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层核心筒与外框架梁后浇节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9436阅读:367来源:国知局
超高层核心筒与外框架梁后浇节点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超高层核心筒与外框架梁后浇节点,包括核心筒剪力墙和外框架梁,所述核心筒剪力墙和外框架梁相交的节点处设有预埋板和预埋型钢,所述预埋板和预埋型钢的牛腿相连接;所述核心筒剪力墙和外框架梁内部预埋钢筋,所述外框架梁纵向受力钢筋在核心筒剪力墙锚固端端头预埋钢筋接驳器,所述钢筋接驳器与外框架梁的纵向受力钢筋采用等强度直螺纹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核心筒结构承载力高、施工周期短、施工方便且效率高。
【专利说明】超高层核心筒与外框架梁后浇节点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后浇节点,特别是涉及一种超高层核心筒与外框架梁后浇节点,属于建筑【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在核心筒外框架结构的施工中,为了保证节点的有效连接、节点域良好的受力性能,核心筒剪力墙和框架梁的相交节点,传统的施工方法为整体浇注。但由此导致施工周期长,核心筒只能层层“等待”框架梁,一同浇注,施工效率低下,施工经济性很差。
[0003]实用新型内容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高层核心筒与外框架梁后浇节点,承载力高、施工周期短、施工方便且效率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超高层核心筒与外框架梁后浇节点,包括核心筒剪力墙和外框架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核心筒剪力墙和外框架梁相交的节点处设有预埋板和预埋型钢,所述预埋板和预埋型钢的牛腿相连接;所述核心筒剪力墙和外框架梁内部预埋钢筋,所述外框架梁纵向受力钢筋在核心筒剪力墙锚固端端头预埋钢筋接驳器,所述钢筋接驳器与外框架梁纵的向受力钢筋采用等强度直螺纹连接。
[0006]前述的超高层核心筒与外框架梁后浇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型钢上设有栓钉。
[0007]前述的超高层核心筒与外框架梁后浇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型钢为单H型钢。
[0008]前述的超高层核心筒与外框架梁后浇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型钢为双H型钢。
[0009]前述的超高层核心筒与外框架梁后浇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型钢为双槽钢。
[0010]前述的超高层核心筒与外框架梁后浇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型钢为双角钢。
[00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2](I)核心筒剪力墙和外框架梁相交的节点处设有预埋板和预埋型钢,使核心筒结构具有更闻的承载能力;
[0013](2)核心筒结构能够相对独立的向上浇注,从而缩短施工周期、增强施工独立性和可调节性;
[0014](3)外框架梁在与已浇筑成型的剪力墙连接时,会形成混凝土后浇面,两者间连接可靠且施工方便。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实用新型单H型钢加劲核心筒与外框架梁后浇节点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实用新型单H型钢加劲核心筒与外框架梁后浇节点A-A的断面图;
[0017]图3是本实用新型双H型钢加劲核心筒与外框架梁后浇节点的结构示意图;[0018]图4是本实用新型双H型钢加劲核心筒与外框架梁后浇节点A-A的断面图;
[0019]图5是本实用新型双槽钢加劲核心筒与外框架梁后浇节点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6是本实用新型双槽钢加劲核心筒与外框架梁后浇节点A-A的断面图;
[0021]图7是本实用新型双槽钢加劲核心筒与外框架梁后浇节点B-B的断面图;
[0022]图8是本实用新型双角钢加劲核心筒与外框架梁后浇节点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9是本实用新型双角钢加劲核心筒与外框架梁后浇节点A-A的断面图;
[0024]图10是本实用新型双角钢加劲核心筒与外框架梁后浇节点B-B的断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进一步揭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
[0026]实施例1
[0027]如图1至图2所示,超高层核心筒与外框架梁后浇节点,包括核心筒剪力墙I和外框架梁2,所述核心剪力墙I和外框架梁2相交的节点处设有预埋板3和预埋型钢4,所述预埋板3和预埋型钢4的牛腿相连接,所述预埋型钢4上设有栓钉5。所述核心筒剪力墙I和外框架梁2内部预埋钢筋6,所述外框架梁2纵向受力钢筋6在核心筒剪力墙I锚固端端头预埋钢筋接驳器7,所述钢筋接驳器7与外框架梁2的纵向受力钢筋6采用等强度直螺纹连接。所述预埋型钢4为单H型钢。外框架梁2内设置单H型钢对节点的抗剪承载力有很大提高,加载点极限承载力可以提高到原节点的3倍左右;当预埋型钢截面积减少为1/3时,加载点极限承载力仍然可以提高到原节点的2倍左右。
[0028]实施例2
[0029]如图3至图4所示,超高层核心筒与外框架梁后浇节点,包括核心筒剪力墙I和外框架梁2,所述核心剪力墙I和外框架梁2相交的节点处设有预埋板3和预埋型钢4,所述预埋板3和预埋型钢4的牛腿相连接,所述预埋型钢4上设有栓钉5。所述核心筒剪力墙I和外框架梁2内部预埋钢筋6,所述外框架梁2纵向受力钢筋6在核心筒剪力墙I锚固端端头预埋钢筋接驳器7,所述钢筋接驳器7与外框架梁2的纵向受力钢筋6采用等强度直螺纹连接。所述预埋型钢4为双H型钢。外框架梁2内设置双H型钢对节点的抗剪承载力有很大提高,加载点极限承载力可以提高到原节点的3倍左右;当预埋型钢截面积减少为为1/3时,加载点极限承载力仍然可以提高到原节点的2倍左右。
[0030]实施例3
[0031]如图5至图7所示,超高层核心筒与外框架梁后浇节点,包括核心筒剪力墙I和外框架梁2,所述核心剪力墙I和外框架梁2相交的节点处设有预埋板3和预埋型钢4,所述预埋板3和预埋型钢4的牛腿相连接,所述预埋型钢4上设有栓钉5。所述核心筒剪力墙I和外框架梁2内部预埋钢筋6,所述外框架梁2纵向受力钢筋6在核心筒剪力墙I锚固端端头预埋钢筋接驳器7,所述钢筋接驳器7与外框架梁2的纵向受力钢筋6采用等强度直螺纹连接。所述预埋型钢4为双槽钢。外框架梁2内设置双槽钢对节点的抗剪承载力有很大提高,双槽钢加劲后浇节点的钢骨含量虽然只有单H型钢加劲后浇节点的1/3左右,但其抗剪极限承载力仍为单H型钢加劲后浇节点的81.8%和67.8%,其抗弯极限承载力相对于单H型钢加劲后浇节点甚至提高了 94.5%和73.2%。具有更好的经济效应。[0032]实施例4
[0033]如图8至图10所示,超高层核心筒与外框架梁后浇节点,包括核心筒剪力墙I和外框架梁2,所述核心剪力墙I和外框架梁2相交的节点处设有预埋板3和预埋型钢4,所述预埋板3和预埋型钢4的牛腿相连接,所述预埋型钢4上设有栓钉5。所述核心筒剪力墙I和外框架梁2内部预埋钢筋6,所述外框架梁2纵向受力钢筋6在核心筒剪力墙I锚固端端头预埋钢筋接驳器7,所述钢筋接驳器7与外框架梁2的纵向受力钢筋6采用等强度直螺纹连接。所述预埋型钢4为双角钢。外框架梁2内设置双角钢对节点的抗剪承载力有很大提高,双角钢加劲后浇节点的钢骨含量虽然只有单H型钢加劲后浇节点的1/3左右,但其抗剪极限承载力仍为单H型钢加劲后浇节点的81.8%和67.8%,其抗弯极限承载力相对于单H型钢加劲后浇节点甚至提高了 94.5%和73.2%。具有更好的经济效应。
[0034]以上通过对所列实施方式的介绍,阐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构思和基本原理。但本实用新型绝不限于上述所列实施方式,凡是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作的等同变化、改进及故意变劣等行为,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超高层核心筒与外框架梁后浇节点,包括核心筒剪力墙和外框架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核心筒剪力墙和外框架梁相交的节点处设有预埋板和预埋型钢,所述预埋板和预埋型钢的牛腿相连接;所述核心筒剪力墙和外框架梁内部预埋钢筋,所述外框架梁纵向受力钢筋在核心筒剪力墙锚固端端头预埋钢筋接驳器,所述钢筋接驳器与外框架梁的纵向受力钢筋采用等强度直螺纹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层核心筒与外框架梁后浇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型钢上设有栓钉。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超高层核心筒与外框架梁后浇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型钢为单H型钢。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超高层核心筒与外框架梁后浇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型钢为双H型钢。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超高层核心筒与外框架梁后浇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型钢为双槽钢。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超高层核心筒与外框架梁后浇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型钢为双角钢。
【文档编号】E04B1/41GK203755455SQ201420102578
【公开日】2014年8月6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7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7日
【发明者】陈耀钢, 张军 申请人:江苏中南建筑产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