然后使用一段落水管将落水口接高,使其顶面与屋面面层同高,其上口处盖上一个落水盖。这种落水口的设计比较简单,施工方便,但是无法排除防水层以上的保温层、找坡层等屋面构造层内的水汽,容易导致屋面漏水。
[0004]另一种落水口的设计是将落水口的顶面与水泥砂浆找平层上的防水层平齐,落水口周边一定范围内设有坡度较大的陡坡,以使水可直接排至落水口。这种落水口的设计虽然能够实现排除面层上方雨水及保温层、找坡层等内水汽的功能,但是,美观性差,陡坡存在使用安全隐患,且面层上方雨水会通过落水口倒流入保温层、找坡层等屋面构造层内。
[0005]由此可见,设计出一种既可排出面层上方雨水,又能排出保温层、找坡层等屋面构造层内水汽,且能避免面层雨水倒流入保温层、找坡层等屋面构造层内的落水装置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直排式双层排水落水装置,该落水装置实现了面层排水及保温层、找坡层等屋面构造层排除水汽的双重排水效果,且能避免面层上方雨水经本实用新型落水装置倒流入保温层、找坡层等屋面构造层内,排水彻底,有效降低了渗漏风险。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直排式双层排水落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上下敞口的直管,该直管的中部一圈开设有多个排水孔;位于该排水孔的底部,在该直管的外壁上设有一圈凸出的外沿;位于该外沿的下方,在该直管的外壁上设有一圈凸出的嵌入槽;在该直管内设有一上下敞口、呈漏斗状的内管,该内管的宽口端与该直管的内壁相连且位于该排水孔的上方,该内管的窄口端与该直管的内壁分离且位于该排水孔的下方。
[0009]较佳地,所述外沿倾斜向上设置。
[0010]较佳地,所述直管为圆管。
[0011]较佳地,所有所述排水孔以所述直管的中轴线均匀分布。
[0012]较佳地,所述内管的横截面为圆形。
[0013]在安装时,所述嵌入槽内嵌入遇水膨胀橡胶条。
[0014]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0015]本实用新型用于倒置屋面排水,可批量生产,成本低廉,施工方便,实用性强,既可排除面层上方的大量雨水,避免面层上方雨水经本实用新型落水装置倒流入保温层、找坡层等屋面构造层内,又可排除保温层、找坡层等屋面构造层内的水汽,同时本实用新型还可起到屋面通气孔的作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实用新型直排式双层排水落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图1的A-A向剖面示意图。
[0018]图3是本实用新型直排式双层排水落水装置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直排式双层排水落水装置包括上下敞口的直管11,该直管11的中部一圈开设有多个排水孔111 ;位于该排水孔111的底部,在该直管11的外壁上设有一圈凸出的外沿112 ;位于该外沿112的下方,在该直管11的外壁上设有一圈凸出的嵌入槽113 ;在该直管11内设有一上下敞口、呈漏斗状的内管12,该内管12的宽口端与该直管11的内壁相连且位于该排水孔111的上方,该内管12的窄口端与该直管11的内壁分离且位于该排水孔111的下方。
[0020]在实际设计中,如图1,较佳地,该外沿112倾斜向上设置。
[0021]在实际设计中,该直管11可设计为圆管。较佳地,所有排水孔111以直管11的中轴线均匀分布。如图1,在直管11的中部一圈开设有多个呈矩形的排水孔111,这些排水孔111的形状和大小一样,在直管11上位于同一高度,且以直管11的中轴线均匀分布。
[0022]在实际设计中,该内管12的横截面可设计为圆形。
[0023]本实用新型的安装过程为:
[0024]在嵌入槽113内嵌入遇水膨胀橡胶条40,将本实用新型竖向穿设在混凝土结构层51上的洞口内,直管11的上敞口端置于屋面而下敞口端置于混凝土结构层51下方,嵌入槽113位于该洞口内,外沿112位于该洞口上方且邻近该洞口,然后用细石混凝土 58封堵直管11与该洞口间的缝隙。
[0025]在混凝土结构层51上施工水泥砂浆找平层52、防水层53,水泥砂浆找平层52施工至直管11,防水层53施工至外沿112处收口。然后依次施工保温层54、找坡层55、结合层56、面层57。在施工面层57时,面层57上与直管11的上敞口端相对应的位置留有企口(图中未标出),该上敞口端处于面层57内,将落水盖20盖在该上敞口端上方的该企口处。
[0026]最后将直管11的下敞口端与排水管道30的相应管道口相接即可。至此完成本实用新型的安装,形成完整的排水系统。
[0027]在实际使用时,如图3,本实用新型具有双层排水功能。一方面,面层57上方的大量雨水流入落水盖20,经由内管12后从排水管道30排出,且可避免面层57上方的雨水经本实用新型倒流入保温层54、找坡层55等屋面构造层内。另一方面,防水层53以上的屋面构造层内的水汽可经由排水孔111进入直管11,而后从排水管道30排出。上述两种排水方式互不影响。同时,本实用新型还可起到屋面通气孔的作用。
[0028]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0029]本实用新型用于倒置屋面排水,可批量生产,成本低廉,施工方便,实用性强,既可排除面层上方的大量雨水,避免面层上方雨水经本实用新型落水装置倒流入保温层、找坡层等屋面构造层内,又可排除保温层、找坡层等屋面构造层内的水汽,同时本实用新型还可起到屋面通气孔的作用。
[0030]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其所运用的技术原理,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任何基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基础上的等效变换、简单替换等显而易见的改变,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直排式双层排水落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上下敞口的直管,该直管的中部一圈开设有多个排水孔;位于该排水孔的底部,在该直管的外壁上设有一圈凸出的外沿;位于该外沿的下方,在该直管的外壁上设有一圈凸出的嵌入槽;在该直管内设有一上下敞口、呈漏斗状的内管,该内管的宽口端与该直管的内壁相连且位于该排水孔的上方,该内管的窄口端与该直管的内壁分离且位于该排水孔的下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排式双层排水落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沿倾斜向上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排式双层排水落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直管为圆管。
4.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直排式双层排水落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有所述排水孔以所述直管的中轴线均匀分布。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排式双层排水落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管的横截面为圆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排式双层排水落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嵌入槽内嵌入遇水膨胀橡胶条。
【文档编号】E04D13/08GK203716414SQ201420081301
【公开日】2014年7月16日 申请日期:2014年2月25日 优先权日:2014年2月25日
【发明者】王福全, 杨春林, 吴金伟 申请人: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