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粉煤灰制浆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925989阅读:295来源:国知局
一种粉煤灰制浆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粉煤灰制浆装置,包括第一搅拌池、第二搅拌池和储料池,所述第一搅拌池、第二搅拌池和储料池通过管道依次连接,所述第一搅拌池上设置有进料口、出料口、进水管和螺旋送料器,第二搅拌池通过管道与第一搅拌池的出料口连接,第二搅拌池的进料管与出料口连接处设置有防溅装置,所述第二搅拌池的进料管上还设置有筛选机,所述储料池的进料管上设置有打散装置,所述第一搅拌池、第二搅拌池和储料池内部均设置有搅拌装置。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旨在提供一种省略粉煤灰在回收处理过程中的脱水环节,使粉煤灰得到清洁、高效的再利用,且粉煤灰以颗粒状均匀分散在将液中,减少后续处理步骤,提高粉煤灰利用率的粉煤灰制浆装置。
【专利说明】一种粉煤灰制浆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粉煤灰回收利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将锅炉煤燃烧后的烟气中收捕下来的粉煤灰回收用来制造墙体的粉煤灰制浆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粉煤灰是锅炉粉尘的主要组成,按照环保要求,采用湿法除尘后得到的粉煤灰一般需经过脱水后才可以进行运输及再利用。现有粉煤灰的脱水方式为分为机械脱水和自然脱水。机械脱水运行成本高,以真空过滤脱水为例,真空过滤脱水时利用具有毛细管的物体作为过滤介质,借助于水环式真空泵使机内造成真空,浓缩后的料浆进入真空过滤机后,其水分被及时排走,同时将物料吸附在滤布上,经刮刀卸料,又借助于水环式压缩空气机产生压缩空气,通入过滤机内反吹和洗涤滤布保证良好的脱水效果真空过过滤机的产量与粉煤灰脱水后的含水率有关。当煤灰脱后含水率为30-35%时,真空过滤机的产量为250-500公斤每小时立方米,当要求拖水后含水率进一步降低时,过滤机产量也将显著下降。自然脱水需要占用大量土地,脱水效率低,在现有条件下,很多工厂很难实现粉煤灰的自然脱水,自然脱水还会对产地周边的水源和空气造成污染。粉煤灰再利用因为脱水的原因在生产中不但效率低下,而且还容易造成二次污染。
[0003]此外,粉煤灰与水的浸润性较差,现有技术制成的粉煤灰浆中含有粉煤灰球团,粉煤灰不能以颗粒状均匀的分散在浆液中,增加粉煤灰浆后续处理步骤。
实用新型内容
[0004]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旨在提供一种省略粉煤灰在回收处理过程中的脱水环节,使粉煤灰得到清洁、高效的再利用,且粉煤灰以颗粒状均匀分散在将液中,减少后续处理步骤,提高粉煤灰利用率的粉煤灰制浆装置。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粉煤灰制浆装置,其包括第一搅拌池、第二搅拌池和储料池,所述第一搅拌池、第二搅拌池和储料池通过管道依次连接,所述第一搅拌池上设置有进料口、出料口、进水管和螺旋送料器,所述第二搅拌池通过管道与第一搅拌池的出料口连接,所述第二搅拌池的进料管与出料口连接处设置有防溅装置,所述第二搅拌池的进料管上还设置有筛选机,所述储料池的进料管上设置有打散装置,所述第一搅拌池、第二搅拌池和储料池内部均设置有搅拌装置。
[0006]优选的是,所述第一搅拌池分为主池和副池,所述进料口设置于主池顶部,所述进水管、螺旋送料器和出料口均设置于副池侧边,所述主池与副池连通。
[0007]优选的是,所述副池为三角形结构,所述螺旋送料器、出料口和进水管均设置于副池的斜边上,所述进水管位于螺旋送料器上方位置。
[0008]优选的是,所述防溅装置为筒式结构,所述防溅装置与出料口连接处还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完全覆盖防溅装置的开口区域,所述出料口穿过盖板与防溅装置连通。
[0009]优选的是,所述筛选机分别与第二搅拌池和第一搅拌池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筛选机与第一搅拌池连接的管道上设置有粉碎机。
[0010]优选的是,所述第二搅拌池内壁设置有相互对称的隔板。
[0011]优选的是,所述储料池的进料管设置于第二搅拌池的池底,所述位于第二搅拌池池底的储料池进料管端口为斜角结构。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0013]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使用方便,混合充分,混合效率高;第一搅拌池的副池上设置有螺旋送料器,可以更加快捷的输送粉煤灰,预防粉煤灰结垢;将进水管设置于螺旋送料器的上方,可以对第一搅拌池进行加水的同时,同时对螺旋送料器进行冲洗;防溅装置可以防止出料口出来的粉煤灰浆飞溅,盖板更好的防止粉煤灰飞溅,以免造成地面和设备的污染;筛选机可以筛选出粉煤灰浆中较大的固体颗粒,将筛选出来的固体颗粒输送至粉碎机进行破碎,将破碎后的固体颗粒再次搅拌;第二搅拌池中隔板的设置可以防止第二搅拌池中的粉煤灰浆发生涡旋作用,消除粉煤灰浆搅拌不均匀的问题;打散装置的设置可以有效的打散粉煤灰浆输送过程中粉煤灰浆结块。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7]如图1所示,一种粉煤灰制浆装置,其包括第一搅拌池1、第二搅拌池2和储料池3,第一搅拌池1、第二搅拌池2和储料池3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第一搅拌池I上设置有进料口 4、出料口 5、进水管8和螺旋送料器7 ;第二搅拌池2通过管道与第一搅拌池I的出料口5连接,第二搅拌池2的进料管与出料口 5连接处设置有防溅装置9,第二搅拌池2的进料管上还设置有筛选机11,储料池3的进料管上设置有打散装置14,第一搅拌池1、第二搅拌池2和储料池3内部均设置有搅拌装置6,第一搅拌池I分为主池15和副池16,进料口 4设置于主池15顶部,进水管8、螺旋送料器7和出料口 4均设置于副池16侧边,主池15与副池16连通,副池16为三角形结构,螺旋送料器7、出料口 4和进水管8均设置于副池16的斜边上,进水管8位于螺旋送料器7上方位置,防溅装置9为筒式结构,防溅装置9与出料口 4连接处还设置有盖板10,盖板10完全覆盖防溅装置9的开口区域,出料口 4穿过盖板10与防溅装置9连通,筛选机11分别与第二搅拌池2和第一搅拌池I通过管道连接,筛选机11与第一搅拌池I连接的管道上设置有粉碎机12,第二搅拌池2内壁设置有相互对称的隔板13,储料池3的进料管设置于第二搅拌池2的池底,位于第二搅拌池2池底的储料池3进料管端口为斜角结构。
[001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粉煤灰制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搅拌池、第二搅拌池和储料池,所述第一搅拌池、第二搅拌池和储料池通过管道依次连接,所述第一搅拌池上设置有进料口、出料口、进水管和螺旋送料器,所述第二搅拌池通过管道与第一搅拌池的出料口连接,所述第二搅拌池的进料管与出料口连接处设置有防溅装置,所述第二搅拌池的进料管上还设置有筛选机,所述储料池的进料管上设置有打散装置,所述第一搅拌池、第二搅拌池和储料池内部均设置有搅拌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粉煤灰制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搅拌池分为主池和副池,所述进料口设置于主池顶部,所述进水管、螺旋送料器和出料口均设置于副池侧边,所述主池与副池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粉煤灰制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池为三角形结构,所述螺旋送料器、出料口和进水管均设置于副池的斜边上,所述进水管位于螺旋送料器上方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粉煤灰制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溅装置为筒式结构,所述防溅装置与出料口连接处还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完全覆盖防溅装置的开口区域,所述出料口穿过盖板与防溅装置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粉煤灰制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筛选机分别与第二搅拌池和第一搅拌池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筛选机与第一搅拌池连接的管道上设置有粉碎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粉煤灰制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搅拌池内壁设置有相互对称的隔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粉煤灰制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料池的进料管设置于第二搅拌池的池底,所述位于第二搅拌池池底的储料池进料管端口为斜角结构。
【文档编号】B28C9/00GK203919401SQ201420333216
【公开日】2014年11月5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21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21日
【发明者】毕敏, 张军, 何欣, 李毅, 胡益国, 李长林 申请人:贵州源隆新型环保墙体建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