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内墙装修用三阳角线配接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3230阅读:348来源:国知局
建筑内墙装修用三阳角线配接座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内墙装修用三阳角线配接座,应用于室内装修过程中为使涂料层凝固生成规定的形状而正确地使用各种材料制作的阳角线。它由L形平板I、L形平板II、L形平板III组成;三者其中之一的两直边外缘分别与其中之二的每板一直边外缘结合为一体;在结合处带脊线条;三者板面上皆带阵列通孔。具有方便了各类材料制作的阳角线的使用;节省了安装阳角线的工时;垂直度高,顺直度直;注塑成形,制作简单;配接口平整、简明等优点。
【专利说明】 建筑内墙装修用三阳角线配接座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内墙装修用三阳角线配接座,应用于室内装修过程中为使涂料层凝固生成规定的形状而正确地使用各种材料制作的阳角线。

【背景技术】
[0002]为了保护墙面,室内装修要利用各种涂料敷于基层表面。施工成型的内墙阴角、阳角存在顺直度较差、外形不美观、阳角易被破坏、损坏后的阳角不易被修复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人们普遍地使用阳角线和阴角线。
[0003]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 201406802Y题为《PVC塑料包角线条》的发明创造中,示出了一种阳角线。
[0004]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 201214871Y题为《建筑物用阴/阳角型材》的发明创造中,示出了一种阴角线或阳角线。
[0005]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3034714U题为《一种墙体阳角护角结构》的发明创造中,示出了一种阳角线。
[0006]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1184026Y题为《一种墙体阴角护角结构》的发明创造中,示出了一种阴角线结构。
[0007]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 2405992Y题为《泥工专用护角条》的发明创造中,示出一种阴角线或阳角线。
[0008]阴角线、阳角线得到了普遍的应用。
[0009]上述阴角线和阳角线的结构,有共同点:阴角线带条形翼板I和条形翼板II ;顺着长度方向,两者边缘结为一体;两板之间的夹角小于180 °;每板板面带阵列通孔。阳角线带条形翼板I和条形翼板II ;顺着长度方向,两者边缘结为一体;两板之间的夹角小于180
° ;每板板面带阵列通孔;顺着长度方向在边缘结合处的外侧带脊线条。
[0010]阴、阳角线,其两翼板之间的夹角常常是90°左右。阴角线、阳角线在装修施工中的使用方法是相同的,均是在墙面外层制作之前的工序中使用水泥砂浆或涂料埋没在墙面内层或墙体之中。然后以阴角线两翼板交汇内侧线和阳角线的脊线条为施工基准直线,把制作墙面的外层的工序施工结束。采用阴角线和阳角线的直接目的是提高两墙面交汇线在施工中的顺直度和提高室内墙的阳角强度,以及提高施工人员的劳动效率。
[0011]施工人员在施工中发现,阴角线或阳角线的起始位很难施工。究其原因在于起始位是两个墙面或三个墙面的相交之处。为了墙面的平整度和垂直度以及整体美观,此处的施工过程相当缓慢,人力及工时耗费十足。


【发明内容】

[001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适用于室内墙体三条阳角交汇处施工的建筑内墙装修用三阳角线配接座。它方便施工人员使用各类材料制作的阳角线。
[001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达到:建筑内墙装修用三阳角线配接座,其特征是由L形平板1、L形平板I1、L形平板III组成;三者其中之一的两直边外缘分别与其中之二的每板一直边外缘结合为一体;在结合处带脊线条;三者板面上皆带阵列通孔。
[0014]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0015]1、形成了三向阳角线配接口 ;可以使用现有技术中安装阳角线到墙体的安装方法安装,继承了安装阳角线的优点;方便了各类材料制作的阳角线的使用;节省了安装阳角线的工时。
[0016]2、垂直度高,顺直度直。
[0017]3、注塑成形,制作简单。
[0018]4、配接口平整、简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9]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I是L形平板I,2是脊线条I,3是L形平板II,4是脊线条II,5是L形平板ΠΙ,6是交汇点,7是脊线条III。

【具体实施方式】
[0021]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作进一步的说明。建筑内墙装修用三阳角线配接座,它由L形平板I (I)、L形平板II (3)、L形平板III (5)组成。每一 L形平板皆带阵列通孔。这些通孔用于本实用新型埋入墙体或墙面内层之中时排除空气、溢出水泥砂浆或涂料,方便安装过程中板面的调整,让板面水平、竖直,或者贴合所要装修的墙面上。每一 L形平板皆带两条直边,每直边的外侧即是该直边的外缘。L形平板I (I)、L形平板II (3)、L形平板111(5)三者其中之一的两直边外缘分别与其中之二的每板一直边外缘结合为一体;在结合处带脊线条I (2)、脊线条II (4)、脊线条III (7)。脊线条I (2)、脊线条II (4)、脊线条ΙΙΚ7)在本实用新型埋入墙体或墙面内层后,是施工人员布置阳角线参照用的基准线。同时,这种结合为一体的方式,在三个方向上皆有由两块相互垂直的条板结合为一体并生成“人”字形的结构,此结构具有阳角线的结构特点。因而在三个方向上皆出现了施工人员可利用的阳角线配接口。这些配接口端面平整,并因平整而显得简明。
[0022]在使用时,将水泥砂浆或涂料涂敷于墙体三条阳角交汇点及其周围的基底上,然后将本实用新型罩在墙体三条阳角的交汇点上,使本实用新型的交汇点(6)与墙体三条阳角的交汇点重合。调整L形平板I(1)、L形平板II(3)、L形平板111(5)每块板的取向,刮去阵列孔中溢出的浆料,修平表面,即可将本实用新型正确地埋入墙面内层或墙体之中。显然,参照埋入墙面内层或墙体中的本实用新型,就可以完成后序施工工序,让墙体三条阳角交汇点及其周围的三个墙面的垂直度的出现可预期的理想状态。在后序施工中布置各种材料制作的阳角线时,只要将阳角线端口与本实用新型三个方向上的配接口大致对齐,按本实用新型脊线条指示的方向常规布置阳角线即可。这也就保证了施工装修完毕后墙体阳角的顺直度达到可满意的效果。
【权利要求】
1.建筑内墙装修用三阳角线配接座,其特征是由L形平板I (I)、L形平板II (3)、L形平板III (5)组成;三者其中之一的两直边外缘分别与其中之二的每板一直边外缘结合为一体;在结合处带脊线条(2、4、7);三者板面上皆带阵列通孔。
【文档编号】E04F19/00GK204098439SQ201420576321
【公开日】2015年1月14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2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2日
【发明者】吴族茂 申请人:吴族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