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型护角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3511阅读:388来源:国知局
一种组合型护角线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装修领域,公开了一种组合型护角线,包括金属框架和人造石饰片两部分构成,所述的人造石饰片具有一个作为表面饰片的曲线面,其底部为平面并与金属框架采用胶水粘贴在一起,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既集金属型护角线的轻便,不易断裂,成本低,又集石材的美感,耐碰撞于一体,其装饰效果佳,结构简单,质量轻便,价格低廉,易于施工,固定效果佳,适合中低收入的百姓家庭消费,容易推广普及。
【专利说明】一种组合型护角线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装修领域,尤其是一种适用于装修行业、广泛应用于家居、酒店、办公、休闲等场所中的墙角及装饰的组合型护角线。

【背景技术】
[0002]护角线主要是对墙角起到防撞保护和装饰作用的装修件,目前,护角线大致分两种,一种为金属型护角线,主要用铝型材或不锈钢型材压铸而成,成本虽低,但其单一的金属表面装饰效果已不能适应现代百姓对装修日益增高的要求,且因其易受碰撞部位为空心构造,易变形,常为消费者所诟病;另一种为石材护角线,一般由天然石制作而成,众所周知,天然石属于一次性资源,开采及加工过程中极易造成环境和水资源的破坏,并因其质量大,运输成本高,材质又脆,易断裂,搬运和安装过程中,破损的风险系数极高,综上所述,造成市场价格偏高,属于装修奢侈品,难以进入中低收入的百姓家庭。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组合型护角线,既解决了金属护角线受碰撞部位易变形问题,又保持了石材护角线的美观性,且用料省,运输成本低、材质结构稳定,不易断裂,搬运和安装过程中,破损的风险系数低,价格低,易于普及。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包括金属框架和人造石饰片两部分构成,所述的人造石饰片具有一个作为表面饰片的曲线面,其底部为平面并与金属框架采用胶水粘贴在一起。
[0005]优选的,所述的金属框架采用了铝合金型材。
[0006]优选的,所述的金属框架与人造石的粘贴面设置有凹凸齿槽或者在粘贴面的两边设置卡扣部分。
[0007]优选的,在所述的金属框架还设置有反向延长的边,并且在该反向延长的边上设置冲孔。
[000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组合型护角线既集金属型护角线的轻便,不易断裂,成本低,又集石材的美感,耐碰撞于一体,其装饰效果佳,结构简单,质量轻便,价格低廉,易于施工,固定效果佳,适合中低收入的百姓家庭消费,容易推广普及。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结构图。
[0010]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两个实施例,它们主要结构由金属框架I和人造石饰片2两部分组合而成。本实施例的金属框架I采用内空的等腰直角三角形结构,它包括两个形成直角的直角面(即为与墙角连接的连接部分)和一个斜面(即为与人造石饰片2粘贴的粘贴面),并且在三角形的90度角处有一条按三角形其中一条直角边反向延长的边,在该反向延长的边上设置有冲孔5,以加强金属框架I与水泥的粘合和固定作用,但金属框架I的形状不限于本实施例,凡是同时与墙角和人造石饰片2适配的形状均可使用。金属框架I的材质优选采用铝合金型材,铝合金型材具有轻便的特点,能进一步降低护角线的整体重量。所述的人造石饰片2与金属框架I采用胶水粘贴在一起。
[0012]上述的金属框架1,即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斜面(即粘贴面)设置有凹凸齿槽3或者在斜面的两边设置卡扣部分4。在实施例一中(见图1),金属框架I的斜面上设置的是凹凸齿槽3,使其与人造石饰片I起到留胶增糙作用,使金属框架I与人造石饰片2连接更稳固。在实施例二中(见图2),金属框架2的斜面的两边设置卡扣部分4,该卡扣部分4可以扣紧人造石饰片,不易脱离。
[0013]上述的人造石饰片2为人工合成,既耐碰撞,又集石材的美感,它具有一个作为表面装饰的曲线面,其底部为平面并通过胶水与金属框架I的斜面粘贴在一起。
【权利要求】
1.一种组合型护角线,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框架(I)和人造石饰片(2)两部分构成,所述的人造石饰片(2)具有一个作为表面饰片的曲线面,其底部为平面并与金属框架(I)米用I父水粘贴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型护角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框架(I)优选采用铝合金型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型护角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框架(I)与人造石(2)的粘贴面设置有凹凸齿槽(3)或者在其粘贴面的两边设置卡扣部分(4)。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组合型护角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金属框架(I)还设置有反向延长的边,并且在该反向延长的边上设置冲孔(5)。
【文档编号】E04F19/04GK204174891SQ201420583088
【公开日】2015年2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10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10日
【发明者】方松亮 申请人:方松亮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