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散拼早拆建筑模板体系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3503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一种散拼早拆建筑模板体系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散拼早拆建筑模板体系,本模板体系中,第一标准内墙模板靠近建筑结构的阴角位置,第一非标准外墙模板靠近建筑结构的阳角位置,使得第一竖排对拉丝杆组离建筑结构转角位置更近,改善了建筑结构转角部位的模板受力情况;第二标准内、外墙板无须开设对拉丝杆孔,对拉丝杆组的水平间距、高度间距均固定化、标准化、系列化,降低了模板的加工难度及成本,同时孔位无须反复变动,提高了模板的周转使用率,延长模板使用寿命,降低成本。底部角板、第一、第二竖向阴角模板及内墙板所构成的结构,加强了模板体系的结构钢性,提前以及简化了内墙板的水平面校模工序,提高了模板体系的搭建效率。
【专利说明】
一种散拼早拆建筑模板体系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散拼早拆建筑模板体系。

【背景技术】
[0002]随着建筑业的发展,高层现浇混凝土结构的比重日益增大,模板体系已成为建筑施工中经常使用到的工具或设备。在散拼早拆模板体系中,主要包括在竖直面上间隔排布的内、外墙板以及在水平面上排布的楼面板,往内、外墙板中间浇灌混凝土后形成墙体,往楼面板上浇灌混凝土形成楼面。在建筑模板体系中,墙板上的竖直方向上开有若干通孔,内、外墙板上的通孔对应设置,于通孔内穿设对拉丝杆组可将两墙板固定连接,当浇入混凝土后,墙板上开设的通孔间距越小,安装的对拉丝杆组越大,从而可更好地抵抗混凝土的侧压力。由于重力原因,在墙体底部模板承受混凝土的挤压力相对于墙体其他位置对应的模板承受的挤压力要大,因此墙体底部对应的模板上的通孔开设的密度较大,从而要在一定范围内安装更多的对拉丝杆组来抵抗混凝土的侧压力;在墙体顶部位置,由于楼面的混凝土自重,也需安楼面模板体系具有稳定的结构强度,以避免楼面出现裂缝等不良问题。现有的建筑模板体系中,墙板的宽度相等,在排布时,均从一方向往另一方向依次排布,直到排布的位置容不下一块墙板时,采用一块其他宽度的墙板排布。但是,当墙体的高度或墙体的厚度发生变化后,墙体和楼面对墙板的挤压力会发生变化,墙体的高度或厚度越大,墙体的转角位置以及楼面就越容易出现裂缝等不良问题。因此,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对墙板上的通孔间隔作相应的调整,解决的办法是先将原来的墙板上的通孔填补,然后再开设新的通孔。但这会对模板产生损伤,而且需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用于填补通孔以及开设新的通孔,增加了人工及材料成本,拖慢了施工进度。当然也可把每块墙板的宽度做得足够小,从而缩小水平方向上两块墙板上的通孔距离,或者把竖直方向的孔的间隔设置得足够密,从而可装入更多对拉丝杆组以获得足够的力来抵抗较高墙体混凝土对墙板的挤压力,但这需要安装大量的对拉丝杆组,同样需花费大量的人工及材料成本。
[0003]另外,现有模板体系中,每块内墙板的底面均单独与一块底部角板预先在工厂里连接好,每块底部角板的长度与其连接的内墙板底面的长度相同,相邻的两块底部角板之间没有相互连接,不能加强模板体系整体结构的钢性。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散拼早拆建筑模板体系及其搭建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散拼早拆建筑模板体系所存在的会损伤模板,人工、材料成本高、拖慢施工进度以及不能加强模板体系整体结构钢性的问题。
[0005]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提供了一种散拼早拆建筑模板体系,包括竖向结构模板体系、水平结构模板体系以及支撑体系;所述竖向结构模板体系包括内墙板、外墙板、对拉丝杆组、竖向阴角模板、竖向阳角模板及背楞,所述背楞水平地安装于所述内、外墙板相对的位置上,所述竖向阴角模板安装于建筑结构的阴角处,所述竖向阳角模板安装于建筑结构的阳角处,所述竖向阴角模板上的相邻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连接部,所述竖向阳角模板上的相邻的两侧亦分别设置有连接部;所述内墙板包括第一标准内墙板、第二标准内墙板、第三标准内墙板及非标准内墙板,所述外墙板包括第一标准外墙板、第二标准外墙板、第三标准外墙板、第一非标准外墙板及第二非标准外墙板;所述第二标准内墙板的宽度大于非标准内墙板的宽度,所述第二标准外墙板的宽度大于第二非标准外墙板的宽度;
[0006]所述竖向阴角模板包括上、下对接的第一竖向阴角模板及第二竖向阴角模板,所述第一、第二竖向阴角模板可拆卸连接;所述水平结构模板体系包括底部角板;所述第二竖向阴角模板的两连接部分别与一块所述底部角板的端部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竖向阴角模板上的两连接部分别与一块所述的第一标准内墙板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标准内墙板、第二标准内墙板、第三标准内墙板及非标准内墙板的底面均与一块所述的底部角板可拆卸连接;所述竖向阳角模板上的两连接部分别与一块所述的第一非标准外墙板的一侧可拆卸连接,两块所述的第一非标准外墙板的另外一侧分别与一块所述第一标准外墙板可拆卸连接;
[0007]所述第一标准内墙板、第三标准内墙板、第一标准外墙板及第三标准外墙板上均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一标准内墙板的通孔位置与所述第一标准外墙板的通孔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三标准内墙板的通孔位置与所述第三标准外墙板的通孔位置相对应,所述对拉丝杆组穿设于所述内、外墙板上相对的两通孔及两背楞内。
[0008]进一步地,所述水平结构模板体系还包括水平竖向阴角模板及楼面模板,所述楼面模板包括第一标准楼面模板、第二标准楼面模板、非标准楼面模板及龙骨,所述支撑体系包括可调支撑杆及流星锤;所述水平竖向阴角模板一侧可拆卸地连接于内墙板的顶部,另一侧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楼面模板的一侧,所述龙骨可拆卸地连接于相对的两块所述水平竖向阴角模板之间,所述龙骨沿所述水平竖向阴角模板的长度方向相间设置,其长度方向与所述楼面模板的宽度方向平行;所述第一标准楼面模板连接于所述水平竖向阴角模板与龙骨之间,所述第二标准楼面模板及非标准楼面模板可拆卸地连接于两相邻的龙骨之间,所述流星锤连接于相邻的两龙骨之间,所述可调支撑杆的顶部与所述流星锤可拆卸地连接,其底部与楼面接触。
[0009]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非标准外墙模板的宽度为所述竖向阴角模板宽度和墙体厚度二者之和。
[00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标准内墙板的一侧与所述第一竖向阴角模板可拆卸连接,另一侧与第二标准内墙板的一侧可拆卸连接。
[00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标准内墙板可拆卸连接于相邻的第二标准内墙板之间或非标准内墙板的两侧,所述的第一、二、三标准外墙板的位置与第一、二、三标准内墙板的位置
—相对应。
[00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标准楼面模板的一侧端头与水平阴角模板可拆卸连接,另一侧端头与龙骨可拆卸连接。
[0013]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标准楼面模板和非标准楼面模板处于相邻的两龙骨之间,所述第二标准楼面模板和非标准楼面模板的两端头与龙骨可拆卸连接。
[0014]进一步地,间隔的两相邻的第三标准内墙板的纵向中心平面与龙骨的中心平面相重合。
[0015]进一步地,所述的可拆卸连接为销钉或螺栓连接。
[0016]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标准内墙模板可拆卸地连接于靠近建筑结构的阴角位置,第一非标准外墙模板可拆卸地连接于靠近建筑结构的阳角位置,使得第一竖排对拉丝杆组离建筑结构转角位置更近,大大改善建筑结构转角部位的模板受力情况;本模板体系中第二标准内、外墙板无须开设对拉丝杆孔。本模板体系中,对拉丝杆组的水平间距、高度间距均固定化、标准化、系列化,大大降低了模板的加工难度,降低加工成本,同时孔位无须反复变动,提高了模板的周转使用率,延长模板使用寿命,使得建筑模板的总体成本大大降低。同时,通过底部角板与第二竖向阴角模板共同围成一个封闭的框架以及墙体上的所有内墙板通过底部角板与第一竖向阴角模板连成一体的结构,大大地加强了模板体系的整体结构钢性。而且,通过底部角板与第二竖向阴角模板围成的平面框架,提前以及简化了内墙板的水平面较模工序,提高了模板体系的搭建效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散拼早拆建筑模板体系浇灌混凝土,形成墙体后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散拼早拆建筑模板体系浇灌混凝土,形成墙体后的纵向剖视示意图。
[0019]图3是图2的横向剖视示意图。
[0020]图4是图3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1]图5是图2的俯视示意图。
[0022]图6是图1所示散拼早拆建筑模板体系中的第二竖向阴角模板与底部角板、第一竖向阴角模板的安装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24]如图1至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一种散拼早拆建筑模板体系,包括竖向结构模板体系、水平结构模板体系以及支撑体系。
[0025]竖向结构模板体系包括内墙板1、外墙板2、对拉丝杆组3、竖向阴角模板4、竖向阳角模板5及背榜6。
[0026]背楞6水平地安装于内、外墙板1、2相对的位置上,竖向阴角模板4安装于建筑结构的阴角处,竖向阳角模板5安装于建筑结构的阳角处,竖向阴角模板4上的相邻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连接部41,竖向阳角模板5上的相邻的两侧亦分别设置有连接部51。
[0027]内墙板I包括第一标准内墙板11、第二标准内墙板12、第三标准内墙板13及非标准内墙板14。外墙板2包括第一标准外墙板21、第二标准外墙板22、第三标准外墙板23、第一非标准外墙板24及第二非标准外墙板25。第二标准内墙板12的宽度大于非标准内墙板14的宽度,第二标准外墙板22的宽度大于第二非标准外墙板25的宽度;
[0028]具体地,竖向阴角模板4包括上、下对接的第一竖向阴角模板40a及第二竖向阴角模板40b,第一、第二竖向阴角模板40a、40 b可拆卸连接。水平结构模板体系包括底部角板
10;第二竖向阴角模板40b的两连接部401b分别与一块底部角板10的端部可拆卸连接。
[0029]第一竖向阴角模板40a上的两连接部401a分别与一块第一标准内墙板11可拆卸连接,第一标准内墙板11、第二标准内墙板12、第三标准内墙板13及非标准内墙板14的底面均与一块底部角板10可拆卸连接。竖向阳角模板5上的两连接部51分别与一块第一非标准外墙板24的一侧可拆卸连接,两块第一非标准外墙板24的另外一侧分别与一块第一标准外墙板21可拆卸连接。
[0030]第一标准内墙板11、第三标准内墙板13、第一标准外墙板21及第三标准外墙板23上均开设有通孔(图中未示出),第一标准内墙板11的通孔位置与第一标准外墙板21的通孔位置相对应,第三标准内墙板13的通孔位置与第三标准外墙板23的通孔位置相对应,对拉丝杆组3穿设于内、外墙板1、2上相对的两通孔及两背楞6内。
[0031 ] 上述水平结构模板体系还包括水平竖向阴角模板7及楼面模板8。其中,楼面模板8包括第一标准楼面模板81、第二标准楼面模板82、非标准楼面模板83及龙骨84。支撑体系包括可调支撑杆301及流星锤(图中未示出)。
[0032]水平竖向阴角模板7 —侧可拆卸地连接于内墙板I的顶部,另一侧可拆卸地连接于楼面模板8的一侧,龙骨84可拆卸地连接于相对的两块水平竖向阴角模板7之间,龙骨84沿水平竖向阴角模板7的长度方向相间设置,其长度方向与楼面模板8的宽度方向平行。第一标准楼面模板81连接于水平竖向阴角模板7与龙骨84之间,第二标准楼面模板82及非标准楼面模板83可拆卸地连接于两相邻的龙骨84之间,流星锤连接于相邻的两龙骨84之间,可调支撑杆301的顶部与流星锤可拆卸地连接,其底部与楼面200接触。
[0033]第一非标准外墙模板24的宽度为竖向阴角模板4宽度、墙体100厚度二者之和。第一标准内墙板11的一侧与竖向阴角模板4可拆卸连接,另一侧与第二标准内墙板12的一侧可拆卸连接。第三标准内墙板13可拆卸连接于相邻的第二标准内墙板12之间或非标准内墙板14的两侧,第一、二、三标准外墙板21、22、23的位置与第一、二、三标准内墙板11、12、13的位置一一相对应。第一标准楼面模板81的一侧端头与水平阴角模板4可拆卸连接,另一侧端头与龙骨84可拆卸连接。
[0034]第二标准楼面模板82和非标准楼面模板83处于相邻的两龙骨84之间,第二标准楼面模板82和非标准楼面模板83的其两端头与龙骨84可拆卸连接。间隔的两相邻的第三标准内墙板13的纵向中心平面与龙骨84的中心平面相重合。
[0035]于本实施例中,上述提及的可拆卸连接为销钉或螺栓连接。
[0036]本实施例的第一标准内墙模板11可拆卸地连接于靠近建筑结构的阴角位置,第一非标准外墙模板24可拆卸地连接于靠近建筑结构的阳角位置,使得第一竖排对拉丝杆组3离建筑结构转角位置更近,大大改善建筑结构转角部位的模板受力情况;本模板体系中第二标准内、外墙板12、22无须开设对拉丝杆孔。本模板体系中,对拉丝杆组3的水平间距、高度间距均固定化、标准化、系列化,大大降低了模板的加工难度,降低加工成本,同时孔位无须反复变动,提高了模板的周转使用率,延长模板使用寿命,使得建筑模板的总体成本大大降低。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墙体的高度或厚度有很多种,当墙体的高度超出或低于这一高度范围时,可设计另一套通孔密度不同的模板体系。由于实际中每一楼层的墙体的高度或厚度基本上不会相差太大,因此设计几套即可应对实际应用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墙体。
[0037]同时,通过底部角板10与第二竖向阴角模板40b共同围成一个封闭的框架以及墙体100上的所有内墙板I通过底部角板10与第一竖向阴角模板40a连成一体的结构,大大地加强了模板体系的整体结构钢性。而且,通过底部角板10与第二竖向阴角模板40b围成的平面框架,提前以及简化了内墙板I的水平面较模工序,提高了模板体系的搭建效率。
[0038]上述散拼早拆建筑模板体系的搭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9]a、在建筑结构的阴角位置放置一块第二竖向阴角模板40b,并将其两连接部401b分别与一块底部角板10的端部连接,直至底部角板10与第二竖向阴角模板40b共同围成一个封闭的框架结构;
[0040]b、在第二竖向阴角模板40b上对接上第一竖向阴角模板40a,在第一竖向阴角模板40a往墙体平面中间方向的连接部上连接一块第一标准内墙板11 ;
[0041]C、分别在第一标准内墙板11往墙体100平面中间方向的侧面上连接一块第二标准内墙板12 ;
[0042]d、分别在第二标准内墙板12往墙体100平面中间方向的侧面上连接一块第三标准内墙板13,分别在两块第三标准内墙板13往墙体100平面中间方向的侧面上连接一块第二标准内墙板12 ;
[0043]e、重复步骤d,直到相邻的两块第三标准内墙板13之间的空隙小于第二标准内墙板12的宽度时,根据空隙的具体宽度连接一块非标准内墙板14 ;
[0044]f、将第一标准内墙板11、第二标准内墙板12、第三标准内墙板13及非标准内墙板14的底面均与一块底部角板10连接;
[0045]g、在建筑结构的阳角位置放置一块竖向阳角模板5,分别在竖向阳角模板5往墙体400平面中间方向的连接部上连接一块第一非标准外墙板24 ;
[0046]h、分别在第一、二、三标准内墙板11、12、13对应的外墙面位置安装对应的第一、二、三标准外墙板21、22、23 ;
[0047]1、直到外墙体平面相邻的第三标准外墙板23之间的空隙小于第二标准外墙板22的宽度时,根据空隙的具体宽度连接一块第二非标准外墙板25,即完成一面墙体100的模板连接;接着按照同样的连接方法,完成其余墙体模板400的连接安装;
[0048]j、在内、外墙板1、2上相对应的通孔内安装上背楞6和对拉丝杆组3 ;
[0049]k、在内墙板I的顶部上围设水平阴角模板7,于两相对的水平阴角模板7之间,且对齐第三标准内墙板13的纵向平面上安装龙骨84,于每一条龙骨84的下方沿其长度方向按规定间距安装可调支撑杆301,于相邻的两龙骨84之间安装流星锤,将可调支撑杆301的顶部与流星锤连接,将可调支撑杆301的底部与楼面100接触;
[0050]1、在龙骨84与水平板阴角模板7的间隔处,连接上第一标准楼面模板81 ;
[0051]m、从楼面往中间方向,在相邻的两块龙骨84间连接上第二标准楼面模板82 ;
[0052]η、重复步骤m,直至相邻两块龙骨84的空隙宽度小于第二标准楼面模板82的长度时,根据空隙的具体宽度连接非标准楼面模板83。
[005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散拼早拆建筑模板体系,包括竖向结构模板体系、水平结构模板体系以及支撑体系;所述竖向结构模板体系包括内墙板、外墙板、对拉丝杆组、竖向阴角模板、竖向阳角模板及背楞,所述背楞水平地安装于所述内、外墙板相对的位置上,所述竖向阴角模板安装于建筑结构的阴角处,所述竖向阳角模板安装于建筑结构的阳角处,所述竖向阴角模板上的相邻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连接部,所述竖向阳角模板上的相邻的两侧亦分别设置有连接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墙板包括第一标准内墙板、第二标准内墙板、第三标准内墙板及非标准内墙板,所述外墙板包括第一标准外墙板、第二标准外墙板、第三标准外墙板、第一非标准外墙板及第二非标准外墙板;所述第二标准内墙板的宽度大于非标准内墙板的宽度,所述第二标准外墙板的宽度大于第二非标准外墙板的宽度; 所述竖向阴角模板包括上、下对接的第一竖向阴角模板及第二竖向阴角模板,所述第一、第二竖向阴角模板可拆卸连接;所述水平结构模板体系包括底部角板;所述第二竖向阴角模板的两连接部分别与一块所述底部角板的端部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竖向阴角模板上的两连接部分别与一块所述的第一标准内墙板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标准内墙板、第二标准内墙板、第三标准内墙板及非标准内墙板的底面均与一块所述的底部角板可拆卸连接;所述竖向阳角模板上的两连接部分别与一块所述的第一非标准外墙板的一侧可拆卸连接,两块所述的第一非标准外墙板的另外一侧分别与一块所述第一标准外墙板可拆卸连接; 所述第一标准内墙板、第三标准内墙板、第一标准外墙板及第三标准外墙板上均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一标准内墙板的通孔位置与所述第一标准外墙板的通孔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三标准内墙板的通孔位置与所述第三标准外墙板的通孔位置相对应,所述对拉丝杆组穿设于所述内、外墙板上相对的两通孔及两背楞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拼早拆建筑模板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结构模板体系还包括水平竖向阴角模板及楼面模板,所述楼面模板包括第一标准楼面模板、第二标准楼面模板、非标准楼面模板及龙骨,所述支撑体系包括可调支撑杆及流星锤;所述水平竖向阴角模板一侧可拆卸地连接于内墙板的顶部,另一侧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楼面模板的一侧,所述龙骨可拆卸地连接于相对的两块所述水平竖向阴角模板之间,所述龙骨沿所述水平竖向阴角模板的长度方向相间设置,其长度方向与所述楼面模板的宽度方向平行;所述第一标准楼面模板连接于所述水平竖向阴角模板与龙骨之间,所述第二标准楼面模板及非标准楼面模板可拆卸地连接于两相邻的龙骨之间,所述流星锤连接于相邻的两龙骨之间,所述可调支撑杆的顶部与所述流星锤可拆卸地连接,其底部与楼面接触。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散拼早拆建筑模板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非标准外墙模板的宽度为所述竖向阴角模板宽度和墙体厚度二者之和。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散拼早拆建筑模板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标准内墙板的一侧与所述第一竖向阴角模板可拆卸连接,另一侧与第二标准内墙板的一侧可拆卸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散拼早拆建筑模板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标准内墙板可拆卸连接于相邻的第二标准内墙板之间或非标准内墙板的两侧,所述的第一、二、三标准外墙板的位置与第一、二、三标准内墙板的位置一一相对应。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散拼早拆建筑模板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标准楼面模板的一侧端头与水平阴角模板可拆卸连接,另一侧端头与龙骨可拆卸连接。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散拼早拆建筑模板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标准楼面模板和非标准楼面模板处于相邻的两龙骨之间,所述第二标准楼面模板和非标准楼面模板的两端头与龙骨可拆卸连接。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散拼早拆建筑模板体系,其特征在于,间隔的两相邻的第三标准内墙板的纵向中心平面与龙骨的中心平面相重合。
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散拼早拆建筑模板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拆卸连接为销钉或螺栓连接。
【文档编号】E04G11/02GK204163397SQ201420582629
【公开日】2015年2月18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9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9日
【发明者】王成义, 林俊天, 刘顺林, 张亮 申请人:深圳汇林达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