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装饰型材可视外立面端部的装饰过渡连接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8369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连接装饰型材可视外立面端部的装饰过渡连接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装饰型材可视外立面端部的装饰过渡连接件,包括大致呈L型的连接部,L型连接部由第二连接体和第一连接体组合形成;第一连接体的两边分别具有能够覆盖装饰型材端部的可视外立面并适配端部的可视外立面的外形轮廓布置的第一装饰连接区,第二连接体的两边分别具有能够覆盖装饰型材端部的可视外立面并适配端部的可视外立面的外形轮廓布置的第二装饰连接区;第一连接体能够拆卸地连接在第二连接体上并通过螺丝紧固连接。为此在安装连接装饰型材时,能够按照左、右衔接的装饰型材端部的可视外立面的外形轮廓选择不同的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进行组装。为此,大大提高了装饰过渡连接件的通用性和装饰性。
【专利说明】连接装饰型材可视外立面端部的装饰过渡连接件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装饰过渡连接件,特别涉及一种连接装饰型材可视外立面端部的装饰过渡连接件。其中,所述装饰型材属于装饰建材之一,能够组装屋顶的装饰吊顶系统。而所述装饰过渡连接件则是用于连接所述装饰型材的端部可视外立面的过渡件。

【背景技术】
[0002]左、右衔接的装饰型材,如果是在转角位置,一般是据开一定的角度再衔接起来;如果是在平直的位置一般是对接起来。该衔接位置可以通过焊接连接,但焊接方式需要在施工现场进行并且需要的人工比较多,技术要求高;也有人完全不予任何处理但这样会让人感觉接缝处非常难看。
[0003]现有技术中,已经大量采用装饰过渡连接件来连接左、右衔接的型材,这样施工简单而且也容易配套。例如本 申请人:在2013年4月28日提交的专利号为201310152214.6的发明专利披露了一种“吊顶连接装饰型材可视外立面端部的装饰过渡连接件”,所述装饰过渡连接件包括大致呈L型的包封臂,所述包封臂一体成型能够同时包封装饰型材之间位于水平方位和垂直方位的接缝。


【发明内容】

[0004]对专利201310152214.6中披露的装饰过渡连接件进行分析,我们发现由于所述装饰过渡连接件为大致呈L型的整体式构件,所以其空间体积比较大,需要制作比较大型的模具才能加工出来,而且所述L型结构的装饰过渡连接件也导致所述模具的结构非常复杂;另外,为了配合所述大型的模具必须使用大吨位的加工机械,最终导致生产费用非常昂贵;其次,由于所述装饰过渡连接件需要覆盖所述装饰型材之间位于水平方位和垂直方位的接缝并需要具有良好的外观装修效果,所述装饰过渡连接件的包封臂需要沿所述吊顶装饰型材的端部的可视外立面的外形轮廓适配布置。为此针对具有不同形状的可视外立面的装饰型材需要使用不同的装饰过渡连接件,为此所述装饰过渡连接件的通用性并不理想。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对所述装饰过渡连接件的结构进行优化,使其成为分体式的装饰过渡连接件。所述装饰过渡连接件由于能够分体制造,所以能够使用体积比较小、结构简单的模具加工,而且也可以配置小吨位的加工机械,降低了制造成本;另外,也由于所述装饰过渡连接件采用分体式的结构,所以能够把所述装饰过渡连接件分体为通用部分和专用部分,通用部分适用所有或部分装饰型材,而专用部分即按照装饰型材独特的可视外立面的外观轮廓适配布置,这样,通用部分与不同的专业部分组合形成不同的装饰过渡连接件,大大提高了所述装饰过渡连接件的通用性和装饰性,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0006]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连接装饰型材可视外立面端部的装饰过渡连接件,所述装饰过渡连接件具有大致呈L型的连接部,所述L型连接部由第二连接体和第一连接体组合形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体的两边分别具有能够覆盖所述装饰型材端部的可视外立面并适配所述端部的可视外立面的外形轮廓布置的第一装饰连接区,所述第二连接体的两边分别具有能够覆盖所述装饰型材端部的可视外立面并适配所述端部的可视外立面的外形轮廓布置的第二装饰连接区;所述第一连接体能够拆卸地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接体上并通过螺丝紧固连接。
[0007]其中,所述装饰型材是主要用于室内吊顶层或室内顶部墙角的转角部位的装修骨架材料。所述装饰型材的横截面形状可以是各种形状,但至少包括有一个可视外立面;而所述可视外立面,是人站在地面能够直接、明显地观察到的部位,既可以是装饰型材本身所具有的外立面,也可以是在所述装饰型材外表上另外添加有装饰板所形成的外立面,而所述装饰板可以插接在所述装饰型材上设置的插槽中,也可以是粘结在所述装饰型材上。
[0008]其中,所述装饰过渡连接件首先属于一种连接件,用于连接定位左、右衔接的所述装饰型材端部的可视外立面,并可以连接于所述装饰型材之间的转角位置,还能够连接于所述装饰型材之间的平直位置;其次,它还是一种装饰件,部分或全部裸露于所述装饰型材端部的可视外立面上并与所述装饰型材一起安装到屋顶吊顶系统上共同装饰美化室内环境。
[0009]另外,装饰过渡连接件具有大致呈L型的连接部,是指所述装饰过渡连接件的部分或全部结构体共同组合成L型结构的连接体,借助所述L型连接部至少能够从水平方位或垂直方位上定位连接和装饰所述装饰型材可视外立面的端部。当然为了增强所述装饰过渡连接件的装饰效果,还可以在所述L型连接部的基础上增设其他装饰性结构体或构件。
[0010]其次,所述L型连接部由第二连接体和第一连接体组合形成,所述第二连接体和第一连接体为相互独立的构件,为此能够分开独立制造,但又能够可拆卸地连接一体共同形成所述L型连接部。而为了使所述第二连接体和第一连接体能够与所述装饰型材端部的可视外立面配合而具有完美的装饰效果,所述第一连接体的两边分别具有能够覆盖所述装饰型材端部的可视外立面并适配所述端部的可视外立面的外形轮廓布置的第一装饰连接区;所述第二连接体的两边分别具有能够覆盖所述装饰型材端部的可视外立面并适配所述端部的可视外立面的外形轮廓布置的第二装饰连接区。
[0011]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在于:
[0012]1.由于所述第二连接体、第一连接体为相互独立的构件能够分别独立制造,为此它们各自的体积就相对现有技术的连接件小,能够分别使用体积比较小、结构简单的模具加工,而且也可以配置小吨位的加工机械,降低了制造成本;
[0013]2.另外,由于所述L型连接部由第二连接体和第一连接体可拆卸连接而成,而且所述第一连接体具有第一装饰连接区,第二连接体具有第二装饰连接区,从而所述第一连接体的第一装饰连接区和第二连接体的第二装饰连接区能够分别独立设置并具有不同形状,从而在安装连接所述装饰型材时,能够按照所述左、右衔接的装饰型材端部的可视外立面的外形轮廓选择不同的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进行组装。为此,所述第二连接体和第一连接体之间的可拆卸连接结构大大提高了所述装饰过渡连接件的通用性和装饰性。
[0014]3.由于所述第一连接体能够拆卸地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接体上,为此能够散装包装和运输缩小了包装体积,也能便于现场组装。
[0015]为了进一步实现所述第二连接体和第一连接体之间的可拆卸连接,我们可以采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一连接体的下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连接体大致平行的连接耳体,所述连接耳体上设置有连接孔,所述螺丝穿过所述连接孔拧紧到所述第二连接体上。
[0016]其中,所述第一连接体的下部是指当所述第一连接体连接到所述第二连接体上后,与所述第二连接体连接的一端部,反之为顶端部。所述第一连接体的下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连接体大致平行的连接耳体,这样,能够借助所述连接耳体把所述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连接一起,另外也由于所述连接耳体与所述第二连接体大致平行,所以能够平稳地定位所述第一连接体,也能够非常方便地把所述螺丝锁紧在所述连接耳体上。
[0017]所述连接耳体可以直接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体的下部,还可以通过连接边连接到所述第一连接体上,为此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在所述第一连接体的下部设置有2个以上的所述连接耳体,相邻的所述连接耳体之间设置有连接边,所述连接边连接相邻的所述连接耳体和所述第一连接体的下部。
[0018]其中,2个以上的所述连接耳体能够在所述第二连接体和第一连接体之间形成多个连接支撑点,使所述第二连接体和第一连接体之间连接得更加稳定。另外,所述连接边不仅能够加强所述连接耳体的强度,从而提高所述第二连接体和第一连接体之间的连接强度,而且还能够成为所述第一连接体的加强筋增强所述第一连接体本身的结构强度。
[0019]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第二连接体或第一连接体上设置有定位止口。这样,借助所述定位止口不仅能够确定所述第二连接体和第一连接体之间的安装位置关系,还能够形成所述第二连接体和第一连接体之间的初步定位。所述定位止口既可以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体上也可以设置在第一连接体上。
[0020]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第二连接体具有底壁体和从所述底壁体上延伸的凸缘边;所述定位止口设置在第一连接体的下部并与所述连接耳体分置在所述第一连接体的两侧,所述第一连接体通过所述定位止口顶靠在所述凸缘边上。借助所述凸缘边和定位止口的配合能够形成所述第二连接体和第一连接体之间的进一步定位。
[0021]由于,所述装饰过渡连接件属于装饰件,为了能够使所述第二连接体与第一连接体之间的连接结构不破坏其外观效果,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定位止口的深度与所述凸缘边的厚度大致相同。此时能够大大减少所述第二连接体和第一连接体之间的配合间隙,使它们完美地组合一起并具有良好的外观。
[0022]另外,我们还可以对所述第二连接体的结构进一步改进,使其可以配套其它的装饰件从而增强其装饰效果,为此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第二连接体的大致中央位置设置有窗口,所述窗口周边的内侧壁体上设置有2个以上的带螺纹孔的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突起于所述第二连接体的内侧壁体。这样,可以在所述窗口的内侧设置装饰板或照明灯,并借助螺钉把所述装饰板或照明灯固定在所述连接座上。
[0023]其次,我们还可以对第一连接体的结构进行改进,从而加强所述装饰过渡连接件对所述装饰型材的连接稳定性,为此,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第一连接体的顶端部还设置有连接片,所述连接片上设置有螺纹孔。进一步地,所述装饰过渡连接件还包括压片,所述压片呈板状并通过螺丝可拆卸地连接到所述连接片的上面。
[0024]由于本发明具有上述特点和优点,为此可以应用到连接装饰型材可视外立面端部的装饰过渡连接件上。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5]图1是应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连接装饰型材可视外立面端部的装饰过渡连接件安装到吊顶系统上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2是图1中A区域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7]图3是所述装饰过渡连接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8]图4是所述装饰过渡连接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9]图5是图4中B-B方向的截面结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结合附图对应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连接装饰型材可视外立面端部的装饰过渡连接件的结构作进一步的说明。
[0031]目前人们对家居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想方设法采用多种手段对家居的屋顶和墙面进行装修。例如采用如图1所示的吊顶系统I对屋顶的边角进行装饰。而图1所示的是把所述吊顶系统I安装到屋顶后,人站在地面直接观察的所述吊顶系统I所观察到的立体示意图。而这种装修不仅需要安装工作本身简单而且还需要制造这些产品也尽可能的简单,从而降低制造、安装成本。为此我们改变了传统的装饰过渡连接件一体化结构,设计了一种不仅能够分离而且也便于增加互换性的装饰过渡连接件,具体的结构在下面—描述。
[0032]如图1所示,所述吊顶系统I为由四条装饰型材首尾衔接而成,这些型材布置在室内顶部的墙角位置。在它们的转弯处,设置了我们设计的分体式的装饰过渡连接件。下面我们主要针对所述吊顶系统I的转角部位的结构进行详细论述,具体见图2所示,所述吊顶系统I的转角部位由左右衔接的装饰型材(11、12)组成,其中所述装饰型材(11、12)分别具有大致呈水平的和竖立的两个可视外立面,即第一可视外立面(11a、12a)和第二可视外立面(lib、12b),所述第一可视外立面(11a、12a)为弧面并位于垂直方位上,而第二可视外立面(llb、12b)为大致平面并位于水平方位上。为了连接定位左、右衔接的装饰型材(11、12),我们在所述装饰型材(11、12)转角部位设置有装饰过渡连接件2。所述装饰过渡连接件2属于一种连接件,用于衔接连左、右的所述装饰型材(11、12)可视外立面(11a、lib、12a、12b)的端部;其次,它还是一种装饰件,裸露于所述装饰型材(11、12)之间的空间位置并与所述装饰型材(11、12)—起安装到屋顶吊顶系统上共同装饰美化室内环境。下面详细论述所述装饰过渡连接件2的结构:
[0033]如图2、图3和图4所示,所述装饰过渡连接件2具有大致呈L型的连接部21。所述L型连接部21由第一连接体3和第二连接体4组合形成;所述第一连接体3的两边分别具有能够覆盖所述装饰型材端部的可视外立面并适配所述端部的可视外立面的外形轮廓布置的第一装饰连接区,所述第二连接体4的两边分别具有能够覆盖所述装饰型材端部的可视外立面并适配所述端部的可视外立面的外形轮廓布置的第二装饰连接区(41a、41b);所述第一连接体3能够拆卸地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接体4上并通过螺丝紧固连接。其中,所述第一连接体3和第二连接体4是分离的两个部件,它们可拆卸地组合在一起形成呈L型的构造。
[0034]所述第二连接体4大致呈方形板状具有底壁体41和从所述底壁体41上延伸的凸缘边42,所述第二连接体4的内侧相邻的两边具有第二装饰连接区(41a、41b),所述第二装饰连接区(41a、41b)能够覆盖所述装饰型材(11、12)的第二可视外立面(lib、12b)的端部的并适配所述端部的可视外立面的外形轮廓布置,安装所述第二连接体4时,所述装饰型材(11、12)的第二可视外立面(llb、12b)的端部分别延伸到其中从而从外面看,所述第二装饰连接区(41&、4113)分别包覆着所述装饰型材(11、12)的第二可视外立面(lib、12b)的端部。
[0035]所述第一连接体3包括两个翼边(31、32),两个所述翼边(31、32)之间呈直角分布并适配安装到所述第二连接体4的转角位置40。两个所述翼边(31、32)的顶端面呈弧形,分别能够覆盖所述装饰型材(11、12)的呈弧形的第一可视外立面(lla、12a)的端部并适配所述端部的可视外立面(lla、12a)的外形弧形轮廓布置;安装所述第一连接体3时,所述装饰型材(11、12)的第一可视外立面(lla、12a)的端部分别延伸到其中从而从外面看,所述翼边(31、32)分别包覆着所述装饰型材(11、12)的第一可视外立面(lla、12a)的端部。为此所述翼边(31、32)也形成所述第二装饰连接区。
[0036]在所述第一连接体3的下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连接体4的底壁体41大致平行的3个连接耳体33,所述连接耳体33上设置有连接孔35,相邻的所述连接耳体33之间通过连接边34连接起来,所述连接边34也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体3的下部,所述连接耳体33、连接边34与所述第一连接体3 —体成型制造。在所述第二连接体4的底壁体41上设置有3个与所述连接孔35对应的螺纹柱44,螺丝穿过所述连接孔35拧紧到所述第二连接体4上的螺纹柱44上。
[0037]所述第二连接体4具有四个角,其中所述第一连接体3的下部安装在所述第二连接体4的其中一个转角位置40,其它三个角位悬空设置。如图5所示,在第一连接体3上设置有定位止口 36。其中所述定位止口 36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体3的下部并与所述连接耳体33分置在所述第一连接体3两侧,所述定位止口 36位于外侧;所述定位止口 36的凹陷深度与所述凸缘边42的厚度大致相同。这样当将所述第一连接体3定位到所述第二连接体4上时,所述定位止口 36顶靠在所述凸缘边42上,所述第一连接体3的外侧面保持与所述凸缘边42的外侧面对应平齐。由于在所述第一连接体3的上设置有凹凸纹,为此所述定位止口 36的凹陷深度可以是包含有凹凸纹的凸起高度使凹凸纹的外侧面与所述凸缘边42的外侧面对应平齐,也可以是未包含凹凸纹的凸起高度使凹凸纹的外侧面高出所述凸缘边42的外侧面而是凹凸纹的凹底高度与与所述凸缘边42的外侧面对应平齐。
[0038]如图2、图3和图4所示,所述第二连接体4的底壁体41的大致中央位置设置有窗口 43,所述窗口 43周边的内侧壁体41上设置有4个的带螺纹孔的连接座45,所述连接座45突起于所述第二连接体4的底壁体41的内侧壁体,这样可以利用所述窗口 43安装灯具等器件,也能利用所述连接座45定位所述灯具。
[0039]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第一连接体3的顶端部还设置有连接片37,所述连接片37平行于所述连接耳体33,所述连接片37上设置有螺纹孔38。所述装饰过渡连接件2还包括有括压片5,所述压片5呈板状并通过螺丝可拆卸地连接到所述连接片37的上面。这样可以借助于所述压片5压接所述装饰型材(11、12)。
[0040]根据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为了使所述吊顶系统I具有良好的外观效果,所述第二连接体4和第一连接体3能够根据所述可视外立面(I la、12a、I lb、12b )的外形轮廓分别布置并变化。从而在安装连接所述装饰型材时,能够按照所述左、右衔接的装饰型材的可视外立面的外形轮廓选择不同的第一连接体3和第二连接4进行组装。为此,所述第二连接体4和第一连接体3之间的可拆卸连接结构大大提高了所述装饰过渡连接的通用性和装饰性。
【权利要求】
1.连接装饰型材可视外立面端部的装饰过渡连接件,包括大致呈L型的连接部,所述L型连接部由第二连接体和第一连接体组合形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体的两边分别具有能够覆盖所述装饰型材端部的可视外立面并适配所述端部的可视外立面的外形轮廓布置的第一装饰连接区,所述第二连接体的两边分别具有能够覆盖所述装饰型材端部的可视外立面并适配所述端部的可视外立面的外形轮廓布置的第二装饰连接区;所述第一连接体能够拆卸地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接体上并通过螺丝紧固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装饰型材可视外立面端部的装饰过渡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体的下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连接体大致平行的连接耳体,所述连接耳体上设置有连接孔,所述螺丝穿过所述连接孔拧紧到所述第二连接体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装饰型材可视外立面端部的装饰过渡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连接体的下部设置有2个以上的所述连接耳体,相邻的所述连接耳体之间设置有连接边,所述连接边连接相邻的所述连接耳体和所述第一连接体的下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连接装饰型材可视外立面端部的装饰过渡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体或第一连接体上设置有定位止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装饰型材可视外立面端部的装饰过渡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体具有底壁体和从所述底壁体上延伸的凸缘边;所述定位止口设置在第一连接体的下部并与所述连接耳体分置在所述第一连接体的两侧,所述第一连接体通过所述定位止口顶靠在所述凸缘边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装饰型材可视外立面端部的装饰过渡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止口的深度与所述凸缘边的厚度大致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连接装饰型材可视外立面端部的装饰过渡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体的大致中央位置设置有窗口,所述窗口周边的内侧壁体上设置有2个以上的带螺纹孔的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突起于所述第二连接体的内侧壁体。
8.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连接装饰型材可视外立面端部的装饰过渡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体的顶端部还设置有连接片,所述连接片上设置有螺纹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接装饰型材可视外立面端部的装饰过渡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过渡连接件还包括压片,所述压片呈板状并通过螺丝可拆卸地连接到所述连接片的上面。
【文档编号】E04F19/02GK204098441SQ201420414463
【公开日】2015年1月14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25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25日
【发明者】胡崇亮 申请人:胡崇亮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