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屋面巴登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4876阅读:309来源:国知局
一种屋面巴登瓦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屋面巴登瓦,包括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上表面由上平面、上倾斜面和上连接面构成,上平面未端设置有防风槽,缺口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条短隔条,螺丝平台上设置有螺丝孔;所述下表面由下平面一和下平面二组成,下平面一的水平高度高于下平面二的水平高度;下平面二上设置有若干个凹槽排和若干个筋条排,凹槽排和筋条排呈间隔设置,凹槽排由若干个凹槽组成,筋条排由若干个筋条组成。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极大地提高了屋面瓦的导水性能和防风能力;通过在下表面设置凹槽和筋条,既保证了屋面瓦的强度,也不会给屋面瓦增加重量。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
【专利说明】—种屋面巴登瓦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屋面巴登瓦。

【背景技术】
[0002]房子的屋面系统大致可以分成坡屋面和平屋面两个系统。坡屋面系统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我国自有史记载以来至清末,房屋建筑几乎都是坡屋面的。国外也大致如此,不过更具特色和多样性,如有各种尖屋顶、圆球屋顶等。平屋面系统实际是从古代城堡结构演化而来,伴随着现代混凝土构件的发展,在许多高层建筑上获得了广泛的采用。坡形屋面基本都使用了屋面瓦。
[0003]目前在民用仿古住宅、高级公寓、别墅等建筑物中已越来越多采用屋面瓦这种建筑材料,这样使得屋顶变得特别有风格,能够受到广大用户的喜欢。但现有屋面瓦的防风、导水的效果还是有所欠佳,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建筑业的需要。另外,现有的屋面瓦的强度和重量不协调,通常是提高了屋面瓦强度就加重了屋面瓦的重量,或者是减轻了屋面瓦的重量就降低了屋面瓦强度。
[0004]故有必要对现有屋面瓦结构进行进一步地技术革新。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屋面巴登瓦。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屋面巴登瓦,包括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上表面由上平面、上倾斜面和上连接面构成,上平面和上倾斜面相连接,上连接面设置在上平面和上倾斜面的侧边;上连接面的水平高度低于上平面的水平高度;
[0008]上平面未端设置有防风槽,防风槽一端通过缺口与上平面相连通;缺口的两侧沿上平面的长度方向呈对称设置有两条短隔条,靠近防风槽的两条短隔条上均对称设置有螺丝平台,螺丝平台上设置有螺丝孔;
[0009]所述下表面由下平面一和下平面二组成,下平面一的水平高度高于下平面二的水平高度;下平面二上设置有若干个凹槽排和若干个筋条排,凹槽排和筋条排呈间隔设置,凹槽排由若干个凹槽组成,筋条排由若干个筋条组成。
[0010]进一步地,所述上平面的未端还设置有两个凸条。
[0011]进一步地,所述下平面一的未端设置有两个凸条。
[0012]进一步地,所述上连接面沿长度方向设置有一条长隔条。
[0013]进一步地,所述下平面一的左侧边沿下平面一的长度方向设置有两条长隔条,下平面二的右侧边沿下平面二的长度方向设置有两条长隔条。
[0014]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屋面巴登瓦,包括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上表面由上平面、上倾斜面和上连接面构成,上平面和上倾斜面相连接,上连接面设置在上平面和上倾斜面的侧边;上连接面的水平高度低于上平面的水平高度;上平面未端设置有防风槽,防风槽一端通过缺口与上平面相连通;缺口的两侧沿上平面的长度方向呈对称设置有两条短隔条,靠近防风槽的两条短隔条上均对称设置有螺丝平台,螺丝平台上设置有螺丝孔;所述下表面由下平面一和下平面二组成,下平面一的水平高度高于下平面二的水平高度;下平面二上设置有若干个凹槽排和若干个筋条排,凹槽排和筋条排呈间隔设置,凹槽排由若干个凹槽组成,筋条排由若干个筋条组成。
[0015]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通过将上表面设置成上平面、上倾斜面和上连接面,极大地提高了屋面瓦的导水性能,通过设置防风槽和两排短隔条,极大地提高了屋面瓦的防风能力;通过在下表面设置凹槽和筋条,既保证了屋面瓦的强度,也不会给屋面瓦增加重量。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I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视角的立体图;
[0017]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视角的立体图;
[0018]附图标记说明:
[0019]1-1、上平面1-2、上倾斜面1-3、上连接面;
[0020]2-1、下平面一;2-2、下平面二;
[0021]3、短隔条;4、长隔条;5、凸条;6、螺丝平台;7、防风槽;
[0022]8、缺口;9、筋条;10、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4]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屋面巴登瓦,包括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上表面由上平面1-1、上倾斜面1-2和上连接面1-3构成,设置上倾斜面1-2的目的是为了能够引流雨水至下一块瓦体表面上;上平面1-1和上倾斜面1-2相连接,上连接面1-3设置在上平面1-1和上倾斜面1-2的侧边;上连接面1-3的水平高度低于上平面1-1的水平高度;
[0025]上平面1-1未端设置有防风槽7,防风槽7 —端通过缺口 8与上平面1_1相连通;防风槽7可以防止台风刮起瓦体;缺口 8的两侧沿上平面1-1的长度方向呈对称设置有两条短隔条3,靠近防风槽7的两条短隔条3上均对称设置有螺丝平台6,螺丝平台6上设置有螺丝孔,这样可以方便瓦体定位;
[0026]所述下表面由下平面一 2-1和下平面二 2-2组成,下平面一 2-1的水平高度高于下平面二 2-2的水平高度;下平面二 2-2上设置有若干个凹槽排和若干个筋条排,凹槽排和筋条排呈间隔设置,凹槽排由若干个凹槽10组成,筋条排由若干个筋条9组成;设置筋条9的目的主要是加强瓦体的刚性,设置凹槽10的目的主要是降低瓦体的质量。
[0027]进一步地,所述上平面1-1的未端还设置有两个凸条5,通过这两个凸条5,可以增加瓦体上表面的透风能力,起到引流风向作用,能够吹动雨水至下一块瓦体表面上,有效防止瓦体上表面积水。
[0028]进一步地,所述下平面一 2-1的未端设置有两个凸条5,通过这两个凸条5,可以增加瓦体下表面的透风能力,从而加大室内空气的流动能力,也能够有效降低室内的温度。
[0029]进一步地,所述上连接面1-3沿长度方向设置有一条长隔条4,使得上连接面1-3形成两条导流槽,有效引导上连接面1-3的雨水排泄,避免两块瓦体相连接之处出现漏雨现象。
[0030]进一步地,所述下平面一 2-1的左侧边沿下平面一 2-1的长度方向设置有两条长隔条4,下平面二 2-2的右侧边沿下平面二 2-2的长度方向设置有两条长隔条4 ;通过这四个长隔条4,使得瓦体下表面形成多条透风通道,增加瓦体下表面的透风能力,从而加大室内空气的流动能力,能够有效降低室内的温度。
[0031]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通过将上表面设置成上平面、上倾斜面和上连接面,极大地提高了屋面瓦的导水性能,通过设置防风槽和两排短隔条,极大地提高了屋面瓦的防风能力;通过在下表面设置凹槽和筋条,既保证了屋面瓦的强度,也不会给屋面瓦增加重量。另夕卜,该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制造成本低。
[0032]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屋面巴登瓦,包括上表面和下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表面由上平面(1-1)、上倾斜面(1-2)和上连接面(1-3)构成;上平面(1-1)和上倾斜面(1-2)相连接,上连接面(1-3)设置在上平面(1-1)和上倾斜面(1-2)的侧边;上连接面(1-3)的水平高度低于上平面(1-1)的水平高度; 上平面(1-1)未端设置有防风槽(7),防风槽(7) —端通过缺口(8)与上平面(1-1)相连通;缺口(8)的两侧沿上平面(1-1)的长度方向呈对称设置有两条短隔条(3),靠近防风槽(7)的两条短隔条(3)上均对称设置有螺丝平台¢),螺丝平台(6)上设置有螺丝孔; 所述下表面由下平面一(2-1)和下平面二(2-2)组成,下平面一(2-1)的水平高度高于下平面二(2-2)的水平高度;下平面二(2-2)上设置有若干个凹槽排和若干个筋条排,凹槽排和筋条排呈间隔设置,凹槽排由若干个凹槽(10)组成,筋条排由若干个筋条(9)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屋面巴登瓦,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平面(1-1)的未端还设置有两个凸条(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屋面巴登瓦,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平面一(2-1)的未端设置有两个凸条(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屋面巴登瓦,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面(1-3)沿长度方向设置有一条长隔条(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屋面巴登瓦,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平面一(2-1)的左侧边沿下平面一(2-1)的长度方向设置有两条长隔条(4),下平面二(2-2)的右侧边沿下平面二(2-2)的长度方向设置有两条长隔条(4)。
【文档编号】E04D13/04GK203947689SQ201420293294
【公开日】2014年11月19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29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29日
【发明者】李森 申请人:李森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