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锚桁架的地下室外墙单面支模施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0779阅读:284来源:国知局
基于地锚桁架的地下室外墙单面支模施工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地锚桁架的地下室外墙单面支模施工结构,包括搭设于地下室内的地锚桁架、对地下室外墙进行成型施工的外墙成型模板、对地下室外墙外侧的混凝土胎模进行成型施工的胎模成型模板、对胎模成型模板进行支撑的胎模成型模板支撑装置和对外墙成型模板进行支撑的外墙成型模板支撑装置;胎模成型模板支撑装置和外墙成型模板支撑装置均固定在地锚桁架上;地锚桁架位于所施工地下室外墙内侧;地锚桁架包括多根立杆和多个水平连接架,立杆底部均固定在一个锚固支座上。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施工方便且支模效果好,能解决现有地下室外墙单面支模施工过程存在的支模不便、支撑不稳固、施工效率低、施工质量难以保证等问题。
【专利说明】基于地锚桁架的地下室外墙单面支模施工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地下室外墙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地锚桁架的地下室外墙单面支模施工结构。

【背景技术】
[0002]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发展,土地资源越来越稀缺,房地产商为了实现土地的最大化利用,开发尽可能多的建筑空间,出现了许多建筑占地面积等同于土地面积的情况,造成地下室外墙外侧无施工空间,只能采用单面支模的施工方法来解决该问题。现如今采用单面支模施工方法进行地下室外墙施工时,没有一个统一、规范的施工方法可遵循,因而实际施工时不可避免地存在施工操作比较随意、不规范、施工质量较差等诸多问题。并且,采用单面支模施工方法施工时,所采用的支模体系至关重要,其支模效果直接决定所施工地下室外墙的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但目前所采用的地下室外墙单面支模体系不规范,使得地下室外墙施工存在支模不便、支撑不稳固、施工效率低、施工质量难以保证等诸多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地锚桁架的地下室外墙单面支模施工结构,其结构设计合理、施工方便且支模效果好,能解决现有地下室外墙单面支模施工过程存在的支模不便、支撑不稳固、施工效率低、施工质量难以保证等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地锚桁架的地下室外墙单面支模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搭设于所施工地下室内的地锚桁架、对所施工地下室外墙进行成型施工的外墙成型模板、对位于所施工地下室外墙外侧的混凝土胎模进行成型施工的胎模成型模板、对胎模成型模板进行支撑的胎模成型模板支撑装置和对外墙成型模板进行支撑的外墙成型模板支撑装置;所述胎模成型模板支撑装置和所述外墙成型模板支撑装置均固定在所述地锚桁架上,所述胎模成型模板支撑装置位于胎模成型模板外侦牝所述外墙成型模板支撑装置位于外墙成型模板外侧;所述地锚桁架位于所施工地下室外墙的内侧;所述地锚桁架包括满堂支架,所述满堂支架包括多根立杆和多个由下至上固定在多根所述立杆上的水平连接架,多根所述立杆通过多个所述水平连接架紧固连接为一体;多根所述立杆分M排N列布设,每根所述立杆的底部均固定在一个锚固支座上,所述锚固支座锚固于所施工地下室的地基基础上或所施工地下室内的楼板上;其中,M和N均为正整数且二者均大于3 ;所述锚固支座的数量为多个且其数量与立杆的数量相同,多个所述锚固支座分别位于多根立杆的正下方,多个所述锚固支座分M排N列布设;所述胎模成型模板支撑装置包括多个由前至后固定在所述地锚桁架上的胎模成型模板支撑结构,多个所述胎模成型模板支撑结构的结构均相同,所述胎模成型模板支撑结构包括多根布设在同一竖直面上的第一斜向拉杆,所述第一斜向拉杆的顶端支顶在胎模成型模板上且其底部固定在立杆或所述锚固支座上,多根所述第一斜向拉杆的顶端由下至上布设;所述外墙成型模板支撑装置包括多个由前至后布设的外墙成型模板支撑结构,多个所述外墙成型模板支撑结构均固定在所述地锚桁架上,多个所述外墙成型模板支撑结构的结构均相同,所述外墙成型模板支撑结构包括多根布设在同一竖直面上的第二斜向拉杆,所述第二斜向拉杆的顶端支顶在外墙成型模板上且其底部固定在立杆或所述锚固支座上,多根所述第二斜向拉杆的顶端由下至上布设。
[0005]上述基于地锚桁架的地下室外墙单面支模施工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地锚桁架还包括M根分别对M排所述锚固支座进行加固的横向加固杆和N根分别对N列所述锚固支座进行加固的纵向加固杆,M根所述横向加固杆分别固定在M排所述锚固支座上,N根所述纵向加固杆分别固定在N列所述锚固支座上;M根所述横向加固杆均呈平行布设,N根所述纵向加固杆均呈平行布设,多个所述锚固支座通过M根所述横向加固杆和N根所述纵向加固杆紧固连接为一体。
[0006]上述基于地锚桁架的地下室外墙单面支模施工结构,其特征是:所述胎模成型模板支撑装置包括M个所述胎模成型模板支撑结构,M个所述胎模成型模板支撑结构分别固定在M排所述立杆上;所述外墙成型模板支撑装置包括M个所述外墙成型模板支撑结构,M个所述外墙成型模板支撑结构分别固定在M排所述立杆上。
[0007]上述基于地锚桁架的地下室外墙单面支模施工结构,其特征是:N列所述锚固支座中包括一列靠近所施工地下室外墙的斜向锚固座和列竖向锚固座,(N-1)列所述竖向锚固座均位于所述斜向锚固座内侧;所述地锚桁架中的M排所述立杆和分别固定在各排所述立杆上的N根横杆分别组成M个竖向固定架,M个所述竖向固定架由前至后进行布设;所述斜向锚固座为一根斜向锚固钢管且其与水平面的夹角小于45° ,所述竖向锚固座为一根竖向锚固钢管。
[0008]上述基于地锚桁架的地下室外墙单面支模施工结构,其特征是:所施工地下室由下至上分为L个楼层,其中L为正整数且L ^ 2 ;上下相邻两个所述楼层之间通过楼板进行分隔,所述楼板的数量为(L-1)个;L个所述楼层中位于底部的楼层为底楼层,L个所述楼层中位于顶部的楼层为顶楼层,所述底楼层和所述顶楼层之间的楼层均为中部楼层;所施工地下室外墙由下至上分为L个墙体节段,L个所述墙体节段分别为L个所述楼层的外墙;所述混凝土胎模包括一个位于地基基础上的底部胎模和L个由下至上布设的胎模节段,L个所述胎模节段分别位于L个所述墙体节段的外侧;所述地锚桁架的数量为L个,L个所述地锚桁架分别布设在L个所述楼层内;所述外墙成型模板、胎模成型模板、所述胎模成型模板支撑装置和所述外墙成型模板支撑装置的数量均为一个。
[0009]上述基于地锚桁架的地下室外墙单面支模施工结构,其特征是:所述胎模成型模板为对L个所述胎模节段分别进行施工的成型模板,所述外墙成型模板为对L个所述墙体节段分别进行施工的成型模板;所述胎模成型模板和外墙成型模板的结构相同且二者均为加固型模板,所述加固型模板包括呈竖直向布设的平直面板和多道由上至下布设在平直面板外侧的横向加固件,多道所述横向加固件均呈水平向布设;所述第一斜向拉杆和第二斜向拉杆的顶端均支顶在横向加固件上。
[0010]上述基于地锚桁架的地下室外墙单面支模施工结构,其特征是:所述胎模成型模板和外墙成型模板共用一个加固型模板。
[0011]上述基于地锚桁架的地下室外墙单面支模施工结构,其特征是:L个所述胎模节段中位于顶部的胎模节段为顶部胎模段,L个所述墙体节段中位于顶部的墙体节段为顶部墙体段;所述顶部胎模段的顶部高度与所述顶部墙体段的顶部高度相同山个所述胎模节段中除顶部胎模段之外的各胎模节段的顶部高度均比位于其内侧的墙体节段的顶部高度高2.2m以上;所述底部胎模的高度不小于2.2m。
[0012]上述基于地锚桁架的地下室外墙单面支模施工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地锚桁架中的所有竖向锚固座的结构和尺寸均相同,所述竖向锚固座的长度LI = D-dl+d2,其中D为楼板的板厚,dl = 25mm?35mm, d2 = 180mm?220mm ;所述地锚祐1架中的所有斜向锚固座的结构和尺寸均相同,所述斜向锚固座的长度为700mm?900mm ;
[0013]所述地锚桁架中M排所述立杆呈均匀布设,且所述地锚桁架中N列所述立杆呈均匀布设;所述地锚桁架中前后相邻两排所述立杆之间的间距为400mm?500mm,所述地锚桁架中左右相邻两列所述立杆之间的间距为800mm?100mm ;
[0014]上下相邻两个所述墙体节段之间均设置有止水钢板,上下相邻两个所述胎模节段均设置有遇水膨胀橡胶止水带。
[0015]上述基于地锚桁架的地下室外墙单面支模施工结构,其特征是:还包括对楼板进行成型施工的楼板成型模板,每个所述地锚桁架的所有立杆顶部均支撑在楼板成型模板底部,所述地锚桁架为对位于其上方的楼板成型模板进行支撑的楼板成型模板支撑装置。
[0016]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0017]1、结构简单且设计合理,投入施工成本较低。
[0018]2、施工过程简单、操作简易且实现方便。
[0019]3、所采用的地锚桁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施工简便、受力效果好,利用预埋的多排锚固支座作为单面模板支撑的受力点,受力合理,能确保支护安全。同时,利用地锚桁架中满堂支架自身的抗侧压力能力进行外墙单面支模。实际使用过程中,将所支撑模板(具体是胎模成型模板或外墙成型模板)所传递的水平侧压力通过地锚桁架传递至锚固支座,再由锚固支座承受垂直压力和水平剪力,而锚固支座的反作用力平衡所支撑模板的水平侧压力。
[0020]4、所采用的胎模成型模板和外墙成型模板的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便于支撑,所采用的胎模成型模板支撑装置和外墙成型模板支撑装置结构简单且固定方便,能对所支撑成型模板进行稳固支撑。
[0021]5、所采用的所有构件均为轻便构件,实际施工简便,并当所施工地下室内包括多个楼层,采用本实用新型能满足对多个墙体节段分别进行施工的多次支模需求,节约成本。同时,能有效减少人、材和物的消耗量。
[0022]6、施工效果好、支撑稳固、施工方便且施工质量好、施工效率高,能简便、快速完成地下室外墙的单面支模施工过程,施工工期短且所施工成型地下室外墙的施工质量高,并能快速完成地下室外墙施工,同时能节约资源,能有效解决多层地下室外墙无施工空间的难题,确保了深基坑施工的安全。
[0023]7、适用面广且推广应用前景广泛,能有效适用于外墙外侧无施工空间的地下室结构工程。
[0024]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施工方便且支模效果好,能解决现有地下室外墙单面支模施工过程存在的支模不便、支撑不稳固、施工效率低、施工质量难以保证等问题。
[0025]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实用新型锚固支座的布设位置示意图。
[0027]图2为本实用新型进行混凝土胎模施工时的施工状态示意图。
[0028]图3为本实用新型进行地下室外墙与梁板施工时的施工状态示意图。
[0029]图4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30]图5为本实用新型加固型模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1]附图标记说明:
[0032]I一所施工地下室外墙;1-1一外墙成型模板;2-1—立杆;
[0033]2-2—横杆;2-3—纵杆;2-4—斜向锚固钢管;
[0034]2-5—竖向锚固钢管;3—楼板;4 一地基基础;
[0035]5—混凝土胎模;5-1—胎模成型模板;6—第一斜向拉杆;
[0036]7—第二斜向拉杆;8—横向加固杆;9—纵向加固杆;
[0037]10—剪刀撑;11 一满堂脚手架;12—外墙基础梁;
[0038]13—护坡桩;14一止水钢板;
[0039]15—遇水膨胀橡胶止水带;16—平直面板;17—横向加固件;
[0040]18—竖向加固件;19 一楼板成型模板; 20—竖向支撑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41]如图1、图2及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搭设于所施工地下室内的地锚桁架、对所施工地下室外墙I进行成型施工的外墙成型模板1-1、对位于所施工地下室外墙I外侧的混凝土胎模5进行成型施工的胎模成型模板5-1、对胎模成型模板5-1进行支撑的胎模成型模板支撑装置和对外墙成型模板1-1进行支撑的外墙成型模板支撑装置。所述胎模成型模板支撑装置和所述外墙成型模板支撑装置均固定在所述地锚桁架上,所述胎模成型模板支撑装置位于胎模成型模板5-1外侧,所述外墙成型模板支撑装置位于外墙成型模板1-1外侧。所述地锚祐1架位于所施工地下室外墙I的内侧。所述地锚祐1架包括满堂支架,所述满堂支架包括多根立杆2-1和多个由下至上固定在多根所述立杆2-1上的水平连接架,多根所述立杆2-1通过多个所述水平连接架紧固连接为一体。多根所述立杆2-1分M排N列布设,每根所述立杆2-1的底部均固定在一个锚固支座上,所述锚固支座锚固于所施工地下室的地基基础4上或所施工地下室内的楼板3上。其中,M和N均为正整数且二者均大于3。所述锚固支座的数量为多个且其数量与立杆2-1的数量相同,多个所述锚固支座分别位于多根立杆2-1的正下方,多个所述锚固支座分M排N列布设。所述胎模成型模板支撑装置包括多个由前至后固定在所述地锚桁架上的胎模成型模板支撑结构,多个所述胎模成型模板支撑结构的结构均相同,所述胎模成型模板支撑结构包括多根布设在同一竖直面上的第一斜向拉杆6,所述第一斜向拉杆6的顶端支顶在胎模成型模板5-1上且其底部固定在立杆2-1或所述锚固支座上,多根所述第一斜向拉杆6的顶端由下至上布设。所述外墙成型模板支撑装置包括多个由前至后布设的外墙成型模板支撑结构,多个所述外墙成型模板支撑结构均固定在所述地锚桁架上,多个所述外墙成型模板支撑结构的结构均相同,所述外墙成型模板支撑结构包括多根布设在同一竖直面上的第二斜向拉杆7,所述第二斜向拉杆7的顶端支顶在外墙成型模板1-1上且其底部固定在立杆2-1或所述锚固支座上,多根所述第二斜向拉杆7的顶端由下至上布设。
[0042]本实施例中,所述水平连接架包括M根分别固定在M排所述立杆2-1上的横杆2-2和N根分别固定在N列所述立杆2-1上的纵杆2-3,M根所述横杆2-2由前至后布设且其均呈平行布设,N根所述纵杆2-3由左至右布设且其均呈平行布设,所述横杆2-2与纵杆2-3呈垂直布设;其中,M和N均为正整数且二者均为大于3。所述立杆2-1、横杆2-2和纵杆2-3均为钢管,且立杆2-1与横杆2-2和纵杆2-3之间均通过扣件紧固连接为一体。
[0043]本实施例中,N列所述锚固支座中包括一列靠近所施工地下室外墙I的斜向锚固座和(N-1)列竖向锚固座,(N-1)列所述竖向锚固座均位于所述斜向锚固座内侧;所述地锚桁架中的M排所述立杆2-1和分别固定在各排所述立杆2-1上的N根横杆2-2分别组成M个竖向固定架,M个所述竖向固定架由前至后进行布设;所述斜向锚固座为一根斜向锚固钢管2-4且其与水平面的夹角小于45°,所述竖向锚固座为一根竖向锚固钢管2-5。
[0044]本实施例中,所述胎模成型模板支撑装置包括M个所述胎模成型模板支撑结构,M个所述胎模成型模板支撑结构分别固定在M排所述立杆2-1上;所述外墙成型模板支撑装置包括M个所述外墙成型模板支撑结构,M个所述外墙成型模板支撑结构分别固定在M排所述立杆2-1上。
[0045]实际施工时,所述地锚桁架还包括M根分别对M排所述锚固支座进行加固的横向力口固杆8和N根分别对N列所述锚固支座进行加固的纵向加固杆9,M根所述横向加固杆8分别固定在M排所述锚固支座上,N根所述纵向加固杆9分别固定在N列所述锚固支座上;M根所述横向加固杆8均呈平行布设,N根所述纵向加固杆9均呈平行布设,多个所述锚固支座通过M根所述横向加固杆8和N根所述纵向加固杆9紧固连接为一体。
[0046]本实施例中,M根所述横向加固杆8和N根所述纵向加固杆9均布设在同一水平面上,每根所述横向加固杆8分别与N根所述纵向加固杆9紧固连接为一体且M根所述横向加固杆8和N根所述纵向加固杆9组成加固支架。所述地锚祐1架还包括对所述加固支架进行加固的剪刀撑10,所述剪刀撑10固定在所述加固支架上。
[0047]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斜向拉杆6底部固定在所述锚固支座上,每个所述锚固支座上所固定第一斜向拉杆6的数量为两根,多根所述第一斜向拉杆6的顶端呈均匀布设。所述第二斜向拉杆7的底部固定在所述锚固支座上,每个所述锚固支座上所固定第二斜向拉杆7的数量为两根,多根所述第二斜向拉杆7的顶端呈均匀布设。
[0048]同时,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搭设于所施工地下室内的满堂脚手架11,所述满堂脚手架11位于所述地锚桁架外侧且其与所述地锚桁架紧固连接为一体。并且,所述地锚桁架和满堂脚手架11均搭设于地基基础4上方。
[0049]本实施例中,所述混凝土胎模5外侧设置有多个护坡桩13。
[0050]本实施例中,所施工地下室由下至上分为L个楼层,其中L为正整数且LS 2。上下相邻两个所述楼层之间通过楼板3进行分隔,所述楼板3的数量为(L-1)个。L个所述楼层中位于底部的楼层为底楼层,L个所述楼层中位于顶部的楼层为顶楼层,所述底楼层和所述顶楼层之间的楼层均为中部楼层。所施工地下室外墙I由下至上分为L个墙体节段,L个所述墙体节段分别为L个所述楼层的外墙。所述混凝土胎模5包括一个位于地基基础4上的底部胎模和L个由下至上布设的胎模节段,L个所述胎模节段分别位于L个所述墙体节段的外侧。所述地锚桁架的数量为L个,L个所述地锚桁架分别布设在L个所述楼层内。所述外墙成型模板1-1、胎模成型模板5-1、所述胎模成型模板支撑装置和所述外墙成型模板支撑装置的数量均为一个。实际施工时,所述外墙成型模板1-1、胎模成型模板5-1、所述胎模成型模板支撑装置和所述外墙成型模板支撑装置均位于当前所施工楼层内,并且所述胎模成型模板支撑装置和所述外墙成型模板支撑装置均固定在当前所施工楼层内所搭设的所述地锚桁架上。
[0051]所述胎模成型模板5-1为对L个所述胎模节段分别进行施工的成型模板,所述外墙成型模板1-1为对L个所述墙体节段分别进行施工的成型模板。所述胎模成型模板5-1和外墙成型模板1-1的结构相同且二者均为加固型模板。如图5所示,所述加固型模板包括呈竖直向布设的平直面板16和多道由上至下布设在平直面板16外侧的横向加固件17,多道所述横向加固件17均呈水平向布设;所述第一斜向拉杆6和第二斜向拉杆7的顶端均支顶在横向加固件17上。
[0052]本实施例中,所述平直面板16外侧还设置有多道竖向支撑件20,多道所述竖向支撑件20均位于同一竖直面上,且多道所述竖向支撑件20均位于平直面板16与多道所述横向加固件17之间。
[0053]同时,所述加固型模板还包括多道由左至右布设在平直面板16外侧的竖向加固件18。本实施例中,所述横向加固件17由两根固定连接为一体的横向钢管组成,所述竖向加固件18由两根固定连接为一体的竖向钢管组成。所述竖向支撑件20为方木。
[0054]本实施例中,多道所述横向加固件17呈均匀布设。
[0055]本实施例中,所述胎模成型模板5-1和外墙成型模板1-1共用一个加固型模板。
[0056]本实施例中,L个所述胎模节段中位于顶部的胎模节段为顶部胎模段,L个所述墙体节段中位于顶部的墙体节段为顶部墙体段;所述顶部胎模段的顶部高度与所述顶部墙体段的顶部高度相同;L个所述胎模节段中除顶部胎模段之外的各胎模节段的顶部高度均比位于其内侧的墙体节段的顶部高度高2.2m以上;所述底部胎模的高度不小于2.2m。
[0057]实际施工时,上下相邻两个所述墙体节段之间均设置有止水钢板14,上下相邻两个所述胎模节段均设置有遇水膨胀橡胶止水带15。
[0058]L个所述地锚桁架中位于底部的地锚桁架为底部桁架,L个所述地锚桁架中除所述底部桁架之外的所有地锚桁架均为上部桁架;所述底部桁架的多个所述锚固支座均锚固于地基基础4上,所述上部桁架的多个所述锚固支座均锚固于楼板3上,所述上部桁架的斜向锚固座底部均锚固于楼板3下方的已施工完成的墙体节段内。本实施例中,L = 4。
[0059]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施工地下室外墙I的底部内侧设置有外墙基础梁12,所述外墙基础梁12与所施工地下室外墙I浇筑为一体且其与所施工地下室外墙I呈平行布设。所述底部桁架中的所有斜向锚固座和最靠近所施工地下室外墙I的一列所述竖向锚固座均锚固于外墙基础梁12上。
[0060]本实施例中,所述地锚桁架中的所有竖向锚固座的结构和尺寸均相同,所述竖向锚固座的长度LI = D_dl+d2,其中D为楼板3的板厚,dl = 25mm?35mm, d2 = 180mm?220mm;所述地锚桁架中的所有斜向锚固座的结构和尺寸均相同,所述斜向锚固座的长度为700mm ?900mmo
[0061]实际施工时,可以根据具体需要,对dl和d2的取值大小进行相应调整。
[0062]所述地锚桁架中M排所述立杆2-1呈均匀布设,且所述地锚桁架中N列所述立杆2-1呈均匀布设。所述地锚桁架中前后相邻两排所述立杆2-1之间的间距为400mm?500mm,所述地锚桁架中左右相邻两列所述立杆2_1之间的间距为800mm?1000mm。本实施例中,所述地锚桁架中前后相邻两排所述立杆2-1之间的间距为450mm,所述地锚桁架中左右相邻两列所述立杆2-1之间的间距为900mm。
[0063]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对楼板3进行成型施工的楼板成型模板19,每个所述地锚桁架的所有立杆2-1顶部均支撑在楼板成型模板19底部,所述地锚桁架为对位于其上方的楼板成型模板19进行支撑的楼板成型模板支撑装置。
[0064]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化,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基于地锚桁架的地下室外墙单面支模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搭设于所施工地下室内的地锚桁架、对所施工地下室外墙(I)进行成型施工的外墙成型模板(1-1)、对位于所施工地下室外墙(I)外侧的混凝土胎模(5)进行成型施工的胎模成型模板(5-1)、对胎模成型模板(5-1)进行支撑的胎模成型模板支撑装置和对外墙成型模板(1-1)进行支撑的外墙成型模板支撑装置;所述胎模成型模板支撑装置和所述外墙成型模板支撑装置均固定在所述地锚桁架上,所述胎模成型模板支撑装置位于胎模成型模板(5-1)外侧,所述外墙成型模板支撑装置位于外墙成型模板(1-1)外侧;所述地锚桁架位于所施工地下室外墙(I)的内侧;所述地锚桁架包括满堂支架,所述满堂支架包括多根立杆(2-1)和多个由下至上固定在多根所述立杆(2-1)上的水平连接架,多根所述立杆(2-1)通过多个所述水平连接架紧固连接为一体;多根所述立杆(2-1)分M排N列布设,每根所述立杆(2-1)的底部均固定在一个锚固支座上,所述锚固支座锚固于所施工地下室的地基基础(4)上或所施工地下室内的楼板(3)上;其中,M和N均为正整数且二者均大于3 ;所述锚固支座的数量为多个且其数量与立杆(2-1)的数量相同,多个所述锚固支座分别位于多根立杆(2-1)的正下方,多个所述锚固支座分M排N列布设;所述胎模成型模板支撑装置包括多个由前至后固定在所述地锚桁架上的胎模成型模板支撑结构,多个所述胎模成型模板支撑结构的结构均相同,所述胎模成型模板支撑结构包括多根布设在同一竖直面上的第一斜向拉杆(6),所述第一斜向拉杆(6)的顶端支顶在胎模成型模板(5-1)上且其底部固定在立杆(2-1)或所述锚固支座上,多根所述第一斜向拉杆¢)的顶端由下至上布设;所述外墙成型模板支撑装置包括多个由前至后布设的外墙成型模板支撑结构,多个所述外墙成型模板支撑结构均固定在所述地锚桁架上,多个所述外墙成型模板支撑结构的结构均相同,所述外墙成型模板支撑结构包括多根布设在同一竖直面上的第二斜向拉杆(7),所述第二斜向拉杆(7)的顶端支顶在外墙成型模板(1-1)上且其底部固定在立杆(2-1)或所述锚固支座上,多根所述第二斜向拉杆(7)的顶端由下至上布设。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地锚桁架的地下室外墙单面支模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锚桁架还包括M根分别对M排所述锚固支座进行加固的横向加固杆(8)和N根分别对N列所述锚固支座进行加固的纵向加固杆(9) ,M根所述横向加固杆⑶分别固定在M排所述锚固支座上,N根所述纵向加固杆(9)分别固定在N列所述锚固支座上;M根所述横向加固杆(8)均呈平行布设,N根所述纵向加固杆(9)均呈平行布设,多个所述锚固支座通过M根所述横向加固杆(8)和N根所述纵向加固杆(9)紧固连接为一体。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地锚桁架的地下室外墙单面支模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胎模成型模板支撑装置包括M个所述胎模成型模板支撑结构,M个所述胎模成型模板支撑结构分别固定在M排所述立杆(2-1)上;所述外墙成型模板支撑装置包括M个所述外墙成型模板支撑结构,M个所述外墙成型模板支撑结构分别固定在M排所述立杆(2-1)上。
4.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地锚桁架的地下室外墙单面支模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N列所述锚固支座中包括一列靠近所施工地下室外墙(I)的斜向锚固座和(N-1)列竖向锚固座,(N-1)列所述竖向锚固座均位于所述斜向锚固座内侧;所述地锚桁架中的M排所述立杆(2-1)和分别固定在各排所述立杆(2-1)上的N根横杆(2-2)分别组成M个竖向固定架,M个所述竖向固定架由前至后进行布设;所述斜向锚固座为一根斜向锚固钢管(2-4)且其与水平面的夹角小于45°,所述竖向锚固座为一根竖向锚固钢管(2-5)。
5.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地锚桁架的地下室外墙单面支模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施工地下室由下至上分为L个楼层,其中L为正整数且L ^ 2 ;上下相邻两个所述楼层之间通过楼板(3)进行分隔,所述楼板(3)的数量为(L-1)个;L个所述楼层中位于底部的楼层为底楼层,L个所述楼层中位于顶部的楼层为顶楼层,所述底楼层和所述顶楼层之间的楼层均为中部楼层;所施工地下室外墙(I)由下至上分为L个墙体节段,L个所述墙体节段分别为L个所述楼层的外墙;所述混凝土胎模(5)包括一个位于地基基础(4)上的底部胎模和L个由下至上布设的胎模节段,L个所述胎模节段分别位于L个所述墙体节段的外侧;所述地锚桁架的数量为L个,L个所述地锚桁架分别布设在L个所述楼层内;所述外墙成型模板(1-1)、胎模成型模板(5-1)、所述胎模成型模板支撑装置和所述外墙成型模板支撑装置的数量均为一个。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地锚桁架的地下室外墙单面支模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胎模成型模板(5-1)为对L个所述胎模节段分别进行施工的成型模板,所述外墙成型模板(1-1)为对L个所述墙体节段分别进行施工的成型模板;所述胎模成型模板(5-1)和外墙成型模板(1-1)的结构相同且二者均为加固型模板,所述加固型模板包括呈竖直向布设的平直面板(16)和多道由上至下布设在平直面板(16)外侧的横向加固件(17),多道所述横向加固件(17)均呈水平向布设;所述第一斜向拉杆(6)和第二斜向拉杆(7)的顶端均支顶在横向加固件(17)上。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地锚桁架的地下室外墙单面支模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胎模成型模板(5-1)和外墙成型模板(1-1)共用一个加固型模板。
8.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地锚桁架的地下室外墙单面支模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L个所述胎模节段中位于顶部的胎模节段为顶部胎模段,L个所述墙体节段中位于顶部的墙体节段为顶部墙体段;所述顶部胎模段的顶部高度与所述顶部墙体段的顶部高度相同山个所述胎模节段中除顶部胎模段之外的各胎模节段的顶部高度均比位于其内侧的墙体节段的顶部高度高2.2m以上;所述底部胎模的高度不小于2.2m。
9.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地锚桁架的地下室外墙单面支模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锚桁架中的所有竖向锚固座的结构和尺寸均相同,所述竖向锚固座的长度LI =D_dl+d2,其中D为楼板(3)的板厚,dl = 25mm?35mm, d2 = 180mm?220mm ;所述地锚祐1架中的所有斜向锚固座的结构和尺寸均相同,所述斜向锚固座的长度为700_?900_ ; 所述地锚桁架中M排所述立杆(2-1)呈均匀布设,且所述地锚桁架中N列所述立杆(2-1)呈均匀布设;所述地锚桁架中前后相邻两排所述立杆(2-1)之间的间距为400mm?500mm,所述地锚桁架中左右相邻两列所述立杆(2_1)之间的间距为800mm?100mm ; 上下相邻两个所述墙体节段之间均设置有止水钢板(14),上下相邻两个所述胎模节段均设置有遇水膨胀橡胶止水带(15)。
10.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地锚桁架的地下室外墙单面支模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楼板(3)进行成型施工的楼板成型模板(19),每个所述地锚桁架的所有立杆(2-1)顶部均支撑在楼板成型模板(19)底部,所述地锚桁架为对位于其上方的楼板成型模板(19)进行支撑的楼板成型模板支撑装置。
【文档编号】E04G17/14GK204001705SQ201420492249
【公开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28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28日
【发明者】石东浪, 邱永全, 陈小鹏, 胡振凯 申请人:陕西建工第五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