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顶楼板散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9434阅读:364来源:国知局
屋顶楼板散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屋顶楼板散热结构,该屋顶楼板包括位于室外的地板及建造于该地板周围的女儿墙,楼板结构主要由散热板体、饰板及洒水管体组成,其中各散热板体以相互间隔地设置于该地板,且散热板体由一板件及多个设置于该板件表面并置放在该地板的支撑件组成,尤其在板件表面向上延伸第一凸缘及第二凸缘,第一凸缘及第二凸缘共同形成容置空间,容置空间可供饰板直接摆设或是以灌浆方式设置于其内,再者洒水管体分别设置于各该散热板体的间隔处,借此本实用新型的楼板结构不仅能透过分布设置于各散热板体间隔处的洒水管体达到降低屋内及屋顶温度,达到节能减碳外,更透过板件与各饰板搭配让整体楼板结构更加多样化且更具多变性。
【专利说明】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屋顶楼板散热结构,尤其是指一种兼具降低屋内、屋顶温度、 节能减碳与提升整体楼板样式的多变性。 屋顶楼板散热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现行社会中对于绿色、环保、节能等相关议题十分重视也积极推广,其中对于绿色 建筑更是其中一项重要的环节。随着电费不断的涨价、温度不断地屡创新高,让生活在现代 的人在居住上必须选择要花钱吹冷气或是忍受高温的痛苦,因此能够让建筑本身具备良好 的通风效果是众多建筑业者相互竞争的一个议题。
[0003] 现行的建筑物,主要都是以水泥直接灌浆而成,也因为这样使得室内与室外的空 气无法完整的对流,尤其在顶楼的水泥地长时间直接受到日光的曝晒,不仅容易聚热且更 不易散热,因此住在顶楼的住家于傍晚则会感到一股热气久久无法降温,由于水泥具有易 吸热且不易散热的特性,通常须透过洒水的方式方可达到降温的效果,但一般顶楼住家或 一般建筑屋顶并无法定时洒水,甚至洒水只能维持短暂的降温,但随即又会因太阳的持续 曝晒又回到高温的状态。
[0004] 除此之外,一般顶楼的水泥地因是水泥直接灌浆所以大多是呈现灰色的水泥地 板,不仅视觉效果不佳,更重要的是水泥地板长期使用后会造成龟裂、风化后造成的粉尘等 环境上的问题。
[0005] 有鉴于此,本设计人针对上述屋顶楼板结构设计上未臻完善所导致的诸多缺失及 不便,而深入构思,且积极研究改良试做而开发设计出本案。 实用新型内容
[0006]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屋顶楼板散热结构,兼具降低屋内、屋顶温度与 提升整体楼板样式的多变性。
[0007]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0008] -种屋顶楼板散热结构,该屋顶楼板包括位于室外的地板及建造于该地板周围的 女儿墙,其包括:
[0009] 多个散热板体,各该散热板体以相互间隔地设置于该地板,且该散热板体由一板 件及多个设置于该板件表面并置放在该地板的支撑件组成,其中该板件于表面向上延伸 多个第一凸缘及多个与各该第一凸缘共同形成一容置空间的第二凸缘,各该支撑件相互间 隔设置,于各该间隔处界定为散热通道;一饰板,该饰板设置于该容置空间;及多个洒水管 体,各该洒水管体分别设置于各该散热板体的间隔处。
[0010] 上述屋顶楼板散热结构还包括多个石材,各该石材分布设置于各该散热板体的间 隔处并覆盖各该洒水管体或同时铺设于该地板上。
[0011] 上述屋顶楼板散热结构还包括多个分别设置于各该散热板体相互间隔处,并屏蔽 该石材的消水板。
[0012] 上述各消水板形成多个供水及空气流通的通口。
[0013] 上述通口为网状、栅格状或孔状的状态。
[0014] 上述各支撑件为中空状、条柱状或角柱状其中之一。
[0015] 上述饰板以灌浆方式设于该容置空间。
[0016] 一种建筑物屋顶散热结构,该屋顶楼板包括位于室外的地板及建造于该地板周围 的女儿墙,其包括:
[0017] 多个散热板体,各该散热板体以相互间隔地设置于该地板,且该散热板体由一板 件及多个设置于该板件表面并置放在该地板的支撑件组成,其中该板件于表面向上延伸多 个第一凸缘及多个与各该第一凸缘相互交错且共同形成多个容置空间的第二凸缘,各该支 撑件相互间隔设置,于各该间隔处界定为散热通道;多个饰板,该些饰板分别设置于该容置 空间;及多个洒水管体,各该洒水管体分别设置于各该散热板体的间隔处。
[0018] 上述屋顶楼板散热结构还包括多个石材,各该石材分布设置于各该散热板体的间 隔处并覆盖各该洒水管体或同时铺设于该地板上。
[0019] 上述屋顶楼板散热结构还包括多个分别设置于各该散热板体相互间隔处,并屏蔽 该石材的消水板。
[0020] 上述各消水板形成多个供水及空气流通的通口。
[0021] 上述通口为网状、栅格状或孔状的状态。
[0022] 上述各支撑件为中空状、条柱状或角柱状其中之一。
[0023] 上述饰板以灌浆方式设于该容置空间。
[0024]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利用各石材铺设后所产生的空隙,并搭配洒水管体 定期洒水,让水能够在空隙间流动而防止喷洒后的水快速被蒸发而降低散热效果,故符合 节能减碳的绿建筑概念,提高建筑物的居住质量。且本实用新型透过散热通道作为导热的 空间,并以空气及水作为流通媒介,进而能降温至宜人的温度后并维持其温度,且不易受到 太阳的持续曝晒又回到高温的状态。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5]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散热板体的立体示意图;
[0026] 图2是本实用新型屋顶散热板体的摆设位置示意图;
[0027] 图3是本实用新型散热板体的剖面示意图;
[0028] 图4是本实用新型散热板体的另一状态立体示意图;
[0029] 图5是本实用新型屋顶散热板体的另一摆设位置剖面示意图;
[0030] 图6是本实用新型屋顶楼板散热结构的另一剖面示意图;
[0031] 图7是本实用新型散热板体支撑件的角柱状示意图;
[0032] 图8是本实用新型屋顶散热板体的又一摆设位置剖面示意图;
[0033] 图9是本实用新型屋顶散热板体的再一摆设位置剖面示意图;
[0034]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屋顶散热板体的又另一摆设位置剖面示意图。
[0035]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屋顶散热板体的又再一摆设位置剖面示意图。
[0036] 符号说明
[0037] 地板l、la 女儿墙2、2a
[0038] 防水层3a 楼板结构4、4a
[0039] 散热板体 40、40a 板件 400、400a
[0040] 支撑件 402、402a 散热通道 4020、4020a
[0041] 第一凸缘 404、404a 第二凸缘 406、406a
[0042] 容置空间 408、408a 饰板 42、42a
[0043] 洒水管体44、44a 石材5、5a
[0044] 消水板 6a 通口 60a。

【具体实施方式】
[0045]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 行详细阐述。
[0046] 请参阅图1、图2及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散热板体的立体示意图、屋顶散热板体的 摆设位置示意图及散热板体的剖面示意图。本实用新型一种屋顶楼板散热结构,该屋顶楼 板包括位于室外的地板1及建造于该地板1周围的女儿墙2,楼板结构4主要由散热板体 40、饰板42及洒水管体44组成,其中各散热板体40以相互间隔地设置于地板1,且该散热 板体40由一板件400及多个设置于该板件400表面并置放在该地板的支撑件402 (可为中 空状、条柱状或角柱状)组成,而板件400于表面向上延伸多个第一凸缘404及多个与各该 第一凸缘404共同形成一容置空间408的第二凸缘406,在容置空间408中可置放饰板42, 或是以灌浆方式将容置空间408填满以呈现另一种饰板42状态,在本实施例中以置放饰板 42为例,由于本实施例的散热板体40是单一个散热板体40仅能装设单一饰板42,因此当 铺设多个散热板体40时则可呈现出一副图腾或是多种颜色排列或呈现出文字状态。再者, 由于各支撑件402相互间隔设置,支撑件402为条柱状,在各支撑件402间隔处界定为散热 通道4020,因此散热板体40放置于地面时,散热通道4020与地板1则作为水与空气流通 的空间。于本实施例中的散热板体40以单一为例,可直接视需求订制符合规格的散热板体 40。
[0047] 另外,前述各洒水管体44分别设置于各该散热板体40的间隔处,借此能够让洒水 管体44喷洒出的水能够充分地让大面积的地板1达到降温的效果。再者,将石材5直接铺 设于各散热板体40的间隔处并覆盖各洒水管体44,利用各石材5相叠后所产生的空隙,并 搭配洒水管体44定期洒水,让水能够在空隙间流动而防止喷洒后的水快速被蒸发而降低 散热效果,故符合节能减碳的绿建筑概念,提高建筑物的居住质量。
[0048] 除前述结构之外,请参阅图4、图5及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散热板体的另一状态立 体示意图、屋顶散热板体的另一摆设位置剖面示意图及屋顶楼板散热结构的另一剖面示意 图。其中在前述地板la上可铺设防水层3a,且防水层3a延伸到女儿墙2a的壁面上,于本 实施例中以铺设有防水层3a为例,屋顶楼板包括位于室外的地板la及建造于该地板周围 的女儿墙,其包括:楼板结构4a主要由散热板体40a、饰板42a及洒水管体44a组成,其中 各散热板体40a以相互间隔地设置于地板la,且该散热板体40a由一板件400a及多个设置 于该板件400a表面并置放在该地板的支撑件402a(图6以中空状为例)组成,而板件400a 于表面向上延伸多个第一凸缘404a及多个与各该第一凸缘404a相互交错且共同形成多个 容置空间408a的第二凸缘406a,在容置空间408a中可置放饰板42a,或是以灌浆方式将容 置空间408a填满以呈现另一种饰板42a状态,在本实施例中以置放饰板42a为例,由于散 热板体40a的板件400a由多个第一凸缘404a及多个第二凸缘406a相交错可形成多个容 置空间408a,因此每一个散热板体40a则可铺设多个饰板42a进而呈现出一副图腾或是多 种颜色排列或呈现出文字状态。当多片的散热板体40a摆设后则更能呈现出多种不同的视 觉效果。
[0049] 再者,由于各支撑件402a相互间隔设置,支撑件402a为中空状且在各支撑件402a 间隔处界定为散热通道4020a以及支撑件402a本身为中空状,因此散热板体40a放置于地 面时,散热通道4020a与地板1以及支撑件402a本身为中空状则作为水与空气流通的空 间。支撑件402a除了中空状外,一并请参阅图7所示,支撑件402a亦可为多组方式排列设 置(支撑件402a为角柱状)以达到上述的目的。
[0050] 另外,前述各洒水管体44a分别设置于各该散热板体40a的间隔处,借此能够让洒 水管体44a喷洒出的水能够充分地让大面积的地板1达到降温的效果。再者,将石材5a直 接铺设于各散热板体40a的间隔处并覆盖各洒水管体44a,利用各石材5a相叠后所产生的 空隙,并搭配洒水管体44a定期洒水,让水能够在空隙间流动而防止喷洒后的水快速被蒸 发而降低散热效果,故符合节能减碳的绿建筑概念,提高建筑物的居住质量。
[0051] 另外,在各散热板体40a相互间隔处亦可装设供屏蔽该些石材5a的消水板6a,其 中各消水板6a形成多个供水及空气流通的通口 60a(通口 60a可为网状、格状或孔状的状 态),安装此消水板6a可避免石材5a滚动到外面,而破坏环境。
[0052] 前述中是将石材5直接铺设于各散热板体40的间隔处,除此之外,一并请参阅图 8-图11所示,主要在于图8中在散热板体40a之间无须装设前述石材5a,仅透过洒水管体 44a进行散热而在洒水管体44a上则装设消水板6a可防止异物掉入散热板体40a之间,并 可将不同样式的饰板42a置放于散热板体40a的容置空间408a中。图9与图8相同,其差 异在于饰板42a以灌浆方式设置于散热板体40a的容置空间408a中。图10与图8相同,其 差异在于饰板42a以灌浆方式设置于散热板体40a的容置空间408a中。散热板体40a之 间铺设石材5a,同时透过消水板6a可避免石材5a滚动到外面,而破坏环境。图11与图10 相同,其差异在于饰板42a以灌浆方式设置于散热板体40a的容置空间408a中。散热板体 40a之间铺设石材5a,而石材5a直接铺设至与散热板体40a相同平面(可视实际需求调整 铺设的高低)。
[0053] 上述实施例和附图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 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权利要求】
1. 一种屋顶楼板散热结构,该屋顶楼板包括位于室外的地板及建造于该地板周围的女 儿墙,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散热板体,各该散热板体以相互间隔地设置于该地板,且该散热板体由一板件及 多个设置于该板件表面并置放在该地板的支撑件组成,其中该板件于表面向上延伸多个第 一凸缘及多个与各该第一凸缘共同形成一容置空间的第二凸缘,各该支撑件相互间隔设 置,于各该间隔处界定为散热通道; 一饰板,该饰板设置于该容置空间;及 多个洒水管体,各该洒水管体分别设置于各该散热板体的间隔处。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屋顶楼板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石材,各该石材分 布设置于各该散热板体的间隔处并覆盖各该洒水管体或同时铺设于该地板上。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屋顶楼板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分别设置于各该 散热板体相互间隔处,并屏蔽该石材的消水板。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屋顶楼板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各该消水板形成多个供水及 空气流通的通口。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屋顶楼板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通口为网状、栅格状或孔状 的状态。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屋顶楼板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各该支撑件为中空状、条柱状 或角柱状其中之一。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屋顶楼板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饰板以灌浆方式设于该容 置空间。
8. -种建筑物屋顶楼板散热结构,该屋顶楼板包括位于室外的地板及建造于该地板周 围的女儿墙,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散热板体,各该散热板体以相互间隔地设置于该地板,且该散热板体由一板件及 多个设置于该板件表面并置放在该地板的支撑件组成,其中该板件于表面向上延伸多个第 一凸缘及多个与各该第一凸缘相互交错且共同形成多个容置空间的第二凸缘,各该支撑件 相互间隔设置,于各该间隔处界定为散热通道; 多个饰板,该些饰板分别设置于该容置空间;及 多个洒水管体,各该洒水管体分别设置于各该散热板体的间隔处。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屋顶楼板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石材,各该石材分 布设置于各该散热板体的间隔处并覆盖各该洒水管体或同时铺设于该地板上。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屋顶楼板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分别设置于各该 散热板体相互间隔处,并屏蔽该石材的消水板。
11.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屋顶楼板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各该消水板形成多个供水 及空气流通的通口。
12.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屋顶楼板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通口为网状、栅格状或孔 状的状态。
13.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屋顶楼板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各该支撑件为中空状、条柱 状或角柱状其中之一。
14.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屋顶楼板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饰板以灌浆方式设于该容
【文档编号】E04D13/16GK203891366SQ201420102561
【公开日】2014年10月22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7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7日
【发明者】李门乾 申请人:李门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